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讓孩子增加自信
1. 孩子自信的養成與什麼有關
與父母對他的態度和孩子自己的能力有關。
很明顯,首先和一個人的自信有關的就是這個人的個人能力,一個個人能力優秀並且出眾的人一定不會缺少自信,因為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有著別人比不上,趕不上的優點,他們自己有著足夠令人自信甚至是驕傲的優勢,有了這個長處,那麼一個人即便是想要不自信都很難。
所以教導孩子學習可是很重要的,你可以自己在家裡抽空陪伴孩子寫作業,或者給孩子找一些輔導教育教學班級,這些都是可以的。
特長也能增加孩子的自信。畢竟有一個別人沒有的特長還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情。你可以讓孩子去上特長班,繪畫、寫作、樂器、聲樂,他喜歡哪個你給他報哪個。因為特長也是要尊重孩子本人的意願和興趣愛好的。
孩子也許小的時候不會察覺,但是等他們長大了,就會發覺這是多麼大的一筆精神財富。
另外,父母的態度則是影響孩子對自己看法的最直接因素。經常誇獎你的孩子,並且用溫和的態度面對他,學會發現他身上的優點,被經常誇獎和欣賞的孩子一定不會自卑,同樣的也可以對自己的優點有一定理解,從而變得自信。
2. 孩子在自我認同期,父母為何要培養自信心
在孩子年齡大達3到4歲的時候,其實父母應該給他們建立自信心,能夠培養自信心之後,才能夠讓他們更好地茁壯成長。父母在這個年齡段,應該去認同孩子認可,就會讓孩子增加自信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培養的,需要長久堅持之下,才能夠讓孩子認識自我,而且非常的自信。認同期就是讓孩子有一個自我認知,而且在建立自信心的時候,需要家長去進行贊同才可以。
畢竟孩子是很信任家長的,如果他們連認可都得不到的話,那麼肯定是不會建立自信心了。有好的自信心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當孩子出現不自信的時候,家長如果能夠給予他關注的話,那麼孩子就不會變成一個內向的孩子了。有的孩子自己在長大之後也要想去尋求自信心,因為在小的時候家長沒有給自己建立自信心,讓自己的自信心受挫。
如果拿成人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直接的去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的話,那麼漸漸的他們也會沒了自信,產生自卑的心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自信心也不同,家長要好好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建立這樣的心理。這樣才可能會讓孩子有一個強大的心理,在遇到事情之後才不會受挫。
3.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自信心在兒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自信與不自信存在一種累加效應。也就是說愈是自信的孩子,愈會成功,愈會成功則會是顯得更為自信。反之,愈是缺乏自信則會是導致更深的自卑。
21世紀需要充滿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個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難以適應未來的社會。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不能等閑視之。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一、目標評價,體驗成功歡樂
培養自信心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成功在具體的體驗。如何讓孩子獲得成功?在討論這一問題之前,必須先弄清楚什麼叫成功。活動中,我們總要確定一定目標,也就是我們的活動要達成的結果。當活動告一段落,我們會回過頭來將活動結果與最初的目標相對照,看看目標是否達成。因而,可以說,成功與否即是目標達成與否。
這里有兩點需提出:其一是在某一活動之初如何引導孩子確定力所能及的目標;其二是活動告一段落,如何恰當地予以評價。
定什麼樣的目標才算恰當?目標太易,不具備挑戰性,孩子反而沒有動力;太難則會導致失敗帶來挫敗感。在具體操作中,需要教師或家長聯系任務去把握,宜採用「目標分解法」的策略。如活動之初,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力,不要一下子提出較高要求,令學生「望而生畏」。特別是對於一個潛能生,除了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外,還要幫助他們正確設置目標。只有目標設置正確,才有目標實現的可能,也才有努力的方向、前進的動力。假如給潛能生設置的目標偏高,潛能生以自身當前條件根本無法實現,那麼這種目標激勵對他來說成功可以能性極小,更有甚者會讓他認為自己無用,破罐子破摔,產生消極情緒。教師應從較低要求開始,讓學生「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品嘗」到成功的「滋味」,然後再加大力度,讓學生「拾級而上」,最終達到成功的「巔峰」,從而順利完成預期設定的最終目標。一些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經常採用「目標分解」的思想和方法,用激勵性語言評價,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轉化一位經常不做作業且學習成績不佳的「潛能生」時,老師先只要求他肯做作業,然後再要求他逐步提高作業正確率,對他的作業,老師一反「常規」,用「稍有進步」、「有進步」、「大有進步」、「還需努力」和「加油」等文字來評定其成績,直至等他學習「追」上其他同學,才和其他學生「一視同仁」,實行等級制評價。
