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課堂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①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蘋果為什麼會落地》課件
《蘋果為什麼會落地》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無處不在的力」單元中的第三課。 「無處不在的力」 單元著重引導學生建立一些有關力的一般概念,同時通過學習牛頓第一定律以及二力平衡條件,進一步認識力是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原因,並通過對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研討,使抽象的概念在研討中逐步得到理解和深化。本單元由《力在哪裡》、《物體形狀改變以後》、《蘋果為什麼會落地》、《摩擦力的秘密》、《做小車》五課組成。《蘋果為什麼會落地》從感性認識物體為什麼總會落地開始,認識地面上的任何物體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上升到物體都有重力的理性認識。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學習前一單元 《物體的運動》和本單元《力在哪裡》、《物體形狀改變以後》兩課,對力已有了初步體驗與感受,但力的概念仍是比較抽象且難於理解,我們既要讓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活動從多方面感知力、認識力,又要在學習活動中避免過早過生硬的給出力的三要素的概念,這樣的教育現狀下如何把握教學的廣度與深度是很具難度的。《蘋果為什麼會落地》中「牛頓發現地球引力」的故事,介紹牛頓對觀察到蘋果落地的現象如何進行思考和研究的過程,體現出愛因斯坦講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的偉大意義,學生對此課內容的學習充滿了期待與熱情。 【設計思想】 本課將組織學生立足於自身的生活經驗,透過「蘋果落地」、「拋文具」、「給引力打比方」、「准確轟炸目標」等活潑有趣的活動,再現重力與引力的現象並進行有系統、有層次的探討與研究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像大科學家牛頓發現引力和重力的經歷,進一步認識科學與生活的息息相聯。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知道物體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總要豎直下落。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收集相關事例來說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願意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2、體會到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於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教學重點: 1、認識到由於地球的吸引會使物體受到力——重力,重力是物體受到地球引力產生的。 2、認識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教學難點: 1、認識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不管物體處在地球上什麼位置,受到重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地球的中心。 教學准備: 模擬圖示、棉線、杯子、建議卡、學生身邊的任意文具、標示重力的箭頭貼 【教學過程預設】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粒蘋果,高舉後放開,蘋果下落。重復演示。)提問:蘋果為什麼最終都要落到了地上,不會往上飛?這是為什麼呢? 2、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了解學生的知識前概念情況。) 3、談話: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出示課題: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二)認識引力的存在 1、活動體驗 (1)活動:每位學生從自己身邊找出一樣輕便的東西向上拋出,觀察體驗物體會落地。 (2)提問:物品總是要落到地面,這是為什麼呢? (3)試解釋、交流。 (4)介紹牛頓發現地球引力並提出地面上任何物體都受到引力作用科學觀點的背景故事。 (設計意圖:教師及時介紹牛頓發現地球引力的背景故事,讓故事中的牛頓發現引力的過程引出引力的概念,顯得適時、必要、自然。) (5)講解:物體會落地是因為地球有引力,會對地表上的物體產生作用力。(板書:地球有引力。) 2、質疑梳理 (1)問題:受到支撐或停留在空中的物體是否也受引力的作用。 (2)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3、明晰引力與重力的關系。 (1)講解:地球有引力,地球的引力會作用於地球上的任何物品。像這樣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我們稱之為重力,任何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舉例:哪些物體受到重力作用。 (3)小結:不管有沒有物體,地球的引力總是存在的。只要有物體存在,物體就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以,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板書:地球有引力,物體受引力作用產生重力。) (三)認識重力的方向 1、游戲活動 (1)「准確轟炸目標」游戲規則:同學兩人一組,利用身邊的各種文具材料作為實驗用品開展活動。每次活動由其中一位同學在地面上先放一個小物體,另一位同學將一件文具用品拿到高處描准目標後鬆手,讓用品自由下落,准確轟炸下面的目標。邊活動邊思考:上面物品應在怎樣的位置才能准確打擊到下面的物品。實驗結果說明了什麼? (2)活動、交流。 (3)講解:下落的物品要與地面目標物品同處於豎直的位置,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畫單個物體的重力圖示 (1)問題:你能畫出蘋果的重力圖示嗎? (2)試畫並展示。(用箭頭貼指示出物體的重力,注意箭頭貼的出發點與方向。) (3)指導畫規范的物體重力的圖示,並講解:重力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豎直方向是當地的水平方向構成直角(畫圖示講解),就是我們前面做的物體下落的方向。 (設計意圖:學生要畫出正確的單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圖示,困難比較大,力的圖示是教學的難點,因此,教師的指導就顯得十分必要。) 3、畫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物體重力的圖示 (1)(出示圖片)問題:有8個物體分別處於地表上空不同的方位並即將下落,那麼,它們將如何下落呢?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各是怎樣的? (2)在模擬圖示上用彩筆畫出物體下落的路徑。 (3)展示交流。 (4)評價。 (5)問題:為什麼這8個物體受到重力的方向不一樣?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6)討論交流。 (7)講解:物體不管在地球上什麼位置,都有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都指向地球的中心。 (四)拓展應用 1、挑戰重力活動:根據科學書第46頁的實驗方法,教師指導學生藉助帶棉線的塑料杯進行挑戰重力的體驗活動。 2、交流。 3、想一想,如果地球沒有引力,將會產生什麼結果? 4、交流。 5、總結: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科學就存在於生活的每件小事中。如果你能留意發生在身邊的事,如果你在發現的基礎上能做個細心人,相信同學們也能提出自己獨特的科學見解,也許有一天這些見解還會成為新的科學真理呢! 