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家庭為什麼要出醜
發布時間: 2025-02-07 01:00:55
『壹』 你有哪些因為原生家庭養成的性格,至今改變不了
自卑,討好型人格,缺乏安全感,強迫症,焦慮,抑鬱,所有你所熟知的泛心理標簽,幾乎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在孩童時期對一個人產生的影響。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就是他們潛意識里會學到的,世界對待他們的方式。
對於許多開始關注泛心理,開始談原生家庭,尋求解釋的人,一定多多少少經歷過:
父母之間的攀比。「你看看隔壁老王的兒子,你再看看你」,說得好像你一無是處。你考上了90分,就會被拿著和100分的小王比。你考上了100分,就會被拿著和三好生小明比。你拿到了三好生,就會被拿著和會彈鋼琴的小紅比。
有條件的愛。「你不聽話,我還不如養條狗,狗還會搖尾巴。」成績優秀,拿三好生,會彈鋼琴,你才是爸媽的乖孩子。只有優秀,只有討好,只有讓別人滿意,才配得到愛和關懷。只要你略有放鬆,考試考差了,鋼琴曲子沒練熟,甚至只是今天在親戚飯局上沒表現好,讓他們沒面子了,那麼對不起,我沒你這個孩子。有多少人小時候經歷過因為逛街不聽話,而被父母假裝扔在街頭的經歷?
道德綁架。」都是因為你,我們才遭這個罪,你還敢不聽話。「」我都是為了你好!「
控制欲。「就是應該先刷牙,再洗臉。」「女孩子家就應該文文靜靜的。「」你這樣做就是不對!「
父母自身的缺陷和局限。」你怎麼能跟別人不一樣呢?怪胎!「」你就算賺了幾個錢,還不是沒有人家公務員安逸。「」女孩子嘛,當個老師,早點結婚生小孩。「」畫漫畫,打游戲都是玩物喪志,就算能賺錢也是不務正業。「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