讓孩子體會成功,除了活動之初要確立適當的目標之外,還應注意在活動告一段落之後,給予適當的評價。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教師或家長硬套一些目標,例如,認為功課必須達到90分以上才算成功。以這種整齊劃一的標准,對每個孩子作非此即彼的評判,不可避免地會給部分學生帶來挫敗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點;即使在同一孩子身上,不同的活動領域或不同的學習科目也存在不同的具體情況。只要孩子付出努力,只要孩子對照自己的起點有所進步,他就應得到肯定和鼓勵。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暫時落後的學生,若等他們有了優點再去表揚,那他們被表揚的機會就太少了。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要主動幫助他們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為表揚創造條件,讓小小的成功去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賞識評價,激發自信心理
賞識包括肯定、贊美、表揚、鼓勵以及寬容,孩子的自信心、進取的銳氣、活潑的靈性、開朗的性格,來自於賞識。賞識教育正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未來一代人的風貌。賞識的實質是承認差異,尊重孩子,鼓勵孩子,不怕失敗,無疑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減少自卑心理。
第一,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予以強化。因為在幼兒時期,孩子自我意識的產生主要是通過教師和成人對他的評價,從某種意義上講幼兒的自信是教師和成人樹立的,尤其是當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礎上有了進步時,要及時予以肯定和強化,使孩子感到「我行」――這種感覺十分重要,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願意再接受這類挑戰。最膽小怯懦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調皮好動、表現差的孩子偶爾也會做得很好,也許在常人看來這是微不足道的,但做父母、老師的必須努力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給予必要的乃至誇張的表揚鼓勵。
第二,要注意的是賞識要持之以恆,切忌急躁粗暴,大聲呵斥。一般情況下,教師、家長都會注意鼓勵孩子,但有時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行為失控,在情急生氣時忘了鼓勵反倒譏諷,挫傷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對自信心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孩子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愛迪生母親的寬容使這個世界多了位發明家。同樣,教師和家長的寬容也會使孩子感受一份真愛與撫慰,所以我們對孩子要寬容、和善、耐心,時刻不能過度。賞識孩子,給孩子以希望。
第三,賞識不能過度。賞識評價主張對孩子多肯定,多鼓勵,少批評,但不等於孩子犯了錯誤就不去批評,依然不斷地賞識。再者,過度賞識,會導致孩子自滿自傲,任性,不能客觀正確地評價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我們要適當把握賞識力度,不同孩子賞識的程度不同。如膽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勵,少批評指責。對調皮、好動、表現差的孩子要善於捕捉其閃光點,及時肯定鼓勵,揚長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適當賞識,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勵他克服任性的行為。
三、面對競爭,提高耐挫能力
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結構層次是金字塔分布,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必須依據於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結構。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新世紀,我們更要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和耐挫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將來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類競爭有如「家常便飯」,因為每個學生自從踏入校門,就開始了競爭,到了五六年級,他們已經是久經沙場的老戰士了。但是,也還存在著這樣一些現象:有的學生不敢參與競爭;有的學生一參與競爭就會垂頭喪氣。這是為什麼呢?
