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為什麼都要抱
㈠ 孩子明明會走路,為什麼總是要求抱抱呢
很多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寶,一般的家長都是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所以,有的家長對孩子是很溺愛的。在孩子可以走路的時候,家長還是要抱著孩子。實際上,太過溺愛孩子,這會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孩子讓家長抱是一種依賴家長的表現,如果家長太過縱容的話,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思想,這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很慣著自己,所以可能會讓孩子變得驕縱,所以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以下,我總結了一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情,僅供參考:
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養成對孩子行為的管束。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多事情是無意識的,所以說,在小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管束孩子的行為,要讓孩子知道行為的正確性。
㈡ 孩子總是要求「抱抱」,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
為什麼很多小孩子總是要抱抱呢?媽媽們也總擔心每次都答應孩子的要求,會慣壞孩子。可是看到孩子的舉動又狠不下心呀。
3、孩子需要安全感
許多的時候,孩子哭鬧著要求抱抱,並不是無理取鬧,毫無理由,而是在給家長發出求救信號,在尋求安撫。
因為孩子在出生前都是在媽媽子宮里,周圍都是羊水。而羊水就像安全的屏障,讓孩子感到溫暖和安心。但是出生之後,屏障沒有了,孩子變得敏感。
然而要求要抱抱,就是孩子在要安全感。如果媽媽忽視了,孩子以後可能都缺乏安全感。
而且,嬰兒時期,給孩子擁抱是給孩子提供觸覺刺激的最佳方式沒有之一。當孩子通過與媽媽的肢體接觸,孩子可以清楚的聽到媽媽的心跳,感受到媽媽的氣息,這些都能給孩子帶來舒適的觸覺刺激。
只有當孩子得到足夠的觸覺刺激,其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才更加完善,以後的發展也就更為優秀。所以,有時候,媽媽的擁抱,是非常有力量的。
對於孩子來說,肢體的接觸能讓孩子感受媽媽的溫暖。
孩子時不時要抱抱,是對愛的確認。孩子的情感表達方式最簡單,也最直接,對孩子來說,最好的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盡量多的去擁抱他。擁抱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那些經常被被擁抱的孩子,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都要比缺乏這些行為的孩子健康得多。所以媽媽們,在孩子需要抱抱的時候多抱抱自己的寶貝吧。
㈢ 為什麼孩子會走路卻總要我們抱抱終於有心理學家給出了答案
前兩天,閨蜜梅子發了一條朋友圈說:
「
「真是煩死了, 每次一出來就要抱,孩子一步都不肯走。出來半天,哭了半天,快累成殘廢了!下次再也不想帶你出來玩了,熊孩子!」
」
Ms.懂我瞬間就想到了二寶,一出門就伸出兩只小胳膊,摟著我的脖子,兩小腿夾住我的腳,像個八爪魚一樣,粘在我的身上,寸步不肯走。
每次我都完敗她這招,總是哭笑不得地說: 「閨女,你能不這么欺負你媽嗎? 」 而每次孩子爸都叫我別抱,就要她自己走。我抱了就會說我太慣孩子了,太溺愛不好。
以前我也擔心這樣會不會太溺愛?但是後來我知道,當我抱起孩子的那一刻,她的內心一定覺得很幸福,知道媽媽也一樣很愛他。
孩子提出「抱抱」時,我不想拒絕她,也從不拒絕她。
「媽媽,抱抱我! 」 如果這句話的重復率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為什麼孩子不會走的時候要抱,會跑了還要抱;高興的時候讓你抱,生氣了還讓你抱,外出要抱抱,回家要抱抱,哭了要抱抱,生病了也要抱抱...... 抱抱似乎有著神奇的力量,牽動著媽媽和寶寶的心。
當孩子索要抱抱時,我們時而笑臉相迎,時而也露出一些不快,我們的第一反應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
今天Ms.懂就要 Talk talk 孩子「求」抱抱背後的真相! 答案也許你真的沒有意識到~
為什麼孩子常常「求抱抱」?
