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做事的時候不停問為什麼
⑴ 孩子喜歡問為什麼家長該如何應對
孩子對一切新事物都十分好奇,總喜歡問「為什麼」。這證明了寶寶是一個喜歡探索的人,有利於孩子日後的學習。家長面對孩子的各種「為什麼」,應該如何應對呢? 如何面對「為什麼」 小明今年5歲了,他的問題特別多,整天纏著大人問個沒完沒了,「為什麼火車要在鐵軌上跑?」「為什麼魚要在水中游?」「冬天河水為什麼會結冰?」等。小明的這種情況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正常表現,他們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但是他們的知識經驗又無法解答這一切,這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多加鼓勵,積極引導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父母首先要表揚孩子的肯動腦筋,耐心傾聽孩子問題並作出正確的回答。不要嫌孩子纏人,這樣會扼殺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下去,孩子會因為怕父母嫌煩而不敢再提問題。而一個沒有問題的孩子本身就是個「問題孩子」。 明察動機,莫落「圈套」 孩子的提問有時僅僅是表達一種願望而不是真的要你解答。如「為什麼要睡覺?為什麼不能看電視?」這類問題其實是在詢問作出禁令的原因,你若順著這個思路去回答「因為寶寶不睡覺就會……」那就錯了,最聰明的回答是「寶寶到了應該睡覺的時間了,應該上床睡覺了。」 舉一反三,引發聯想 孩子的思維簡單,很難觸類旁通。因此,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聯想,以減少同類問題的反復提出。例如貓為什麼不穿衣服?我們不僅要回答他的「為什麼」,還要告訴他「狗、羊、牛等同類動物也是一樣的。」這樣既開闊了孩子的思路,又加深了孩子對問題的理解。 當不能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不能不懂裝懂,含糊其詞,要向孩子說清楚「這個問題我現在不會回答,等我看過書後就告訴你」。這樣做,可以激勵孩子將來好好學習,探索未知的領域。 總之,為人父母者應該保護孩子愛提問的天性,並多加鼓勵,或許你會發掘和造就一個神童。 激發孩子多問「為什麼」 莫華4歲左右的時候,特別愛問為什麼。快5歲半的時候,我發現他不像以前問得那麼多了,通常是自己找來玩具玩很長時間。 這個時候,倒變成我經常提問題,莫華思考之後來回答了。他有的時候能回答上來,有的時候不會了,就反問:「你說呢?」 平時上班時,只要坐在辦公桌前,我一天能喝一暖壺水;而周末時,經常忘記喝水,到了晚上感覺口乾舌燥。後來,我就在提醒孩子喝水時,各舉各的杯子,和孩子一起喝,不僅照顧了自己,也起到了促進孩子喝水的作用。 有一天,我嗓子干,直咳嗽。我立刻問孩子:「媽媽為什麼咳嗽?」 「不知道。」 「是感冒了嗎?」 「你說呢?」 「媽媽口渴了,大腦發出緊急警告,讓嗓子咳嗽,讓我去接水喝。」 通過成人有意識的提問,能夠很好地促進孩子思考,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只有當孩子想知道為什麼的時候,他才會主動去思考、去找答案。這個良好習慣的形成,對孩子今後在學習、觀察、實踐等許多方面都是有好處的。
⑵ 兒子嘴裡想努力,就是不行動,總是大堆理由,該怎麼辦
兒子嘴裡想著努力,但是卻不採取行動,總是找各種理由,那麼還是應該以鼓勵為主,最重要的是多鼓勵他,不要批評他,批評他她可能反覺得自己沒有錯了,還是多以鼓勵為主吧!
