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以前女人為什麼要裹腳

以前女人為什麼要裹腳

發布時間: 2022-04-23 13:29:28

① 為什麼以前的人要纏足

因為過去女人裹小腳是為了據考證:這是由南唐後主李煜引起來的.這位儒弱無能的皇帝,復國無望,成天在那兒"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天與妃子宮女混在一起,等著滅亡的到來.宮中妃子,爭相向皇帝獻媚.其中有一位妃子,別出心裁地把自已的腳用布纏起來,纏得很緊,一雙腳看上去似三寸金蓮,走起路來一搖三擺,因為疼痛,又緊皺雙眉,見了皇帝,又相勉強笑一笑,那李煜見了,真是又疼又憐,於是就特別地寵愛這位妃子,後來竟讓她當了皇後.這事一出來,宮中所有的女子,全都學著她的樣,也裹起小腳來.後來,凡尋找民間美女,均要看腳是不是小的.這樣就造成了當時一種時尚,凡大腳女人就是難看的婦人.全國的女子,不得不也全裹起小腳來.後來的宋,元,明,清各個朝代,也都推崇小腳,那些明主賢相,文人墨客,從王安石到曹雪芹,滿腹經論,卻沒有一個人出來反對.歷經一千年,害了多少人啊!

這種現象,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才遭到以陳獨秀,胡適,魯迅與周作人等人的猛烈批判,此後,才漸漸絕跡!
回答者:朱雋 - 舉人 四級 9-28 10:00

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古代婦女纏足始於何時,裹足小腳為什麼被稱為「金蓮」?卻始終是一個謎。

一、纏足起源的傳說:
關於纏足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說始於隋朝,有說始於唐朝,還有說始於五代。有人甚至稱夏、商時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腳。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確有此痕跡。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娶塗山氏女為後,生子啟。而塗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說殷末紂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變的,或說是雉精變的,但是她的腳沒有變好,就用布帛裹了起來。由於妲己受寵,宮中女子便紛紛學她,把腳裹起來。當然,這些僅僅是民間神話傳說,含有較多的演義附會成份,不足以成為當時女子纏足的憑證。

纏足始於隋,也源自民間傳說。相傳隋煬帝東游江都時,征選百名美女為其拉纖。一個名叫吳月娘的女子被選中。她痛恨煬帝暴虐,便讓做鐵匠的父親打制了一把長三寸、寬一寸的蓮瓣小刀,並用長布把刀裹在腳底下,同時也盡量把腳裹小。然後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蓮花,走路時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蓮花。隋煬帝見後龍心大悅,召她近身,想玩賞她的小腳。吳月娘慢慢地解開裹腳布,突然抽出蓮瓣刀向隋煬帝刺去。隋煬帝連忙閃過,但手臂已被刺傷。吳月娘見行刺不成,便投河自盡了。事後,隋煬帝下旨:日後選美,無論女子如何美麗,「裹足女子一律不選」。但民間女子為紀念月娘,便紛紛裹起腳來。至此,女子裹腳之風日盛。

纏足始於五代之說,則是源自南唐李後主的嬪妃 娘,美麗多才,能歌善舞,李後主專門製作了高六尺的金蓮,用珠寶綢帶纓絡裝飾,命 娘以帛纏足,使腳纖小屈上作新月狀,再穿上素襪在蓮花台上翩翩起舞,從而使舞姿更加優美。

二、宋代已有纏足記載:
而一些學者經研究指出,中國古代女子纏足興起於北宋,五代以前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專門做《菩薩蠻》一詞,詠嘆纏足。「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也可稱之為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詞。應該看到,纏足詩的寫作是以纏足習俗的出現為依存條件的,這說明,宋代確已出現纏足習俗。到南宋時,婦女纏足已比較多見,甚至南宋末年時,「小腳」已成為婦女的通稱。但在南宋時代,婦女纏足還並不普及,纏足者主要限於上層社會,在社會觀念上纏足尚未達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時,纏足的風俗是由北方傳到南方的,大約是在宋室南遷之時。

