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官網為什麼沒有英特爾電腦
① 為什麼,蘋果Mac電腦不粘貼Intel標志
英特爾作為筆記本產品的重要CPU晶元提供商,用戶們都可以發現幾乎每一台英特爾CPU筆記本上都會貼有英特爾的標志,但是作為英特爾的另一大客戶蘋果,很多蘋果的macbook雖說用著英特爾的CPU,但是卻沒有任何英特爾的品牌標識,這是為什麼呢?
英特爾之所以在各家筆記本上面貼標志,主要是因為這些標識可以很好的體現英特爾的品牌形象,畢竟CPU作為一台筆記本電腦的核心晶元,如果不在外面體現出來的話,即使性能再強人們可能也不會對CPU品牌產生任何感知,而英特爾為了提升品牌影響力,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要求筆記本電腦廠商在相應的產品上貼有英特爾CPU的logo,從而有力的提升了英特爾的知名度。
不過對於筆記本廠商而言,這樣做也是有好處的,首先,英特爾會給貼有標志的產品給予一定的補貼,畢竟這相當於變相為英特爾做了宣傳,一年累積下來,這筆補貼費用對於筆記本廠商來說還是相當可觀的。而且英特爾的品牌知名度上來之後,很多消費者也是依據這個標志來選購筆記本,其實也算是變相打擊AMD這個競爭對手。
然而蘋果的macbook每年的銷量也是非常大,使用的也是正兒八經的英特爾CPU,但是蘋果卻從不貼有英特爾的任何品牌標識,原因就是蘋果非常注重產品設計的簡潔,不想讓額外的品牌logo影響產品的美觀;此外,蘋果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已經足夠大了,根本不需要靠英特爾的品牌力提升銷量,何況蘋果也真的不差英特爾那點補貼的錢,其實不僅僅是CPU,蘋果未來也不會在筆記本上體現任何其他品牌廠商的標志,這或許就是自信的實力吧。
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接下來我簡單分享下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目前市場上面,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基本都會在鍵盤面的最右側粘貼一個英特爾logo的藍標,但是現在有好幾家廠商都已經不再粘貼英特爾logo的藍標,但是蘋果Mac筆記本電腦確實是第一個選擇這么做的。
為什麼筆記本電腦基本都要貼上藍標呢?雖然英特爾在PC處理器領域佔有絕對的霸主地位,其他競爭對手例如AMD,基本無法撼動其地位。但是英特爾還是非常重視其品牌方面宣傳的,所以就要求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筆記本廠商都要粘貼這個藍標來給英特爾做廣告宣傳。
英特爾為了鼓勵所有的筆記本廠商為其做廣告宣傳,承諾會給予一定的費用補貼。如果想要拿到這部分的費用補貼就必須嚴格按照英特爾的規定粘貼這個藍標,以及電腦開機現實的聲音畫面市場。
為什麼蘋果Mac電腦不粘貼藍標?蘋果向來對產品有著非常嚴格苛刻的審美標準的,認為這種是破壞蘋果Mac美觀的一種行為。雖然目前蘋果Mac使用的都是英特爾處理器,但是蘋果不喜歡這樣做,反而更喜歡把重點放在自己家的產品上。
蘋果Mac筆記本電腦的銷售價格,相比其他筆記本電腦是比較昂貴的,所以說蘋果Mac筆記本電腦會有更高的利潤率,蘋果自然不會在意這點小錢。此外購買蘋果Mac筆記本的用戶更加在意的是產品美觀和用戶體驗。如果不要這點小錢,能夠提升自身產品的品牌形象,這無疑是非常值得的。對於英特爾而言,蘋果畢竟是自己的一個大客戶,也只能默默接受了。
在當下,電腦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電子產品,無論是台式電腦還是筆記本,在我們剛買來時基本上都會在機箱面板或鍵盤上能看到Intel標志的貼簽,但是蘋果電腦(無論是平板、台式機還是筆記本)上都看不見Intel標簽,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蘋果電腦沒有使用Intel的CPU?