良好的競爭心理素質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有信心,就會以自信的熱情投入到各種活動中,就更容易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對學生進行意志品格的教育和訓練,使學生明白,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遇到挫折和困難,但只要持之以恆,就能獲得成功。有這么一個孩子,一直功課平平,無任何特長,後來在學習外語方面樹立起信心,從此走上成功之路。在競爭的某個環節上的失利,只是暫時的。教師和家長給予學生引導,給與正確評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態度,充分相信自己,學會放鬆自己的方法,以平靜自如的心情投入競爭。正確地評估那些暫時性失利,不讓一時的失利挫敗自己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目標分解評價法的運用,讓孩子體驗到成功,激發孩子的自信;賞識評價是關鍵,能增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面對激烈的競爭,正確評價引導,讓孩子時刻保持自信心,不要把一時的失利看成永恆的失敗。
4.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成為樂觀自信的人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成為樂觀自信的人?
前天小新去上繪畫班,下課時候我去接她。
小妮子一見到我就趕緊拉著我問:「媽媽,你覺得我今天的畫好看嗎?」
我仔細看了一下,呵~小新畫得正是最近火熱的哪吒,形態畫得很不錯,只是在用色方面與原圖有些出入,小新的顏色更加艷麗一些。
「媽媽覺得你畫得很好看,形態都很像,用色也很豐富」我回答道。
「妮妮(小新的同學)說我畫得不好看,不像哪吒!」
小妮子估計有些不高興,撅著小嘴,有點生氣。
我開導說「每個人的審美都不一樣,有時候我們不需要去迎合別人呀~小新自己覺得好不好看呢?」
「我也覺得,我覺得好看~下次我要畫一個更好看的!」
說完小妮子又滿臉笑嘻嘻的了。我心裡感到很欣慰,孩子擁有樂觀自信的品質真的太重要了。
樂觀的孩子,有戰勝困難的勇氣,有面對挫折的能力,有讓自己開心的能力。孩子能夠擁有一個樂觀的性格,將會對她們的童年乃至一生都產生及其重要的影響。
所以我始終認為,讓孩子成為一個樂觀快樂的人比一個優秀的人更重要。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優秀的人,但我們都可以努力去做一個快樂的人。
圖片
歷史名人也具備樂觀自信的品格
說到樂觀,不得不提及美觀總統里根。
里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演員出身的總統,也是上任時年紀最大的一位總統,他宣誓就職時已是70高齡。
圖片
里根4歲那年,家裡常常沒錢買菜,母親只好每星期六到肉市上買幾根骨頭回來熬湯,供全家當菜吃一個星期。
盡管這樣,里根從不叫苦,戲耍逗樂,不知疲倦,讓人覺得他是生活在最快樂的世界。
讀初中時,家裡付不出學費。里根對父母說:「你們別為這事擔憂,讓我自己來解決。」
他說到做到,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去建築工地幫忙。他常常一干就是10個小時,回家後仍然樂呵呵的。
這個樂觀的孩子慢慢長大,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然後到州長,最終當上了美國總統。
圖片
里根這種樂觀豁達、敢於冒險的精神,使他日後從事的事業無論是當演員,還是當總統,都幹得很出色。
樂觀的性格為他帶來的並不僅僅是快樂和奮進的力量,還有不可抵擋的成功之勢。
圖片
具備樂觀情緒的重要性
曾有專家研究:樂觀的情緒,能夠提高人的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的活力,使體內各器官的活動協調一致,從而有助於充分發揮人的潛能,有益於健康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反,悲觀的情緒有可能使人的整個心理活動失去平衡,對人的身心健康都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有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人都各端著一杯水,另一個跑過來,撞翻了兩人的水,他們都只剩下半杯水了,一個人說:真糟糕,只剩半杯水了!」,而另一個人卻說:半杯水,這已經足夠了!」
同樣的半杯水,卻有不同的態度。
可以說悲觀者態度會讓那僅存的半杯水變得一滴不剩,而樂觀者可能會讓那半杯水變成滿滿一杯水。
就好比當不小心摔了一跤,樂觀的孩子會想:
「真疼,不過沒關系, 下次走路我一定要看好路」;
而悲觀的孩子則會想:
「我真倒霉!走個路也能摔跤」
當作業忘記帶來學校,樂觀的孩子會想:
「沒事,剛好給我長點記性,下次再也不丟三落四了。」;
而悲觀的孩子會覺得:
「完蛋了,待會老師肯定會罵我,媽媽也會罵我。」
圖片
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樂觀的孩子人生才會充滿希望,而孩子是否樂觀是教育成敗的根本標志。」
樂觀的孩子就是這樣,無論處於多麼不好的境地,都能發現積極的一面。
而悲觀的孩子,往往容易因為小的問題而懷疑自己、甚至對生活不抱有希望。
圖片
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的心態?
