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貴滴滴打車貴
1. 蘋果手機打車比安卓系統手機更貴這是真的假的
基本上是可以稱為假的。因為打車會遇到很多種情況例晌橘蠢如每一個人給的優宴陪惠券不同而不同相對來說蘋果手機給的伍咐優惠券少安卓手機可能給的優惠券多少。
2. 用蘋果手機使用滴滴更貴,這樣的差異化價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相信用過蘋果手機的人都知道,其實使用蘋果手機下載一部分APP在收取費用的時候,蘋果手機收取的費用都要更加的多一點。你比如說使用蘋果手機下載一個滴滴,最後同樣的路程在付費的時候,價格要比安卓的系統貴很多。實際上針對這種情況,客服也是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他們給出的理由就是蘋果的系統需要收取一部分的手續費,這種理由其實讓很多的人都無法接受的。
事實上現在使用安卓手機的人也是非常的多,而且由於國內華為的快速崛起,在市場上安卓系統也是慢慢的佔取了更大的比例。當然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蘋果手機的性能肯定是要更加好一點,特別是在打游戲的時候,這兩種系統的對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我個人覺得針對蘋果的這種做法,其實會損失掉很多的忠實粉,但現在未來使用安卓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
3. 為什麼我的滴滴打車總比別人貴好幾塊,同一個地方上下,而且是同一時間段
你用的是不是蘋果,蘋果時間用的那些軟體都會比別人貴一點。
滴滴出行是涵蓋計程車、[1]專車、[2]滴滴快車、[3]順風車、[4]代駕及[5]大巴、貨運[6]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車」更名而來。
2019年8月19日,滴滴出行開始在廣州上線「網約車開放平台」,接入了第三方服務商「如祺出行」。9月,《滴滴網約車安全標准》發布。[7-8]
2019年11月20日起,滴滴陸續在哈爾濱、太原、石家莊、常州、沈陽、北京、南通7個城市上線試運營。[9]12月3日,滴滴發布全新拼車產品,並將在26個城市推出拼成打1折活動。[10]2020年2月27日,為了滿足用戶復工出行用車需求,小桔車服旗下的小桔租車已陸續在全國幾大城市推出了「全國萬台車 免費用7天」的租車服務。用戶可通過小桔租車App或滴滴App進行免費預訂[11]。
「滴滴出行」App改變了傳統打車方式,建立培養出大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引領的用戶現代化出行方式。較比傳統電話召車與路邊招車來說,滴滴打車的誕生更是改變了傳統打車市場格局,顛覆了路邊攔車概念。
利用移動互聯網特點,將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從打車初始階段到下車使用線上支付車費,畫出一個乘客與司機緊密相連的o2o閉環,最大限度優化乘客打車體驗,改變傳統出租司機等客方式,讓司機師傅根據乘客目的地按意願「接單」,節約司機與乘客溝通成本,降低空駛率,最大化節省司乘雙方資源與時間。
4. 蘋果手機滴滴打車比安卓貴
蘋果手機打車比安卓貴?客服給的理由讓人無語。
打同樣的車,走同樣的路,為什麼我花的錢要比別人的多?近日,有網友發現,同一段路程,打車軟體對兩部手機的報價卻不一樣。
這是真的嗎?不少網友走上了驗證的道路:
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分明是一樣的路程,為什麼價格不一樣?上網一搜,才知道自己是遇上大數據殺熟了!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所謂「大數據殺熟」,有人將其定義為互聯網廠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用戶數據,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的行為。
也就是說: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項服務,互聯網廠商顯示給老用戶的價格要高於新用戶。
此前,媒體調查就曾發現,在機票、酒店、電影、電商、出行等多個價格有波動的平台都存在類似情況,且在在線旅遊平台較為普遍,而國外一些網站早已有過類似情況。
這些情況,你是否也遇到過?
1、老用戶比新用戶價格高?
