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披汶為什麼送桑的孩子來中國

披汶為什麼送桑的孩子來中國

發布時間: 2022-04-12 17:31:28

❶ 鑾披汶是華人嗎

他祖先是華人。

鑾披汶·頌堪,原名貝·奇達桑卡,1897年生於泰國暖武里府一個農民家庭,其父本姓吳,是由中國廣東潮州移居泰國的第二代華人。

鑾披汶祖先是華人,祖籍廣東潮洲,父親姓「吳」。鑾披汶·頌堪在泰國政壇上的巨大影響力,被人們尊稱為永年宰相。鑾披汶·頌堪是泰國歷史上最具有爭議的國家領袖,尤其是二戰期的親日政策和權力壟斷、戰後的虛弱,後世更是對他的功過各執一詞。

人物介紹:

1938年12月,鑾披汶·頌堪就任內閣總理兼任國防部長、內務部長和陸軍總司令等職,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開始了軍人專制統治。鑾披汶執政後,對內實行獨裁統治,積極推行「大泰族主義政策」;對外奉行親日外交,屈從日本軍國主義的威逼利誘。

鑾披汶·頌堪有一句最著名的言論:「哪一方在戰爭中潰敗,哪一方就就是我們的敵人。"就是誰的大腿粗我們就抱誰,誰有實力誰就是大哥。日本來了日本是大哥,美國來了美國就是大哥,牆頭草隨風倒這是小國的外交特點。

❷ 電視劇海棠依舊的常懷的原型

電視劇海棠依舊的常懷的原型是西林·帕他努泰,她的中文名字是常媛,是周總理的泰國養女。1956年8歲時,西林·帕他努泰與她12歲的哥哥常懷,由泰國當時的總理秘密送到中國讀書,隨後住進了周總理事先安排好的一座三進四合院,還為他們配備了翻譯、廚師和司機,其中有的是泰國華僑。

西林·帕他努泰的一生,有著傳奇的經歷,從西林·帕他努泰的故事裡,可以看到中泰兩國曲折建交的過程。

西林·帕他努泰對中國的友誼。

常媛的兩個兒子雖然是亞歐混血兒,但都有中國名字,1975年生的長子叫常念周,1978年生的次子叫常念廖。他們都曾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讀書。在泰國曼谷,常念周創辦自己的公司「戰略613」,專做投資顧問,他的名片上還寫上了中文的「六幺三」。

常家對周總理的友好情誼一直在延續。2009年1月份,常念廖在曼谷舉行婚禮,常家特邀周秉德出席。對於為什麼被邀請去參加常念廖的婚禮,周秉德用常媛的話解釋說:常家最尊重的長輩周總理,將常家與周家穿連成了一家。所以,我們是以家庭長輩的身份,邀請你們來參加這婚禮的。

❸ 鑾披汶·頌堪的個人經歷

祖先是華人,祖籍廣東潮洲,父親姓「吳」 。鑾披汶·頌堪在泰國政壇上的巨大影響力,被人們尊稱為永年宰相。 鑾披汶·頌堪是泰國歷史上最具有爭議的國家領袖,尤其是二戰期的親日政策和權力壟斷、戰後的虛弱,後世更是對他的功過各執一詞。不過,作為民族主義者和憲政主義者,披汶維持了憲法、三權分立的存在,在泰國民族國家建設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有力地給泰國注入了鮮活的動力。 披汶其從政生涯橫跨專制時代末期、第一波民主迴流、大蕭條、立憲革命、訓政、太平洋戰爭、自由泰時期、東西冷戰初期、萬隆會議以及民主試驗時期,在泰國現代歷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披汶是在泰國歷史上少數夠留下自己印記的人之一,他的發家史堪稱平民政治精英的成功典範 。他原來名叫貝·奇達桑卡,他於1897年7月14日生於泰國暖武里府一個卑微的農民家庭 ,12歲時被送往曼谷陸軍軍官學校學習 ,1914年畢業後選擇加入了炮兵, 1916年開始深造,這決定了他未來人生的命運 。他在深造期間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1924年去法國楓丹白露軍事學院學習的機會,在法三年間,披汶積極地去質疑君主專制,接受了民主主義和國家社會主義的熏陶 ,成為了一個進步軍人。同時披汶結識了比里·帕儂榮、薩乃·尼育瑟、巴雲·帕蒙門迪等主張革命推翻專制政府的學生 ,其中意味深長的是披汶與比里的友誼,兩人在之此後數十年的歲月中因為政治立場與主張而分道揚鑣,成了彼此間最強力的競爭對手,乃至一度反目成仇,但又在各自失勢或得勢時惺惺相惜,放對方一條生路 。到了晚年,兩位末路人後悔了早年的決裂,開始試圖挽回這段友誼,這當然也是後話了。披汶在法期間的經歷是受益扉淺的,這三年的見聞為披汶從目光短淺的普通尉官成長為一個有遠見而且銳意進取的領䄂奠定了扎實而深厚的基礎。 而1938年12月16日披汶正式成為總理,他主持著一個25人的內閣,其中有15位軍人 。在一個月內,披汶又逮捕了40位政敵並且經過可疑的合法審判 ,通過國會投票處死了十八人 ,這是一個多世紀以來暹羅第一次明確的政治正法 。有眾議員批評披汶獨裁,披汶反駁道:「就殺18個人,還能算多嗎?法國大革命時砍下的頭裝車都能排成隊」。 披汶還批評君主,起訴他濫用皇家財產。披汶還把訓政期從10年修改為20年 ,這所有的行動都在加強他的權威 。不久以後,披汶把暹羅改名泰國,他致力於用自己的權力來建立一個新的民族,而非一個國家 。
泰國」還是「暹羅」
1939年6月24日,暹羅國民議會決定將國名由「暹羅」改為「泰國」(MuangThai),英文國名由「Siam」改為「Thailand」。「泰」在泰語中是「自由」、「獨立」的意思,「暹羅」一名則來自梵語,意為「黃金」。廢棄這一使用了13個世紀的古老國名,無疑與當時暹羅的沙文主義和民族主義傾向有關。泰國的民族沙文主義者還提出了「大泰國」的口號,認為寮國人、越南的孟族、中國的傣族、緬甸的撣族都屬於「人種學上的泰族」,打算把「3000萬有泰族血統的人」全都聯合在「大泰國」之內,在中南半島建立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國家。披汶如是解釋:「通常而言,國家的名稱都是以該國主體民族的名稱命名的……我們是泰族……顯然暹羅並不適合我們的民族……如果有(龐大數量的)移民定居我國,那麼,或許千年之後,我們可能將無法再分辨暹羅究竟是泰人的,還是華人的,抑或是其他人的國家……」

