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在媽媽身邊就乖一些
❶ 真相讓人又心疼又無奈,為什麼孩子離開媽媽就變乖
很多孩子會在其他大人面前表現得異常乖巧,可是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就會各種撒嬌、哭泣。大人們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我原本也不明白,直到我遇見了這樣的事情。
我姐和我姐夫有時候會忙於工作,就會讓侄兒到我家來寄住幾天。
第一次我侄兒來我家的時候,我姐把他送到了我家門口,然後和我侄兒簡單的交代了幾句,就匆匆離開。
那個時候,我侄兒沒有大哭,也沒有任性的抱著媽媽的腿不讓她走,他反而還對自己的媽媽微笑,讓她早點來接他回家。
說到底,是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喜歡也好,害怕也罷,他們都不會去表達。那麼,既然孩子表達不了,那父母就主動表達吧,你家孩子看到你回家的時候,是不是也這么"不懂事"呢?
❷ 為何有些孩子,媽媽不在就變得很乖不是因為懂事,父母都得知道
幾乎不少家庭中,都有個「磨娘精」的孩子,他們的表現,都是喜歡黏著自己的媽媽,折騰自己的媽媽,媽媽一不在,就會表現的特別乖。
有的寶媽們會很享受自己孩子的黏,覺得孩子很喜歡自己;有的寶媽們則是會因為自己孩子過分黏自己,而失去了耐心,一直處在崩潰的邊緣,對孩子忍不住打罵,大吼完自己又後悔的不行,反反復復。
而最讓寶媽們覺得崩潰的是,寶寶只要自己一不在,就表現的特別乖,不哭也不鬧,一個人坐著都十分乖巧,只在自己面前跟個小惡魔似的。
「我要崩潰了,帶孩子帶的我各種不安生」,寶媽的一句話說出多少人的心聲!
朋友前兩年剛生了個十分可愛的寶寶,每次別人看到都忍不住想要捏捏她的臉,抱抱她。如今孩子已經兩歲半了,這兩年多的時間,都是朋友辭職在家帶著孩子的,本以為朋友會很樂意和這么可愛的寶寶朝夕相處。
卻沒想到當提起帶孩子這件事時,朋友卻忍不住想哭,她說「我都要崩潰了,帶孩子帶的我各種不安生,她太黏我了,每天恨不得跟樹袋熊一樣掛在我身上,我上廁所不帶著她她都會哭上半小時,其他人要幫忙帶她她都不願意,就一直纏著我」。
當朋友在說這些的時候,身邊的小寶寶也在咿咿呀呀地學著朋友說話,讓旁邊的人不知是該笑還是該氣。
的確,現在很多孩子都出現了喜歡黏著媽媽的現象,在媽媽面前是小惡魔,在別人面前都是小天使,讓媽媽們十分頭疼,而這一現象,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其實還是因為孩子愛自己的媽媽。
為何有些孩子,媽媽不在就變得很乖?不是因為懂事,父母都得知道
孩子也只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她們做出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著自己的原因。一般來說,孩子只要媽媽一不在就會變得很乖,而一黏著媽媽就會變得很鬧的表現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孩子在3歲之前很粘人
當寶寶在剛出生的三年裡,是對母親格外依賴的時候,不管是生活上的生理需求,還是 情感 上的慰藉,都是來自於媽媽們的愛意和溫柔照顧。
剛出生的寶寶們雖然沒有和母體連在一塊了,但是十個月的朝夕相處,也讓寶寶對於媽媽身上的味道等都十分熟悉,寶寶在剛來到世上之後,也只有媽媽的懷抱能夠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而在寶寶越長越大的時候,寶寶的自我意識也會得到一定的加強,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寶寶也會開始有自己的主見,再加上對環境的認知,寶寶也會漸漸開始不黏著媽媽,更多的時間是自己一個人 探索 這個世界,或者和別人一起玩耍。
2- 孩子有怕生的現象
很多寶寶性子里是比較膽怯的,社交能力弱,也就會更喜歡黏著自己信賴的媽媽。比如說身邊有個朋友就是這樣,當別人去她家做客的時候,她的孩子就會一直跟在媽媽的身邊,不讓別人碰,也不跟別人說話。