據報道,有網友稱,自己在某電影票訂票平台上體驗到了被「殺熟」。
她表示,用新注冊的小白賬號、普通會員賬號和高級別的會員賬號同時選購同場次電影,最便宜的是小白賬號,其次是普通會員賬號,而高級別的賬號一張票要比小白賬號貴出5元以上。另外,自己下半年開始,電影票平台價格顯示均價30-40元,而一年前均價為20元。
2、蘋果用戶比安卓用戶價格高?
目前,大家的手機大多分為兩個陣營,分別是蘋果iOS系統和安卓系統。然而,一位網友發現,用蘋果手機打車比安卓手機打車貴。
此外,某些視頻網站也會根據手機不同型號給出不同的收費待遇。以某視頻網站為例,開通VIP會員,安卓用戶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的價格分別為20元、58元、108元,年費是198元;而蘋果用戶購買則要貴出5-35元不等。對於存在價格差異的原因,客服表示,是由於其中包含蘋果收取的手續費。
3、不買價格變更貴?默認捆綁上次服務?
媒體報道,在線旅遊平台被批評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最多。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在某在線旅遊平台訂機票,選好的那班每次看時都會上浮;而當自己選好該機票後取消,再選那個機票時,價格立刻上漲甚至翻倍,在自己覺得「不買會更貴」而匆忙下單後,發現該航班價格又恢復到最初的低價。
此外,還有一種根據用戶的「上一次行為」而默認捆綁相應服務。例如剛剛注冊會員的用戶,他在購買機票時,系統僅默認顯示一張機票的價格。而一旦他在這一次同時勾選了貴賓休息室、接送機服務或酒店優惠券等附加服務,那麼在下一次下單時,系統會默認幫他勾選同樣的服務。
4、不同用戶,價格不同
有網友在微博發出兩張截圖稱,自己與家人在某旅行APP搜索機票,同一航班同一時間不同手機搜索出來的價格卻不同:
除了以上情況外,在一些網站,大V在客服投訴等方面甚至享有特權。同時,還存在同一位用戶在不同網站之間數據被共享這一問題,許多用戶遇到過在一個網站搜索或瀏覽的內容立刻被另一網站進行廣告推薦的情況。
是價格「歧視」還是價格「機制」
不少網友看到「大數據歧視」後表示,自己也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但也有網友表示,還是應該以實際情況出發,打車出現誤差在所難免:
對於這種現象,專家也有不同觀點
有專家認為,大數據把經濟學中的「一級價格歧視」實現了。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教授劉昕表示,「過去經濟學里講一級價格歧視,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現在有了所謂的大數據,倒是堂而皇之地實現了。一級價格歧視又稱完全價格歧視,每一單位產品都有不同的價格,它假定壟斷者知道每位消費者對任何數量的產品要支付的最大貨幣量,並以此決定價格,因而能夠獲得每位消費者的全部消費剩餘。」
也有專家認為,這其實是給價格敏感的人提供了更多優惠。
知名大數據專家、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周濤表示:「讓不同的消費者看到不同的價格,大家往往一聽到這個就覺得是價格歧視。其實可以反過來想,有些消費者看到的是原價,有的消費者可能會看到優惠券、返現券後的價格。在這種意義上講,我們可以不把它理解為價格歧視,而是給價格更敏感的人更多優惠。」
「大數據殺熟」是否違法
大數據技術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使用者用來做什麼。
人民日報的一則評論引起了網友關注。該評論表示,從福利經濟學的視角,針對不同消費能力群體差別定價並非一定是壞事。然而,同一時刻對同一產品的差別定價,尤其是將消費者蒙在鼓裡隨意加價的情形,並不在其列。為了獲得灰色超額利潤,它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已經構成違背消費者知情權的價格欺詐,不為價格法所允許。
