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紫砂壺紫泥有幾種顏色
1. 宜興紫砂壺有幾種顏色
正面回答你的問題:常見顏色有紫色、綠色、紅色。
其實遠遠不止,紫砂壺的原料是紫砂,紫砂被稱為五色土,分為紫泥、綠泥、紅泥三大系,在往下又有不同的顏色,泥料和泥料之間調配也可以組合出很多顏色。
2. 為什麼同樣是紫泥,做出來的紫砂壺顏色不 來自紫砂
同樣是紫泥,做出來的紫砂壺顏色不一定一樣、因為紫砂壺燒制溫度不一樣,顏色也就不一樣。
3. 紫泥的紫砂壺顏色很深是怎麼回事,泥料有問題嗎是
是窯溫造成的。
影響燒制效果的因素是溫度和氣氛。燒造溫度主要影響燒結程度,燒造氣氛主要影響呈色效果。紫砂燒成溫度比一般陶瓷原料要高。因泥料的不同,燒成溫度一把可從1000℃~1250℃。
同一種泥料,由於產地分布、煉制方法、陳腐時間等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吃溫。使用同類而批次不同泥料前,須先燒制試片,摸索該類該批次泥料在不同窯溫中燒制的效果,以求最佳。如果與最合適溫度相差10℃,就會出現「欠火」和「過火」。「欠火」是指泥料沒有「吃」到應有的溫度,壺表看起來發灰,聲音也有沉悶之感,胎質較為疏鬆,沒有完全燒結。「過火」是指窯溫超過了泥料本身能承受的溫度,壺體變形,表面氣泡,還會有大量的鐵質結晶。
備註:「吃溫」是指某種紫 砂泥料能承受的最合適的燒成溫度。
4. 紫砂壺是什麼顏色的
您好,這是陶瓷作品,紫砂的泥料,主要有紫泥、本山綠泥和紅泥三種。統稱為紫砂泥。
紫泥是產於陶土甲泥礦中的一種泥料,本山綠泥燒成以後呈黃色,是甲泥礦內的夾脂;紅泥又稱硃砂泥,是夾在陶土嫩泥礦中的泥料。甲泥和嫩泥是宜興日用陶長期大量使用的原料,紫砂泥因此稱為「泥中泥」。在宜興陶原料的開采中,紫砂泥所佔的比例並不多,大約是千分之一左右。不論是甲泥或嫩泥,都含有多量的氧化鐵。含量多的約在百分之八以上,含量少的也在百分之二左右。又因各種甲泥和嫩泥含鐵量多寡不同,泥料經過適當比率調配,再用不同性質的火焰燒可以呈現顏色深淺不一的黑、褐、赤、紫、黃、綠等多種顏色。這就是紫砂壺呈現各種瑰麗色澤的原因。
5. 紫砂壺為什麼有紫色,紅色和黃色
為什麼紫砂壺有紫色 紅色 黃色?這和紫砂壺的原材料有關系。古人描述紫砂泥為五色土、岩中泥、富貴土,其色澤細膩,絢麗多彩,其中以紅、紫、米黃為紫砂泥的基色。宜興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綠泥及紅泥三種,統稱紫砂泥。
這三種基泥由於地質成形條件不同,礦層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礦層深不同,燒成時溫度稍有交差變化,則色澤變化多端。
紫泥是甲泥礦層的一個夾層,原料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是生產各種紫砂陶器最主要的泥料,產於黃龍山一地。
綠泥是紫砂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綠泥產量不多,泥質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塗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顏色更為多彩。團山泥(是紫泥和綠泥混雜共生一起的泥料)則可製作大件產品。
紅泥(或稱朱泥)則是位於嫩泥和礦層底部的泥料,亦稱石黃泥。明周高起雲:石黃泥,出趙庄山,即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乃變硃砂色。因其含鐵量多寡不等,燒成之後變硃砂色、硃砂紫或海棠紅等色。紅泥不利獨自成陶,通常用作器表化妝土。朱泥的土質成份,氧化鐵含量極高,約在14%到18%之間,因此燒成後壺身主要為紅色。其胎土是將紅泥洗泥沉澱後得到的細孔泥料(約140目到180目)製成的。朱泥燒成收縮率高達30%至40%,故一般製成小品壺,燒成率僅約七成。
除了三種基色外,紫砂壺色澤還有天青、暗肝、海棠紅、硃砂紫、水碧、葵黃梨皮、墨綠、黛黑、栗色、桐綠、榴皮、沈香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