附:板書設計(略) 【課後小結與反思】 基於 「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自主有效地活動為出發點」的精神,我在備課之際格外注意做以下三件事:一是,調查了解學生對於將學習內容的興趣指向和已有經驗(即前概念)水平及水平差異等各種學習的狀況。二是,再學習課程標準的。通過再學習,不僅強化課程教育的中心理念,明確課堂教學活動應具有的指向目標,還找出了本課學習應落實的具體培養目標。三是,結合教材編寫專家提供的教學參考書,仔細品讀教材,認真研討教學專家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活動環節,認識教材活動設計的目的與意義。 以上三件事,最需花時間的是第三件事,因為,與教材文本進行的交流,絕不僅是讀清教材的每一個活動要求那麼簡單。課程改革提出的「用教材」的理念指引著我們,所以說:尊重教材,切莫等於崇拜教材。經過對教材的體捂與研究,我發現教材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商榷之一:在按教材的設計進行體驗性學習的過程中,我沒能感受到教材編寫者所期望讓學生體驗的學習樂趣。思考後,我認為學習的樂趣體驗不如意,可能與學生現今所處的生活環境令他們擁有著很豐富的視野有關系。就牛頓與蘋果的故事,絕大多數學生早在學齡前階段已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有所了解,並知道有引力,一些同學還知道重力。所以,以這樣一個學生都已知的故事展開教學,雖能引起學生的一定學習熱情,但熱情的強度不會太大,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久,應考慮適當延伸活動。商榷之二:教材出示牛頓的第一個解釋,接著讓學生通過抓尺子的活動去體驗牛頓所作出的第一個解釋。而後,牛頓第二個解釋的學習方式重復了牛頓的第一個解釋的學習模式。這樣安排的活動環節,學生雖看似經過了「動手」學習,然而,正所謂 「『動手』只是一種手段,『動腦』才是目的,『動手』並不一定會『自動地』促進『動腦』」,由於在學生的每次活動開始之前,都已經明確知道了最終解釋,活動僅是去驗證,不需要自己再去思考、去解釋、去得出自己的結論,所以,我認為這樣的活動設計也值得商榷。商榷之三:教材中關於牛頓的第一個解釋的描述中的最後一句「它使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並不是正確的重力特徵的描述。還有,對於抓尺子活動前,教材設計的引言「我們來做一個和重力賽跑的游戲」,這之中的「和重力賽跑」的表述與教材的教學目標相勃。 「一位同學拿著一根長尺,從高處往下丟落,另一位同學在下面接住」, 這個活動要解決什麼問題?是解決自由落體的下降速度變化還是訓練學生接物的反應速度?我認為教材中這個攔截活動,容易產生重力與速度有關系的誤導,這節課要解決的是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因此,我設計「准確轟炸目標」的活動能解決物體受豎直方向的重力作用豎直下落的教學難點。 怎樣讓教學活動圍繞「物體落地」這一主題展開,層層深入,並富有兒童情趣,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怎樣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通過對自己活動作出的個性解釋,從而認識引力,認識重力?怎樣避開專業而抽象的術語和定義,讓學生形象、直觀、生動有趣地表述出自己新建構的引力與重力的概念?此外還有,怎樣處理活動中教與學的關系?怎樣促進活動中的生生與師生間的互動?選擇怎樣的材料,才能即簡約、方便、實惠,又有效的保障學生活動的開展?怎樣處理好材料的出現、使用與控制?……思考著這些問題,我大膽改變了原教材對教學內容的設計、表述及呈現次序,經過多次對教學活動設計的選擇與實踐,我對《蘋果為什麼會落地》一課的教學過程做了以上的預設安排。 由於備課的精心、細心、盡心,本課教學活動落實了教學預設的各項教學目標,通過學生對生活中類似蘋果落地和旋轉的桶中物體不會掉落的現象的體驗與分析,既認識重力——地球引力,又接觸了地球引力可以被克服的知識;既討論了學生們都會想到的問題,又恰到好處地介紹了牛頓的思考,引發學生關注身邊的現象,促成學生敢於思考、善於思考身邊事物的變化。本課在公開教學活動中受到的在場聽課的教授、專家、教師的一致好評。 【專家點評】 《蘋果為什麼會落地》注重教材解讀,用教材並完善教材,以創設「准確轟炸目標」活動最為典型。全課的活動設計合理,且關聯性強,以學生為主體,極力創造出了讓學生更主動學習的環境與條件;活動的探究指向明確,層層深入,層層遞進;活動材料選擇典型而有效;善於將抽象與專業的術語,轉化為具體的表象,如引導學生利用一個箭頭卡片表示出物體受重力而下落的路徑及給引力打比方;記錄的轉化有藝術,以圖、線的表徵描述為主,並巧妙地通過圖、線應有的位置的指導,滲透了相關的知識概念要素。關注教學細節的處理,不論是預設還是面對知識的生成,這樣的學習方法對於以直觀和具體為主要思維方式的小學生而言是非常需要而有效的。
② 空中課堂批註如水為啥會將兩個玻璃片連接
簡單一句話表面張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見到的一些現象可能已經習以為常,認為它們理應如此,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就沒有過多地去想了。比如,下過雨後,我們可以... 空中課堂批註如水為啥會將兩個玻璃片連接?
③ 老是叫我們課前三分鍾上台演講,隨便什麼
我有一個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在某個日光散落的日子,乘著白雲去尋找童話里那個用糖果做成的小屋,巧克力的門,哈密瓜的窗,嗯……如果可以,最好在屋頂塗上蜜糖,膩死吧,膩死吧,躺在草莓味的床上,我的嘴角輕輕上揚。
我有一個夢想,在某個夏季的夜晚,穿著粉紅色的睡衣和螢火蟲捉迷藏,累了,就趕快鑽進被窩,也許,知了還會唱著搖籃曲哄我入眠,不過,我才不要睡呢,我的口袋裡還揣著剛才偷摘的星星,我要和它分享我的秘密,那些心中的喜悅和憂傷。
我有一個夢想,為自己種一株花,我不會再睡懶覺,每天,我都會按時澆水施肥,不讓她餓著。我會為她披一件雨衣,不讓她被風吹,不讓她被雨打,我就這樣矯情地寵著她,等她長大了,葉子上有我的姓,花瓣上開我的名,那是一株屬於我的花,我有一株屬於自己的花,這是一件多棒的事啊!獨一無二地綻放,獨一無二的美麗。
我有一個夢想,製作一隻風箏,要做成什麼形狀呢?蝴蝶,燕子,蜈蚣還是饅頭?這個可得好好想想,反正我要做一隻風箏,去月亮玩兒,聽說月亮全是蛋糕,金色的燦爛,發酵著浪漫,夢想著落吧,就在那環形奶油的旁邊。
我有一個夢想,放掉所有的想法,騰空大腦,坐在河邊,呃,還不錯哦,聽聽河水彈琴,那種感覺是「潺潺」可以形容的嗎?呵呵,偶爾,我會抬頭看看藍天,伸出舌頭舔舔那朵棉花糖狀的雲朵,我要把她舔成幸福的形狀。渴了,我就跳進河裡,大口大口地喝,才不做什麼淑女呢!摸摸河床胖嘟嘟的臉,軟軟綿綿的觸感,真是愛極了。再盪個鞦韆吧,那些樹枝藤蔓的纏繞都是我昨夜的夢,搖搖晃晃中,我閉著眼,猜想未來。
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可以去世界各地拜訪,去上海,逗留在白牆黑瓦的弄堂,再遠一點,去希臘,在帕特農神廟,我虔誠地尋找,尋找或許是前世的身影,迷迷幻幻勾引我的靈魂,思緒,在這個時候應該會被海風吹散,我知道,那些咸鹹的漣漪是愛琴海的悸動。去古巴比倫,底格里斯河流成思念,我取一勺,呵呵,帶著傳說的味道:普羅旺斯的薰衣草,阿姆斯特丹的鬱金香,布拉格的卡夫卡,波蘭的肖邦……最後請允許我折支小船,輕輕放在那藍色的多瑙河中,隨著施特勞斯的音符,流浪,飄盪。
我有一個夢想,用一支畫筆畫一所大房子,裡面住著和平,快樂和善良,這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有一個夢想,從今天起作一個幸福的人,就從今天起!我才不要那咫尺天涯的無奈。我有一個夢想,簡簡單單地生活,和我愛的,愛我的人在草地上打滾,嬉鬧,我多喜歡泥土的芬芳,我要偷親小白兔的臉頰,我要在溪水的懷抱中耍賴,噢,對了,今天是隔壁笨馬兒的生日,我要採摘一片四葉草,悄悄放在她的枕邊,我還要……天啊!差點忘了,媽媽叫我早點回家,她為我熬了一碗暖暖的湯。
我有一個夢想,我要我親愛的你們,告別眼淚永遠歡笑;我要我親愛的你們,有人疼愛擁抱幸福;我要我唯一的你們,善待自己平安健康。
我有一個夢想,寫一首小情詩,然後念給你聽。
我有一個夢想,繪一個小太陽,然後放進你的心裡。
我有一個夢想,純白的想像,像孩子一樣。
④ vpay數字資產是傳銷嗎
