為什麼藏族的燈籠畫眼睛
Ⅰ 為什麼藏族人很少有戴眼鏡的
因為他們視力很好。
Ⅱ 藏族的民間工藝有哪些
1、面具
面具臉譜西藏的雕塑工藝中,還有一個非常特殊,而且在民間廣泛沿用的美術工藝品--面具。藏語中稱「巴」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一般分為「跳神面具」、「懸掛面具」和「藏戲面具」三種,各個寺廟逢重大節日都要舉行跳神儀式,所用面具有鬼怪、護法神、仙人、動物圖騰等。懸掛面具則主要是各種神的具象,如護法神、吉祥天女、馬頭明王等,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著直接的關系,遍及西藏各地。
據藏漢史書記載,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公元779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執政時期,吐蕃在制定文字和法律後,舉行盛大慶典儀式時,就表演了戴上假面具,裝扮獅、虎、牛、豹、等的舞蹈。這說明「面具」已在吐番形成。西藏的跳神面具、戲劇面具都傾向表現和象徵的藝術風格,造型粗放誇張,伴著鏗鏘的鼓樂聲和和強郵舞姿欣賞,其雄健的威懾力咄咄逼人。不同地域的面具藝術風格差異明顯,衛藏地區的面具較為斯文嚴守法度。西藏東部康區的面具潑辣怪異、驚世駭俗。屬於軟雕塑的大宗面具,全為俗民形象,藝人以簡明的手法攝取凡人情態,塑造了一張張活龍活現的面孔。
2、瑪尼堆(石)
瑪尼堆是一堆不動的經文。藏胞將經文的一段或六字真言,或佛像刻在石頭上,放在路旁,日積月累而成堆,其中以刻有六字真言的石頭最多,故稱為瑪尼堆。
瑪尼堆原為藏族群眾於交通要道或山口設置的作為計算路程的標志,以石塊堆積的標志,以石塊堆積而成。藏傳佛教興起後,其信徒把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塊或壓有各種佛像的泥模置於其上,再插上經幡,遂成為過往行人巡禮的瑪尼堆。
瑪尼堆是構成西藏高原宗教氛圍的重要環節.瑪尼堆也稱"十萬經石"堆,是人為的神聖所在。人們周而復始地圍繞它旋轉,成為民間簡易的禮佛朝拜場所。瑪尼石上雕刻著或佛像.這些是應死者親屬要求為超度死者亡靈而刻的.每當有陣風吹過,就等於替死者念了一遍度亡經。
3、轉經筒
亦稱嘛呢轉經輪,藏傳佛教信徒人人持有,不停地搖轉。
轉動一日經輪可以圓滿一億心咒的功德,這是諸佛善逝親口宣說的教言。口中誦咒,手轉經輪,心裡觀想咒輪,如此能夠三者不離經常修持,來世可以獲得殊勝竅訣的解脫法。
4、鼻煙壺
很久以來,西藏人就有著吸鼻煙的習俗。隨著這一習俗的流傳,鼻煙的容器,演繹了一個獨特的民族器物文化的歷史。鼻煙壺以藝術和實用功能完美的結合,不僅折射出藏民族的聰敏和智慧,更是顯示了獨具匠心的創造力。鼻煙壺因此也被熱愛生活的高原人賦予了生機和靈氣
鼻煙壺也可稱為「許願壺」,將心願放入壺中,每日掛於胸前,誠心禱告,你的心願將會得到完美實現。
5、佛像
顯宗佛像的形態一般為慈悲、和善之姿。
密宗佛像大都顯得威嚴、憤怒,有的三面六臂;有的手持各種兵器;有的系著人頭瓔珞,身後燃燒著火焰;有的擁抱著美麗而溫柔的女神--女神一身赤裸,腰系瓔珞,姿態柔麗舒展--這種真實的雄性,表現了浪漫的動人風采。
一切佛像從其形體容貌來說,都是相同的。區別各個不同的佛像,主要是從其手的姿勢來分辨的。
例如釋迦牟尼佛有說法像、降魔像、禪定像之不同:
右手上舉,以食指與大拇指做環形,其餘三指微伸,是說法相;
右手平伸五指,撫右膝上是降魔像;
以右掌壓左掌,仰置足上肚臍前,是禪定像;
阿彌陀佛像是以右掌壓左掌置足上,掌中置寶瓶;
葯師傅佛像是垂伸右手,掌向外,以食指與大拇指夾一葯丸。
⑴、菩薩像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意為覺悟「薩埵」意為有情。在藏傳佛教中,一般習慣對印度的弘揚佛法、建教立宗的大德法師都稱為菩薩。如龍樹菩薩、護法菩薩等。因為這些菩薩是印度佛教史上的具體人物,所以這些菩薩的畫像應屬於高僧像之類。這里所說的菩薩像是指佛經中有具體名號的,與釋迦牟尼佛同時共弘教化的菩薩畫像。
繪在大昭寺的文殊菩薩、呈女身,慈眉善目,寧靜端莊,分執蓮花和寶劍;繪在夏魯寺的文殊菩薩,則腰身略屈,極富青春活力,欲言又止的表情好象在說:只有智慧寶劍方能啟開通往知識天堂的大門。
