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人都愛說李先生
⑴ 在中國歷史上有幾位女性被稱為先生還有為什麼會被稱為先生
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先生的女性有:
李清照先生、宋慶齡先生、楊絳先生、冰心先生、張愛玲先生、許廣平先生、張兆和先生、李佩先生、林徽因先生、屠呦呦先生等。
為何稱呼女士為先生:
對那些為國家、為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偉大女性,約定成俗,一般不稱女士而稱先生,這也是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處之一。
「先生」的含義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年長而有學問的人的尊稱;另一種是對別人的敬稱,首先是對老師的敬稱,其次還有對父兄、醫生、道士等等。
清朝晚期,西方女權主義思潮傳入我國,女性的解放也開始起步,走向社會的女性越來越多,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稱女性為「先生」時,所面對的對象不是一般女性,即不像稱普通男性為「先生」那樣,而是多稱呼那些教師、女學者或德高望重具有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的女性。
(1)為什麼女人都愛說李先生擴展閱讀
先生詞義變化:
1、《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註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餚,就孝敬了父兄。
2、《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
3、到了戰國時代,《國策》:「先生坐,何至於此。」均是稱呼有德行的長輩。
4、漢代,「先生」前加上一個「老」字。
5、明代黃道周《節寰袁公傳》:「董先生(董其昌)曰:『公(袁可立)才兼數器,心運四慮。』」按明代的董其昌和本文的作者黃道周的先師主考官袁可立是同年,這里的「先生」仍有傳統稱呼的意義。
6、清初,稱相國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後,官場中已少用「老先生」這個稱呼了。
7、辛亥革命後,「老先生」這個稱呼又盛行起來。交際場中,彼此見面,對老成的人,都一律稱呼為「老先生」。
8、80年代後「先生」的用法更為廣泛。婦女也將自己以及別人的丈夫稱為「先生」。
楊絳先生: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 江蘇無錫人,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
楊絳先生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楊絳先生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2016年5月25日,楊絳逝世,享年105歲。
楊絳先生文學作品語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