尋求安全感
寶寶出生前在媽媽子宮里,被羊水包圍著。羊水就像安全的屏障,讓寶寶感到安心和溫暖。但出生後,屏障消失了,寶寶變得缺乏安全感。索要抱抱,是寶寶獲取安全感的方式之一。如果媽媽忽視了,孩子可能終其一生都缺乏安全感。
同事的女兒童童三歲多了,平時都是奶奶在帶。那天同事提前下班,去游樂場接童童一起回家。童童一看見媽媽的身影,立馬放下手上的玩具和小夥伴,撲向媽媽的懷抱,摟著媽媽半天都不肯下來。
之後的一段時間,總是在望著媽媽,時不時地跑過來要抱一抱。
為什麼孩子玩得開開心心地,卻總是要媽媽抱呢?
因為孩子內心很敏感,她雖然享受著與小夥伴玩的快樂,卻一邊生怕媽媽不要自己,極度缺乏安全感。媽媽的懷抱,能讓她安心,也知道媽媽不會離開她。
穩定情緒,獲得安慰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哭鬧的寶寶被媽媽抱著後,馬上就安靜了。這是因為寶寶哭時,在發泄情緒,獲取安慰。而媽媽的擁抱,能讓寶寶的情緒需求得到滿足,從而鎮定下來。
Ms.懂我清楚地記得,有一天我在家裡忙著收拾,前一秒還睡得很香的二寶突然大哭起來。我遞過去一個玩具,一個平時她最愛的玩具熊模型,她撇了一眼,沒接,還是哭!
我接著打開一個可愛的動畫短視頻,她平時看著會咯咯笑,但這次不靈了,並且哭得更起勁!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放下所有東西,彎腰把她抱起來,她的哭聲立即停止,小腦袋靠在我的肩膀上,很快又睡著了。
我不僅感嘆: 無論玩具和動畫多麼可愛,也不及媽媽一個「抱抱」 。 其實孩子們常常「使壞」,他們真正需要的,只是父母的一個「抱抱」啊。
放下二寶,大寶回家了,他顯得有點不高興:「媽媽,我今天跟小朋友玩得不開心……」
「來吧,抱抱!」我給了他一個有力的擁抱。沒多久,大寶又開始眉開眼笑了。
尋找溫暖被愛的感覺
有個著名的實驗: 把剛出生的小猴子單獨隔離出來,然後讓「兩個不同的媽媽」陪它,其中一個是絨布的,身上沒有奶瓶;另一個是鐵絲做的,身上掛有奶瓶。你猜小猴子會更喜歡哪個媽媽?
讓研究人員驚奇的是,小猴子一天都跟絨布做的媽媽呆一起,只有自己獨自餓時,才跑到鐵絲媽媽身邊吃幾口奶,吃完又跑回絨布媽媽懷里。
這個實驗說明了, 對小寶寶來說,他們最喜歡能給自己帶來溫暖的媽媽 。 而這種媽媽,往往是有「溫度」的,比如經常摸他、抱他,給他們溫暖愛的感覺,填充了寶寶心中的安全感。
有時候,擁抱比說"我愛你"更有力量。對於寶寶來說,肢體的接觸能讓寶寶感受媽媽的溫暖。寶寶時不時要抱抱,是對愛的確認。所以, 不要吝嗇你的愛,抱抱寶寶吧。
為什麼逛街時寶寶頻繁要抱抱?
