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孩子讀書很急會漏詞是為什麼

孩子讀書很急會漏詞是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4-25 05:08:05

㈠ 孩子在學習上總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怎麼辦

其實很多家長都在說自己的孩子很粗心,容易出錯,特別是考試時簡單的題目最容易出錯,復雜的題目又往往能做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小編列舉幾種典型現象

現象一: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總是在看到答案後恍然大悟。

很多孩子在看到題目時覺得面熟,能肯定自己以前做過原題或類似的題目,但就是想不起來該怎麼做,越是回憶以前做過的類似題目越是沒有思路,等看到答案才大喊一聲,哇,原來是這樣的啊。於是再做,發現還是不能獨立的把題目完整的做出來,於是再看答案,再做。

原因:原來在做題目時沒有真正理解題目的解法,只能跟著老師的思路把題目抄下來,沒有自己動手整理,導致自己覺得會做了,其實只是在當時把題目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只記得題目不記得解法了。所以,「背題」是萬萬要不得的,考試的題目千千萬,背的過來么?

現象二:會做,但總是粗心,不是抄錯題就是算錯數

很多家長都反映說自己的孩子很粗心,經常把會做的題目算錯,甚至有家長說孩子期中考試考了96分,丟掉的那四分全是粗心算錯的,並對這個成績很滿意,還有很多學生也說,這道題目我會做就可以了,這次算錯了沒關系,到考試時能算對就可以了。其實,小編告訴各位家長,會做做不對才是最可怕的。

原因:粗心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心態問題,這個問題後面會詳細的說。第二個原因就是對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模稜兩可,錯誤總是在你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出現,那些看似是粗心犯的錯,其實都是因為在應用知識的時候不熟練,導致出錯。

現象三:心態不端正,覺得做不對無所謂,會做就行了

很多學生都覺得只要會做就行了,平時算不對,到考試時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就能算對了。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對的。

原因:學生學習的目的除了要掌握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大法寶。而在學習中心態不端正,長此以往,會形成浮躁的性格,這是學習的大忌。

總結判斷:

「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那就問問,熟練度夠嗎?

「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

「審題不清,導致做錯」——那再問問,准確率夠嗎?比如平時做題力求一遍做對嗎?

㈡ 一年級小學生讀書不流利什麼原因

學習有個過程,一年級小學生剛開始學習,讀書不流利是很自然的,不能操之過急。首先要讓孩子把課文里的字認會,然後讓孩子反復讀課文,課文較長的分段讀。多讀多背誦,漸漸就會讀得流利,以後學新課,讀起來也比較容易。

㈢ 孩子不愛讀書,10分鍾看不了兩行,媽媽用3招幫孩子跨過這道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孩子的閱讀。有些父母很輕松就上手了,孩子也輕松喜歡上讀書。 但也有些父母總是不得法,給孩子買了很多書,孩子還是一看書就頭疼。

尤其是孩子入學之後,家長就更注重他們的閱讀能力,經常規定孩子要多久讀完一本書。可越是這樣,孩子似乎越討厭讀書,磨磨唧唧10分鍾了,一看兩行都沒讀完,這令家長抓狂不已。

其實,無障礙閱讀,是孩子學習過程中必須要過的一道坎,而小學階段就是孩子實現無障礙閱讀的關鍵期。 當孩子小學畢業時,應該已經可以熟練掌握這門技能了。

所以,我們家長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這件事上,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只要認真學習,一定能 讓閱讀為孩子帶來快樂,孩子為了追求快樂,自然也會愛上閱讀。

謝楠說,兒子吳所謂3歲就能自主閱讀,5歲閱讀量已超過500本,超百萬多字,並且已經能用英文寫影評。

黃磊的大女兒多多,7歲能創作劇本、8歲翻譯英文小說、10歲對話斯皮爾伯格大談寫作。

可見,明星們培養孩子閱讀都是早早著手,這其中是有科學依據的。

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愛上閱讀,就要從小抓起, 從小給孩子更多的「語言輸入」, 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學習語言,同時也能為今後識字閱讀打下良好基礎。