可以多帶他去體驗農村的生活,或者是多帶他去經歷一些挫折,這樣子,他可能想法就不一樣了。
⑶ 孩子總是不停的問「為什麼」,家長該怎麼應對呢
孩子進入了語言敏感期,說明他開始用語言探索邏輯關系了,有時候會發出一連串的「為什麼」,在一個個「為什麼」面前,身為父母不要煩惱,積極正面、簡潔的回答孩子。
家長把心態擺正孩子愛問「為什麼」只要家長把心態擺正,不難發覺好奇心對孩子的好處多多。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物充滿興趣,對新鮮事物或事件容易產生好奇,從而激發其學習新鮮事物的興趣。好奇心是孩子尋求知識、主動學習的動力。好奇心越強的孩子,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就會越快。
所以,請記得,面對「問題」孩子,父母要當好老師的角色,並且要更有耐心。
⑷ 孩子老喜歡問為什麼,我又不想限制他自己的想法,我就說你自己去想,這樣對不對啊
當然不對,有的事情是要解答的。。不然孩子什麼都不懂。
⑸ 孩子現在二年級,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來,遇到問題也不喜歡動腦筋想問題,怎麼辦
轉載過來的供參考。
第一類表現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總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發脾氣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這類孩子對事物常常表現出畏縮、害怕、害羞沉默,且不願意與別人互動。
解決之道
這一類寶寶處事磨蹭,是因為性格使然,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改變這類寶寶磨蹭的習慣是不現實的。但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給予寶寶幫助與鼓勵,不要嘲笑寶寶的慢,而是對他的每一點進步予以最大的表場,從而激發寶寶做事加快速度。
第二類表現
做事並不每件都落後於別的孩子,仔細觀察發現,這類寶寶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有較大誘惑時做事動作較快,若所做或將做的事是他不情願的,動作就變得慢吞吞。
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這類寶寶通常在爸媽吩咐做某事時,並沒有集中注意力聽到並隨之去做,或心裡想著其他事,做爸媽要求的事情就顯得「漫不經心」,在爸媽眼裡這種行為就是「慢吞吞」。
解決之道:可以選擇孩子平時最愛東西,比如最愛玩的游戲、最愛看的動畫片等等,激發孩子做事的注意力,還可以做一些練習,來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持續時間。盡量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較,但可以跟他以前的表現比,也可以跟爸爸媽媽比,這樣處理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2、爸媽指令太多,孩子無從應付:
爸媽有時往往一個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馬上做出響應。然而每個孩子發展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動作發展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較快,當孩子的思考動作協調不是很好時,而家長卻又要求嚴格,超出孩子動作能力時,爸媽就會認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則會認為他已經很快了。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標准不一樣,常是孩子被認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做事也不能急於求成,孩子做事慢並非說改就改,要孩子改掉一種壞毛病,養成一種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過反復的、多次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第一,家長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人家的差;第二,多給孩子練習的機會,但要視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不能操之過急;第三,根據孩子的表現,給予適當的評價;第四,要持之以恆,注意在求快的同時,依然要以做得好為最終標准。
3、缺乏興趣:孩子面對他感興趣的事,動作就很快,沒興趣的事就在那裡磨蹭,如今天要去動物園玩,他可以在3分鍾內穿好衣服、襪子,還反過來催大人。如果換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話,他就開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動作還是依然故我的慢。
解決之道:激發孩子的興趣。爸爸媽媽試著觀察一下孩子對什麼比較感興趣,試著用孩子喜歡的事物去激發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例如答應孩子做完事可以看十分鍾電視,又或者答應孩子可以一樣玩具等等,只要注意觀察,有十足的耐心,孩子磨蹭的壞習慣一定是可以根治的。
4、家庭氛圍:爸爸媽媽都是慢性子,叫寶寶如何快得起來。
解決之道:先改變一下自己,再想著改變寶寶吧。又或者來一個家庭比賽,看看誰的動作快。
5、缺乏信心:通常這類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孩子的行為常常有指責之處,令孩子無端失去信心,認為少做少錯,自然動作遲緩。
