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為什麼會有兩個顏色
Ⅰ 有關螳螂的顏色問題!
實測:摘下來的螳螂卵或附著在死物上的卵孵化的都是黃色的,附著在活植物上的卵孵化的為綠色,只是這個現象在網上我沒搜到相關信息。(我家櫃子上的幾十個卵轉年都孵了黃色的)
Ⅱ 雄性的螳螂身體上有紅色、白色、藍色等顏色,為什麼雌性的沒有
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
在動物界中幾乎所有的雄性身體部位的顏色都要比雌性更加鮮艷,這是為了更好的吸引雌性。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包括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
前翅輕柔,遮住身體全部為覆翅,後翅比前翅要薄,邊緣透明色,中間成放射狀的紫紅色、伸展開呈現扇狀,休息時收斂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鋒利發達善於捕捉,中、後足適於步行,但有時前足也會用來保持平衡,發育呈變態發育。
Ⅲ 為什麼有綠螳螂,白螳螂,黑螳螂不同的顏色
氣候和地理位置,自然選擇的結果。
Ⅳ 螳螂為什麼會變成棕色
有的是因為品種不同 ,有的是因為要適應周圍的環境。螳螂有多種顏色。
螳螂在一生的生長過程中,體色會根據周圍環境產生變化,也就是保護色,尤其在羽化時少數螳螂會發生體色突變,從而發生黃金色以及其他顏色的不常見顏色,一般對刀螳來說,成蟲時環境原因可以使其腹部顏色變化,前翅顏色轉換等等。
擬態行為
1. 擬態成花。熱帶有一種螳螂,它的前足擬變成花瓣狀,體色變為紫白色,它隱在像葉叢中,乍看像一朵紫白色的蘭花。馬來西亞有一種花螳螂,身體粉紅色,看上去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引來蝴蝶采蜜而上當。
2. 擬態成葉。另一些螳螂把胸腹、脛節、褪節上長出葉片和突起,擬態成樹葉、樹枝和樹疤來迷惑小蟲。
3. 擬態成水滴。熱帶沙漠地區有一種螳螂,身體綠色,頭部有一個扁平突起,光滑明亮,伏在草叢中,在陽光下頭上突起物如一滴晶瑩的露珠,引來乾旱地區小蟲前來取水而被捕。
4. 擬勢恫獵物。法國生物學家曾看到一隻螳螂遇上一隻大灰色的蝗蟲擬勢的現象。當螳螂看到蝗蟲時,便立即張開雙翅,抖向兩側,後翅直立起來,像只帆船,旁體上端窮曲,發出毒蛇噴氣的聲音,全身重量放在後面四足上,身體全部豎立起來,一動不動地站著,兩眼立盯住蝗蟲。
蝗蟲稍移動,螳螂頭部隨即轉動,蝗蟲被這架勢嚇蒙了,緩慢地伏在地上,不亂逃跑,甚至還向螳螂移動,當它移動到螳螂夠得著的時候,螳螂猛撲過去,蝗蟲毫無反抗地成了它口中食。
Ⅳ 螳螂前肢為啥有好幾種顏色
具擬態和保護色 通常會露出翅膀下面顏色鮮明的斑紋威懾對手
有自相殘殺的習性 人工籠養時栽種矮小樹木等隔離物避免其自相殘殺
從嘴中流出的「煙草汁」對騾駒會造成致命傷害 被稱為「騾駒謀殺者」
Ⅵ 螳螂是怎樣變色的
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包括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農業害蟲的重要天敵。[1]
中文學名
螳螂
拉丁學名
Mantodea
別稱
刀螂,大刀螂,禱告蟲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
無脊椎動物冷知識大全
秒懂短視頻,讓科普更有趣
進入頻道
精品薦讀
「昆蟲屆刺客」、寶可夢「飛天螳螂」原型
作者:一路春暖月圓
快速
導航
分布范圍
生物學特性
擬態行為
飼養方法
利用價值
外形特徵