孩子對語言的學習成果,與孩子能不能愛上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而這兩樣其實並不是分開的,讓孩子學習母語和潛移默化地教孩子識字、閱讀,其實是在一個動作下完成的。

這個動作就是:親子閱讀。在幼兒期,更多的是父母給孩子朗讀書籍。

從小就讓孩子接觸書,讓孩子看著父母是如何從書本中獲取信息,並用語言朗讀出來的,孩子會覺得這很神奇,他們也會慢慢愛上這種「 娛樂 」方式。

沒錯,我們從小培養孩子閱讀,可千萬別把閱讀當成一種任務,這會給孩子壓力,就要讓閱讀像玩玩具一樣有趣,孩子才會感興趣。

因此,父母在堅持給孩子朗讀的時候,要注意以下要點:

1、氣氛輕松有趣,不要有壓力

2、把朗讀作為陪伴孩子玩耍的一部分

3、注意語氣語調要抑揚頓挫,要把繪本當做配音稿來讀

4、必要時使用誇張的表情和語調來配合故事

5、可以跟孩子一起扮演故事內容,讓閱讀更有趣

6、當孩子要求反復讀一本書時,一定要堅持住

7、有聲故事可以適當緩解父母的辛苦,但不能代替父母的全部工作

上述注意事項中,有兩條比較關鍵:

這就像我們聽相聲或者是聽京劇,越是老段子,我們越喜歡,即使包袱、詞曲都滾瓜爛熟,我們還是愛聽。 這是因為,只有熟悉了,才會開始關注細節。

要孩子准確地理解一個詞、一句話、一個語境甚至是弦外之音,都必須是在孩子熟悉這個故事的前提下。

想在閱讀中,讓孩子慢慢認字么?想讓孩子愛上讀書么? 前期先做好,每本故事至少給他讀20遍以上的准備。

現在有很多故事,已經被錄製成音頻,家長可能為了省事,直接給孩子聽有聲讀物就可以了,這樣能代替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朗讀么?

答案是否定的。

有聲讀物可以作為補充,但它永遠代替不了父母的朗讀。原因有二:

第一,父母的聲音,對孩子有著重要的意義,聽父母讀書他們內心會有被愛的感覺,也會更喜歡親子閱讀的時光,這是他們愛上閱讀的基礎。

第二,父母在閱讀時,能與孩子進行互動,孩子提問,父母回答,這部分擴展內容也是閱讀樂趣的來源,而有聲讀物卻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咱們還是備好胖大海,保護好嗓子,在孩子的幼年期,做好為他「讀書破萬次」的准備吧。

小學是孩子攻克閱讀門檻,邁入「無障礙閱讀」的關鍵期。

在這個階段,家長務必要投入精力,幫助孩子跨過這個坎, 一旦孩子能進行無障礙閱讀了,他才能體會到自主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如果你在0-6歲做得非常到位,孩子可能早早就能實現無障礙閱讀,就像吳所謂和黃多多那樣。但很多孩子所面臨的情況是:上小學了,開始學習漢字了,但他們還是不喜歡讀書,認為看書是個苦差事。

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也不要著急,只要我們現在重視起來,好好幫助孩子,他們就能在小學畢業時達到「無障礙閱讀」的狀態,去享受閱讀中的樂趣。

作為小學階段孩子要學會的一項重要技能,無障礙閱讀學起來可不容易,孩子會遇到很多困難,家長要做好心理准備,也要學會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跨過這個難關。

1、繼續堅持給孩子朗讀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好不容易上小學了,識字量也增長了,有些書自己也可以讀了,可算是不用天天給他讀書了,趕緊趁機卸下這個任務。