解決之道:對於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改變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試著把責備改成鼓勵。例如:孩子喝牛奶時把杯子弄翻了,如果媽媽能換一個角度問他:「你把牛媽媽的奶灑了,要怎麼辦?」可能就容易引發孩子對立時解決問題的興趣,如果只是一味責怪,會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6、依賴性過強:「反正我慢吞吞也不要緊,爸爸媽媽會給我做的。」孩子們的普通心理。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先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照顧孩子過分細致了,是不是為孩子安排了一切,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對於一些需要處理的事無法自理,處處依賴成人,等待成人替他做,所以做事喜歡磨磨蹭蹭。如果發現自己的寶寶有這樣的傾向,爸爸媽媽可千萬要注意堅持原則,該是寶寶的事情一定要認他自己做,不要讓他養成投機取巧的心理。例如:本來是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但孩子在那裡磨蹭想等著媽媽做,結果媽媽看不下去罵幾句之後,還是幫他收拾,這樣是不會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此,父母堅持原則是很重要的。
幫孩子改掉做作業磨蹭的習慣
孩子做作業是不是磨蹭?那是許多父母的一塊心病。學幾招應對辦法吧——
規定時間,鬧鍾提醒。根據作業量給孩子規定完成的時間,到時間就不準再做了,完不成就等著挨老師的批評。可以把時間分成三四段,分別上好鬧鍾,每隔一段時間鬧鍾就會提醒孩子:過去多長時間了,還有多少時間,如不抓緊做恐怕就來不及了。有了這個壓力,幾次下來,孩子就變得迅速了。
任務適度,留有空閑。孩子希望完成任務後就馬上去玩,但許多父母卻讓他們接下來做其他練習,讓他們看不到玩的曙光,所以孩子們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如果告訴孩子:「就這些題,做完了你就安排。」任務適度,保證孩子會加快速度。多激勵,少催促。有些孩子做作業的確慢,但可能是作業的難度大,或者孩子已經養成了磨蹭的習慣,或者是智力有一定問題。如果是這些情況,父母越催,孩子越驚慌失措,反而更慢了。如果父母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如果考試時你更快一點兒,你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檢查。」孩子受到正面的激勵,就會在下次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多教方法,培養習慣。孩子做作業慢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知識掌握得不牢、方法不多、思路不清晰,這種慢不能簡單地歸結為磨蹭。這種情況下,父母可以給孩子復習一下功課,捋清知識點,並教孩子一些解題的方法。另外,要培養孩子做作業時專注的習慣和及時做的習慣。專注的程度也決定快慢。
⑹ 孩子喜歡問「為什麼」,父母回答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孩子喜歡提問題,是孩子有求知慾、愛思考的一種表現,這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過程。在孩子眼中,很多我們覺得很平凡、很正常的事情,他都覺得很新奇,所以,經常會問一些像“天為什麼那麼高?”“小鳥為什麼會飛?”之類令父母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
孩子喜歡問這些問題,是因為眼前所看到的信息,已經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慾望了,他希望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因此,父母在回答孩子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應對方式,盡量因為不耐煩而敷衍孩子,而是耐心地解答他的問題。
三、父母答不上來的問題,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
孩子提出的問題,有些父母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這時,父母不要含糊其辭地應付孩子,或者對孩子說:“你問這個干什麼?”
父母可以直接告訴孩子,這個問題爸爸媽媽也不懂,所以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但是,爸爸媽媽可以陪他一起尋找答案。然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資料、做實驗,去尋找答案。
父母陪孩子一起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不但可以培養親子感情,還可以向孩子傳達一種求實、好學的精神。這樣的做的次數多了,以後孩子遇到相似的問題時,就會清楚自己應該怎樣應對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⑺ 青春期的兒子為什麼總問奇怪的問題
很喜歡問為什麼。比如聽到小雞的叫聲,就會問父母小雞為什麼這樣叫?吃面條時就會問父母為什麼面條長這樣?每當此時,父母就覺得濤濤的問題很搞笑,也沒當一回事,總是敷衍作答「因為它本來就這樣啊!」慢慢地,濤濤變得不愛問了,父母也圖了個耳根清凈。
結果,濤濤上小學後,老師跟父母反饋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每次點濤濤回答問題時,濤濤都不情不願,甚至還來一句「它本來就是這個答案,沒有為什麼。」這下子,父母才聯想到之前的教育方式,徹底慌了神。
很多家長都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 提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因為解決問題依靠的是技能,而提問題,依靠的則是想像力和創造力。有統計表明,一個孩子在5歲前,大約會提出約4萬個問題,這正是他們大腦飛速發育的表現。而 越是喜歡提問題的孩子,就越聰明。
一、孩子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是聰明的表現。
1、愛提問的孩子擁有主動探索的能力。