要知道,電腦中最為核心的部件就是CPU,而CPU的製造工藝很高,全世界范圍來看也只有幾家CPU生產製造商,我們日常接觸到最多的只有兩大類:Intel的CPU、AMD的CPU。
像我們日常購買的電腦, 如果是使用了Intel的CPU,那基本上都能看到它們機身上會貼有Intel的藍色標簽 ,之所以貼有Intel的標簽是因為:
蘋果電腦上為什麼看不到Intel的標識?基於上面的介紹,不少人覺得蘋果電腦上沒有貼Intel的標識,是不是代表蘋果電腦沒有使用Intel的CPU?其實,蘋果電腦也是使用了Intel的CPU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蘋果電腦不像其它品牌電腦一樣貼上Intel的標識?網路圈總結看來,原因有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盡管現在好幾家強勢筆記本廠商沒有貼Intel標志,但蘋果Mac確實是第一個這么做的。這個問題喬布斯親自回答了:
Jobs在視頻里的原文回答如下:
We like our own sticker. (群笑)
We』re very proud to ship Intel procts in Macs. I mean, they are screamers. And combined with our operating system, we』ve really tuned them well together, so we』re really proud of that. It』s just that everyone knows we』re using Intel processors, and so I think putting a lot of stickers on the box is just rendant. We』d rather tell them about the proct inside the box, and they know it』s got an Intel processor.
喬布斯的回答很有藝術性。大概意思就是希望產品是個整體給客戶,客戶就已經知道在用Intel CPU,沒必要單獨標記。
Intel inside的項目提出人得到了Intel公司裡面的創新最高獎IAA,該案例也被哈弗列入最佳商業案例。在幾十年的宣傳中,Intel的品牌價值得到了大幅增長。這個小小的logo讓沉默在機箱里的CPU凸顯出來了,成了整機品質的代表。它和微軟的logo搭檔,變成當時每個筆記本電腦的必備部分。
微軟的logo需要通過微軟的WHQL認證,實際上是要花錢的(盡管很少),而Intel的logo是會補貼錢給OEM。盡管補貼具體數目和各自廠商的品牌和出貨量相關,但因為筆記本市場的激烈競爭和產品的同質化,這個logo和它背後的補貼變得不可或缺。
Apple卻不一樣,它有自己的品牌和獨特的客戶群,它自己的品牌形象比Intel的更高,產品的毛利率更高,當然看不上Intel的logo和後面的那點補貼了。Apple帶了頭之後,和他有類似定位的微軟Surface系列當然蕭規曹隨,並不貼logo,甚至面向學生的廉價筆記本chrombook都不貼Intel的logo了。
對著一些品牌電腦貼英特爾標志一是可以提高電腦調性和檔次,二來可以享受英特爾補貼政策。對於蘋果來說貼了英特爾標志會拉低蘋果檔次和調性
據說粘貼Intel標志會有補貼,以蘋果公司財大氣粗的資本是不需要的,而且貼了會影響整體美觀,這個蘋果也是不允許的
② 為什麼蘋果官網沒有筆記本電腦pro16G256G
蘋果官網沒有筆記本電腦pro16G256G原因這個的話一般來說是沒有停產的,目前的話並沒有停產,一般的話有可能是官網目前沒有貨而已,推薦可以到閑魚等等進行查看或者到淘寶。
產能還不是很夠,可以供的貨不足,蘋果發布更新的消息和官網頁面更新提示之前就已經在生產了,但是新的retina pro組裝很困難,效率不高,所以產量不多,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就像27寸imac一樣。
東山再起:
1997年,喬布斯創辦的NeXTComputer公司被蘋果公司收購,並且再次回到蘋果公司擔任董事長。