其實這個舉動是不明智的。

在小學階段,家長要順延之前的親子閱讀習慣,繼續給孩子讀書, 而且要讀一些生字較多,他自己讀起來會比較慢的書籍。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展示什麼是「無障礙閱讀」,另一方面也能通過親子閱讀讓孩子提前體驗到無障礙閱讀之後所能帶來的樂趣。

家長要讓孩子看到自己在閱讀中如何獲取快樂,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相信:閱讀是個有意思的事。

2、選擇孩子真正喜歡的書籍

閱讀千萬不要太功利,什麼新課標推薦課外閱讀書錄啊,這些書孩子不一定感興趣。興趣是閱讀的動力。如果孩子對一本書不感興趣,書中生字又多,他為什麼還要自找麻煩呢?

所以,給孩子買他們真正喜歡的書來看吧。

3、根據孩子情況選擇橋梁書或字書

是買帶拼音的書?還是不帶拼音的書呢?這要看孩子的情況而定。

有些孩子閱讀啟蒙做得比較好,在學習拼音前他們就認識很多字了,閱讀起來完全可以不靠拼音,連蒙帶猜地就能讀下去, 這樣的孩子,給他們買喜歡的字書完全沒問題。

而有些孩子字認得不多,可拼音學得挺扎實,那他就需要有拼音的橋梁書,這樣省得他查字典了,迅速拼出讀音,可以讓閱讀不被打斷,很好地持續下去。

4、每天堅持練習

閱讀是個水滴石穿的過程,想想0-6歲你和孩子是怎麼做的?哪些地方需要繼續堅持?哪些需要改善?

如果0-6歲家長能天天堅持給孩子讀書,小學階段就不用家長說,孩子都要主動要求每天有讀書的時間了。

如果之前沒有培養出習慣,小學是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後機會,一定要抓住這6年,每天練習閱讀。

5、沒必要讓孩子每個字都查字典

有些家長會掉入這個坑:孩子開始學習查字典了,就要求孩子讀書時有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並且嚴格執行,孩子跑來問家長:「這個字讀什麼?」家長堅決不告訴。

其實,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

這不但會打斷孩子的閱讀進程,還會消耗他的閱讀動力,很多孩子就是在無休無止地查字典的過程中,放棄了閱讀的。

當孩子識字不多的時候,課外閱讀時,家長完全可以直接告知字的讀音,讓他們的閱讀可以迅速地繼續,這才是對孩子有利的。

當然,查字典的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沒必要為了練習查字典而令孩子對閱讀產生畏難情緒。可以,單獨拿出時間來練習查字典。

6、回聲閱讀

這是一種重復朗讀同一篇文章的方法。

是不是挺熟悉的?沒錯,孩子在0-6歲應該已經運用過這種學習方式了。

在小學階段,孩子需要深入了解某個詞彙所蘊含的豐富含義,還要了解各種句型的應用, 這時重復閱讀或朗讀一篇文章,對孩子的理解有很大幫助。

在重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進行提問,引發孩子思考,擴展某些詞彙的應用場景,請孩子改寫某些句型,用以讓孩子更全面地掌握文字技巧。

7、訓練專注力

專注力的強弱,對閱讀也有一定影響,尤其是「一目十行」的能力。這方面的鍛煉,家長可以藉助舒爾特方格法。

這種方法可以起到拓展視幅的作用,長期堅持能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鍛煉眼睛快速認讀,達到一目十行的效果。

8、堅持陪伴

可見,在孩子閱讀的路上,家長是必不可少的同行者,所以家長盡量不要過早退出,免得前功盡棄。

後期,孩子愛上閱讀之後,家長就可以單純陪伴了,孩子看他的,你看你的,時不時討論一兩句,也是個歲月靜好的畫面吧。

焦慮感是孩子學習閱讀的最大敵人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英文不好,卻翻開了一本英文書,那時你是啥感覺?這就是不愛閱讀的孩子的感覺。

