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運行內存總量為什麼不滿4g
1. 後台一位大兄弟提問:為啥蘋果運存才4g,安卓都12g了統一回復
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安卓和IOS兩個系統對於APP不同管理策略造成的。
大家肯定都注意到了,相較於安卓動輒8G,10G的運行內存,蘋果系列手機的運存要小得多,就像是去年發布的iPhone 11,運存也只有4G大小。所以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蘋果手機的運存這么小,還能運行的這么流暢呢?
在安卓機中,尤其是在國內不能使用谷歌服務,在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情況下,不同廠家APP和安卓系統的對接方案不同。華為有華為Push,小米有小米Push,Oppo有OppoPush,每個廠商都是一套,這就導致應用市場很混亂,開發成本高昂。所以軟體廠商們為了多掙錢,在應用內部都做了手腳,來讓用戶更頻繁的使用自家的APP。比方說微信,即使你不用微信的時候,它也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以便迅速收到新的消息。而且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表面上看起來我們是關掉了,甚至禁用了,但你會發現他還是會冷不丁的彈出個消息框。這就是商家的一種策略,俗稱「安卓全家桶」。當你喚醒一個APP的時候,他會立刻啟動相關聯的其他應用。比方說我打開個支付寶,沒過多久淘寶就會彈出一個「XX大降價「的消息.
如果是一兩個程序這么搞倒也可以接受,但問題是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產品都在玩這一套。手機會慢慢變卡,內存也慢慢變得不夠用。大家可以試試,關掉所有運行的APP,還是會有4成以上的運存被佔用了,當然了這其中有一些不能關閉的系統固件,但這個比重還是相當誇張的。
說完了安卓,我們再來看蘋果是怎麼做的。蘋果對於APP的管理非常嚴,即便是以嚴格著稱的Google在蘋果面前也得甘拜下風。這樣的策略在源頭上就保證了iOS軟體的高質量和規范行為,第三方App的行為要比國內App乖巧的多,基本上不會出現比如頻繁的自啟動、相互喚醒、窺探隱私、偷偷上傳用戶數據這些惱人的問題。最早的時候蘋果採用「一刀切」的假後台機制,只要切到後台的應用就會被強制凍結,以換取前台軟體的流暢運行。雖然後來蘋果逐漸使用智能後台機制,但也是在盡力減少後台佔用。比如iPhone8,誰能想到他只有僅僅2G的運存空間,還能做到絲滑流暢呢?
所以對於蘋果來講,在能保證流暢運行的情況下,增加運存只是單純的耗費成本罷了,庫克這么精明的商人當然不會做虧本的買賣,自然不會再去增加運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