❹ 有沒有人看過這樣一部電視劇

1956年8月,泰國政府的最高顧問乃訕·帕他努泰在總理鑾披汶的支持下,將12歲的次子常懷和8歲的女兒常媛送到中國學習。

二戰結束後,泰國政府意識到一味盲從美國反共反華並非是正道。恰好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泰國外長萬親王同周恩來總理有了接觸,並接受周贈予的中國絲綢等禮品。萬親王十分贊賞中國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周總理也深懷好感。於是,他和鑾披汶總理商量,決定由乃訕負起秘密同中國建立聯系的重擔。首次嘗試是通過中國駐緬甸大使館來建立同中國的聯系。不料,美國獲悉後嚴加阻止。其後,乃訕決定把自己的兩個孩子送到中國去學習,以此表示改善泰中兩國關系的真誠。他的想法得到了總理鑾披汶的贊同。作為掩飾和平衡,乃訕在送一雙兒女——常懷和常媛去中國同時,又將其長子常曼送往美國學習。此舉可謂用心良苦。

1956年中秋,周總理夫婦在中南海西花廳接待這對泰國小兄妹。初來乍到,這對小兄妹感到乏味,想立刻回國。

中文女教師每次上課,他倆總是搗蛋,捉弄得老師傷心掉淚。他倆以為,若表現不好,中國領導人就會送他倆回泰國。這一切,周總理已得到匯報。他深情地對兩個孩子說:「今天是中秋節,咱們這家人先過個團圓節吧。我理解你們初來中國的感受。我在日本時,年齡要比你們大,我也曾感到很乏味,語言也不懂。所以,我勸你們要抓緊學好中文課,好嗎?」常媛懂事地點頭,常懷則取出小本子記錄。周總理撫著他們的肩頭,說:「鑾披汶總理和你們的父親都是有遠見的人,他們把你們託付給我,你們就要聽我的話,好好了解中國和它的文明,這樣,你們將來可以干大事。」

周總理日理萬機,為了更好地照顧這對小兄妹,他囑咐廖承志多加關照。就在小兄妹第三學年開始時,泰國發生軍事政變,鑾披汶政府被推倒,乃訕被捕。震驚不安中的小兄妹聽到了「廖爸爸」的話語:「根據周總理的指示,我們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保護你們,讓你們在中國安定生活、學習、成長!」

當初乃訕把一雙兒女送到北京時,估計中泰兩國會在一至兩年內建交。孰料世事多變,乃訕被囚7年後才出獄,他曾來中國探望兒女。

常懷在中國生活了10年,現為泰國上議員;常媛在中國生活了13年,現居巴黎,她將自己所生的兩個兒子分別起名為「念周」和「念廖」,以志感恩和懷念中國的一代偉人。

❺ 押尾桑或者岸部真明等大師多久會來中國開演奏會

一時半會是不能來了,在中國沒有那個氛圍,喜歡指彈的人太少了!而且還誤解指彈,有些白痴會說指彈怎麼光彈不唱的啊?你說蛋疼不! 上次押尾來開的演奏會,現場及其簡陋,還好押尾沒有應付了事,彈得台下觀眾熱血沸騰啊!! 我估計啥時候有關部門開始重視指彈了,那些大師才有可能來。。。