2001年,蘋果推出了Mac OS X,一個基於喬布斯的NeXTStep的操作系統。它最終整合了UNIX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和Macintosh界面的易用性。
並同時以專業人士和消費者為目標市場。OS X的軟體包括了模擬舊系統軟體的方法,使它能執行在OS X以前編寫的軟體。通過蘋果的Carbon庫,在OS X前開發的軟體相對容易地配合和利用OS X的特色。
③ 蘋果官方推出首款自研晶元M1,他為何沒有延用英特爾的晶元呢
主要是因為蘋果想打造出更好的電腦晶元,不想再受英特爾的控制了。就在雙十一的當天,蘋果開始了今年的第四場線上發布會,這次發布會的核心是蘋果的Mac電腦,而發布會的重點則是蘋果最新推出的自研晶元M1。其實早在今年6月份的蘋果開發者大會上,庫克就宣布了將自研電腦晶元,並且逐步開始替換掉正在使用的英特爾晶元,而這次的發布會,也意味著晶元的替換計劃已經開始了。
除了晶元本身的高性能,這次還配備了神經網路和安全晶元,讓用戶可以更加安全的在電腦上,使用人工智慧服務。據悉,隨著蘋果對核心零件的自研加強,不同生態之間的應用,將會得到更好的融合,用戶體驗也會更好。
④ 蘋果為何放棄使用了15年的英特爾處理器,選擇自研晶元呢
3. 不僅能延長電池壽命,還有可能提升性能,甚至讓筆記本電腦像手機一樣工作
蘋果表示,M1 Mac優於舊款產品,主要是因為,蘋果聲稱其自主研發的晶元比英特爾晶元具備更好的性能和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新Mac電腦顯然會延長續航能力。蘋果以前的晶元已用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些產品使用的電池比筆記本小得多。
在發布會上,蘋果強調了將根據每瓦性能而不是原始性能來評估晶元。蘋果表示,使用入門級MacBook Air時,單次充電即可實現15小時上網瀏覽,比以前採用英特爾晶元時的10到11個小時延長近30%。
蘋果表示,新Mac的工作方式也更像手機或平板電腦,具有從睡眠中立刻喚醒的功能。如果開發人員採取一些措施,使之兼容App Store,新款M1 Mac甚至可以運行iPhone應用。
蘋果沒有下架採用英特爾晶元的筆記本電腦,其高端產品仍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表明某些英特爾晶元仍具有性能優勢。
⑤ 蘋果為什麼不用英特爾的晶元
首先我們先從蘋果的處理器說起,不知道大家關於蘋果的A系列晶元了解多少,以前蘋果的A系列晶元,只有CPU部分是自己設計架構的,GPU部分是外包給第三方來做的,雖然手機中CPU處理數據的時間要更多,但是GPU的研發設計卻是比CPU要困難,現在華為的海思麒麟其實就是比高通的驍龍晶元,在GPU部分稍有差距,在CPU部分已經分庭抗禮了。
而如今,蘋果的A系列晶元,其GPU部分也不再外包了,也開始自己研發設計了,可以說GPU只是一個開始,前段時間就有消息透露,蘋果已經開始投資研發下一代顯示技術,現在是OLED,而下一代是MicroLED,現在三星幾乎是OLED手機顯示屏的獨家供應,在柔性OLED方面更是占據著幾乎100%的市場,蘋果怎麼可能允許自己被供應鏈控制呢,而蘋果的做法就是自己研發,而且自己使用。
而到了5G基帶方面,其實也是相同的道理,蘋果早晚也是要自己研發,而之所以放棄了英特爾,很有可能是因為找到了一個更廉價的替代者,也就是聯發科,在5G基帶方面,蘋果的選擇並不多,除了英特爾,只有高通和聯發科了,而高通尚且與蘋果有專利官司,所以聯發科幾乎就成了除英特爾之外唯一的選擇,可以預見的是,蘋果應該會在兩三年內自己研發5G基帶,從此在手機SOC晶元上CPU、GPU、基帶全部自己研發,就跟現在的華為海思麒麟一樣。
所以如此看來,蘋果正在大范圍的進行封閉圈地,IOS系統的封閉性為蘋果帶來了持續的高利潤收入,後面蘋果將先後在晶元、顯示屏甚至攝像頭、內存、快閃記憶體方面進行自研設計,未來的蘋果追求的仍然是高利潤的獲取,而萬元手機的定價,似乎也會成為一種常態化,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