這不是傳銷,是旁氏騙局,換湯不換葯,我是普通人用最普通的想法,如果這一切是現實,請問還會有人去上班嗎?連市長省長都沒人幹了,在家玩玩數字游戲就OK了,你說國家會允許發生這樣的狀況?時間未到而已,傻子騙光了,國家就出來制止了。為什麼現在沒人管?其中的利益,應該不難懂,勸告大家不要做害人不利己而且造成人民幣流出國外的事。
⑤ 為什麼蘋果手機空中課堂打不開
蘋果手機空中課堂如果打不開的話呃,應該是它不支持這個指令。
⑥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蘋果為什麼落地課件
《蘋果為什麼會落地》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無處不在的力」單元中的第三課。
「無處不在的力」 單元著重引導學生建立一些有關力的一般概念,同時通過學習牛頓第一定律以及二力平衡條件,進一步認識力是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原因,並通過對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研討,使抽象的概念在研討中逐步得到理解和深化。本單元由《力在哪裡》、《物體形狀改變以後》、《蘋果為什麼會落地》、《摩擦力的秘密》、《做小車》五課組成。《蘋果為什麼會落地》從感性認識物體為什麼總會落地開始,認識地面上的任何物體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上升到物體都有重力的理性認識。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學習前一單元 《物體的運動》和本單元《力在哪裡》、《物體形狀改變以後》兩課,對力已有了初步體驗與感受,但力的概念仍是比較抽象且難於理解,我們既要讓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活動從多方面感知力、認識力,又要在學習活動中避免過早過生硬的給出力的三要素的概念,這樣的教育現狀下如何把握教學的廣度與深度是很具難度的。《蘋果為什麼會落地》中「牛頓發現地球引力」的故事,介紹牛頓對觀察到蘋果落地的現象如何進行思考和研究的過程,體現出愛因斯坦講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的偉大意義,學生對此課內容的學習充滿了期待與熱情。
【設計思想】
本課將組織學生立足於自身的生活經驗,透過「蘋果落地」、「拋文具」、「給引力打比方」、「准確轟炸目標」等活潑有趣的活動,再現重力與引力的現象並進行有系統、有層次的探討與研究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像大科學家牛頓發現引力和重力的經歷,進一步認識科學與生活的息息相聯。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知道物體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總要豎直下落。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收集相關事例來說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願意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2、體會到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於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教學重點:
1、認識到由於地球的吸引會使物體受到力——重力,重力是物體受到地球引力產生的。
2、認識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教學難點:
1、認識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不管物體處在地球上什麼位置,受到重力的方向總是指向地球的中心。
教學准備:
模擬圖示、棉線、杯子、建議卡、學生身邊的任意文具、標示重力的箭頭貼
【教學過程預設】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粒蘋果,高舉後放開,蘋果下落。重復演示。)提問:蘋果為什麼最終都要落到了地上,不會往上飛?這是為什麼呢?
2、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了解學生的知識前概念情況。)
3、談話: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出示課題: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二)認識引力的存在
1、活動體驗
(1)活動:每位學生從自己身邊找出一樣輕便的東西向上拋出,觀察體驗物體會落地。
(2)提問:物品總是要落到地面,這是為什麼呢?
(3)試解釋、交流。
(4)介紹牛頓發現地球引力並提出地面上任何物體都受到引力作用科學觀點的背景故事。
(設計意圖:教師及時介紹牛頓發現地球引力的背景故事,讓故事中的牛頓發現引力的過程引出引力的概念,顯得適時、必要、自然。)
(5)講解:物體會落地是因為地球有引力,會對地表上的物體產生作用力。(板書:地球有引力。)
2、質疑梳理
(1)問題:受到支撐或停留在空中的物體是否也受引力的作用。
(2)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3、明晰引力與重力的關系。
(1)講解:地球有引力,地球的引力會作用於地球上的任何物品。像這樣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我們稱之為重力,任何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舉例:哪些物體受到重力作用。
(3)小結:不管有沒有物體,地球的引力總是存在的。只要有物體存在,物體就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以,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板書:地球有引力,物體受引力作用產生重力。)
(三)認識重力的方向
1、游戲活動
(1)「准確轟炸目標」游戲規則:同學兩人一組,利用身邊的各種文具材料作為實驗用品開展活動。每次活動由其中一位同學在地面上先放一個小物體,另一位同學將一件文具用品拿到高處描准目標後鬆手,讓用品自由下落,准確轟炸下面的目標。邊活動邊思考:上面物品應在怎樣的位置才能准確打擊到下面的物品。實驗結果說明了什麼?
(2)活動、交流。
(3)講解:下落的物品要與地面目標物品同處於豎直的位置,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畫單個物體的重力圖示
(1)問題:你能畫出蘋果的重力圖示嗎?
(2)試畫並展示。(用箭頭貼指示出物體的重力,注意箭頭貼的出發點與方向。)
(3)指導畫規范的物體重力的圖示,並講解:重力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豎直方向是當地的水平方向構成直角(畫圖示講解),就是我們前面做的物體下落的方向。
(設計意圖:學生要畫出正確的單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圖示,困難比較大,力的圖示是教學的難點,因此,教師的指導就顯得十分必要。)
3、畫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物體重力的圖示
(1)(出示圖片)問題:有8個物體分別處於地表上空不同的方位並即將下落,那麼,它們將如何下落呢?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各是怎樣的?
(2)在模擬圖示上用彩筆畫出物體下落的路徑。
(3)展示交流。
(4)評價。
(5)問題:為什麼這8個物體受到重力的方向不一樣?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6)討論交流。
(7)講解:物體不管在地球上什麼位置,都有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都指向地球的中心。
(四)拓展應用
1、挑戰重力活動:根據科學書第46頁的實驗方法,教師指導學生藉助帶棉線的塑料杯進行挑戰重力的體驗活動。
2、交流。
3、想一想,如果地球沒有引力,將會產生什麼結果?
4、交流。
5、總結: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科學就存在於生活的每件小事中。如果你能留意發生在身邊的事,如果你在發現的基礎上能做個細心人,相信同學們也能提出自己獨特的科學見解,也許有一天這些見解還會成為新的科學真理呢!