有的觀世音菩薩是遵照正規儀容所繪的一面二臂、或坐或立、相貌端嚴的形象;有的觀世音菩薩是遵照密宗儀軌所繪的一面二臂、或多面多臂、手持種種法物的形象;
⑵、護法神像:
根據藏傳佛教密宗的理論,佛和菩薩各個都有兩種身,一是正法輪身,即是佛、菩薩由所修的行願所得的真實報身;二是教令輪身,即是佛、菩薩由於大悲而示現的威猛之相。護法神像一般都是多面多臂,手持各種法物的忿怒相。再加上西藏原始本教的不少神靈,民間傳說的各種妖魔,外域異族的一些精怪,似乎都為佛祖所征服,統統被用來當成護法神,真可謂五花八門,繁雜紛亂。
⑶、羅漢像:
羅漢是梵語「阿羅漢」的略稱。含有三義,一不生,二殺賊,三應供。。
⑷、神佛姿勢:
金剛跏跌(跏跌,佛書譯法,即盤腿坐姿——譯者注)——這種姿勢是腳底身上盤腿而坐。
蓮花跏跌——這種姿勢是將右腳隱入身體之下,並將左腳靠在右小腿上,呈蓮花生狀。蓮花跏跌比金剛跏跌盤得略松,但必須使雙膝平靠在地上。
薩土垂跏跌(「薩土垂」的意思是「思想」心思——譯者)——這種姿勢是將左腳步隱入身下,並將右腳靠在左大腿上。
勇士坐姿——這種姿勢是將左腿盤起,但右膝上屈靠近身體。
勇士女坐姿——這種姿勢與勇士坐姿相似,不同的是要將右腳拇指球(突出部分)放在左大腿上。
善相坐姿——這種姿勢身體呈平常人常有的那種坐相,兩腿略分開。
右向位——這種姿勢是左腿盤起,並將右腿輕輕屈起,使右小腿的內側靠上左腳為止。
左向位——這種姿勢將右向位的順序顛倒即成。
善逝姿勢——這種姿勢是將雙腿屈起,兩腳腳底面相貼合,雙膝接地。
聚踵姿勢——這種姿勢是將兩腳後跟相並接,兩腳趾各指向左右一方,雙膝叉開並向外屈起。
並腿站姿——這種姿勢是站立姿勢。站立時將兩腳後跟和雙膝並攏,神情專注。
王者坐姿——這種姿勢是坐姿。雙腿自然放鬆,並輕松地靠在一起。
6、唐卡
⑴、什麼是唐卡
唐卡中最常見的是宗教畫——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描繪主要人物,從畫面上角開始,圍繞著中心人物,按順時針方向與中心人物有關的人物,活動場所或故事布滿一周。每軸唐卡畫一般描繪了一個較完整的故事。畫面的景物隨故事情節的需要而變化,不受歷史、時間、空間的限制。畫面人物不受遠近透視關系的影響,安排得生動活潑,把整個畫面統一在大的基調上,使構圖很完整。
「唐卡」是藏語。「唐」的含意與空間有關,表示廣袤無邊。「卡」有點像魔術,指的是空白被填補。唐卡是藏語音譯,意為卷軸佛像。
⑵、唐卡的分類
唐卡分兩大類——果唐和智唐。
①果唐意為絲綢唐卡。
此類唐卡略分為四種:
a絲綢手工刺綉而成的唐卡;
b絲綢織唐卡,通過木製機具和機械以絲綢為材料織成的絲織唐卡;
c貼花唐卡,用各種色布剪接成形貼在畫布上有的還嵌飾珍寶而成的唐卡;
d版印唐卡,木版、銅版、鐵版印在絲綢上稱果唐版印唐卡。
②智唐,意為繪制唐卡。
這類唐卡亦分為四種:
a用黃金為主繪制佛身或背景的稱金唐;
b用朱紅赭石等顏料為主色繪成的叫朱紅唐;
c以黑色為主調畫的稱黑唐;
d用木版、銅版、鐵版印製在布上的稱智唐版印唐卡。
果唐印製在絲綢上,智唐印製在布上,這是兩大類印製的區別。
此外,還有不能隨便掛出示人的屬果唐中的果固,按牆壁大小繪制在牆上的屬智唐中的堅唐。
⑷、唐卡珍貴的原因
唐卡是藏傳佛教文化的瑰寶,它的藝術魁力震撼著人類,除了它獨具的藝術天賦而外,藏傳佛教中的各大宗派的祖師都賦予唐卡活生生的生命,並親自製作,同傳法一樣,非常神聖地把唐卡及其繪畫藝術代代相傳,世世承襲。接受承傳的人,很少有人把唐卡視為是藝術品,而是承傳人都把唐卡視為是有生命力的佛、是師尊、是三寶,是活生生的上師本尊
這便是多少年來,唐卡被人們視為珍寶的根本原因。
⑸、唐卡的內容
唐卡的內容很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①佛、菩薩類;
②佛傳或佛本生故事;
③密宗本尊各神;
④觀音度母類;
⑤護法神、明王類;
⑥上師高僧、大成就者類;
⑦藏族歷史及歷史人物類;
⑧壇城佛塔類;
⑨還有其它如宇宙日月天體運行圖、香巴拉圖、須彌山圖、生死輪回圖等。
⑹、唐卡的繪制材料
