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養的桂魚為什麼顏色有深有淡
㈠ 桂花魚是桂魚嗎,和桂魚有什麼區別
桂花魚是桂魚,這兩個名字指的是同一種魚,都是指鱸形目鮨科鱖屬中的魚。除了桂花魚和桂魚之外,它們還有鱖魚、季花魚等別稱。這種魚的形狀高而扁,頭和眼睛比較大,表面覆蓋一層小鱗片。背部的顏色接近黃綠色,腹部顏色淡。它們喜歡生活在水域底部,是肉食性的,魚、蝦、蝌蚪和青蛙都可能成為它們的捕食對象。一、桂花魚是桂魚嗎
桂花魚是生活在我國的一種比較有名的魚,指的是鱸形目鮨科鱖屬中的魚。除了桂花魚之外,這種魚還有其它很多別稱,比如「桂魚」、「鱖魚」、「季花魚」等。這些名稱都是對同一種魚的不同稱呼,因而桂花魚就是桂魚。這種魚的身體形狀比較高,也比較扁平,頭部和眼睛都比較大。它們的身體表面覆蓋著一層比較小的鱗片,是圓形的。它們的背部顏色類似於黃綠色,腹部的顏色則比較淡,身體上還可能有不少暗色的斑點或者斑紋。它們喜歡生活在水域的底部,是肉食性魚類,將同樣棲息在水域底部的一些小型動物作為食物,而且它們還屬於一種十分兇猛的動物,魚、蝦、青蛙、蝌蚪等會成為它們的捕食對象。
二、桂花魚和桂魚有什麼區別
上文已經介紹過,桂花魚和桂魚是對同一種魚的不同稱呼,因而這兩種魚並沒有區別,指的是完全相同的一種魚。它們的區別僅僅只體現在名稱上而已。在不同的地區,對這種魚的稱呼是不同的,這兩個名稱在不同的地區流行。但這兩個名稱都不屬於這種魚正式的稱呼,正式的名稱其實叫做「鱖」,因為這種魚正是鱖屬之中的魚,這個正式的名稱比較流行,而且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尤其是在正式的場合,基本都有鱖魚這個名字。㈡ 野生桂魚和養殖桂魚在口感上差別很大,如何進行區分呢
但是有人說這種經歷對很多種類的魚來說是不可信的。大部分魚的膚色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而且很多商人為了賣相和假扮野生魚類,想辦法改變人工養殖魚的膚色,所以你要接著往下看。這幾點也可以分辨出來。
體型是判斷野生魚和養殖魚的重要參考資料,養殖魚類飼料充足,營養豐富,因此一般都比較肥壯,脾氣溫和。由於野生魚在自然環境中充分競爭,不能連續進食,經常體形苗條,頭往往比較小,魚又短又勇猛。
野生魚類一般比養殖詞根纖維發達,脂肪含量少,口感更強,更甜美柔軟,肉質呈塊狀,色澤白色。養殖魚是灰白色的,掛著稀湯,味道也很差。
被稱為鯖魚、鯖魚、桂魚、鯽魚等的鯖魚是我國比較昂貴的淡水魚之一。鯖魚肉質厚嫩,但刺很少。是淡水魚中的商品。從當時的「西山前的白露」、「桃花流水的鱒魚肥料」中可以看出鯖魚的味道。特別是每年春天3月到4月是鯖魚最肥沃的時期,有「春嶺市」的名聲。鯖魚屬於兇猛的食肉性魚類,素食、幼魚喜食魚蝦、成語以魚類為主。另一方面,鯖魚的生長速度也很快,兩年內可以達到1公斤,最大重量可達5公斤。鯖魚對生活水質的要求也比較高,需要清潔和衛生,有礦泉水的流動,臟水裡不能買鯖魚。
㈢ 鱖魚有幾種怎麼區別
鱖魚一般分為9種,分別為翹嘴鱖、大眼鱖、斑鱖、白頭鱖、波紋鱖、暗鱖、長體鱖、高體鱖、柳州鱖。以大眼鱖和白頭鱖為例,它們的區別是:大眼鱖的上頜骨後端僅伸達眼後緣的下方,眼睛較大,下頜前方犬牙不明顯,幽門盲囊較少,頰部沒有鱗片;白頭鱖的頭略尖,口較大,下頜稍向前突出,上下頜犬齒不發達。一、翹嘴鱖