當孩子處於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萌芽階段時,他們會 通過提問來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很多在我們看來幼稚可笑甚至是沒有邏輯的提問,其實都蘊藏著他們思考問題的條理。很多科學家都擁有極強的探索能力,比如,小法布爾因為對昆蟲有興趣,經常探索「為什麼」,成為了偉大的昆蟲學家;小愛迪生喜歡探索生活中的東西,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
2、愛提問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強。
愛提問的孩子喜歡動腦筋,喜歡天馬行空的想像,從而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東西,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他們考慮問題會更加全面,也很善於把事物關聯起來,一個個分析其中的聯結關系,從而使 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變得很強。那些大偵探和警察,可都是邏輯強人哦。
3、愛提問的孩子自信心強,受挫能力強。
愛提問的孩子因為對新鮮事物有濃厚的興趣,所以他們敢於提問,敢於面對自己不懂的東西,這樣的孩子以後也不會害怕被拒絕,相比其他孩子來說,他們的 內心更加強大,並且富有自信,潛在受挫能力較強。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因為興趣和好奇心的驅使,會向家長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一定要認真傾聽認真對待,如果採取不耐煩或是置之不理的態度的話,將會對孩子的認知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家長亂給答案,對孩子的認知有很大影響。
1、使孩子喪失觀察力。
對於孩子問的問題,如果家長直接說「就是答案這樣,沒什麼好問的」、「我也不知道,以後你就知道了」等等, 這種回答方式會直接抹殺孩子的積極性,磨滅孩子的觀察力和好奇心,讓他們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是這個樣子,根本不值得觀察,也不值得探索。
2、使孩子理解力差
對於孩子問的問題,如果家長總是說「小孩子知道那麼多沒用」,或是用「哦哦」「嗯嗯」等方式來應付的話,孩子會慢慢變得不敢問、不想問,漸漸地,他 會對提問喪失興趣,害怕提問,對於不理解的東西都是囫圇吞棗一帶而過,以致於理解力越來越差。
3、使孩子記憶力差
如果孩子的理解力差,那麼為了記住東西,完全就只能靠死記硬背才能短暫入腦,因為不理解,所以就根本記不住,更別說長期記憶了,如果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以後的生活或職場中,將會成為孩子成功的極大阻礙。
愛提問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非常願意學習的,只要父母抓住這個契機,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一定可以培養出一個聰明伶俐的優秀孩子!
三、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1、直接告訴答案,並講解含義。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問「我是怎麼來的?」面對這個問題時,很多父母會羞於啟齒,甚至是給出一些離奇的答案,這種態度是不對的。這是孩子對生命的起源感到好奇,父母應該如實回答,如果沒法描繪的,可以藉助繪本來給孩子講解。這樣的話, 孩子會始終保持著好奇心和探索力,認知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2、跟孩子一起尋求答案。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的問題會越來越多,有時甚至超出父母的認知范圍,這時的父母不能不懂裝懂,而是應該大膽告訴孩子,自己也不懂,希望孩子可以和自己一起尋找答案,並跟孩子比一比,誰能更快理解答案。 與孩子一起探尋未知領域,一起「充電」,孩子也會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始終對學習新知識保持濃厚的興趣。
3、善於反問。
父母在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還可以 通過反問的方式來促進孩子的思考能力。比如回答了孩子的問題後,再反問孩子.「你覺得是這樣嗎?」「你認為有沒有別的答案?」等等,進一步啟發孩子的思維,引導孩子講出心中的答案,那些答案天馬行空也好,不切實際也好,父母都要首先肯定他的想像力,再給他作適當的糾正。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的成就感極大,還能增加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 越是善於思考的聰明孩子,就越喜歡提問題,並且提出的問題都是很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如果家長一直讓孩子保持這樣的好奇心和探索力,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孩子就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一旦當他們把這種能力運用到以後的學習中,想不考出好成績都難啦!
今日互動話題:你們的寶貝喜歡問問題嗎?你們平時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問題的呢?一起來聊聊吧!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⑻ 孩子老是問問題怎麼辦
能回答就回答,耐心一點,不想回答就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最好的建議就是讓小孩子有夥伴,有了玩伴,玩的夠累了,自然不會找我們大人什麼麻煩。我特別反感那種自己不樂意就不搭理孩子的人,孩子又沒惹她。總之,我們大人自己調節好心態吧,畢竟我們也是從孩子的時期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