螳螂是昆蟲中體型偏大的,體長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體流線型,以綠色,褐色為主,也具有花斑的種類;標志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大刀鉤末端長有攀爬的吸盤。頭部呈扇形,較小;復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黃綠色為主,晚上在燈光下呈現黑色,單眼,在兩眼之間有3個小點即單眼;觸角細長;頸部可180度轉動;咀嚼式口器,上顎強勁。前足腿節和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常向腿節折疊,形成可以捕捉獵物的前足;前翅輕柔,遮住身體全部為覆翅,後翅比前翅要薄,邊緣透明色,中間成放射狀的紫紅色、伸展開呈現扇狀,休息時收斂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鋒利發達善於捕捉,中、後足適於步行,但有時前足也會用來保持平衡,發育呈變態發育。[2]
共13張
螳螂
分布范圍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
在夏季,城市的路燈下,經常能見到螳螂,因為螳螂具有趨光性。
生物學特性
2.1萬次播放03:35
紀錄片太可怕了!雌性祈禱螳螂吸引異性 交配完了就將其吃掉
螳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內完成,一生中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發育階段,故屬於不完全變態類的漸進變態。若蟲期脫皮7~11次,經8~12齡後到達成蟲期。齡的增減受環境和食物多少的影響。
共3張
螳螂
1. 產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數種類即陸續進入成蟲期,於8月下旬經雌雄交配,雌蟲選擇樹木枝幹或牆壁、籬笆、石塊上、石縫中產卵。產卵時先由左側附腺分泌泡沫狀蛋白物質於生殖腔開口處,右側附腺分泌出二酚醛類物質,使分泌的蛋白物質凝固為一層較堅硬的外殼筱蓋在卵塊外面,形成卵鞘。一隻雌蝗娜所產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內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種類而有差異,一般可產下1~4個卵鞘。每完成一個卵鞘需2~4小時,一個卵鞘內的卵粒40一300個不等。初產的卵鞘為白色或乳白色,較柔軟,經5~10小時後即變為土黃色或黃褐色,也有的變為黑褐色。產在桑枝上的則稱為桑螵蛸。由於卵鞘有大小、長寬、圓扁以及顏色的不同,故有夷帽、野狐狸鼻涕、止尿狗等民間俗名。各種螳螂均以卵鞘保護卵細胞渡過寒冬。翌年6月初,越冬卵開始孵化,故有「仲夏螳螂生」的說法,一直延續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時間早晚,除與當年的溫濕度有關外,還與產卵處所接受光照的強度或時間長短很有關。
Ⅶ 為什麼有些螳螂是灰色的
因為螳螂需要模擬植物的顏色來保護自己。
螳螂的初級防禦都屬於偽裝,大部分物種皆擁有絕佳的保護色,為螳螂提供優秀的隱蔽效果。有些種類不僅形態酷似花朵,其身體所反射的紫外線波段也正好在蜜蜂科的視覺光譜范圍內,被認為可能有利於吸引訪花昆蟲前來,故有些研究者將其歸類於攻擊型擬態。
部分種類的螳螂有著體色多型性的特性,在相同齡期的不同個體上可以見到不同體色。最常見的體色變異是棕色與綠色、以及介於棕與綠之間的漸層色。此外,同一個體在不同齡期間也可能會有體色的轉換。
(7)螳螂為什麼會有兩個顏色擴展閱讀
螳螂的物種演化
螳螂目目前共計約430屬,超過2400種。大部分種類分布於熱帶區域,有少部分分布於溫帶。螳螂目在系統分類學上的地位曾有過多次的重大更動,目前的分科方式是以Beier於1968年所建立的8科系統為藍本逐步修改而來。
螳螂曾經與竹節蟲(竹節蟲目)、蟑螂(蜚蠊目)和螳䗛(螳䗛目)一同被歸於直翅目之下。1991年,Kristensen將螳螂以螳螂亞目的位階,與蟑螂、白蟻一同置入網翅目之下。
Ⅷ 為什麼螳螂有綠色的還有棕色的
螳螂的膚色有不同的顏色,有綠色的,有棕色的,還有紅色的,還有桃花的顏色,各種各樣的顏色是由它體內的基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