附:板書設計(略)
【課後小結與反思】
基於 「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自主有效地活動為出發點」的精神,我在備課之際格外注意做以下三件事:一是,調查了解學生對於將學習內容的興趣指向和已有經驗(即前概念)水平及水平差異等各種學習的狀況。二是,再學習課程標準的。通過再學習,不僅強化課程教育的中心理念,明確課堂教學活動應具有的指向目標,還找出了本課學習應落實的具體培養目標。三是,結合教材編寫專家提供的教學參考書,仔細品讀教材,認真研討教學專家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活動環節,認識教材活動設計的目的與意義。
以上三件事,最需花時間的是第三件事,因為,與教材文本進行的交流,絕不僅是讀清教材的每一個活動要求那麼簡單。課程改革提出的「用教材」的理念指引著我們,所以說:尊重教材,切莫等於崇拜教材。經過對教材的體捂與研究,我發現教材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商榷之一:在按教材的設計進行體驗性學習的過程中,我沒能感受到教材編寫者所期望讓學生體驗的學習樂趣。思考後,我認為學習的樂趣體驗不如意,可能與學生現今所處的生活環境令他們擁有著很豐富的視野有關系。就牛頓與蘋果的故事,絕大多數學生早在學齡前階段已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有所了解,並知道有引力,一些同學還知道重力。所以,以這樣一個學生都已知的故事展開教學,雖能引起學生的一定學習熱情,但熱情的強度不會太大,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久,應考慮適當延伸活動。商榷之二:教材出示牛頓的第一個解釋,接著讓學生通過抓尺子的活動去體驗牛頓所作出的第一個解釋。而後,牛頓第二個解釋的學習方式重復了牛頓的第一個解釋的學習模式。這樣安排的活動環節,學生雖看似經過了「動手」學習,然而,正所謂 「『動手』只是一種手段,『動腦』才是目的,『動手』並不一定會『自動地』促進『動腦』」,由於在學生的每次活動開始之前,都已經明確知道了最終解釋,活動僅是去驗證,不需要自己再去思考、去解釋、去得出自己的結論,所以,我認為這樣的活動設計也值得商榷。商榷之三:教材中關於牛頓的第一個解釋的描述中的最後一句「它使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並不是正確的重力特徵的描述。還有,對於抓尺子活動前,教材設計的引言「我們來做一個和重力賽跑的游戲」,這之中的「和重力賽跑」的表述與教材的教學目標相勃。 「一位同學拿著一根長尺,從高處往下丟落,另一位同學在下面接住」, 這個活動要解決什麼問題?是解決自由落體的下降速度變化還是訓練學生接物的反應速度?我認為教材中這個攔截活動,容易產生重力與速度有關系的誤導,這節課要解決的是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因此,我設計「准確轟炸目標」的活動能解決物體受豎直方向的重力作用豎直下落的教學難點。
怎樣讓教學活動圍繞「物體落地」這一主題展開,層層深入,並富有兒童情趣,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怎樣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通過對自己活動作出的個性解釋,從而認識引力,認識重力?怎樣避開專業而抽象的術語和定義,讓學生形象、直觀、生動有趣地表述出自己新建構的引力與重力的概念?此外還有,怎樣處理活動中教與學的關系?怎樣促進活動中的生生與師生間的互動?選擇怎樣的材料,才能即簡約、方便、實惠,又有效的保障學生活動的開展?怎樣處理好材料的出現、使用與控制?……思考著這些問題,我大膽改變了原教材對教學內容的設計、表述及呈現次序,經過多次對教學活動設計的選擇與實踐,我對《蘋果為什麼會落地》一課的教學過程做了以上的預設安排。
由於備課的精心、細心、盡心,本課教學活動落實了教學預設的各項教學目標,通過學生對生活中類似蘋果落地和旋轉的桶中物體不會掉落的現象的體驗與分析,既認識重力——地球引力,又接觸了地球引力可以被克服的知識;既討論了學生們都會想到的問題,又恰到好處地介紹了牛頓的思考,引發學生關注身邊的現象,促成學生敢於思考、善於思考身邊事物的變化。本課在公開教學活動中受到的在場聽課的教授、專家、教師的一致好評。
【專家點評】
《蘋果為什麼會落地》注重教材解讀,用教材並完善教材,以創設「准確轟炸目標」活動最為典型。全課的活動設計合理,且關聯性強,以學生為主體,極力創造出了讓學生更主動學習的環境與條件;活動的探究指向明確,層層深入,層層遞進;活動材料選擇典型而有效;善於將抽象與專業的術語,轉化為具體的表象,如引導學生利用一個箭頭卡片表示出物體受重力而下落的路徑及給引力打比方;記錄的轉化有藝術,以圖、線的表徵描述為主,並巧妙地通過圖、線應有的位置的指導,滲透了相關的知識概念要素。關注教學細節的處理,不論是預設還是面對知識的生成,這樣的學習方法對於以直觀和具體為主要思維方式的小學生而言是非常需要而有效的。
⑦ 蘋果手機空中課堂的網頁在三天前可以打開現在為什麼又上不了了
可能是因為現在的人比較多,所以伺服器現在不怎麼穩定,你重新多打開幾次吧。
⑧ 就老師和學生的不倫關系如何提出問題
編者按:科學課程的中心環節是探究。探究發端於問題。能否有效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關繫到科學課程改革的成敗。對於廣大教師來說,這又是一個新課題。怎樣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呢?本欄目記者近日采訪了生物課程標准研製組核心成員、人教版新課標生物教材主編之一、課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主任趙占良研究員。采訪記錄如下。
問: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科學探究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嗎?
答:是的。沒有問題哪來的探究。科學史上的每一項重大發現都是從問題開始的。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是從「蘋果為什麼會落地」這一問題開始的。弗萊明發現青黴素是從「為什麼黴菌菌落周圍不長細菌」開始的。不能發現問題就談不上創新,可見這對於培養人的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能夠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本身就是科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學生如果具有了這種能力,也說明他已經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就學習過程來說,產生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這對於達成學習目標也是十分重要的。
問: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一回事嗎?
答:籠統地說是一回事。仔細分析又不完全一樣。發現問題是指頭腦中產生疑問,但這種疑問未必非常明確。提出問題則是指將頭腦中產生的疑問用明確的語言表述出來,這中間往往要經歷邏輯思維和組織語言的過程。
問:我還是不太理解。什麼叫「用明確的語言表述出來」?您能舉個例子嗎?
答:比如你明天要出行,關心明天會不會下雨。你可能會問:「明天天氣怎樣?」別人不知道具體指什麼,可能會回答:「天氣預報說明天有五級風」,或「明天是37度」。你還得問:「下不下雨呢?」人家才知道你想問的到底是什麼。再舉一個生物的例子。有的同學對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感到好奇,就問:「植物細胞為什麼有細胞壁呢?」問得就不夠具體,可以答「這是由基因決定的」,或「因為植物細胞中有特定的酶來合成纖維素等成分,形成細胞壁」,或「細胞壁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等。如果問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是怎麼形成的,或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有什麼作用,問題就明確了,可見從產生疑問到提出問題,有時還需要進行深入思考的。
問:目前教學中在這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呢?
答:首先是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少老師仍滿足於教學的釋疑解惑這一傳統功能,總覺得讓同學把知識搞明白了,把實驗也做了,就完成任務了,現實一點說就可以考不錯的成績了,其實這是很不夠的。當然這裡面是存在著評價機制的問題,評價也需要改革,並且正在改革。不過,學生的素質並不都能通過紙筆測驗來評價。我們還是應該著眼於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特別是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問:理想和現實總是有矛盾的,對現實問題既不能一味遷就,也不能視而不見。課改畢竟不是空中樓閣。能不能將二者統一起來呢?哪怕在一定程度上。比如,考試中能不能出一些考查提出問題能力的題目呢?
答:我想是可以嘗試的。比如,就某一情景擺出若干個有關問題,讓學生評價哪個問題的表述更具體,哪個問題更有探究價值;或者只呈現問題情景,讓學生提問題,教師來評價問題的質量。
問:評價學生的問題,老師有一定難度,會不會出現評分不夠客觀准確的情況呢?
答:這是恐怕在所難免。現在的作文考試不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嗎?可是已經實行千百年了。沒有弊端的考試恐怕是不存在的,關鍵看利弊的權衡了。
問:您剛才談了教師的重視程度問題。有的老師對此很重視,但在教學實踐中仍有許多困惑。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呢?
答:這個問題夠大的。我想首先是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聽了一些新課程實驗區的課,感覺課堂教學中老師問學生說的現象較為普遍,而且還不乏滿堂齊答的壯觀場面。老師問學生說是無可厚非的,但在此基礎上還應當多讓學生問。人教版教材中呈現了許多學生提出問題的情景,其目的不是讓學生在本節課中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而是在教學生提問題。比如,教師在放了一段草履蟲的錄像片後,就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草履蟲的形態看上去像什麼?」連叫幾位學生都未答出「倒轉的草鞋」這一標准答案,教師就有些著急了。接著老師又問「草履蟲是怎樣運動的?」「怎樣區分草履蟲的前端和後端?」等等。其實老師可以適當少問些,讓學生說說他們看了錄像片後想知道什麼問題,甚至可以讓學生發揮想像力,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草履蟲,在水中如何維持生命,如怎樣呼吸,怎樣攝食,吃什麼,會被誰吃,怎樣逃避敵害,等等。這樣學生參與的程度提高了,探究的慾望也就強了,學習的效果也就好了。
問:老師沒有讓學生放開提問題,有沒有怕自己應付不了的原因?