翹嘴鱖又稱為桂魚、桂花魚、胖鱖魚、季花魚、螯魚、花鯽魚,嘴巴比較翹,因水域的不同而生長速度有所差異,但總的來講,江南地區比北方迅速,南至廣東、北至黑龍江的幾乎所有江河湖川都有分布,唯以長江中下游水域為較多。
二、大眼鱖
大眼鱖的眼睛比較大,頭長為眼徑之4.7-5.1倍,上頜骨後端僅伸達眼後緣之前的下方,下頜前方犬牙不明顯幽門盲囊較少,常在100以下,側線有孔鱗85-98,頰部沒有鱗,亦為肉食兇猛魚類,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或淮河中、下游各地。
三、斑鱖
斑鱖體為棕黃色或灰黃色,腹部頭頂、背部及側線上卜都有近似圓形的大小不等的黑斑,但不呈條紋狀,各鰭棘上有黑色斑點,胸鰭、腹鰭為淡褐色,主要生長在桂江、西江的湖泊水域中,底棲,喜清水,特別喜歡藏於石塊、樹根或繁茂的草叢之中。
四、白頭鱖
白頭鱖喜愛生活在流水環境,頭略尖,口較大,下頜稍向前突出,鼻孔離眼前緣遠,上下頜犬齒不發達,鰓耙一般為7個,幽門垂扁平不分枝,共分三葉,在同類魚中鱗片稍大,眼後緣的鰓蓋上有3條黑色狹條紋,後鰓蓋骨上角有一黑斑,個體不大,主要分布於浙江、廣西及海南島等地主要河流中。
五、波紋鱖
波紋鱖體長為圓形,側扁,頭大,眼睛多為藍色,吻略尖突,口大,下頜稍長,兩頜有尖齒,前、間鰓蓋骨後緣有明顯鋸齒,鰓蓋骨門緣有2刺,在淡水中生長,主要分布於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多棲息於底質為礫石或沙灘的水域中,產地在貴州獨山、安徽休寧、廣西羅城。
六、暗鱖
暗鱖體側扁,背部呈弧形,口端位,上下頜幾等長,口較小,上頜後端達眼中部,眼大,鰓耙數為6-8個,側線鱗為64-70個,幽門垂為10個左右,體色比較深暗。
七、長體鱖
長體鱖體較細長,頭尖長,下頜突出,犬齒成單行,上頜後伸至眼中部的上緣,其前部犬齒為多行,鰓耙退化,頰部、鰓蓋及腹鰭前的腹面都有鱗片,幽門垂大約10個,主要生活於江河緩流地區,湖泊中較少,個體小,常見的體長為100-200cm。
八、高體鱖
高體鱖體高,側扁,背緣弧形隆起,腹緣平直,頭較長,吻尖突,眼睛較大,間鰓蓋骨下緣有鋸齒,口大,下頜顯著突出於上頜之前,上頜骨後端遠伸越眼後緣下方,牙尖銳,上頜前端有大犬牙,下頜前方及兩側牙部分擴大為犬牙,口閉時外露,體被小圓鱗,頰下部被鱗。
九、柳州鱖
柳州鱖大多數生活在深水、岩石洞中,喜食小魚小蝦,僅分布於廣西柳州柳江,體側扁,頭後低平,背緣淺弧形,口大,下頗突比於上頜之前,眼較大,側上位上頜牙絨毛狀,下頜兩側枝有膨大錐狀牙1行。
㈣ 桂魚的生活環境及特點
桂魚生活環境
(1)水溫:桂魚生長的適宜溫度范圍為18~30℃,最適范圍為23~28℃。當水溫低於7℃時潛入深水層越冬,但不完全停止攝食;水溫高於30℃時食慾減退,生長緩慢。
(2)溶氧量:桂魚喜歡瘦水環境,要求池水透明度在40~50厘米之間,水體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當水體溶氧量降至2.3毫克/升時桂魚會出現滯食現象,降至1.5毫克/升時開始浮頭,1毫克/升時窒息。
(3)pH值:桂花魚對水體pH值的適應范圍在6.5~8.5之間。pH值7~8時其攝食和生長良好;pH值小於7,水質偏酸時往往會出現病害,pH值低於4.2時會引起桂魚死亡