一次,她因為工作有急事,就把孩子放在了另一個朋友家一下午,等她去朋友家接孩子的時候,孩子卻哭得十分厲害,一直抱著媽媽不肯鬆手。在那之後,孩子更喜歡跟著她黏著她,不管她去哪裡都要鬧著跟著媽媽,有陌生人來的時候,她也只會一直抱著她或者拉著她。
3- 孩子找不到自己媽媽
其實寶寶在剛出生的那幾年裡,都是十分沒有安全感的,媽媽們在帶著寶寶的時候,有的時候難免也會疏忽。
比如說媽媽看到寶寶在玩自己的玩具玩的十分專注,就會想著不打擾寶寶而自己回到房間做自己的事了,當寶寶玩著玩著一回頭,突然發現自己的媽媽不見了,找不到媽媽了,就會開始變得十分恐懼,也會開始大哭。而等媽媽再出現在寶寶面前的時候,寶寶就會緊緊地拉著自己的媽媽,不肯放手。
如果孩子一直都是媽媽帶大的,對於媽媽的一舉一動也會更上心,不管身邊有沒有別的親人,寶寶都只會注意著自己的媽媽。
當寶寶有黏媽媽的現象出現時,媽媽們應該感到慶幸和欣慰,因為只有寶寶對自己是信任和愛的,才會願意一直跟著自己的媽媽,也只有自己給足了寶寶安全感,寶寶才會更依賴自己。
但有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把控好度,發現孩子有過分黏自己的現象出現時,還是要盡可能地藉助旁人來減少寶寶黏自己的時間。
❸ 寶寶與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很調皮,離開媽媽後會變得乖巧,這是為什麼呢
寶寶與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很調皮,離開媽媽後會變得乖巧的原因:因為許多孩子都是有這種表現,媽媽沒有在的情況下,孩子聽話,一旦媽媽發生孩子就十分的粘媽媽,孩子的這類表現徹底正常的,主要是因為孩子和媽媽在一起贏得了充裕的歸屬感,僅有歸屬感充裕的孩子才能夠在媽媽不在身邊的情況下輕松路面對未知的世界,孩子歸屬感是不是充裕不要看孩子是不是粘媽媽,反而是看媽媽離去孩子後再度回家孩子的表現。
兒童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是很清靜的,答案是陌生的環境和不熟悉的人,孩子往往特別的清靜和聰明,其實就是孩子對自己的防範意識,由於清靜和聰明可以換得更多的是獎賞和稱贊。例如大家經常聽見老年人對孩子說,你乖一點就會有糖吃,就能看電視。這其實就是人類基因組里的揚長避短,因此孩子一旦進到到陌生的環境或是不熟悉的環境便會特別的聰明。也證實你的家婆帶孩子時長並不是很多,和孩子中間並沒建立起真真正正的依戀關系。
❹ 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為什麼孩子反而表現得更乖巧懂事
我小時候聽過這樣一句俗語:“兒見娘,無事都要哭一場。”小孩子對媽媽是非常依賴的,只要有媽媽在的場合,就可以隨意的撒嬌,因為孩子們很清楚,無論怎麼樣,媽媽都會替自己擺平,只是我們長大以後,卻沒有辦法給父母這種依賴,還真的是不太公平呢!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永遠都是多餘孩子給父母的,在我們的文化裡面一直都是這樣。
❺ 媽媽在孩子就鬧騰,媽媽不在反而乖,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媽媽在孩子就鬧騰,媽媽不在孩子就比較乖,這是媽媽的問題嗎?當然不是。這是孩子的問題嗎?也不是。這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變奏曲”,作為家長我們都應該明白。
孩子喜歡粘媽媽的這些說法要立刻反駁
孩子粘媽媽是安全感不夠。錯,媽媽離開後,孩子看到媽媽的那一刻是高興且愉悅的,她喜歡和媽媽在一起,這不是安全感不夠,相反證明孩子的依戀關系是正常的,安全感是充足的。
孩子粘媽媽是孩子膽小。錯,孩子粘媽媽並非孩子膽小,只要在陌生的環境下孩子可以自如地面對,證明孩子不膽小,不要過分強調孩子膽小,給孩子添加標簽。
孩子粘媽媽是媽媽不會帶娃。錯,和媽媽無關,和孩子的性格無關,這是孩子正常發育過程中的特殊表現。
孩子粘媽媽說明孩子獨立性差。錯,這么小的孩子獨立性還看不來,獨立性是逐漸發展出來的,不是一刀切的。
其實孩子粘媽媽恰恰說明親子關系很好,所以如果你的婆婆總是說你不會帶孩子,下一次你可以直接告訴她,孩子不粘奶奶是因為不信任奶奶,並不是說明孩子帶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