答:這種原因也不能排除。我認為老師可以打消顧慮。要讓學生知道,老師不是萬能的,大學教授和科學家也不是什麼都知道。老師就像是他們學習之路上的一根拐杖,一些路標,而不是他們的腿和腳,可以給他們支持和幫助,但不能代替他們走路。教師的任務是讓他們最終扔掉拐杖,在沒有路標的人生之路上披荊斬棘,闊步前行。如果什麼問題都可以從老師那裡很方便地找到現成答案,他們的腿腳很可能會殘疾。從技術層面說,有些問題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師生的共同討論或其他探究活動來解決,有些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尋求答案。
問:有時有這樣的情況,老師讓學生提問題,可學生提不出來,或者提出的問題不倫不類,不是科學問題。老師應該怎麼辦呢?
答:老師要營造提問題的氛圍,創設提問題的情景。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進行分析和評估。寬松和民主的氛圍非常重要。老師要放下架子,不去扮演學術權威,倒是可以扮演天真好奇的孩童。學生頭腦中往往有一些自以為是的錯誤概念或者說前概念,老師要事先了解這些不正確但對於學習過程有重要意義的概念,針對這些概念創設問題情景,引發認知沖突,這樣問題自然就產生了。如果是生硬地說:「好吧,現在你們提問題吧」,學生是很難張口的。
問:怎麼創設問題情景呢?您能舉個例子嗎?
答:總的來說,問題是來自於實踐活動的。創設問題情景的途徑有多種,總之是利用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老師創設問題情景的辦法就是設法讓學生將要學習的概念與他們的經驗建立聯系。比如關於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不少學生有生活經驗,教師可以讓他們回憶,然後鼓勵他們提出要探究的問題。如果學生課前沒有相關經驗,比如都沒有看到過草履蟲,老師應先讓學生獲得相關經驗,比如讓學生觀察草履蟲,當然,觀察可以是看實物,也可以看錄像、模型或掛圖,甚至圖片。看過之後,再聯系學生熟知的一種生物來類比,比如同人類比,想一想他所熟悉的這種生物是怎樣維持生命活動的。這樣學生自然就會提出關於草履蟲的問題了,如吃什麼,怎麼吃,等等。有時,問題情景就存在於學生的活動過程中,不需要老師刻意創設。教材中一些探究活動中的背景資料,也是用於啟發學生提問題的。
問:怎麼來評價學生提出問題的質量呢?
答:我認為對初中學生來說,從三個方面去評價就可以了。一是看是不是一個科學問題;二是看問題的表述是否明確、具體;三是看問題的探究價值高不高。
面對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會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問題。比如,面對一棵枝葉繁茂的松樹,科學家可能會問它的分類地位、樹齡、蟲害等問題,詩人可能感嘆它歷經多少風霜,商人可能關心它值多少錢。前者是科學問題,後二者則不是。科學課以探討科學問題為主,其他問題也不能一概排斥。問題是否明確具體,前面以經談過。關於對問題的探究價值的評價,則主要看提問題時調動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廣度和深度。比如,關於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大花生的果實中有個小的嗎?」這一問題就比較簡單;「把大花生的種子種到貧瘠的土壤里,結出的果實會怎樣呢?把小花生的種子種到肥沃的土壤里,結出的果實又會怎樣呢?」這一問題就有一定的深度了,它調動了學生關於性狀與遺傳、變異和環境關系的知識,探究的價值更高。此外,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往往還需要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從學生想像空間的廣闊程度來評價問題的價值也是重要的。
問:有老師反映課時較緊,而訓練學生提出問題會佔用很多時間,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對此您有什麼建議嗎?
答:課時緊有多方面原因。七年級如果按照每周3課時上課,沒有超過教育部規定的課時比例,課時緊張情況就會緩解。這裡面有一個對教學任務怎麼理解的問題。如果把教學任務主要集中在知識教學,花一些時間讓學生提問題,自然就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其實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學任務。為保證這一任務的完成,在有限的時間內,有些比較簡單的知識性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學。當然,也不是每一堂課都必須安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時間,首先要保證教材上有關提出問題的技能訓練、習題等內容的完成,再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課時情況適當安排一些就可以了。同知識教學一樣,提出問題也要重視內在的質,而不是表面的數量。
問: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您最後還有什麼要跟大家說的嗎?
答:謝謝!您今天也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問題。我所說的只是個人的一些粗淺的想法,不一定對,歡迎廣大網友批評指正。總之,今天所討論的問題是這次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很有挑戰性的,還需要廣大教師共同探索。
⑨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江總書記於1999年6月15日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說:「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必須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創新就是對現存的事和物進行改造,使之變成新的事和物,使其功能及性質達到更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現談幾點膚淺的見解。
一、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意識及觀念。表現為對知識的渴望及追求;不因陳守舊,有銳意改革的意識;自我價值的取向即自我認識;靈活有序的思維;及個人的意志毅力等等方面。這些因素構成了人們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是抓住各要素,通過學校的各種活動,植根於學生的頭腦中,形成牢固的意識及觀念,達到鄧穎超同志所說的:「人小志氣高,立志去創造。今天准備好,明天立功勞。」
1、教育學生確立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是創造的基礎思想
知識是創造的基礎,基礎知識越扎實,知識面越寬,創造能力就越強。印度宰相西薩·班·達爾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要獎賞他,問他要什麼,他說第一格放1粒麥子,第二格放2粒,以後每格都是前一格2倍,共64格放滿就可以了。國王以為一個宰相竟只想實現如此渺小的願望,十分生氣地下令獎他。結果一計算:1+2+22+23+34+……+261+262+363+=18,446,744,073,719,511,615粒麥子,等於全世界生產兩千年麥子的總和。這下嚇壞了國王。有一教師知道了,獻計給國王說:「打開倉庫讓他一粒一粒去數取吧!」為什麼?這位教師說:「取1粒麥子要1秒鍾,那麼宰相取齊賞給他的麥子要5800億年。難道你5800億年生產不了這么多麥子?他也沒有這樣的長壽吧!」國王聽後大喜。宰相知道了,也認為國王是個聖明君子,於是不要國王賞賜了。
大家熟知的三國故事孔明借箭,三天內做十萬支箭,還立生死狀,孔明靠什麼力量來完成這十萬支箭?是靠人力嗎?不是,是靠知識,靠他對天文氣象的知識!靠他軍事上的知識。
如何教育學生使自己知識豐富呢?首先要積累知識,要發揮大腦記憶功能及青少年記憶力強的特點,盡量多讀多積累知識;其次要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社會不斷發展,科技在進步,知識不斷更新,要跟上時代步伐就應不斷學習,永遠當學生;再次要培養自己的興趣,在接受人類基本文化遺產之後應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充分發揮。歷史上有不少的科學家由於種種原因,在校學習期間並不是科科都學得很好,但他有興趣的這一科卻學得特別好,後來就在這方面有成就。