宋代的纏足與後世的三寸金蓮有所區別。據史籍記載,宋代的纏足是把腳裹得「纖直」但不弓彎,當時稱為「快上馬」。所用鞋子被稱為「錯到底」,其鞋底尖銳,由二色合成。目前這種纏足鞋的實物已在考古中有所發現。從考古發現的實物推測,穿這種鞋所纏裹出來的小腳要比後來的大。

蒙古貴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後,他們本來不纏足,但並不反對漢人的纏足習慣,相反還持贊賞的態度。這樣,使得元代的纏足之風繼續發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現了以不纏足為恥的觀念。元代婦女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但這時不纏足者仍很多,特別是南方江浙、嶺南地區。明代,婦女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並在各地迅速發展。明末張獻忠進佔四川時,大刖婦女小腳,及至堆積成山,名曰金蓮峰,可見四川地區婦女纏足之盛。這時期,對裹足的形狀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腳不但要小,要縮至三寸,而且還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狀等種種講究。

滿清統治者入主中原後,起初極力反對漢人的纏足風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纏足。但此時纏足之風已是難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罷禁。這件事,一度被人們渲染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關,有「剃發令」,在武力高壓下,漢族男子最後不得不屈服執行,故而男子剃發,被視為向清廷屈服的象徵。與此同時,女子纏足雖也同樣為清廷下令停止,但後來並未達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說。由此可見纏足之風的根深蒂固。也正因為此,婦女纏足在清代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甚至遠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染上了纏足習俗。與此同時,女子小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與關注。這一時期,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美與丑的重要標准,作為一個女人,是否纏足,纏得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她個人的終身大事。在當時,社會各階層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腳為恥,小腳為榮。「三寸金蓮」之說深入人心,甚至還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現女子因腳太小行動不便,進進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這樣的女子在當時還挺受歡迎的。

三、小腳為何稱「金蓮」:
講到「三寸金蓮」,人們不禁要問,婦女因纏裹而成的小腳為什麼被稱為「金蓮」?「金蓮」與小腳是怎樣聯系起來的?長期以來,人們對這個問題也是倍感興趣,卻並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回答。

一種說法認為,金蓮得名於南朝齊東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蓮花的故事。東昏侯用金箔剪成蓮花的形狀,鋪在地上,讓潘妃赤腳在上面走過,從而形成「步步生蓮花」美妙景象。但這里的「金蓮」並不是指潘妃的腳。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金蓮得名於前述五代娘在蓮花台上跳舞的故事。但這里的金蓮指的是舞台的形狀,也不是娘的腳。

對此,有學者認為,小腳之所以稱之為金蓮,應該從佛教文化中的蓮花方面加以考察。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門中被視為清凈高潔的象徵。佛教傳入中國後,蓮花作為一種美好、高潔、珍貴、吉祥的象徵也隨之傳入中國,並為中國百姓所接受。在中國人的吉祥話語和吉祥圖案中,蓮花佔有相當的地位也說明了這一點。故而以蓮花來稱婦女小腳當屬一種美稱是無疑的。另外,在佛教藝術中,菩薩多是赤著腳站在蓮花上的,這可能也是把蓮花與女子小腳聯系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什麼要在「蓮」前加一個「金」字呢,這又是出於中國人傳統的語言習慣。中國人喜歡以「金」修飾貴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鑾殿」等。在以小腳為貴的纏足時代,在「蓮」字旁加一「金」字而成為「金蓮」,當也屬一種表示珍貴的美稱。因此,後來的小腳迷們往往又根據大小再來細分貴賤美醜,以三寸之內者為金蓮,以四寸之內者為銀蓮,以大於四寸者為鐵蓮。於是言及金蓮勢必三寸,即所謂三寸金蓮。後來金蓮也被用來泛指纏足鞋,金蓮成了小腳的代名詞。

