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春為什麼害怕美國男人
Ⅰ 《北京人在紐約》——是天堂也是地獄
《北京人在紐約》——是天堂也是地獄
故事發生在七八十年代,王啟明和郭燕一對來自中國的北京夫婦「幸運」地獲得飛往紐約的簽證,踏上了一個充滿憧憬而又未知的新大陸。在紐約,他們經歷了最辛苦最難耐的歲月,二人苦苦奮斗,終於換來了事業的成功,可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俗語在他們身上應驗了,女兒死了,夫妻關系僵化,一切都發生在這兒,是他們經歷過了天堂,也經歷過了地獄的地方——紐約。
從文學層面看,小說的人物塑造方面,刻畫人物性格鮮明,各有特色。王啟明夫婦初到美國,年輕而懷有夢想,那種干勁十足的樣子,正是和現在考研的我們不是相差無幾嘛,甚至我們還遠遠不如他。他們是頂著生活的壓力在苦苦支撐奮斗,而我們大三學子,背後有自己的父母作為精神支柱,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不需要考慮吃穿行用,而他們卻不然,正是由此情景可見,他們二人是吃得下苦,耐得下累,具有著堅強的奮斗精神的人物。而阿春則是一個典型的王熙鳳式的形象,性格潑辣,看得清人情世故,面對喜歡的人,也能在理性的支撐下做出正確的選擇。她不會選擇和王啟明在一起,因為她看透了,男人可以拋棄一個妻子,同樣可以拋棄第二個,這就是她睿智的地方和常人所不及的。也是曹桂林刻畫她的精妙之處。而對於她和王啟明纏綿悱惻糾結不清的關系來說,那隻是滿足肉體上的生理慾望,不足以讓她甩開一切非要和他組建家庭,盡管對王啟明也是有感情的,但這感情也被理性壓制下去。在紐約,感情不會和任何東西掛鉤,尤其是金錢,同樣涉及到金錢的東西,也容不下半點感情,姨媽對初到紐約的夫婦是這樣,阿春對向自己借錢的王啟明是這樣,乃至後來王啟明對自己的兄弟也是這樣。生活就是這樣,社會就是有這樣的法則,不管你來自哪裡,都得順著社會,無法改變社會,只能改變自己,這也是中國人固有的內在超越性。
從文化層面看,這是跨越了兩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生活環境的陡然變化必然引起人物的心理的變化,這種變化在人物的身上的表現就顯得尤為關建,王啟明夫婦在生活富裕之後的心態上,行為上的變化,比較明顯地顯示出他們成功後的優越感。女兒呢,寧寧從初到美國到最後死亡,無疑是最為打動,也值得讀者反思的地方,沒成年的寧寧對於截然不同於母國的美國社會,她的價值判斷還分不清,即便是分清好壞,但是他仍舊對美國這個地方理解不透測,她的行為在自己眼中就是所謂的「自由」,或許這也和早年缺少父母關懷有關,但是在現實面前,不能否認的是,她的選擇加束了她的生命終結的進程。
從哲學層面看,這部作品雖沒有把人的奮斗作為突出的重點,到無疑人的奮斗的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王啟明的熬夜不眠的做工,郭燕的累暈都很好的詮釋了他們後來成功的原因,當然,曹桂林在這里不可避免的使用了作家特權,他能讓王啟明在事業上聰明能幹,是為了他「升入天堂」,他又讓王在阿春面前木訥,是為了情節安排的需要,導致夫妻矛盾,讓他步入「地獄」,這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反轉!這無疑是作者安排的一場巨大的悲劇,但是正因為是悲劇才能更加的警醒世人。持有中國文化的人能否在一個西方的大都市幸福的生活著,這不僅僅是兩個人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兩種文明之間的碰撞,這種碰撞下的個人又將何以面對,新世紀的全球化條件下,碰撞與交流是必然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this is a qestion.
Ⅱ 女神王姬一生最大的悔恨是什麼
提起王姬這個名字,可能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熟悉了,不過在八九十年代,王姬可是男人心中的女神,一個引領時代潮流的女演員,敢於為藝術獻身的好演員。憑借當年一部由馮小剛執導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阿春的表演,讓王姬聲名鵲起,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尤其是王姬在電視劇中大膽的為藝術獻身的精神,讓國人見識了王姬的開放美,敢作敢為,美麗大方的王姬被很多人視為了夢中情人,不過如此拚命的拍戲也給她帶來了一生的悔恨,如今已經五十七歲的王姬真的不復當年的美貌了,不過王姬的女兒卻繼承了她的美麗容顏!
本來一雙兒女可以組成一個好字,可是王姬的兒子卻成了她一生的悔恨,一部戲成就了她,也給她帶來傷痛,真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
Ⅲ 你怎麼看北京人在紐約這個電視劇裡面的人物
王啟明:作為丈夫,他無愧於自己的角色,展現出傳統男人的魄力。他的事業因一些偶然的機會在紐約取得了成功,盡管他堅持傳統的思維方式,這為他的感情生活帶來了長久的失落。妻女的離開成為了他無法抹去的傷痛,即便他付出了努力,結果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從感情的角度來看,王啟明的形象符合東方男性審美的標准,他正是我們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阿春:她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式思維的中國人,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感情上,她既有美國式的獨立自主,又能夠作為賢內助支持丈夫。她的形象深受國人的喜愛,是很多人嚮往的理想妻子。
郭燕:王啟明對她的感情讓她選擇了離婚並與大衛相愛,最終選擇了一個異國的成功男士。從感情的角度來看,她的選擇並無不妥,但在王啟明最為孤獨無助的時候做出這一決定,讓這段感情變得更加復雜。她的情感自責和矛盾導致了兩段感情以及與女兒關系的全部破裂。失去感情依託後的郭燕變得更加成熟理智,繼續努力展現出她的堅強,但這並不能改變她在劇中或現實生活中的悲劇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