在教育活動中還應創造讓學生運用知識的機會,體會到知識的作用。有一所小學的學生要去一個山坡植樹,老師先讓學生量出長寬,規定每隔5米種一棵,讓學生計算要種多少棵,還讓學生去分樹穴位,最後才去挖穴植樹。有的學生計對了,也有的計錯了,讓他們到實地去驗證,這體現了知識的作用。
2、鼓勵學生站在名人的肩膀上
人對待自己的工作,不管做了多久,多熟悉都應把它作陌生的來看待,永遠把它當作一種研究的對象,不要安於現狀,因陳守舊,不滿足前人的結論和成果,而應站在前人和名人的肩膀上,繼續開拓。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伽利略不迷信古希臘權威思想家亞里士多德的論斷:重量不同的物體從空中落地,快慢與其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輕者下落慢,發明了自由落體定律。達爾文不迷信「上帝造人」的胡說,創立了進化論;哥白尼不信千年鐵律「地心說」而創立了「日心說」。數學中的運算都是從左至右,為什麼一定要這樣算呢?還有其它方法嗎?史豐收從小學二年級起就提出這個問題,能不能從右至左算?後來潛心研究,終於總結出史豐收快速演算法。
我們在教學中應積極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由過去的教師只做教學的「裁判員」改變為「導演」。把過去對一些答案、結論或學生的意見,只問「對不對呀」的提問方式改為「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呀?」。這雖然是一個簡單的變問,但會激發學生的熱情。有個老師組織學生學習寓言《愚公移山》後問大家有什麼感想。有學生說:「我們應該學習愚公大無畏精神及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一干到底直至取得成功的毅力。」這時老師不問對不對,如果問這個同學答得對不對呀?學生的思維就停頓了。而這位老師卻徵求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學生活躍了,有的說:「愚公的精神雖是好,但方法不好,應移民,搬家不比搬山省時、節錢嗎?」有的說:「修條公路都比移山易得多呀。」……這樣教學就是培養學生不固守前人的結論而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的好例子。
3、引導學生形成天生我必有才,有才必有用的意識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觀察分析,人有千分之三為弱智的,而絕大多數的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天生我必有才,問題在於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和個人的努力不同,其發展的方向就不同而矣。不管做哪一行都有其創造的機會,也就是說行行出狀元。唐代書法家王羲之一日在長安大街步行,見到一個姑娘,搓面拉麵,雙手靈巧,嘆息這樣的巧手不去學書法真可惜。旁邊一個老太婆聽了說:「人人都去寫字,全城人不都餓死了嗎?」這個故事說明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而且每做一行都有自己創造的對象,都可象這姑娘一樣巧手拉金絲。荷蘭生物學家列文克,出身貧賤,當過學徒,擺過雜攤,後來當了市政廳的門房。他的業余愛好就是磨鏡片,人們笑他沒出息,他把人們的取笑付諸腦後。有一次他透過兩片鏡觀看東西,奇怪地發現它變大了,由此而發明了顯微鏡。
要使學生認識自己,關鍵是教師承認學生。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讓每一位學生看到自己的才幹,嘗到成功樂趣。有個老師組織學生學習「串」字,懂得讀音及其義後,讓學生分析字形,怎樣記牢它。很多學生都講了,其中有一位平時很差的學生說:「『串』字象街上賣馬蹄一樣,兩個馬蹄子中間用一條竹絲穿起來就是『串』字。」老師馬上表揚了他有創造精神。從此,這個學生上課肯動腦筋,常發表一些與眾不同的意見,得到表揚,成績也慢慢好起來。
4、啟發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
思維是人的智力核心,平時說開拓學生智力很大程度是指發展學生的思維。思維是創造能力的重要因素,一個人能善於觀察,大膽想像,認真分析與歸納,才會產生創新的意念。
善於觀察大膽想像是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有資料表明,人們獲得知識有一半源於觀察,而發明創造都善於觀察,從微小的現象中悟出大道理的。阿基米德從入浴缸沖涼見到溢出的水發明了阿基米德定律,瓦特在煲水過程中觀察沸騰的水冒出的蒸氣沖著壺蓋在不停地跳動而發明了蒸汽機;牛頓觀察蘋果落地這一現象發現了萬有引力;門捷列夫看玩牌,發現了元素周期表。這都是善於觀察大膽想像的結果。
觀察和想像能力靠我們在教學中去培養。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每一個活動的目的要求,其次指導好方法,最後讓學生大膽展開想像。教學的過程中不要追求結論,應著力於學生獲得知識過程的方法的培養。有一位老師組織學生學習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點。他先出了三組題:10÷2 11÷2 12÷2…… 19÷2; 20÷2 21÷2 22÷2……
29÷2;30÷2 31÷2 32÷2……39÷2讓學生計算後分辨出哪些是整除的,不是整除的劃去。再讓學生觀察能被2整除的數有什麼特點,經過一番討論很易得出了結論。老師為了訓練學生觀察與想像的能力,可就一些常見的事和物進行觀察而展開想像。如竹是大家常見的,觀察竹後你想到什麼:「象徵人的品質虛心有節」;「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在所不辭」;「不怕嚴冬浩雪,四季常青」;也有學生說似一些沒主見立場的人「隨風飄」。同一事物由於想像的作用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是訓練思維的好方式。
5、培養學生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
不到長城非好漢是一種大無畏精神,是人的意志及毅力的表現,是為工作、事業、科學獻身的精神。缺乏這種精神的人就會象人們所說的眼高手低,心想干一番大事,但做起事遇到困難就氣餒了,最終一事無成。
凡有貢獻的科學家,他們工作起來都是廢寐忘餐的,甚至到生命最後一刻也不會忘記科學。德國化學家歐立希研究一種治療螺旋體菌感染的特效葯時,失敗605次都不放棄,終於在606次成功,因此這種葯取名為「六零六」。諾貝爾為了研究炸葯,他弟弟炸死在工作間,自己也被炸得鮮血淋淋。美國動物學家卡爾.施密特在南美野外考察被毒蛇咬傷。由於無醫無葯,知道自己不行了,還堅持記錄著被毒蛇咬傷後的身體變化情況,直到停止呼吸。
要培養學生這種精神,一方面要鼓勵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及進步,另一面也應讓學生去面對一定的困難,在困難中磨煉自己的意志及毅力。現在學校推廣的「分層教學法」,對不同的學生要求不同,訓練的內容不同,份量不同,使各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完成學習任務,看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但新的挑戰就在面前,有一定的難度任務,要經過艱辛的努力才能完成,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指學生動口、動手去做的能力。內容相當豐富,本文所討論的是學生的創新實踐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首先應要用創新的一些基本技法武裝頭腦,然後要有可行的制度及措施。
(一)創造的基本技法
創造的方法,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總結方法。1949年創造學的奠基人美國奧斯本發明的世界第一種發明創造法-「潛力激勵法」以來,有人總結了300種,也有人總結100種,我國許立言等提出十二個聰明的辦法,上海和田小學也總結了指導學生創造發明的十二法。現綜合各家,介紹一些基本技法,以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的活動。
1、加一加
