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文件查找需要邏輯地址
① 為什麼要有邏輯地址,有了邏輯地址實現了什麼,改善了什麼
邏輯地址是為了程序結構化而做的設計,分層設計,直接訪問硬體地址的模塊,對下是使用物理地址,對上封裝成邏輯地址,是為了程序移植方便。
② 什麼是邏輯地址
就是你存取東西在電腦內存的相對位置,它是和物理地址相對的。物理地址是唯一的,邏輯地址的相對的。比如在電影院得作為,你的物理地址是3排5,但是你的邏輯地址可以是小紅的左邊,小明的後邊,是先對的
③ 作業題:有了物理地址,為什麼還要邏輯地址誰能講的通俗一點
物理地址就是MAC地址,是網卡上自帶的,唯一的地址,邏輯地址就是IP地址,是虛擬的,實際不存在的,它在網路中用來定義不同的網路,使其不會發生數據混亂.通俗的講,電腦識別的是邏輯地址(ip地址)而不是你的MAC地址,所以有了物理地址,還需要邏輯地址。
④ 操作系統原理文件系統有關問題求助
1、邏輯地址。物理地址應該在磁碟管理中用到。
2、關鍵字是找到目錄項用的,邏輯地址是存放在相對位置用到的。這兩項實現的目的不同。
僅供參考啊。多年未動這方面的書了,全憑印象啊。
⑤ 為什麼要把進程的地址空間分為邏輯地址空間和物理地址空間
首先要知道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區別,這一點可以在網上搜一下或參考匯編語言的基本概念。
簡單來說,使用邏輯地址的最主要原因是方便程序更合理地使用內存空間。比方說,物理空間就像許多小房間,由硬體決定了房間序號,1,2,3,4....但沒有將它們劃分成更靈活使用的地區號-小區名-樓號-樓層號-房間號,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邏輯地址就是為了進程更有效更方便地分配這些房間,人為地對空間進行了劃分。
⑥ 什麼是邏輯地址什麼是物理地址
邏輯地址: 是指由程序產生的與段相關的偏移地址部分。又稱絕對地址。
物理地址:在存儲器里以位元組為單位存儲信息,為正確地存放或取得信息,每一個位元組單元給以一個唯一的存儲器地址,稱為物理地址,又叫實際地址或絕對地址。
一、關系: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相對的。物理地址是唯一的,邏輯地址的相對的。
二、表達方式:
1、邏輯地址:其表達形式為「段地址:段內偏移地址」。
2、物理地址:CPU與存儲器進行數據交換時在地址匯流排上 。
(6)為什麼文件查找需要邏輯地址擴展閱讀:
一、邏輯地址的產生背景
追根求源,Intel的8位機8080CPU,數據匯流排(DB)為8位,地址匯流排(AB)為16位。那麼這個16位地址信息也是要通過8位數據匯流排來傳送,也是要在數據通道中的暫存器,以及在CPU中的寄存器和內存中存放的,但由於AB正好是DB的整數倍,故不會產生矛盾!
但當上升到16位機後,Intel8086/8088CPU的設計由於當年IC集成技術和外封裝及引腳技術的限制,不能超過40個引腳。但又感覺到8位機原來的地址定址能力2^16=64KB太少了,但直接增加到16的整數倍即令AB=32位又是達不到的。
故而只能把AB暫時增加4條成為20條。則2^20=1MB的定址能力已經增加了16倍。但此舉卻造成了AB的20位和DB的16位之間的矛盾,20位地址信息既無法在DB上傳送,又無法在16位的CPU寄存器和內存單元中存放。於是應運而生就產生了CPU段結構的原理。
二、物理地址的計算方法
在實地址方式下,物理地址是通過段地址乘以16加上偏移地址得到的。而16位的段地址乘以16等同於左移4位二進制位,這樣變成20位的段基地址,最後段基地址加上段內偏移地址即可得到物理地址。
20位物理地址計算方法如下:
物理地址=段地址*16d+偏移地址。
⑦ 什麼是邏輯地址、物理地址、重定位
這個問題問的好,很是專業啊
操作系統給每個應用程序都分配了一個4G的虛擬的空間,這個空間的編址就稱為「邏輯地址」。每個進程都以為自己獨佔了4G的內存。但是實際是怎麼樣,進程自己不知道。
物理地址很好理解。你買了個內存回來,2G的。那麼就把8位當作一個單元,即以位元組,然後每個位元組按順序從0開始編號。2G的話就是0x00000000到0x7FFFFFFF。為什麼是8位16進制的編碼呢?因為換算成2進制的正好是32位,一個機器字長。
剛才說了,每個進程都有自己的4G的虛擬的邏輯地址,但是只有這4G中的很少的「重定位」到了真正的物理內存中。需要時再把不用的從物理內存中除去,把要用的拿過來。
重定位,就是給你虛擬的邏輯地址,怎麼找到對應的物理地址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復雜。不是我一兩句能說清楚的。如果樓主有興趣,你可以搜一搜關於「虛擬地址轉譯」和「內存分頁機制」。這些都是操作系統原理的內容,關於內存管理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