❻ 晏子使楚、童區寄傳、西門豹治鄴、陌上桑、誡子書、西湖游記兩則、墨池記、少年中國說 翻譯 急啊

1晏子使楚翻譯;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干什麼的?』(我就)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權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2 童區寄傳》譯文:兒童區寄,是郴州地區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邊放牛一邊打柴,有兩個蠻橫的強盜把他綁架了,反背著手捆起來,用布蒙住他的嘴,離開本鄉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賣掉。區寄裝著小孩兒似的哭哭啼啼,害怕得發抖,做出一幅孩子常有的膽小的樣子。強盜並不把他放在心上,相對喝酒,喝醉了。其中一個強盜離開前去集市談買賣孩子的生意,另一個躺下來,把刀插在路上。區寄暗暗看他睡著了,就把捆綁自己的繩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動,繩子斷了;便拿起刀殺死了那個強盜。
區寄逃出去沒多遠,那個上集市談買賣的強盜回來了,抓住區寄,非常驚恐,打算要殺掉他。區寄急忙說:「做兩個主人的奴僕,哪裡比得上做一個主人的奴僕呢?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並好好待我,無論怎麼樣都可以。」強盜盤算了很久,心想:「與其殺死這個奴僕,哪裡比得上把他賣掉呢?與其賣掉他後兩個人分錢,哪裡比得上我一個人獨吞呢?幸虧殺掉了他(被殺的強盜),好極了!」隨即埋藏了那個強盜的屍體,帶著區寄到集市中窩藏強盜的主人那裡。越發把區寄捆綁得結實。到了半夜,區寄自己轉過身來,把捆綁的繩子就著爐火燒斷了,雖然燒傷了手也不怕;又拿過刀來殺掉了做買賣的強盜。然後大聲呼喊,整個集市都驚動了。區寄說:「我是姓區人家的孩子,不該做奴僕。兩個強盜綁架了我,幸好我把他們都殺了,我願把這件事報告官府。」
集鎮的差吏把這件事報告了州官。州官又報告給府官。府官召見了區寄,不過是個幼稚老實的孩子。刺史顏證認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區寄不願意。刺史於是送給他衣裳,派官吏護送他回到家鄉。
鄉里干搶劫勾當的強盜,都斜著眼睛不敢正視區寄,沒有哪一個敢經過他的家門,都說:「這個孩子比秦武陽小兩歲,卻殺死了兩個豪賊,怎麼可以靠近他呢?」 3陌上桑的翻譯:太陽從東方升起,照到我們秦家的樓房。秦家有位美麗的少女,本來取名叫羅敷。羅敷很會養蠶採桑,(有一天在)城南邊側採桑。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頭上梳著倭墮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短襖。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擔子捋著鬍子(注視她)。年輕人看見羅敷,脫掉帽子整理儀容。耕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鋤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地;回來後互相埋怨生氣,只因為觀看羅敷。

太守乘車從南邊來了,拉車的五匹馬停下來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過去,問這是誰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羅敷。」太守又問:「羅敷年齡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歲還不足,十五歲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問羅敷,「願意一起坐車嗎?」

羅敷上前回話:「太守你多麼愚蠢!太守你本來有妻子,羅敷我本來有丈夫。(丈夫當官)在東方,隨從人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頭。憑什麼識別我丈夫?騎白馬後面跟隨小黑馬的那個大官就是,用青絲拴著馬尾,那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腰中佩著鹿盧劍,寶劍可以值上千上萬錢,十五歲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歲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歲成為一城之主。他長得皮膚潔白,疏朗朗略微長一點胡須;他輕緩地在府中邁方步,從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會時)在座的有幾千人,都說我丈夫與眾不同。」 4誡子書的翻譯: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朴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里,悲傷嘆息,還有什麼用呢 5西湖游記兩則 翻譯:西湖一: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飛到了西湖上面。午間進入昭慶寺,用茶過後,立即雇小船劃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紅,好似少女的面頰;暖風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盪漾,像綾羅般輕軟柔滑。我剛剛抬頭一看,就已心醉神迷。這時我想用一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來,,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了。我游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萬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西湖最美的時間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時刻是煙霧迷濛的早晨和山光籠罩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氣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開放,更是難得的景觀。
石簣多次跟我說:「傅金吾家園中的梅,是宋朝張公甫遺留下來的,趕緊去看看吧!」我這時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桃紅似霧,彌漫二十多里,到處都傳揚著歌聲和器樂聲,年輕的女子們香汗淋漓,衣著華麗的富家子弟往來不絕,多得像堤邊的春草,真是美麗妖艷到極點。
但杭州人游湖,限於午、未、申這三個時辰。其實,湖光染綠、暮煙凝聚在山間的佳景都出現在旭日初升、夕陽還未落山之際,(有了它們)才把西湖濃媚的姿態發揮到了極點。月景尤其難以用言語形容,花和柳的情態,山水的容顏和情意,另是一種趣味。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和遊客享受,怎麼能講給那些俗人聽呢?
6墨池記的翻譯:臨川郡城的東面,有塊突起的高地,下臨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窪的長方形水池,稱為王羲之墨池。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臨川記》里所記述的。王羲之曾經仰慕東漢書法家張芝,在此池邊練習書法,池水都因而變黑了,這就是他的故跡。難道真的是這回事嗎?當王羲之不願受人勉強而做官的時候,他曾遍游越東各地,泛舟東海之上,以快心於山光水色之中。難道當他逍遙遨遊盡情游覽的時候,又曾經在此地休息過嗎?王羲之的書法到了晚年才漸入佳境,看來他所以能有這么深的造詣,是因為他刻苦用功所達到的結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後世沒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們所下的學習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來學習的功夫怎麼可以少化嗎!更何況對於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邊現在是撫州州學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關於墨池的事跡被湮沒無聞,就寫了「晉王右軍墨池」這六個大字懸掛在門前兩柱之間標明它,又對我說:「希望有篇敘記文章。」我推測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為愛好別人的長處,即使是一技之長也不肯讓它埋沒,因此就連他的遺跡一並重視起來嗎?或者是想推廣王羲之臨池苦學的事跡來勉勵這里的學生嗎?人有一技之長,尚且使後代人尊崇到這般地步,更不用說仁人君子們留下來的風尚和美德會怎樣地影響到後世人呢!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作記。
7少年中國說 翻譯 日本人稱呼我們中國,一張口就叫老大帝國,再張口還是叫老大帝國。這種言論,大概是沿襲著西洋人的說法翻譯過來的。唉!我們中國難道果真是老了嗎?我梁啟超說:不!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一個少年中國存在。