加就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品合起來,得出一個新產品,把原來各產品的優點集中到一件產品中。這種創新的產品舉目皆是。鉛筆和橡皮擦,原來是分開的,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美國威廉把它合起來,製成帶有橡皮的鉛筆成為一種新產品。八十年代我市有一個小學生,母親常等他放學後才清洗地板,他沖水她掃地,他覺得這很費事,他後來把水管套在掃把上,打開水龍頭就掃,邊掃地邊沖水一個人即可。他把這個「帶水管的掃把」寫成小發明,參加全省小發明競賽獲得獎勵。
2、減一減
這方法的思路恰與前面的相反。它是在某一產品中減少一部分或幾部分,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達到最佳狀態,或出現新的功能和新產品。比如減少一兩部分、減輕、減小、減少時間、減少次數等。
北京航空大學附中初一學生王宏宇(13歲),每晚回家開門後要摸黑入室去拉燈。怎樣才能減少摸黑的時間,減其它裝置呢?能不能做到門開燈亮呢?經過苦心研究終於成功發明了「自動開燈裝置」。
3、改一改
改就是將原來的產品改變。或改變它的形狀,或改變它的性質,或改變製造的材料,或改變它的顏色。有的整體改,有的改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從而產生新的產品。
有個班主任編學生的座位時,讓學生按高低排隊,然後個子矮的坐前面,個子高的坐後面。但有幾個個子高的近視,看不清黑板,坐上前又擋後排學生視線。因此有個學生想出了把固定高度的凳改一改,變成了可放高放低的凳,高個子坐前面也不擋視線了。後來這種凳子迅速被推廣使用。陝西省西安市四十一中初一(3)班學生杭曉東(13歲)把普通的衣架改為帶扣的衣架,晾起衣服來風吹不掉。
4、變一變
變是將一物品的部分或全部變一變。或改變它的材料,或改變它的性質,或改變用途,或改變形狀、顏色、氣味等。通過變一變形成新的產品,出現新的優點新的用途。
水管也許是人們最早用竹、木來做,或用泥燒制而成;人們把這些材料變為用鐵做出美觀耐用的鐵水管;為了防銹,減輕重量,人們又用塑料做成水管;但易老化斷裂,於是又把它變為用塑料及金屬合在一起的新型水管,內外層為塑料中間為鋁,這種管目前很受歡迎。
5、縮一縮
縮就是縮小,把一件物品縮小而產生新的產品,通過縮小也可以擴大產品的用途。微型收音機、小汽車等,舉目都可見到縮一縮的產品。呼和浩特市十四中初二(1)班學生張宏斌把平時所見的望遠鏡縮小,發明了「針孔望遠鏡。」
6、擴一擴
擴就是擴大,是創新的一條重要思路,把原產品擴大為新的產品。一方面是以其體積外形進行擴大;二是從其性質及用途進行擴展,使其產品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及綜合利用。
旅遊時戴的太陽帽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將帽舌擴展以遮住太陽的;海邊泳灘上的太陽傘也是將傘擴大後的產品。洗衣機原來只是會洗衣服,還要人去放水,洗干凈後又要擰幹才晾;將其功能擴展裝上電腦變成全自動洗衣機,可自動排放水,洗干凈後還會將衣服中的水脫干。四川省隆昌縣城關中學初三學生范雪梅(15歲)發明「盆傘架」,這種架能放洗臉盆,又能放傘,就把架的用途從一個擴展到兩個。
7、仿一仿
仿就是模仿。仿一仿就是從一種事物的外形、性質、用途得到啟示,創造新的產品。可以仿自然界的任一個可以借鑒的事物,現在有一門學科叫仿生學,就是專門研究如何仿自然界的事物而創造新產品的;仿也可仿別的的產品及經驗。有傳說日本人從外國購進機器先拆,第一部就仿,第二部就是自己創新的產品了。
魯班是仿照植物的葉子發明鋸。現在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兒童玩具都是仿生物,仿動畫卡通片制出來的新產品。
8、代一代
代就是用一種東西代替另一種東西而產生新的產品。代可全部替換,也可代一部分或幾部分,使其性能更優,價格更低,更適合人們的需要。
裝水的桶,過去是用木做,後來用鐵皮代替了木,現在用塑料代替鐵皮做成了塑料桶更是價廉物美。隨著社會的發展,到處可見到用塑料代替過去用鐵和木做的產品。
9、反一反
反就是反過來的意思。從思維的角度解釋為逆向思維。把問題或事物的形狀、性質、用途倒過來想一想,從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後、里外、橫豎、大小、因果等顛倒過來思考,得出新的結果及產品。
法拉第把電能產生磁的現象反過來思考,那麼磁能產生電嗎?經過努力終於在1821年制出世界第一台電機。「吸塵器」是從「吹塵器」反過來思考而創造出來的。開始人們在清潔時是用一種叫「吹塵器」的把灰塵吹走,但吹得灰塵滿天飛,反過來把灰塵吸入就制出了「吸塵器」。在教育方法中,我們的老師經常說,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很好的。但日本的教師經常說,日本地窄人多,自然資源缺乏,日本要生存、發展大家就必須好好讀書,學好科學技術。這也不失為一種激勵學生勤奮讀書的好方法。
10、聯一聯
聯就是聯合。將一件或幾件物品聯起來成為一種新的產品。將相關物品的功能優勢進行聯合,形成新的功能優勢。同時還應把一件物品的材料、性質、用途、價值、事物發展的各種條件及規律進行聯系來分析了解,從而構思出新的產品。
噴池早就在城市、庭院及公園里佔有一席的位置了。但過去它只能按人為的安排,高低、大小、形狀均是定形的。音樂利用擴聲器傳送到嗽叭中,將聲音放大,為大多數人享受。彩燈五顏六色,為都市、賓館、庭院增添色彩。如何將噴泉的大小高低隨著音樂的大小變化而變化,噴出來的水花有五光十色呢?使人們享受到大自然的景色,增強視聽效果呢?於是人們把噴池、音樂、彩燈聯起來,做成音樂彩色噴池。北京鐵六中董建川(15歲),看到人們扛氣瓶上樓梯就聯想到車,如果有一種車能推上樓梯不是可以減輕人的負擔嗎?這種車能像手推車那樣把車輪做成圓形的嗎?當然不可以,又應怎麼樣的呢?他又聯想到小狗爬樓梯的情景,終於發明了「爬樓梯車」。湖南津市湖南拖拉機製造廠子弟學校初一學生易成城,自己常削鉛筆易斷、不勻稱及不圓滑。見到木工師傅刨木,刨得這么平滑,就聯想到削鉛筆,最後發明了「削筆刀」。
11、搬一搬
搬就是把其它產品的全部或一部分搬過來,使原來的產品功能起了變化,或者更優,或者用途擴大,變成一種新的產品。
放大鏡搬家做成了照相機,投影儀;收音機有一條可伸縮的金屬棒做天線,將它搬到教室來成了老師的教鞭,把它搬到電視機上成了電視機的天線等。這些都是搬一搬而創新的產品。
12、定一定
定就是限定,將一件事或物品的性質、用途、功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從而產生新產品,或新的制度。
電梯的升降都有極限的,最高不能超過限定的高度,最低也是要到達規定要求,因此就要有一種叫行程開關的半成品,行程開關可使電梯到某一高度自動斷電。瑞典科學家攝爾休斯規定水結冰時的溫度為零度,沸騰時的溫度為100度,兩者之間平均分為100份,每等份為1度,這就製成了攝氏溫度計。四川南溪縣第一中學初三學生戴便飈(14歲)在家裡養雞,每天要給水它喝,天天都要加幾次水。如何保證容器經常都有水呢?於是他就發明了「吸水器」。
以上列舉了12種創造發明的技法,不僅是自然科學常用,而且社會科學也普遍使用的,如教育教學改革也使用這些方法創造很多新經驗。五十年代黑龍江推廣小學「集中識字法」,南京反一反推出了一種「分散識字法」;上海推廣「成功教育」,有人變一變,推出「愉快教育」;上海育才中學的教改經驗是「讀讀、講講、議議、練練」簡稱為讀、講、議、練,把它擴一擴為「啟、讀、講、議、練」等等。這些創造發明的成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並不陌生。
(二)怎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就是要讓學生具體動口、動手,從事實際的工作能力。能力的形成及成長不是講出來的,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逐步成長的。美國一對富有的高齡夫婦得子,萬分高興,什麼事都不讓他干,都是父母代勞,由父母餵食,他連食飯的能力都沒有,到了25歲時被稱為「25歲嬰」。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定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實踐,就象毛澤東主席講的在游泳中學游泳。很多學校的經驗表明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要做到一改、二學、三實踐、四立制。
1、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