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藏族人為了繪制一幅唐卡供奉,可以傾其所有,因而唐卡繪制材料也十分講究。繪制唐卡的顏料為礦物、植物顏料和純金純銀加工製成。更有甚者用各類珠寶研磨繪制。用這些顏料繪制的唐卡經歷幾百上千年後,畫面仍金壁輝煌,燦爛如新。特別是前金的應用可以說是唐卡的絕技,金經過磨製加工後使用,除可以用金描出各種豐富的線條、圖案紋樣外,金本身的成色可以分十多種色相,可以用寶石在塗金的畫面上磨出很多種層次。這些技法在其它畫種中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們在瞻仰時見到的唐卡經千年的煙熏火燎。畫面模糊,但用金繪出來的部分仍是閃閃奪目,原因也在於此。
Ⅲ 什麼是燈籠畫
燈籠畫藝人在表現單獨花樣內容時,大致有三種手法:1.「象徵」手法。常見的有「松鶴延年」、「鳳戲牡丹」、「鯉魚跳龍門」等;2.「諧音」的手法有「五福捧壽」(借蝙蝠的蝠、福音同)、「吉慶有餘」(余與魚音同)等;3.「借比」的手法則有「八仙過海」、「麒麟送子」、「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等等。這些以民間故事、傳說為內涵的巧妙比喻手法,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
Ⅳ 如何在燈籠上畫畫
材料:紙張、畫筆
1、先畫一個長方形,然後在這個長方形上畫一條線,然後就在下面畫一個橢圓形,這是燈籠的形狀。
Ⅳ 民風民俗
中國民風民俗 最簡單,過年的習俗.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農歷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歷臘月下旬),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農歷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飯(農歷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對這一節日又稱之為過年。
從陽歷看,春節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小年大年
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
小年,即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參見討論頁中的說明),送灶王爺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讓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來,就是請(買)一張新的灶王畫(畫上畫有灶王爺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廚房。畫的兩側通常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
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
放假日期
大陸規定的「春節法定假日」為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1日至3日)三天。盡管如此,很多地方(特別是非國有單位)還是要到正月初八才正式上班。
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中國周邊國家,如韓國,韓語為「Seollal 설날 」(韓語「新的一年」的意思),法定假日;越南,稱「元旦」,這一假日的法定時間和中國相同,也是初一至初三。雖然各國稱謂不盡一樣,但是習俗差不多。
過年習俗
臘八:農歷臘月初八,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作為「年禧」即將到來的信號。作為傳統,這一天要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參見臘八節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爺上天
掃塵,
貼春聯,貼年畫,
請神,拜神,送神,
燒香,燃燭,
掛燈籠,燈籠里點蠟燭,燭焰躥動,真好看.要是放一個電燈泡,可就遜色多了.