要想談論國家的老少,請先讓我談談人的老少。老年人經常懷念往事,年青人常常思索未來。正因為懷念往事,所以產生了一種留戀的心情;正因為展望未來,所以產生了一種希望的信心;正因為留戀過去,所以思想保守,正因為希望著未來,所以勇於進取;正因為保守,所以永遠守舊,正因為進取,所以日日求得更新。正因為思念往事,而每件事都是自己已經經歷過的,所以只知道墨守陳規;正因為思索未來,而每件事都是自己從沒有經歷過的,所以常常敢於打破常規。老年人常常多憂多慮,年輕人常常喜歡游戲娛樂。正因為多憂多慮,所以就心灰意冷,正因為娛樂歡欣,所以就精神旺盛;正因為心灰意冷,所以膽怯懦弱,正因為精神旺盛,所以豪邁雄壯;正因為膽怯懦弱,所以得過且過,正因為豪邁雄壯,所以敢於冒險;正因為苟且求存,所以使世界毀滅,正因為敢於冒險,所以能創造世界。老年人經常厭棄做事,年輕人經常喜好開拓新的事業。正因為厭棄做事,所以常常感覺任何事情沒有什麼可做的;正因為喜好開拓新事業,所以常常覺得沒有什麼不可以做的。老年人好象夕陽晚照,年輕人好象初升的朝陽;老年人精力疲憊好象瘦弱的牛,年輕人朝氣蓬勃好象初生的虎。這些就是老年人和年輕人性格不同的大致情形,我梁啟超認為:人本來就有這種區別,一個國家也應該這樣。

我認為造成現在這樣的老大中國的情形,是中國老朽官僚的冤孽罪惡,創建將來的少年中國,是中國年輕人的責任。那些老朽腐敗的官僚還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呢?他們跟這個世界作別的日子不遠了,然而我們年輕人卻是新到這個世界,從而跟它結下緣份的。如果全國的年輕人果真都是青春年少,那麼我們中國將成為新興的國家,它的發展進步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全國的少年也成了老朽,那麼我們中國就象過去一樣仍然是落後的國家,它的滅亡也就指日可待了。所以今天的責任,不在於他人,全在我們年輕人的肩上,年輕人聰明智慧,國家就聰明智慧;年輕人富有,國家就富有;年輕人強盛,國家就強盛;年輕人獨立,國家就獨立;年輕人自由,國家就自由;年輕人進步,國家就進步;年輕人勝過歐洲人,國家就勝過歐洲;年輕人在世界上稱雄,國家就在世界上稱雄。旭日東升,前程光明;黃河從地下流出,一瀉千里,勢不可擋;潛藏的巨龍在深淵騰躍而起,各種水中生物紛紛散逃;幼虎在山谷吼叫,各種野獸無不震驚惶恐;雄鷹展翅試飛,掀起狂風,飛沙走石;珍奇的鮮花含苞待放,萬木逢春,生機勃勃;寶劍在磨刀石上磨出,發著耀眼的光芒。我們青年頭頂著青天,腳踏著黃土大地,從縱的時間上看有著千年萬載的歷史,從橫的空間看可通達四面八方,前途就象大海一樣寬廣,未來的歲月正長。美好啊,我們年輕的中國,跟青天一樣不會衰老!壯麗啊,我們年輕的中國,同國土一樣萬壽無疆!

