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好吃的留在最後是為什麼
1. 小時候吃東西總愛把好吃的留到最後是怎樣的心理
個人觀點,我從小也是這樣的,先吃自己不愛吃的,留下愛吃的最後慢慢品償,細細回味。而且看著碗里一直有好吃的東西,心理很踏實,很滿足。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一點也變。
2. 喜歡把好吃的留到最後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那就是希望先苦後甜的喜歡過先苦後甜的日子。最後一口是甜的,或者說最後一口是很好吃的味道。最後會感覺回味無窮。如果把不好吃的放到最後的話,那最後的回味就是不好的啦。不管吃多少什麼東西,總喜歡把最好的放到最後來吃。先把不好的吃掉。就比如當年單位上發橘子或者是發蘋果。有一些爛掉的。有些好的我就先把它分開來。那個時候是捨不得扔掉東西的,先把有爛的橘子切掉爛的地方把他們先消滅掉啊,蘋果也是這樣的,發現有爛點的。就先吃掉它,把那個不好的地方切掉,好的部分還是留著吃下來的。一點爛的都沒有的就要留到最後,這樣過日子也就是勤儉節約的過日子的想法。
3. 吃東西把好的留在最後的人是什麼性格
飲食,是每一個人類都每天必須要接觸的一件事,但其實每一個人的飲食習慣都有著不同的特點,當你看到眼前的食物時,有些人會按照順序來吃,但也有些人會把他們認為「最好吃」的東西留到最後,而在心理學上,這樣的人被稱為「後享樂主義者」,而且經過研究,這些人往往在未來人生的路上會有著大不同。
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將一群小朋友帶進實驗室中,每一個人發一顆棉花糖,並且表示自己要先離開,如果15分鍾後他們沒有吃掉這顆棉花糖,就可以有「多一顆」的獎賞,小朋友們有些忍不住直接吃掉,但也有小朋友為了「另一顆棉花糖」而忍住;而Walter Mischel經過幾年後又找來了同一批小朋友追蹤發現,當時忍住不吃的「延遲享樂」小朋友們,在課業、健康,甚至是工作上的表現都比一般小朋友優秀,抗壓性高、社交能力也比較好。
而許多已經長大的成人,如果擁有「延遲享樂」的個性,就會在一般的飲食中顯現出來,例如在一整盤的生於片中,有著自己最愛吃的魚類,就算冒著可能吃飽或是被其他人吃掉的風險,也會將它留到最後才吃,因為在最後吃到自己最愛的食物時,心中的滿足感是無法言喻的!
把想吃食物留到最後的人就是心理學中的「延遲享樂主義者」,這里頭代表的性格特質對未來太重要了
對於許多人來說,「延遲享樂」這樣的行為也有種犧牲的感覺,例如久久一次存錢出國玩個痛快,會比在國內旅遊更有滿足感,而這些擁有延遲享樂個性的人們,往往比一般人有著更多的耐心跟毅力,也會對於生活中的各種目標積極追求。一起將這些令人驚奇的特質分享給大家看看,或許你也擁有這樣的個性卻從來沒發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