1.允許孩子犯錯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所以在生活中都會不自覺地幫他清除障礙,但是等到孩子長大後,碰到的問題越來越棘手,難道父母還有能力幫他解決嗎?
所以,對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從小讓孩子具備解決問題、面對挫折的能力。
圖片
這種能力的養成,前提是要允許孩子犯錯,讓他明白錯在哪裡,並有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
然而,現實中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較弱,很難做到承認錯誤。
事實上,只有在失敗後學會及時調整前進方向,才能得到快樂生活的重要素質,而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實踐。
2.教會孩子調整心態
當孩子陷入痛苦或憂慮之中時,父母應當幫助他們找到擺脫的方法,如採取聽音樂、閱讀、騎自行車或與朋友交談等方法,讓孩子從失望中振作起來,盡快恢復愉快的心情。
不給孩子壓力。壓力往往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心理反應。
所以,一定要多注意,無論什麼時候,要給孩子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讓孩子在自由的狀態下學習和生活,不要壓力過大。
3.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
愉快的性格形成主要得益於父母所創造的環境。著名心理學家法迪斯說:
「在孩子學會語言之前,他們是從感情的氛圍中得出自己的結論的——這個世界是一個令人憂慮、憤怒的地方還是一個安全、愉快的樂園。」
在幸福家庭里成長的孩子成年後具有樂觀性格的,比在不幸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要多得多。
圖片
莫言曾經在散文《母親》里說,是母親的樂觀,讓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
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飢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她一邊捶打野菜一邊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
母親的話雖然腔調不高,使我陡然獲得了一種安全感和對於未來的希望。
這是一個母親對她的憂心忡忡的兒子做出的庄嚴承諾。
當時莫言家正經歷最艱難的時刻,父親被人誣陷,家裡存糧無多,母親舊病復發,無錢醫治。
而不管生活有多麼艱辛,這位母親都堅持不讓孩子的心靈蒙上灰塵,避免讓他們陷入絕望和不安中,這是很偉大的事情。
圖片
4.讓孩子愛好廣泛
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就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感覺。試想:只愛看電視的孩子一旦晚上沒有合適的節目時,心頭必然會鬱郁寡歡。
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電視時愛讀書、看報或做游戲,同樣可以樂在其中。
樂觀的人從各方面都能獲取快樂,悲觀的人眼裡卻只有灰暗。
某個孩子可能因為錯過了他喜歡的電視節目而整晚都不開心;但另一個興趣廣泛的孩子,他就會改為看書或做游戲,同樣自得其樂。
父母平時應該注意孩子的愛好,為孩子提供各種愛好上的選擇,並給予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余愛好廣泛,自然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
圖片
一個心態樂觀,積極陽光的人,能應對生活的苦難,無論順境逆境,都能篤定從容。
這種不卑不亢,笑迎生活的精神,也會感染身邊的人。
我的孩子,媽媽希望你,能成為一個積極陽光的人,能享受最好的,也能經受得住最差的。
陽光下奔跑,風雨中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