❼ 孫維剛的孫維剛生平簡介

孫維剛老師(1938~2002),漢族,偉大的人民教育家。1938年12月6日生於山東省海陽縣郭城。大學畢業,中國共產黨黨員。自1962年起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任數學教師兼班主任。
在長達近四十年的教師生涯中,孫維剛同志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兢兢業業,無私奉獻,以自己突出的智慧、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教學教育方法,培養出了一批批全面發展,學有特色的優秀學生。
自1980年開始,孫維剛開始在二十二中進行從初一年級至高三年級的大循環實驗,致力研究數學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用德育促進智育,德、智、體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數學實驗教學和擔任班主任的整個過程中,他將自己扎實的學科知識能力,深厚的文化素養功底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充分地加以運用和發揮,並用自己的靈魂去鑄造學生的靈魂。將施教者與受教者的個性因素巧妙地融入了原本枯燥的課程。孫維剛的實驗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中學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90年,孫維剛同志患膀胱癌,1998年又患直腸癌,期間經歷了多次大手術,但是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同病魔進行了不懈的斗爭,並始終堅持工作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而他的大部分成就,就是在他患病的這十年中取得的。為了表彰他為教育事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黨和政府給予了他許多榮譽:1986年被評為「北京市特級教師」;1989年被評為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並榮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1990年獲得「首都勞動獎章」,並被評為「北京市模範班主任」;1993年被評為「北京市十大傑出教師」並獲「人民教師」稱號;1996年榮獲「孺子牛金球獎全國中小學十傑教師」稱號,同年獲得胡楚南北京中小學優秀教學成果獎;1998年榮獲「全國十佳師德標兵」稱號,同年成為「北京市精神文明獎章」獲得者;1999年,獲得北京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的特等獎及全國蘇步青數學教育一等獎。同年還獲得第四屆全國「十佳職業道德標兵」稱號和「首都楷模」稱號;2000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除去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外,孫維剛同志還擔任了許多社會性工作,他是中國數學會理事、北京市數學奧林匹克學校校務委員兼教練、東城區奧林匹克學校校長。先後當選為東城區第九屆、第十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屆人大代表和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孫維剛同志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他所為之獻身的教育事業。當他成為受到公眾和社會信任的人時,他真心實意的把自己當作了社會和公眾的財產。他待人謙虛平和,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充滿了摯愛和責任感。他嚴謹治學,學識廣博,勤於求索,思想深刻,他在數學教學中所取得的成就,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領域中極為難得的範本。
從教四十年來,孫維剛同志把他的聰明才智毫無保留獻給了他所摯愛的學校,他所摯愛的學生和他所摯愛的教育事業。他的才學,他的自信,他的勇略,他的毅力和他永無止境的進取精神,都會長久地激勵教育工作者們不斷創新,努力工作,一無返顧地走向奮斗之路,成功之路!
1992年,孫維剛執教的北京22中高三(4)班,高考平均分達534分(滿分710分),全班40人中有15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1996—1997年度全國數學聯賽中,全班共14人獲獎;1997年高考,全班40名同學平均分為558.67分,數學平均分為117分,38人達到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線,600分以上的9人,22人考入北大、清華。(當年北京市清華錄取線567分)。而在當年升入中學時,這個班2/3的學生,成績低於區屬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1/3的學生是就近入學的學生,俗稱「大撥哄」。
孫維剛怎樣教數學?他說:「八方聯系,渾然一體,漫江碧透,魚翔淺底。」
孫維剛的教學方法被稱為「結構教學法」,講究新知識和舊知識的比較和聯系。他從不擔心學生的腦子夠不夠使,比如教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時,課本上只是延長三角形底邊並做出一邊的平行線引導學生做出證明,而孫維剛則是把問題交給學生,上來就讓學生猜想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證明。幾種證法出來後,孫維剛再問「那麼多邊形內角和是多少」,學生答「(n-2)180,」並把幾種證法寫在黑板上,孫維剛做總結—這就是數學歸納法的思想。數學歸納法是高二才接觸的東西,可是,求三角形內角和的初一學生就知道了,這么教學生受得了嗎?可跟著孫老師學下去腦子就會「強大」起來。
一個初一的學生問他的數學老師:「您在課上講,有理數是整數和分數的總稱,有理就是有道理的意思,我不明白整數和分數有什麼道理呢?」
老師回答:「這是數學上的規定,沒有什麼。」
這一問一答被孫維剛聽到了,他為學生旺盛的求知慾而欣喜,也為老師輕率的回答而遺憾,甚至感到了殘酷—幾經如此,求知的火花將熄滅,孩子們將會懶於思考。
孫維剛說:「科學上的任何規定都有為什麼,數學尤其如此,世界上沒有沒有為什麼的事。」
「讓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聰明。」
1980年9月,孫維剛開始了從初一教到高三的「大循環」實驗,這下就輪了3輪,輪了17年。
有一位同事滿腹委屈地跟孫維剛說:「這點兒東西(指教學內容)開揉碎地給他們(指學生)講了8遍啦,可一考試,48個有47個照錯不誤,這學生可怎麼教?而人家重點中學的學生,你怎麼教,他怎麼會,你不教,他也會。」
孫維剛說,應當承認,學生的聰明程度是有差別的,有的老師曾用這樣的辦法—找來重點中學的練習與作業連夜復印,第二天布置給學生。重點中學講什麼,怎麼講照過來,這套辦法當然行不通。因為你的學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作業,這么做永遠趕不上重點中學的學生。