江總書記在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號召我們「必須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那麼現在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是什麼?是一種死記硬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我們一定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就是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努力去開拓智力,培養能力,發展思維力。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是更多地指導學生把握學習方法,學會求知的本領,使學生懂得自己如何去學習,使學生越學越活。
素質教育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要有一個較大的轉變。教學上要求人人達到同一標准,轉變為教學促進人人得到發展;對學生要求科科學好轉變為各科達到基本的要求同時發揮各人的特長;教學手段從單一的粉筆加嘴巴轉變為多媒體教學;教學的形式從單一的課堂教學轉變多種形式教學,實行課內、課外結合,校內、校外結合;考核的方法從考死記硬背改為考知識與能力相結合;評估的內容從單一分數評定轉變為從思想、身體、知識、技能、心理素質等全面評價學生。使學生全面地、健康地成長。
2、學習創造工程學的知識
創造工程學從創立到現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並沒有象其他學科那樣被普及,為人人知曉,過去也許大多數人認為創造、創新這都是專家們的事,一個普通勞動者,能按領導分配的任務,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一個好公民;還有一個社會環境就是中國過去一直都是計劃經濟,不存在什麼競爭,所以企業不創新,由於沒有競爭意識,沒有創新的才能,所以一進入到市場經濟就有不少企業「死火」了;再有就是我國人民也有一個傳統觀念,就是聽話,按吩咐去做。有人進行過這樣的對比,中國人送子女入學時反復叮囑:「要守規矩聽老師的話。」猶太人送子女入學則對孩子說:「多想問題,向老師多提幾個問題。」由於種種原因,形成了長期很少人過問創造方面的知識。
江總書記在1999年的教育工作會議上講:「我們的勞動力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不高,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增強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應該大力普及創造工程學的知識,讓在校學生都了解和掌握一些創造的知識,並能運用到實踐中去。為了達到一目的,學校應開一些專題,介紹一些科學創造工程學的知識及指導學生進行運用。
3、開展「六小」實踐活動
實踐能力不是講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學校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好的形式是開展小考察、小改革、小發明、小製作、小種養、小創作(論文)的「六小」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直接參與去做,從做中增長才幹,組織得好也會出成果。長沙市九中組織學生開展科技活動中創造發明的項目不少,且有相當多的數量申請了國家專利,也有不少的發明應用於生產中去,投放了市場。
小考察是組織學生帶著一定的目的到一個地區或一個單位去進行調查研究的實踐活動。這活動對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很有益處;可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組織小考察時應先明確目的,了解考察范圍,擬定考察題綱及具體做法。今年1月有一所中學利用放寒假的時間,組織全校同學以鎮分組,開展「知我家鄉」的考察。主要考察本鎮范圍內的工農業生產及自然環境等,使全校同學受到一次愛家鄉教育,也學到小考察的一些基本辦法。
小改革是組織學生對一些制度、管理措施及方法提建議、出措施。這種實踐活動能培養學生隨著形勢的需要不斷改進,不要做刻舟求劍的人,同時也培養學生當家作主的精神。學校是社會的一角,應充分利用這一陣地來培養學生的小改革的意識及實踐。有一所學校植了一塊草坪,怎樣管理呢?向學生徵集管理意見,在三天內收到四百多份建議,參予率達到學生人數的64.2%。學校把這些建設整理後再交學生討論,形成了一份制度,實施後證明,這是一份很好的制度。不管學生提出的建議多幼嫩,只要他們能參與討論,進行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都是一種鍛煉。
小發明就是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簡單的科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大膽設想,進行創新。組織學生對某一件物品進行觀察,分析它的優缺點及其用途。然後怎樣去發展其優點,克服缺點,並提建議和方案,這個建議及方案就是發明創造的方案。開展這些活動可以先簡單後復雜,找一些易於發現易於製作的入手,讓學生看到自己創造力,以逐步激發創造發明的熱情及積極性。
小製作是組織學生利用科技活動及業余時間進行一些模型製作,或開展一些編織活動。如製作航模,飛機模型,小收音機及一些電器,農村可根據實際進行一些木器製作及竹器編織。通過這些活動可培養學生細致及堅強的毅力,也可在實踐中豐富所學的知識,增強運用知識的能力。組織這些活動要注意為學生力所能及的,不要半途而廢,挫傷積極性。
小種養最最適合農村中小學的活動,也是縮短教育為當地服務的距離的最好形式。利用學校的農場,或在校園內不影響校園整體規劃的情況下劃出一些土地,讓學生開展小種養活動。如每班種一棵香蕉,從種植、管理直到收獲都由學生自己親手做。這種種養不同於農戶,應增強科技含量,有一個學生種一棵番薯,用它跟月光花嫁接,結果一棵番薯收五十多斤。前年報道信宜鎮一農戶種一棵深薯收60斤。那麼誰能超過他呢?誰能種出一米長的豆角嗎?通過這些活動增長才幹。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種養技術也會應用到家裡的農業生產上。
小創作是組織學生開展文學方面的創作。如寫小論文、小說明文、小小說、詩歌、書法、照相、畫畫等,與學科緊密結合。很多學校都有文學社,他們自己寫稿,自己編輯出書出報紙,都是一種很好的實踐活動。信宜市綜合成人中專學校有一個學生叫李婉裕,自己出了一本書《永遠的山杜鵑》。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楊干華、茂名市政府秘書長盧忠仁對此十分支持,楊干華親自為該書題寫書名,盧忠仁為該書作序。該書填補了信宜市在校學生出書的空白,終究是一次成功。
上面六種活動是學校組織學生開展創新實踐中的主要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基本形式。
4、建章立制,持之以恆
任何事物的發展,只有健全的制度作保障,才得以良性的發展。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是一種經過長期培養逐步成長的,不是一兩次活動就能立竿見影的。而這種能力又是在活動中發展,它是以乘方的形式增長,創新實踐活動越多,能力增長就越快,用進廢退。所以學校應建章立制,有制度來保證創新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有措施來激發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
為了保證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關鍵要有一支輔導隊伍。因此,學校應充分挖掘學校的人力資源,發揮教師隊伍中的各人優勢組成一支輔導隊伍。其次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些項目,組成興趣小組,自覺參與。對各種活動學校要統籌安排陣地及活動時間,做到輔導教師落實,參加學生落實,活動內容落實,活動時間落實,活動地點落實。
要保證學生實踐活動的落實及持續開展,還要有相應的激勵措施,對學生活動的成果進行評比獎勵。也可以擬定一個科技節,或每年每期進行一次成果展覽評獎。對成績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對指導開展活動有成績的老師也應給予表彰。
⑩ 為什麼蘋果手機讀書郎空中課堂打不開
是不是軟體不適配呀!更新一下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