拜祖先,
敲鑼打鼓,
年夜飯,守歲,
放鞭炮,
拜年,
壓歲錢,
踩高蹺,舞龍燈,
闔家團聚。出門在外學習工作的人要回家與父母團聚,一起過年。
「年」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准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准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鍾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至於「春節」一名,最早見於《後漢書·楊震》:「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北京人的祭灶
北京人過春節的習俗,是很有興味的。 所謂春節,是指中國陰歷正月初一。它預示著新的開始,天地萬物復甦,春天降臨,一年的農事也將著手進行。所以,向來為中國人所重視。後來,公歷推行,國家以公歷的一月一日為
「元旦」,陰歷的「年喜」,只好在名義上退而求其次,改稱「春節」。然而,對春節的慶祝,絲...
廣州民俗節日
廣州是一個有著十分豐富的民間民族風情的南粵名城。廣州近年來在歡度春節、元旦、五一節、國慶節等傳統民族節日的基礎上,開展了每年一度的非常有廣州特色的八大節慶活動:春節期間的迎春花市和元宵節,農歷二月的波
羅廟誕會,端午節(期間有盛大的節日慶典——龍舟節),番禺荷花節...
當地特色: 茶館
「坐茶館」是成都人的一種特別嗜好,因此茶館遍布城鄉各個角落。成都茶館不僅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而且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無論你走進哪座茶館,都會領略到一股濃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頭蓋茶具、老
虎灶、紫銅壺,還有那堂倌跑堂...
節日
成都燈會正月十五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南宋詩人陸游在《丁酉上元》詩中描述成都燈會盛況是「突兀球場錦綉峰,遊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午門,燈山萬炬動黃昏」。...
居住
西雙版納的傣族,大多在平壩傍水而居,或在河谷依山傍水而居。住房為「干欄式」建築竹樓。個人成分族稱居住的樓房為「很」。 傣族對當地的地名、寨名的命名尤為考究。一般都是根據當地的自然風光、環境特點以及
歷史傳說來命名,有些地名和寨名又往往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如允景洪,傣語意為「黎明之城」。相傳,那是...
服飾
傣族的傳統服務,男子一般穿無領大襟、對襟小衫,袖窄,下身著長褲,用白布或蘭布包頭。婦女上裝穿淺色緊身緊袖短衫,下裝穿花筒裙。逢年過節或遇喜慶日子,傣族婦女都要綢緞、尼龍、燈蕊絨精製有衣裙,盛裝打扮。小
卜小(小姑娘)外出時,均喜歡帶上一把小花傘。 傣族婦女很講究發飾。大多挽長發於頭頂,也有的束發垂於腦...
飲食
西雙版納傣族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喜歡吃糯米,有不少家庭均以糯米為主食。副食大多愛吃酸味和水產。傣族還喜歡飲酒,甜米酒更是男女老幼都喜愛的飲料。米酒巴一般都是自己釀制。 傣族還是喜歡吃竹筒板。竹筒飯的做
法是:用一節午竹或甜竹,把一端挖通待裝米。做竹筒把的米,大多用陸稻香米或紫米。米洗干凈泡水後,既可直...
婚姻
傣族青年男女尋找終身伴侶,完全是自由戀愛。變戀愛的方式既多而又獨特。如小卜冒(小夥子)串小卜少(小姑娘),丟包等戀愛方式,充滿著詩意。 小卜冒串小卜少。每當月明風清的夜晚,緬桂花發出幽香。這時,「等
待群蜂繞花枝」的戀愛活動就開始了。正錄青春妙齡的小卜少,收拾打扮後,帶著自己的小紡車,坐在竹樓陽台上...
家庭
傣族的家庭生活,一般是在青年男女結婚有了孩子以後,就從家庭里分出來,另蓋房子居住。夫妻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經濟是獨立的,雙方都有自己的財產和收入,都可自由支配,不受對方約束。家庭開支共同協商,子女長大
以後也有自己的獨立經濟,如飼養養豬、雞、種植蔬菜,水果的收入,都歸自己所有。 傣族的性格溫柔,家庭和...
取名
傣族有名無姓,一個人一生中有好幾個名字。小孩時有乳名,男童進佛寺當和尚有僧名,還俗後取還俗名,結婚以後有了孩子雙稱「之父」。 傣族一般以「岩」、「玉」區分男女性別,男性以「岩」字當頭,如「岩糯」。女
性以「玉」字當頭,「玉罕」。 乳名有以下幾種取名的方法: 安排行順序取的「如」岩三「,即第三個兒...