他說,根本的辦法在於提高學生的智力素質,「讓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聰明。」
第一輪實驗班上到初二結束時,不少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不及格,但孫維剛的教學實驗並沒有因此止步。等到這個班初三畢業參加中考時,數學平均分達到了94.47。
1985年春節,班裡女生蔡冰冰因為平常學習成績很好,上課時有點兒無所適從,所以來跟孫維剛聊一聊怎麼學習。孫維剛說,我上高中時聽數學課,有一次忽然覺得老師在講以前講過的東西,我就掐大腿,結果還疼。這說明,我不是在夢里,老師的確在重復以前的知識。這種感覺在以後的課堂聽講時經常出現,而且頻率越來越高。為什麼?實際上是許多知識都是互相聯系的,比如高中時要學的餘弦定理,你就應該明白勾股定理就餘弦定理的一個特例。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系,那麼數學就變得簡單多了。
那次「春節談話」之後,孫維剛和蔡冰冰約定,談話內容不要向別的同學透露,這或許是怕別的同學誤以為孫維剛在鼓勵「上課走神」吧。但蔡冰冰的成績卻使他反思起「聽課」的效率——聽講要專心,專心的標準是什麼?精神集中,不走神。孫維剛覺得這不是一個思想的回答,只把精神集中到老師的講授內容上,很可能是跟在老師的後面亦步亦趨,處在被動姿態。他建議它;一個例題提出來了,自己先試著去判斷它的真假;一個定理或公式寫出來了,自己先試著去證明它;一個例題寫出來了,自己先試著分析、解出它。甚至在學習進程中自己設想,該提出什麼命題了,該定義什麼概念了,讓思維跑在老師的前面。如果達不到大幅度的超前,也要設想正在說著的這句話的下一句是什麼。
從1987年開始,孫維剛就不再給學生留家庭作業。而這時的第二實驗班,數學成績卻相當驚人——1989年,全國初中數學聯賽,北京賽區一、二等獎共15人,這個班佔12名(北京擁用千所中學,重點賽區前137名,這個班佔12名(北京擁有千所中學,重點中學50所以上),中考數學平均成績96分(滿分100),高考平均102分(滿分120)。
大多數中學生,上到高三,數學課就不再學新東西,他們要開始整整一年的復習。而孫維剛則要把高三教材的全部內容都講完——微積分、概率,他相信,讓同學們掌握的東西越多,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越強,而講課越瑣碎越重復,學生思維受到的限制就越多。
孫維剛說:「人們喜歡說,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做人成長沒有唯一的標准,但我認為還是有最高標准,比如正派、誠實、無私。」
很多學生的家長信賴孫維剛這個「品牌」,盡管這個「品牌」的另一面聽起來頗為「殘酷」,1983年初,孫維剛給他的第一輪實驗班立下了班規:不許留長頭發,不許穿皮鞋,不許唱庸俗的流行歌曲,男女生不許輕浮地說笑,不開生日晚會,不寄賀年卡。
這套班規是怎麼出台的?那一年,北京22中一位物理老師跟孫維剛聊天,提醒孫維剛注意,那些中考成績原本排在前幾名的學生在22中上完高中後,考大學時往往名落孫山,為什麼?因為他們相對優秀,更容易引起異性同學的好感,更容易分散注意力……
孫維剛這套班規一出台,就流傳於附近的諸多中學,在不少學生的想像中,孫維剛堪稱「凶神惡煞」。但10餘年來,這套班規卻被孫維剛的學生遵守著,更有不少家長正因為這種嚴厲,更願意把孩子交給孫維剛。
1991的,學生桑麗芸母親把孩子送到孫維剛的初一新班時說:「我寧可孩子將來是個笨蛋,也不能讓她成個混蛋。」如今讓這位母親自豪的是,她的女兒桑麗芸就讀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系。
「寧可孩子是個笨蛋,也不能讓他成個混蛋」這句話曾被孫維剛多次在家長會上引述。學生溫世強的父親還保留著1994年1月12日的家長會記錄——孫老師:「一如既往,我們要堅持品德第一,學習,第二;訓練發達的腦子第一,學分第二。」
學生張悅的父親說,孫老師班裡的學生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他們懂禮貌,知道向收發室的大爺和電梯工問好,家長會服務時站得筆直,雙手接物,畢恭畢敬。學校勞動,圖書館搬書,都願意找這個班的學生,因為他們幹活兒認真。我們這些家長也都是在50年代、60年代成長起來的,對那個時代中一些美好的東西非常留戀。在孩子上中學的這6年裡,孫老師就是我們和孩子聊得最多的話題——孫老師怎麼樣了,孫老師說什麼了,等等。
孫老師說什麼了呢?他給學生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普通一兵》,講「活著,是為了他人的幸福」。在一次數學講座之後,他給學生們布置的作業是:今天回家,向爸爸媽媽問一聲好。
第三輪實驗班的建班方針是,第一,誠實,正派,正直;第二,樹立遠大理想和宏偉抱負,立志為人民多做貢獻;第三,做一個有豐富情感的人,要因為我來到世界上而使別人生活的更幸福。
1997年8月,這個班的學生畢業之後,孫維剛曾這樣談論他的高三(1)班:「快樂幸福的標准因人而異。對於我們班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理想是成為劃朝代的科學家,他們應考慮更大的例題,比如國家、人民。我以為,我他們的幸福快樂就是刻苦學習,磨煉自己,奉獻於他人。這一階段的成功就在於獲得一種高水平的思維能力和卓越的品格修養。人們說,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做人成長沒有唯一的標准。但我認為還是有最高標準的,比如正派、誠實、無私。」
1998年4月27日,孫維剛住進了腫瘤醫院接受第8次手術,這一次是直腸癌,前7次是膀胱癌。30多位學生家長日夜輪流陪床護理,直到孫維剛6月1日出院。這些家長都還記得,1991年,當他們把學生送來時,孫老師被查出患有膀胱癌,他對學生家長說:「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活6年就行,一定要把他們送進大學。我要讓一半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
後來,他教的這個班幾乎全班考進了清華、北大。
一位學生家長回憶說:「那一年,孫老師患膀胱癌,手術治療時不去協和醫院,要去北京六院。因為六院離22中近,他住在高層,上課間操時,孩子們看見孫老師站在窗口。」
很難說是孫維剛的情感還是孫維剛的班規在無形中約束著他的學生——因為每個中學都強調紀律和秩序,但布鞋、短發、不談戀愛所標榜的價值觀正被普遍地漠視。孫維剛說:「作為一個中學老師,面對流俗,我是蒼白無力的,我無法左右社會上的大氣候,但可以構建自己的小氣候。」
2002年1月20日上午9時41分,在北京市第六醫院,63歲的北京22中數學教師孫維剛因癌細胞擴散去世。
孫老師逝世後,幾十名教育專家、400多名優秀教師後續又參與了研究工作。不斷研究、總結和提煉孫維剛老師教學經驗背後的科學規律和他所運用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形成一整套便於素質教育推廣的模式和方法。