所以,當他們的認讀能力沒有質的飛躍前,他們會一直處於焦慮和挫敗感之中,家長一定要充分理解這一點。

明白了這一點,家長就不要硬逼著孩子讀書了,在不擅長的領域持續耕耘確實是很辛苦的。那麼怎麼辦呢?我們要想盡辦法,把閱讀變得有趣起來。

1、頭腦放映機

為啥好多小說改編成電影,大家就會大呼「不如原著」?因為,每個人在讀原著時都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了一幅幅畫面,每個人對這部書的想像都不同,所以一部電影肯定眾口難調。

家長要在孩子閱讀初期,鼓勵他們在頭腦中形成影像, 在反復閱讀中加深這種影像,沒有書時,可以回顧這部頭腦影像,來觀察其中人物的表情和細節,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情節。

這種體驗能一下子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聽故事就像在看動畫片,後期他們也會樂於自己閱讀故事,並讓想像力飛起來。

2、故事改編大會

當孩子已經把一本書閱讀了幾遍,對其中內容十分熟悉時,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坐下來,玩玩改編的 游戲 。

家長可以把一些詞語畫出來,請孩子換成其他詞語, 可以是近義詞、反義詞或其他任何詞語,用來代替家長畫出的詞。全部替換完成後,讀一讀,故事是不是被孩子改得面目全非了呢?

跟孩子一起玩這個 游戲 ,能讓孩子捧腹大笑,他也會更加深刻地看到不同詞語給予讀者的不同感受。

3、建立 情感 聯結

任何學習都不是獨立存在的, 建構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 學生並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經驗,而學習時,他們會基於自己的背景知識形成自己獨到的理解。

意思是說,沒有人會憑空學習到知識,我們一定會用自己以往的背景知識與新接觸到的內容進行一個有機結合,之後會發展出對於新知的一個個性化理解。

這一教育觀念在閱讀中也十分適用,在閱讀時,也是需要調動孩子的背景知識的。

《閱讀的7項核心技能》一書中提到: 背景知識就像魔術貼,能粘住知識。積累和使用的背景知識越多,就越容易理解和記憶新知識。

在閱讀時,書中內容與孩子自身經歷的聯結越多、越緊密,孩子就越能深刻理解到書中的內容,對文字的理解也就越到位。

所以,家長要在閱讀中引導孩子產生這種聯結。

在閱讀時,不斷引導孩子與現實生活和經歷產生聯結,孩子一旦學會這種技能,就能更好地與書籍產生共鳴,閱讀也就會變得更有趣啦。

閱讀能力,是家長送給孩子一生的禮物。

家長要拿出陪練自行車的態度,多多鼓勵孩子,給孩子加油鼓勁,而不是批評孩子「為啥還不會騎」。

只要家長能擺正心態,孩子愛上閱讀,只是早晚的事。

熱點內容
為什麼懷孕後晚上難受 發布:2025-04-25 08:53:39 瀏覽:44
醫保卡已激活綁定不了淘寶為什麼 發布:2025-04-25 08:50:33 瀏覽:190
為什麼電腦微信調不出打字欄 發布:2025-04-25 08:47:00 瀏覽:487
手機關機電量為什麼還是會消失 發布:2025-04-25 08:43:57 瀏覽:686
電腦為什麼要默認網關 發布:2025-04-25 08:37:24 瀏覽:955
為什麼淘寶賬戶支付功能會被關閉 發布:2025-04-25 08:37:23 瀏覽:256
看電腦為什麼這么容易累 發布:2025-04-25 08:24:14 瀏覽:493
迷你綁定手機號時為什麼收不到驗證碼 發布:2025-04-25 08:24:03 瀏覽:806
男30為什麼每天晚上會磨牙 發布:2025-04-25 08:16:08 瀏覽:956
為什麼男人會愛上很冷淡的女人 發布:2025-04-25 08:11:50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