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總想著孩子
Ⅰ 為什麼中國的父母總是把期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這個和我國的歷史有關,和我國的文化有關,和我們的傳承有關,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有歷史淵源的。
普通家庭的父母,由於環境、階層、個人能力或認知能力的原因,不甘於生活困頓,不甘於勞頓辛苦,不甘於子女重走自己的老路,也是為了子女有更好的未來,寧願自己苦一些、累一些,支持孩子讀書學習,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改變自己或者家族的命運。
特別是如今,衡量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的標准,不是從能力、水平、修養、教養、素質來評判,而是更多地是看誰擁有更多的財富,看誰能夠獲取更多的資源,看誰能夠在財富的基礎上說話氣粗、有底氣,處於羸弱的底層人也是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已。
大部分父母把期望寄託到子女身上。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父母本身事業上不是很成功,包括經濟狀況,社會地位,文化層次等等。
所以很多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轍,不讓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
往往是對自己非常摳門,而把家庭的主要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投入到子女身上。當然了投入太多,肯定也希望有較好的產出回報呀。於是很自然的,父母對自己的子女的期望值就很高了。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長大後有出息。
甚至能夠光宗耀祖,比如在地方上獲得一官半職,或者在財富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世間萬物自有它的規律,子女的成長也一樣。做父母的切不可拔苗助長,把自己的期望強加到子女身上。畢竟父母輩跟子女輩是完全不同的兩代人,父母又怎麼能按照以往的社會評價體系來衡量子女的發展軌跡呢?
在這個巨大的時代,做為父母的未必比自己的子女懂得多。或者說父母的經驗在未來的幾十年未必行得通。也許父母更應該向自己的子女學習,畢竟未來是屬於年輕的一代,需要年輕人不斷去創新,去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最後我覺得做為父母,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包容和理解子女的思想和行為。去尊重他們的選擇。畢竟他們已經長大了,他們的人生需要他們自己去探索,去成長去經歷。也許兒孫自有兒孫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