為人父母經常會發現,每次帶年幼的孩子出門逛街,孩子便難免要抱抱。一些父母以為孩子年齡過小,走路稍長時間會疲勞,的確存在這方面的原因。但有時大人即使推嬰兒車出門,孩子卻會拒絕坐而執意要大人抱抱。為什麼?其實,有兩方面原因:
1)小人兒在「巨人國」行走,視野太狹隘。大人們只要在繁忙的大街上蹲下來,嘗試跟孩子同樣的視線高度走路,便會發現在「巨人國」走路一點兒也不愉快。 到處都是大腿或下肢,狹窄的視野讓人心情壓抑。
2)街上人多,孩子容易被擠到,稍不留神還可能會被踩到…… 在危險四伏的環境下,孩子需要頻繁被父母抱抱汲取安全感。
心理學家說,獨立的嬰兒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一個手臂里懷抱著的寶寶。可以說,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是從母親的懷抱里誕生的。
通過被觸摸、被擁抱,孩子們感受到愉悅,並獲得一個認知:
我對我的身體感覺很好,
我安住在我自己的身體里,
我安住在這個世界。
那些安全感足、心靈強大、活得自在的孩子,
就是這樣養大的。
但,為什麼那麼多父母不抱,或者擔心「抱壞」孩子?問題可能出在,我們對擁抱有太多誤解。
我們常常認為:「這孩子明明會走路,怎麼總要抱著?孩子就是想和大人撒嬌,犯懶,這可不能慣著由著他來。」
殊不知,這是孩子發展過程中必然會有的一個特殊階段。
為了補充心理能量,他自然地「回頭」,要從照顧自己的人的懷抱里尋求安撫。就像小 汽車 ,它要加滿了油,才能繼續前進。
所以,年幼的孩子尋求抱抱,一般是在進行安全依戀的找補。對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最美好莫過於,世界在眼前,媽媽在身後。
相反,如果對於寶寶發出的 情感 需求訊號,常常不能做出及時回應,那麼寶寶逐漸就會萌發出一種失望與不信任的情緒,這種挫折感,會讓他變得容易退縮。
得知了寶寶求擁抱後的真相,你不是也有點後悔抱他有點少了?
PS,
針對很多媽媽擔心的, 經常抱孩子會寵壞孩子這一點,Ms.懂還想再說一下:
我們這一代人其實是很糾結的,我們小時候多數是獨生子女,背負著被父母「嬌生慣養」的名號。
於是,等我們長大後,就特別的希望自己不是這樣的父母,孩子更不是這樣的孩子,所以,一旦當上父母,責任感就來了,什麼不能溺愛,什麼要獨立,要堅強勇敢……尤其遇到這個焦慮的時代。
我認為, 愛孩子就要愛到徹底,而面對孩子的成長要卻要「狠心」 ,現在很多人是反過來的,愛孩子不敢愛,而孩子在成長中吃點苦就捨不得,很多事情本應該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卻被父母一手包辦了。
所以,請別忘記常常跟孩子說: 「寶貝,過來我抱抱」, 然後給Ta一個有力的擁抱吧!
㈣ 10歲大的孩子總要人抱抱,應不應該滿足他的要求
孩子渴望抱抱有以下幾個原因:
情緒不佳,我想尋找母親的舒適。
我們從來沒有多次情緒,如果身體不舒服,心情會很低,這次我們想找到最親密的人,而且人們的擁抱會給我們的力量。這種情況也是如此,兒童管理情緒的能力相對較差,更為貧微。當他不開心時,他需要尋找母親的舒適。孩子們將在母親身上釋放。媽媽是兒童最好的精神醫學。要知道孩子的情緒即將推出,所以當你出去時,當你的孩子想要擁抱時,你的母親可以放下手,你的身體給你的孩子一個擁抱,一個兩分鍾的擁抱,你贏了你的母親。痛苦的說服力,那麼孩子會隨之而來。如果你的孩子不舒服,它需要被媽媽擁抱。
當你可以抱著你的孩子時,你的母親不想擁抱他們的手臂。孩子們真的有了愛,孩子們可以有足夠的安全來走向世界,獨立於媽媽和爸爸活著。
㈤ 為什麼我的兒子才2歲他就很喜歡抱嬰兒
說明寶寶性格開朗,安全感強,願意敞開心扉接納更小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