根據國家發改委《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第三條,價格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按照這一定義,「大數據殺熟」顯然違反了《規定》,是一種典型的價格欺詐。
另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的三倍。
5. 為什麼蘋果手機滴滴出行比安卓手機貴兩倍左右呀
價格是一樣的,看是否選擇的不一樣,專車比快車、計程車、順風車肯定是貴的。
6. 蘋果手機打車最貴,如何評價打車平台的這波操作
套路消費者,終將套路自己。
如今我們生活的時代是大數據的時代,在享受到大數據給我們帶來的便捷、快速的同時,我們也成為了大數據收割的韭菜。為什麼這么說呢?最近某所大學一個教授招募了28個學生,在全國5個城市用不同的手機用打車軟體打車,地點分別在我國五個不同的省市,共涉及到7個打車平台。
此調查結果一出,網上炸開了鍋,雖然大部分人知道自己是韭菜,但當別人把你是韭菜的事情指出來時,心裡多多少少會有點膈應。身處大數據時代的我們,擁有了數字化的基因,藉助網路,我們也有了各種各樣的標簽,刷抖音時會個性化推薦,剛想買的東西在打開某寶時,就會發現出現在首頁的推薦欄中。大數據讓大多數人享受到了數字化族或時代帶給我們的便利,但同時我們的信息也在大數據時代展露無遺,更可怕的是,我們好像已經溫水煮青蛙式地默然接受了。
7. 蘋果打車貴怎麼解決
蘋果打車貴復旦教授親測報告顯示,蘋果機主更容易被專車、優享這類更貴車型接單,如果不是蘋果手機,則手機越貴,越容易被更貴車型接單。調研當中,還發現實際車費比預估費要高,而這樣的情況佔比高達 百分之八十據暗訪調查,網約車司機也表示實際車費肯定比預估價高,因為沒有各種打車補貼和優惠,蘋果手機的價格會貴一點。
手機打車軟體打車調研
此後多家媒體記者對此進行了測試,據封面新聞報道,3月4日,滴滴出行客服告訴記者,滴滴並不存在蘋果手機打車貴的情況,如果遇到同一時間相同行程比其他機型貴,可截圖給客服處理,對此類現象監管問題。
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網約車、外賣平台的出現就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然而,由於平台不透明的政策,消費者的權益正在被互聯網寡頭所侵害3月3日消息。
8. 蘋果手機付款會比安卓貴嗎比如滴滴,微信支付寶付錢
最近,網上流傳的很火的事情就是,蘋果手機用戶發現某些打車、買票的app消費普遍比安卓手機要貴一些!走同樣的路,點同樣的菜,買同樣的票,蘋果手機就要貴一些,得多花錢!
我們知道,目前,大家的手機大多分為兩個陣營,分別是蘋果iOS系統和安卓系統。然而,發現有問題的網友,首先是在打車平台了解到的,用蘋果手機打車比安卓手機打車貴。
此外,某些視頻網站也會根據手機不同型號給出不同的收費待遇。以某視頻網站為例,開通VIP會員,安卓用戶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的價格分別為20元、58元、108元,年費是198元;而蘋果用戶購買則要貴出5-35元不等。對於存在價格差異的原因,客服表示,是由於其中包含蘋果收取的手續費。對於這種情況,有網友說是大數據殺熟。
網友:大數據在提供便捷的同時也確實逐漸顯露出弊端,國家應盡快出台相關法規進行規范。買蘋果的都是有錢人,貴點就貴點吧,萬八千的手機都買得起也不差那點錢,為這個斤斤計較倒顯得矯情,哦,對了,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
網友:我試了滴滴出行,三部手機三個價格,注冊的賬號用完優惠券比不注冊的還貴!剛試了下,我經常滴滴安卓端,我朋友不常滴滴蘋果端,我的22.7,朋友21同樣的路線!
網友:玩什麼游戲,看什麼電視,想買什麼東西,只要你搜索過,無論哪個軟體都會有相關信息推薦給你。很早就發現了也很無奈!客服說的對的,用蘋果,蘋果要吃一層,才到平台,為了保證收益,所以用戶應該向蘋果質問為啥雁過拔毛!