1、魚池條件:
桂魚成魚養殖的池塘要求沙質底,淤泥少(15厘米左右),面積3-8畝,水深 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質良好,無污水流入,並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魚池。池四周還要挖深為30-40公分的一圈淺溝,以便鰲花魚的捕撈。
1、池塘准備和飼料魚培育:
⑴在餌料魚放養前10-12天,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⑵天然餌料培育:在飼料魚苗(鯿桂魚、白鰱、鯽魚等)放養前7天,加水至60公分,且每畝水面放腐熟的肥料150公斤左右(池底肥的可不施),以培育輪蟲、枝角類等浮游動物。
2.桂魚喜歡棲息在靜水中,一般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冬季低水溫時,幼魚主要在湖泊的深水處越冬,白天一般側卧於湖底凹坑中,較少活動;夜間活動頻繁,在水草叢中四處游動尋覓食物。
3.桂魚屬底棲型兇猛性魚類,以小魚、小蝦等為餌。初孵出的仔苗剛開口,即可捕食其他魚類的仔苗。
㈤ 菜市場買回來的活鱖魚顏色變色是什麼原因,加了化學物質嗎
是魚的應激反應造成的魚體變色。
魚類有應激性,當生存環境改變或者受到刺激,就會發生應激反應。多表現為變色、不進食、排便……,發生應激反應的魚也容易受到驚嚇。
應激反應不屬於病態,也不是化學物質造成的。如果魚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狀態,就會導致生病最後死亡。
㈥ 活桂魚在市場買的時候發黑身上還有花紋,為什麼養了一天一宿死了花紋也不見了身體還發白呢!什麼原因
1、花紋不見的原因:活桂魚的花紋而是一層由特殊脂肪形成的表皮。因為這是一層表皮組織,如果帶魚死掉以後暴露在空氣中,表皮會很快失水失去活性,從而使得顏色變得黯淡,但是冰凍的帶魚相比較就能更好的保持顏色。
2、身體發白的原因:身體發白是肌肉里的蛋白質凝固,頭和尾巴沒有肌肉。
家常做魚的方法
紅燒活桂魚
1、准備活桂魚1條,蔥片、薑片、蒜片、鹽、料酒、味精、胡椒粉、白糖、醬油、醋、青蒜絲、香油適量。
2、活桂魚洗凈後兩面打一字花刀,用鹽、料酒、胡椒粉打底味,碗內加鹽、味精、胡椒粉、白糖、醬油、醋、蔥片、薑片、蒜片兌成碗汁待用。
3、炒鍋上火,加入適量油,燒至8成熱時將魚放入炸至金黃定型後取出,原鍋留少許油,將炸好的魚放入鍋內,烹入碗汁,加適量的水。
4、燒開後轉中火燒至魚入味兒後將魚起入盤中,原湯上大火燒開,待湯汁濃稠後碰少許醋點香油澆在魚身上即可,上桌時撒青蒜絲。
㈦ 如何辨別野生鱖魚和養殖鱖魚的差別如何辨別野生昂刺魚和養殖昂刺魚的差別
辨別野生鱖魚和養殖鱖魚差別以及辨別野生昂刺魚和養殖昂刺魚差別的方法類似。
具體辨別步驟如下:
第一步:觀察魚的體型。
魚的體型是辨別野生鱖魚和養殖鱖魚差別以及辨別野生昂刺魚和養殖昂刺魚差別的重要辨別依據。
養殖鱖魚和養殖昂刺魚由於飼料充足,營養豐富,魚的體型一般都膘肥體壯。而野生鱖魚和野生昂刺魚由於生存在自然環境中,物競天擇,競爭激烈,行動靈敏,所以魚的體型一般都消瘦苗條。
㈧ 桂魚是大的好吃些還是小的好吃些謝謝
桂魚為什麼要吃小呢?