課題組經過近十年對孫維剛老師教學經驗背後的科學規律和運用的操作方法的研究,發現了其中的奧秘。世界上萬事萬物是普遍聯系的,而這些聯系之間是有規律可循的。孫老師訓練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多題歸一」,就是在訓練學生大腦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站在系統的高度看問題,進而升華到從哲學的角度認知世界,從而形成強大的學習能力。所以孫老師帶的實驗班,不單數學成績名列前茅,其他各科成績也有顯著提高。我們把孫老師的教學思想在各個學科進行應用,都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原來各學科的思維結構和思維原點是相通的,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從這些思維原點中提煉出來一個基本模型,這個模型是由四種基本學習能力組成,即發現研究對象的能力、圍繞研究對象確定研究角度的能力、尋找知識之間聯系規律的能力、建構知識網路製作聯系導圖的能力。這四種能力的訓練能夠在短時期內使學生站在系統的高度進行學習,令學生能夠經常處於浮想聯翩思潮如涌的思維狀態。
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學生可以熟練掌握這個基本學習模型,學習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在此基礎上,我們又研發出一個復合學習模型,這個復合學習模型是由六種復合學習能力組成,即理解概念的能力、研究概念的能力、理解原理的能力、研究原理的能力、審題解題的能力和研究試題的能力。學生掌握了這個復合學習模型,提升的是自己的智力素質,這樣就可以很輕松自在的運用到所有科目的學習中去,一理通,百理通。更為重要的是,它使使學生在思維的根源上具備了面對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打開了思維的萬千視角,讓學生將這種領悟延伸到未來,受益終生。
課題組將基本學習模型和復合學習模型定名為學習源點認知論。利用這個理論,在孫維剛實驗班中進行了大膽嘗試,高一入學在普通中學分數線的學生,通過基本學習模型的訓練,用一年的時間輕松學完三年的高中課程。
(附文)《 讓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孫維剛
如何讓中學數學教學在整個中學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關鍵在於正確的觀念和有效的實行兩個方面。
一、關於中學數學教學的目的
人們常把數學在社會生活和科學中的地位與數學教學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和價值同等看待,其實,它們有著不同的重要性。
幾乎在一切人類活動中,都離不開數學工具,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一切領域,數學更是重要的工具,是基礎。但以此來認識中學數學教學的作用,卻不夠全面,甚至是舍本取末了。
中學數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各科知識嗎?誠然,它們是需要的,但是,僅此而已嗎?愛因斯坦曾援引過勞厄的一段名言:「當一個學生畢業離開學校時,如果他把幾年來學到的知識忘光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那麼,這時他所剩下的,才是學校教育的真正成果。」 我理解這「真正成果」,是指知識之外的東西,是人的能力、素質。就是說,學校的教育,特別是中小學的教育既要見「物」(知識)更要見「人」(能力、素質)。數學教學,尤宜如此。
北京大學張築生教授曾談過一種看法:「數學是研究人類思維方式的科學。」因此,中學數學教學的目的,自然地應當表現為,通過教授數學知識,把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通過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能力提高的基礎之上,不斷發展和完善學生的素質。
在這個目標逐步實現的過程里,中學生逐步掌握了數學知識,並且由於能力和素質的大大提高,必將使其它課程的學習效果大大改觀。在非智力因素等同的條件下,智力的差異是決定性的。因此,把中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定在「通過知識的教學培養能力,發展和完善學生的素質,使學生的聰明日益長進」上,不恰恰是使中學數學教學在整個中學教育中發揮更大作用的遠見卓識嗎!而且也正是中學教育的需要。
二、有益的實行
1.時時刻刻、事事處處,總使知識以「系統中的知識」的面貌,出現在學生面前,著眼於知識之間的聯系和規律,使學生養成從系統的高度去把握知識、認識世界和進行思考。
2.著眼於知識之間的聯系和規律的同時,著意於數學思想的滲透,更著重哲理觀點的升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哪一位不同時是思想家、哲學家?他們都是站在思想的高度、站在哲理的高度進行觀察與思考的。把這些思想和哲理觀點編成教材來教中學生,他們無法接受,學會了也是教條,無助於他們以此為武器進行思考和應用,當然增長不了聰明才幹。但是在數學教學中點點滴滴地長期滲透,則會使學生在耳濡目染過程中得到熏陶。
3.課堂上,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形成學生「超前思維,向老師挑戰」的課堂氣氛。例題寫出來了,由學生思考、分析,到講台上講解;定理、公式寫出條件時,鼓勵學生想出它們的結論;再進一步,學生主動構造定理、公式;甚至,瞻前顧後,審時度勢,提出應該給誰以定義和如何定義;乃至,對於教師課堂上的講解,都搶在前面猜想它的下一句是什麼……這樣做的優點,將使學生在思維活動中得到思維的訓練。同時,一切都是自己動手完成,歷盡艱難」,熟知其中的「溝溝坎坎」,必將印象深刻、記憶久遠。學生向老師挑戰,如果思考失誤了,將從反面加深對正確認識的理解;同時,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當然要大大改善只模仿教師一個人的局限性。另外,這種給學生們以在自己同伴面前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將是一種很好的鼓勵青年積極追求的方式。
4.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多題歸一。學數學需要做題,別的課程也如此,但怎樣才能起到做題的作用,達到做題的目的呢?我認為,題不在多而在精彩。在這里,精彩是指題目本身無錯誤,不只是對定義、定理、方法進行復述,題目的思路應充滿活力、綜合性強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多題歸一」。一題多解,將使學生身臨其境,加深理解;多解歸一,是尋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質,乃至不同知識類別及思考方式的共性,上升到思想方法、哲理觀點的高度,從而不斷地抽象出具有共性的解題思考方法——多題歸一。為了這種「把題做透」的目標能夠實現,教師必須少留作業。
5.倡導學生從小進行學術研究。圍繞中學數學內容,從初一到高三隻要你去發掘,可以研究的課題大量存在。自1990年以來,我的學生在報刊、雜志發表的及在中學生論文比賽中獲獎的論文,有30篇以上。這里也一定要指出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學生進行研究,最大的收獲不是成果本身,更不是獲獎,而是成長。