基諾族的婚禮
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居住在景洪縣的基諾山(又稱為攸樂山),約有1萬多人,基諾族沒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基諾語系漢藏語藏緬族的一種語言,和彝語支相接近。由於沒有文字,基諾族的文學全是口頭文學,大體可以歸為
神話傳說、故事、詩歌三大類。 基諾族在解放前,一直保留著群婚制和對偶婚的殘余。基諾族婚前的社交活動...
喪葬
傣族的喪葬有三種:火葬、水葬、土葬。佛仰、貴族領主死後地火葬;靠瀾滄江一帶的行水葬,其他地方的一般傣族死後行土葬。 按照傣族的風俗,人死後,要把死者抬到房屋中央,由親在或子女用溫水洗屍,然後穿上新衣服
。洗臉時,要由下往上,上衣要反穿,即衣扣扣在背部,以示與活人區別。穿上衣服以後再用白布裹屍,並停放於...
宗教信仰
西雙版納的傣放早期信奉原始宗教多神教,後來隨著佛教的收入,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據考察,原始宗教雖然被佛教逐漸取代,但原始宗教的傳入,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據考察,原始宗教雖然被佛教逐漸取代,但原始宗教的
痕跡不定期很突出,並與佛教摻雜在一起。以解說有到解放安裝期的一段時間為例。原始宗教主要有:祭寨神、寨...
基諾族的喪葬習俗
基諾人實行獨木棺土葬,不留墳冢。死者生前的生產、生活用品,作為殉葬品,過去,富者還要埋入一銅羅鍋銀子。 寨子里人一死,鄉親們會幫忙放倒一棵大樹,取其中一段,把中間挖空,將屍體殮進,挖地區1米深,把棺木
放進墓穴,安埋妥當,在墓表搭蓋小草房,或小竹房,內置竹桌,家屬一日供奉米飯3次,連續1至3年。還有守...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
布朗族實行土葬和火葬,以土葬為主。火葬多數是僧侶和高壽者,此外,一般都採用土葬。布朗族的每個寨子附近,亦有一塊墓地,布朗語稱墓地為「壩消」。布朗族的墓地,一般選擇在山坡上,山坡最高的地方是埋葬老年人,
布朗語叫「壩朗木瓦」;中間一段是埋葬青壯年的,布朗語叫「壩格登」;最低一段是埋葬兒童和嬰兒的,布朗語...
愛尼族的喪葬習俗
報喪是愛尼族的一種子習俗。大凡一死人,都有要向親戚朋友、本寨鄉親報喪,其方法宰殺一頭肥豬,將其肉改作若干條手指般大的肉條子,用竹簽穿好,分別送到親戚朋友家裡,插在自己屋檐上,把死訊通報給鄉親們,愛尼話
叫「西捏著」(意為:有死鬼在家)。當人們看到報喪肉條後,便會拿著砍刀,自動來到死者家裡幫忙。愛尼人死...
望海大會
望海大會俗稱逛碼頭,於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在秦皇島求仙入海處舉行。這個古老的民俗活動起源於於何時呢? 據傳,2200年前,秦始皇為了求得長生不老葯,特命道士徐福攜五百童男童女前往東海求得長生不老葯
。這一去便再無音訊,不見歸來了。據說是徐福求不到長生不老葯,便偷偷的...
社會:四川茶館
四川茶館除了休閑之外,還是重要的社交場所。在舊社會,三教九流相聚在此,不同行業、各類社團在此了解行情、洽談生意、看貨交易;黑社會買賣槍支、鴉片也常在茶館進行;袍哥組織的「碼頭」也常設在茶館里。這些茶館
大多還兼營飯館、旅店。每逢寒暑假,茶館又成為爭聘教師...
傣族的喪葬習俗
傣族的傳統喪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種,以土葬為主。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每個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塊或幾塊墓地,有的把這種墓地稱作龍山,傣語叫作「壩消」,「壩消內的林木,是不許砍伐的,把它稱為「龍林」。久
而久之,「龍林」蒼勁挺拔,蔥蘢青翠,變成了一片風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風景更加秀麗。 埋葬死人的墓地分...