因為桂魚生長環境要求18度左右的恆溫水。他們在庫區一般生長在陰涼的地方或者水底下幾米深的地方。陽光不容易照射而顏色呈深色。在庫區里打魚的漁民一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經常會撒網把還沒有生長大的魚都打回家,而大的桂魚一般沉於深水區不容易撒網打到,因為她們不需要飼料成本,所以他們會不顧破壞生態平衡而趁漁政船不巡邏時凌晨作業。而人工飼養桂魚就不一樣,因為桂魚售價高,利潤好,飼料成本相對售價偏低,所以他們會想辦法喂飼料,讓桂魚一天到晚吃得飽而肚子大,他們的生長周期短而長得快,最大有十多斤一條,最小的也有1斤多一條,那種一斤多一條的就是市場上俗稱的標桂,一般酒店做清蒸得比較多。所以要吃野生桂魚一般就要吃本地的桂魚崽,8兩以下的,本地的桂魚一般顏色偏深色,外地飼養的桂魚一般顏色偏淺白色。
㈨ 野生桂魚和養殖桂魚有什麼區別
鱖魚又叫桂魚、季花魚等,屬鱸形目,鱖魚屬,其分布很廣,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鱖魚肉嫩、刺少、味美、營養豐富,是席上珍餚,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在池塘中不僅可以混養少量鱖魚,以清除野雜魚,還可以專塘飼養,是目前淡水養殖的熱門品種之一。
一、生活習性
鱖魚是典型肉食性魚類,在人工喂養時,可喂死魚、死蝦等。雄性魚三齡成熟,雌性四齡成熟,其生長速度較快,當年可達50~100克,第二年可達0.5公斤左右,第三年可長到1~1.5公斤。
二、池塘條件
鱖魚成魚養殖的池塘,面積宜3~8畝,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應2.5米左右,底質最好是沙質壤土,腐殖質較少,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有流水更好。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三、餌料魚培育
餌料魚養殖面積為鱖魚池的3~4倍。從鱖魚的適口性和經濟角度考慮,餌料魚一般選擇白鰱、鯽魚等品種,放養密度為畝放魚苗30~50萬尾。魚苗放養後,不用立即投飼,待浮游動物數量減少、魚苗在池塘四周覓食時,開始投喂豆漿或其它飼料。在培育前期,飼料吃光就添,而在後期應對餌料魚規格予以控制,將餌料魚長度控制在鱖魚體長的1/2至1/3之間。
一般放養8~10厘米的鱖魚種,餌料魚應控制在3~4厘米。
四、鱖魚種放養
單養鱖魚時,可畝放規格為8~10厘米的鱖魚種800~1000尾。也可在鱖魚池中混養一些繁殖快的魚類,以作為活飼料。一般每畝放養200~400對羅非親魚或60尾二冬齡鯽魚。用稀網將魚池隔成兩半,一邊養鱖
魚,一邊養其它魚,使繁殖的幼魚穿過稀網成為鱖魚食料,同時鱖魚的活動又不妨礙其它魚類的安靜繁殖。
五、飼養管理
1、投餌:採用間隔投餌料魚的方法,在養殖前期和後期,每7~10天投喂一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喂一次,應保持鱖魚與餌料魚的數量比為1:5~10,餌料魚太少,會影響鱖魚攝食和生長,太多則容易引起缺氧浮頭,對鱖魚生長不利。
2、水質管理:
要經常加換新水,特別是6~9月份,每5~7天加換新水一次,每次15~20厘米,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進鱖魚健康生長。可在池四周種植苦草、輪葉黑藻等沉水植物,為魚提供隱蔽場所,同時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每隔15~20天潑灑生石灰水一次,每次15~20公斤。及時合理開增氧機,以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魚缺氧,同時應准備一些增氧劑,可在魚缺氧浮頭時用於搶救。
㈩ 為什麼桂魚有的顏色不一樣
魚肉顏色和年齡 水質和烹飪方法不同各有不同
如果是條魚身上肉色不同 肯定是魚的生長環境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