❽ 法國漫畫家桑貝的「壞孩子」 在中國的潛力是怎麼樣的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桑貝是何許人也?桑貝,法國知名漫畫家,他與作家勒內·戈西尼合著的《小淘氣尼古拉》影響了歐美幾代人。雖然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但是他的漫畫善用抽象的線條,並且總會引起人們的共鳴。


我覺得桑貝筆下的「壞孩子」值得一看,並認真揣摩其中的深層意義。

熱點內容
我的抖音為什麼找不到評論頁面 發布:2024-09-20 01:03:20 瀏覽:530
蘋果汁為什麼沒有酸味 發布:2024-09-20 00:51:42 瀏覽:366
沒在京東買東西為什麼會自己填寫地址 發布:2024-09-20 00:51:36 瀏覽:330
為什麼眼睛會突然出現黑眼圈 發布:2024-09-20 00:22:21 瀏覽:229
為什麼說系統軟體不可卸載 發布:2024-09-20 00:03:33 瀏覽:338
為什麼只是晚上有星星 發布:2024-09-19 23:42:27 瀏覽:608
蘋果手機為什麼沒有觸控ID與密碼 發布:2024-09-19 23:19:07 瀏覽:557
為什麼順德的車牌跟佛山不一樣 發布:2024-09-19 23:18:23 瀏覽:438
甲母質痣顏色為什麼變淺 發布:2024-09-19 22:54:16 瀏覽:487
為什麼學生手機都用vivo 發布:2024-09-19 22:48:03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