郎德上寨鼓藏節(招龍節)
2月22日農歷二月初三,下午3時以後,家家戶戶的親戚們,便陸陸續續的進了朗德。錯落有致的吊腳樓前,不停的穿梭著肩扛手提著雞鴨魚肉來過節的鄉親。而來客們帶的禮品,便是今天的晚餐。禮品中,一般都少不了
喜慶的爆竹,雞鴨魚肉,還有自家釀造的米酒。 招龍節又叫拉龍節,和苗家牯臧節一樣13年過一次,連續三...
Ⅵ 藏紙肖絲和熱絲是什麼意思
是熱撕和冷撕。熱撕,就是在轉印後,不等它冷卻就把面上的轉印紙撕掉。冷撕就是轉印後,的那個它冷卻了,再把轉印紙撕掉
在西藏,很多古老的技藝流傳了百年甚至更久
他們純手工製作的物品充滿質感和溫度。
這是一個機器快速復制的時代。
速度、效率變成了人們所追逐的對象。
我們總是想要快一點,再快一點,
隨之而來的就是生產線上沒有個性沒有溫度的產品。
所幸在這個效率至上的時代,
仍然有人願意堅守,
以匠心守護著千百年的傳統技藝。
出自他們之手的是心靈的賦形,
帶著溫度和那份堅守與執著。
如果你到米林來
不但可以帶走關於美的記憶
還有充滿個性和溫度的純手工製品
這些手作在節奏極快的都市中極為奢侈
卻是米林人慢生活的日常
歡迎你到米林來
感受慢生活
也歡迎你把米林的好物
帶回家!
Ⅶ 中國民間美術的特點
中國民間美術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統一的特點。
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關系極為密切,如民間的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生子祝壽、迎神賽會等活動中的年畫、剪紙、春聯、戲具、花燈 、扎紙 、符道神像 、服裝飾件 、龍舟綵船、月餅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數民族民俗節日中的服飾、布置等。
民間美術分布於各地,因地域、風俗、感情、氣質的差異又形成豐富的品類和風格。但它們都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統一的特點。
另外 ,它們的製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紙、竹、泥土,但製作技巧高超、構思巧妙,擅長大膽想像、誇張,且常用人們熟悉的寓意諧音手法,積極樂觀、清新剛健、淳樸活潑,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理想,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讓人有更多的喜慶感覺。
(7)為什麼藏族的燈籠畫眼睛擴展閱讀
民間美術品種極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賞玩的造型藝術,亦有以實用為主的工藝品。總的來說,可分為:
1、繪畫:其中包括版畫、年畫、建築彩畫、壁畫、燈籠畫、扇面畫等。
2、雕塑:有彩塑( 奇觀彩塑 、 小型泥人)、建築石雕、金屬鑄雕、木雕、磚刻、麵塑、琉璃建築飾件等。
3、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製玩具、鐵制玩具、紙玩具、蠟玩具、活動玩具等。
4、刺綉染織:包括蠟染、印花布、土布、織錦、刺綉、挑花、補花等。
5、服飾:包括民族服裝、兒童服裝、嫁衣、綉花荷包、鞋墊、首飾、絨花絹花等。
Ⅷ 燈籠畫的介紹
燈籠畫,民間美術品種之一,是彩繪於傳統燈籠之上用於美化裝飾燈籠的一種特殊畫種,也是我國優秀的民間美術品種之一,在我國已有千餘年歷史。
Ⅸ 燈籠畫的發展由來
燈籠是漢族傳統工藝品,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起初素白無圖,自秦代宮廷里開始有了彩色燈籠。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東漢,宮廷燈彩發展到民間。南朝梁武帝時,出現了用紋飾華麗的錦加繪佛教、天人和神鬼故事等製成的燈籠,形成了燈籠畫。每年的農歷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燈籠,來營造一種吉利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唐宋時期,隨著官定燈節假日制定,彩燈的製作進入盛世,燈籠畫的題材增多,繪制工藝逐漸增強。每逢元宵之夜,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遠遠望去,萬家燈火,形成「月華連晝色,燈景雜星光「的瑰麗景色。
同時,隨著年畫年畫的發展和燈彩的盛行,特別是木版年畫的出現,為燈籠更加經濟有效地滿足廣大人民的需要提供了發展契機——利用木板年畫的木版水印工藝印製燈籠畫,然後裱糊與燈籠之上,製作出更精美的燈籠畫燈籠。明清時期,燈籠畫除手繪外,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的木版年畫作坊出現了專門的燈籠畫品種。這些為伯當故里木版燈籠畫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