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為什麼很少做電腦晶元
Ⅰ 高通,聯發科,華為這些廠商為什麼不做電腦CPU
高通驍龍、華為海思、聯發科、小米松果等都是做手機等移動端晶元的,電腦桌面級晶元是不同的。電腦一般為X86架構而手機等移動平台為ARM架構,其硬體指令集不同。再者PC端基本被Intel和AMD蠶食,剩餘市場很小,而硬體開發投入很大,投入產出比很不合理。專利也是一方面,X86需要支付專利費。所以出於技術和市場考慮他們不出PC晶元是可以理解的。
Ⅱ 高通的晶元為什麼不做手機
高通是平台商,它做的是通訊領域的技術開發,包括手機的通訊解決方案。也就是手機套片。而實際上做手機產品的,其實只是產品的生產商,是利用高通的方案,做二次開發後,得到自己要的成品。在這兩者之間其實還有一層,那就是手機方案商,也就是類似於龍旗等的設計單位。能做套片的沒幾家,那利潤剛剛的,而且不用自己打市場。
Ⅲ 聯發科和高通都是由台積電代工,為什麼聯發科的晶元卻不如高通的輸在哪裡
代工的意思是代生產,台積電給晶元設計公司(聯發科、高通等)提供代工生產服務,晶元的設計、配置、規格、驅動優化都是晶元設計公司自己完成的。
代工廠最多根據製程實際情況給出一些建議,而不會修改晶元設計公司的晶元設計,所以說一個晶元好不好,還得看晶元設計公司設計這個時的市場定位高低、優化是否合理等,代工廠的好壞是能否完成這個晶元設計公司的預設目標把它做出來,達到良品率和合理的性能表現。
至於是不是聯發科不如高通這個另當別論,需要看實際型號,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聯發科晶元都不如高通,題目里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
Ⅳ 為什麼中國造不出世界頂級的CPU
CPU作為電腦內部的最具核心技術的晶元,本身設計難度就很大,而且近幾年高端晶元的製造費用也是越來越高,本來中國的晶元製造就落後老美好幾十年,現在要追趕仍然極其困難。
華為、小米等幾家廠商近幾年研發出了自己的手機CPU,從這方面來講國產移動晶元的製造設計上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像華為的麒麟晶元的性能已經距離驍龍等高端晶元越來越接近了,未來趕超的希望還是很大的。但是不要忘了一點,這僅僅是手機晶元,晶元面積小,製造難度和復雜程度低,還有ARM的架構打包授權,整體門檻相比PC端的CPU差距甚遠。
小躍546738811-1018:56
23贊
踩
上次我聽胡偉武說的時候就是,cpu無非就是那麼幾個部件,但就是英特爾牛,英特爾甩開AMD是在2012左右吧吧,慢慢的甩開,這與alpha的工程師加入英特爾有直接關系的,現在我們可以看到AMD早已不是英特爾的對手了,甚至最近AMD的GPU工程師還被英特爾給挖走了,另外英特爾有世界第一的荷蘭光刻機供應,英特爾不能不牛,至於國產龍芯,胡偉武老師說我們已經在進步了,只不過還不能跟英特爾比,英特爾就是牛沒辦法,我們發展時間太短了,其實仔細想想,七八年前,英特爾也沒現在這么牛,那時候還是奔騰,英特爾酷睿牌子是12年左右alpha工程師加入後才出現的牌子,只有酷睿才是胡老師看得起的架構,其他奔騰系列都是很爛的架構,事實上也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是買的酷睿系列,而這一系列正是alpha工程師創造的架構,除了酷睿,其餘什麼奔騰,凌動,都是很爛很老套的微結構,他的ROB,保留站這些都是簡單搭配,多發射,動態調度以及增加寄存器等等手段我們都用上了,甚至花的代價還不比英特爾酷睿差,酷睿192項的ROB我們128項,酷睿寄存器堆54項,我們國家龍芯浮點32項,定點32項,再加32項加起來96項這寄存器不比酷睿少,性能不亞於奔騰,但是,很可惜我們需要磨煉。至於酷睿系列,真的是alpha工程師的真功夫了,最後,中國不是做不出頂級cpu,而是需要時間,事實上,我們國家的cpu已經有了奔騰的水平,奔騰也不過是七八年前的主流cpu,所以我們國家一定可以的。只不過還沒有摸清門道。加油!十年內,我相信可以超越,因為明年18年的時候荷蘭光刻機已經同意賣給中國了,加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