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父母雙亡的孩子稱為什麼

父母雙亡的孩子稱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4-27 11:29:05

Ⅰ 孩子多大年齡父母雙亡了不屬於失親

18歲以後
父母雙亡的失親未成年人稱為孤兒,國家對孤兒的定義是:孤兒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由地方縣級以上民政部門依據有關規定和條件認定,所以18歲以後父母雙亡的孩子不屬於失親。
未成年孤兒將按政策規定享受孤兒保障經費。在上學期間國家提供助學金和助學貸款。對孤兒成年後的住房、就業問題。民政部等部門明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及有關部門應當對城鎮登記失業的適齡孤兒按規定提供職業補貼和免費職業介紹,並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鼓勵和幫助其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對農村孤兒,要求縣、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要積極扶持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但未就業的農村孤兒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或引導和幫助其進城務工,勞動保障部門要按規定落實相關就業服務政策。

Ⅱ 文中的「鰥」、「寡」、「孤」、「獨」、「廢疾」分別指什麼

鰥:無妻或喪妻的男人,即鰥夫。

寡:婦女死了丈夫,即寡婦。

孤:死去父親或父母雙亡的孩子,即孤兒、孤女。

廢疾:指有殘疾而不能作事的人,如患有聾、啞、瞎、四肢殘缺、神經失常,或長期患病的人。

這句話選自《禮記·禮運》,原文為「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翻譯為:人們不單要奉養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也要使老年人能安享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孩子能順利地成長,社會達到一種理想的狀態,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

在現代語意中,「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即關愛社會弱勢群體,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及福利制度,養老助殘救孤、關愛孤寡老人等,從而使社會和諧穩定美好,人人豐衣足食。

(2)父母雙亡的孩子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鰥寡孤獨」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故事。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為「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 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意思是說,孟子認為君王要試行仁政,除給予當官的優惠外,也對鰥夫、寡婦、獨夫、孤兒這種無助的人特殊照顧,因為這四種人是天下無依無靠、走投無路的老百姓。

熱點內容
地圖添加店鋪後為什麼還是找不到 發布:2025-04-27 19:54:25 瀏覽:1000
皮父為什麼是女人 發布:2025-04-27 19:48:47 瀏覽:97
諸葛亮的墓為什麼至今找不到 發布:2025-04-27 19:34:37 瀏覽:870
飛機為什麼可以短時間到達目的地 發布:2025-04-27 19:28:00 瀏覽:681
地球自轉時間為什麼會偏 發布:2025-04-27 19:27:24 瀏覽:871
為什麼有的薯條不好吃 發布:2025-04-27 19:09:12 瀏覽:117
為什麼我有的文件收不到 發布:2025-04-27 19:09:12 瀏覽:861
雷軍為什麼崇拜小米粉 發布:2025-04-27 19:08:37 瀏覽:272
把軟體刪了為什麼還沒有擴大內存 發布:2025-04-27 19:08:34 瀏覽:620
為什麼蘇北男人大多都是胖子 發布:2025-04-27 19:08:33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