② 古代女性為什麼要裹腳,原因有哪幾點

一般來說是有四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審美的問題,性別之間的隔離制度,宋明時期的理學推動,再加上女性的特殊嗜好。

③ 為什麼古代的女人要裹小腳,纏足真的美觀嗎

古代以小腳為美,凡是女性,皆是要在兒時纏住雙腳,束縛腳的生長,等到長大就固定住了。

男女天生便有著生理上的不同。男性膀大腰粗,女性柔弱嬌細。

一直以來,女子的形象就是以溫婉見人。直到現在,社會風氣的放開,女性才有了各種各樣的裝扮以及身材。

古代的審美觀念是要體現女性天生的優勢,也就是陰柔美。

清朝滅亡後,孫中山曾要求廢除纏足,但是社會總是轉變不了觀念,還是有人裹著小腳。

好在,新中國成立後,這個陋習被徹底廢除,中國女性從此徹底解放。

④ 古代女性為何要纏足背後有哪些隱藏原因

部分裹小腳的女子,基本上是從小到大,甚至一生,雙腳都被緊緊纏繞,現在我們練個瑜伽拉拉筋都堅持不到一分鍾,下個一字馬可以叫得整棟樓的聽見。纏足不僅在宋朝的官僚貴族階層流行,也受到了許多名人的追捧,包括蘇軾、辛棄疾都有歌頌纏足的文章,比如「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淡黃弓樣鞋兒小,腰肢只怕風吹倒」。


則是源自南唐李後主的嬪妃窅娘,美麗多才,能歌善舞,李後主專門製作了高六尺的金蓮,用珠寶綢帶纓絡裝飾,命娘以帛纏足,使腳纖小屈上作新月狀,女性的這種主動接受與實施,讓纏足行為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更加深化了社會對女性身體的規訓,父權制社會得以進一步加深對女性身體的建構。

⑤ 古代女子都要纏足,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女子纏足是那時候舊社會對女孩子實施不堪入目的罪惡之一,纏足和性慾望和滿足男人的性興趣有不可磨滅的關系。男子要求女子為自己守貞潔,就要限制她的行動,不讓他對外有太多聯系,剝奪她和其他男子見面的機會,所以,纏足是一個辦法。《女兒經》上所說,為了什麼事情,然後被裹足了?並不是為了好看,這是害怕女性出家門,因此裹腳是來拘束她的。可是,女子纏足最直接的原因不就是為了滿足男子官能的感受和性興趣、性要求。

到了清代,卻禁止女子纏足了,因為滿族統治者認為這是一種陋俗。順治元年,孝庄皇後諭,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順治二年後,民眾所生女子禁纏足。以後,到了康熙七年,卻對女子纏足開禁,於是纏足又風靡全國。

⑥ 為什麼古代的女人要裹腳

古代婦女為什麼要流行裹腳,一般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是為了使走路的姿態好看,2、古代的說法是為了增加」性趣「,3、古代的說法是為了有利於生育,4、古代男人的審美觀不同。

⑦ 古代女子為何要裹腳

裹腳又稱纏足,裹腳這個習俗是對古代女性身體的摧殘,是由古代男性扭曲的審美所導致的。古代女性在身體發育時期就要開始纏足,在腳上裹上厚厚的布阻止腳的發育,讓腳一直處於嬌小的狀態,一直到身體發育成熟後,小腳已經形成,才會解去裹腳布。根據考古發現,纏足開始於北宋後期,到了明代時期進入興盛時代,而到了清朝,裹腳已經成為社會各個階級的女性都遵守的習俗,整個社會的審美就是女生要以小腳為美,不裹腳的女性會被視為是異類。

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下令剪辮和禁止纏足,制止這種不良的傳統風氣。但由於當時人們還沒有從封建思想中完全轉變,老百姓不願意剪辮和去除裹腳布,甚至士兵強行把女性的裹腳布撕開後,這個女性就會自殺,因為在她們眼中,不裹腳意味著不能出嫁,意味著不是正常女性。