網友:這難道是互聯網和實體店的差別嗎?消費多了不應該優惠嗎?實體店積分還能抵現,為什麼互聯網會殺熟呢,過段棄用~~~說句實話,你要全中國有10億人用這個軟體,被這樣宰的話,國家會不管???
網友:用蘋果都是豪哥豪妹,不自在那幾塊錢,我用安卓,我承認是你們眼中的屌絲,以後買什麼都給我半價吧……確實是這樣,蘋果比安卓的貴,我有切身體驗,在自學網上學習,買會員,蘋果比安卓貴了4元。
網友:蘋果加錢沒意見,中國工人掙得只有22塊每部手機的手工費,說白了,美國人拿中國工人當付費的奴隸。你們不是自我感覺良好嗎,多掏點零錢就有意見了?鄙視用蘋果的小姐和鴨子們!很正常,滴滴現在就是這么搞的,我從成都雙流黃甲到成都機場T2導航讓我走臨港路,車費30+到T1他媽的導航就讓走成雅高速過繞城再上機場高速,車費加過路費60+!
網友:的確是這樣,經過信息的不對稱之後,信息公開透明,有回歸到到信息認知不對稱的新時代!都用蘋果了你還叨叨那點小錢,沒有那自覺性還用那機器。何必為難自己,你買那手機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安心用,要麼換,你有這個權利,沒人強迫,也沒人必須把所有好處都給你!
網友:是的,我也有同樣的遭遇。我是滴滴的老用戶,今天用送女兒去學校,選了滴滴要167,其中有點個臨時加價49元,很莫名其妙。果斷用曹操,結果才75塊。前年過年的時候就發現這種問題了,當時在支付寶上買票的,兩個賬號兩個價格。用美團也是!殺熟只是為了吸引新客戶,這無可厚非,更有離譜者,比方酒店預訂,未注冊顯示358元,注冊完登入變成398元,跟強盜有什麼兩樣!
9. 滴滴打車被指大數據殺熟,為何12公里路程2部手機相差8元
滴滴打車被指大數據殺熟,之所以12公里路程2部手機相差8元,在我看來有兩種可能導致了這種情況出現。首先,手機的品牌不同,一般說來蘋果系統和安卓系統,蘋果系統打車的時候,價格就要高於安卓手機打車的時候。其次,經常使用打車軟體的乘客,比偶爾使用打車軟體的乘客,打車的價格要偏高。
再次,經常給司機好評的乘客,比從不評價的乘客打車價格要高。之所以我會覺得有這三種情況,是因為我和我的愛人也驗證過打車的價格問題,得出了以上的結論。雖橡隱桐然說不能說十分的客觀,但是,情況大差不差就是如此。我個人覺得滴滴打車是存在大數據殺熟的,否則不會出現公里數一樣,價錢不一樣。
滴滴打車被指大數據殺熟,之所以12公里路程2部手機相差8元,有很多的原因,想要省錢打車,還是要多看看網友支的招數。
10. 為什麼蘋果手機在滴滴之類的平台收費比其他手機貴
對於存在價格差異的原因,客服表示,是由於其中包含蘋果收取的手續費。正常情況下ios平台銷售的虛擬產品蘋果公司有30%的提成,比如游戲、影音視聽包月、會員。但是連續包年會在第二年提成減少15%。同樣的服務,蘋果手機產品在付費上比安卓手機要貴上很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很多企業見責任歸根於蘋果手機服務相比於安卓手機要收取30%的抽成。
其實這並不是滴滴第一次在價格上有歧視,更早之前滴滴就曾被爆出利用大數據「殺熟」的事情,老用戶和新用戶在同樣的條件下,老用戶需要付的錢比新用戶多。近日還有人表示,因為下雨天需要叫車,但是發現本可以使用的優惠券莫名其妙消失了,而滴滴方面則以沒有回應作為回應。讓眾多滴滴用戶涼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