⑧ 古代女子為什麼要裹腳

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三寸金蓮」,即裹腳。

裹腳也稱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

多妻之原,起於男子的淫侈。生物界的事實,兩性的數目,常大略相等。婚姻而無禁例,或雖有禁例而不嚴密則已,若既限定對於法定的配偶以外,不許發生性的關系,而又有若幹人慾多佔異性為己有,則有多佔的人,即有無偶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有夫婦之制的社會,必皆以一夫一妻為原則。但亦總有若干例外。

古代貴族,妻以外發生性的關系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妻家帶來的,謂之媵。一種是自己家裡所固有的,謂之妾。後世媵之實消滅,故其名稱亦消滅,但以妾為配偶以外發生性的關系之人之總稱。媵之義為送,即妻家送女的人,並不限於女子,如伊尹為有莘氏媵臣是。與婿家跟著新郎去迎接新娘的御相同。媵御的原始,實猶今日結婚時之男女儐相,本無可發生性的關系的理由。後來有特權的男子,不止娶於一家,正妻以外的旁妻,無以名之,亦名之曰媵,媵遂有正妻以外之配偶之義。

(8)以前女人為什麼要裹腳擴展閱讀:

裹腳詞語解釋

(1)指舊時女子纏足。把女孩子的腳用長布緊緊地纏住,使腳骨變成畸形。《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當下揭開門簾進房,只見王太太坐在牀沿上裹腳。」嚴復《原強》:「嗟夫!此真非以裹腳為美之智之所與也!」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聽說中國的女人是裹腳的,但不知道詳細,所以要問我怎麼裹法,足骨變成怎樣的畸形。」參見「纏足」。

(2)纏裹小腿。《釋名·釋衣服》:「幅,所以自逼束,今謂之行縢,言以裹腳可以跳騰輕便也。」

(3)也指裹腳用的長條布。王媽媽的裹腳又長又臭。見「裹腳布」。

參考資料:三妻四妾-網路

裹腳 (舊時陋習)-網路

⑨ 中國古代女子為何要裹腳有什麼好處對女子有什麼影響

先來了解,什麼叫裹腳。裹腳,就是在女孩七八歲身體發育的時候,把腿裹成「三寸金蓮」。「三寸」有多大呢,《金瓶梅》一書中記載,就是張開的大拇指和中指或者小指兩端間的距離,為三寸。

  • 限制女子人身自由

纏足的女子行走不方便,無法在社會自由活動,只能在家照顧老公孩子和家公家婆,淪為男人的附庸品和傳宗接代的工具,很難體現女子的社會價值。

  • 精神上受封建禮教的洗禮

纏足的女子,只會在家「三從四德」,沒有自己的個性。更受封建思想的束縛。所以,孫中山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之後,就把女子纏足的陋習給廢除掉了。

熱點內容
為什麼在qq里找不到打卡 發布:2024-11-15 15:07:27 瀏覽:911
為什麼不讓婆婆抱我的孩子 發布:2024-11-15 14:52:23 瀏覽:800
為什麼視黃醇只能在晚上用 發布:2024-11-15 14:41:23 瀏覽:479
馬為什麼顏色很多 發布:2024-11-15 14:14:07 瀏覽:793
大眾車尾箱蓋的顏色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2024-11-15 14:13:58 瀏覽:438
為什麼水能反射出不同的顏色 發布:2024-11-15 13:58:43 瀏覽:756
為什麼淘寶手機版暫無評價 發布:2024-11-15 13:45:10 瀏覽:472
華為手機為什麼找不到usb 發布:2024-11-15 13:41:44 瀏覽:255
草莓為什麼有些沒有顏色 發布:2024-11-15 13:32:21 瀏覽:302
為什麼中醫治療放療不好 發布:2024-11-15 13:27:14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