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中國為什麼讓孩子留學

中國為什麼讓孩子留學

發布時間: 2023-08-16 11:19:26

A. 有些中國父母想方設法也要讓子女出國留學,有什麼背後的原因

有些中國父母想方設法也要讓子女出國留學,有什麼背後的原因?

大學畢業,出國讀研究生的很普遍,兩個條件,一是負擔孩子出國的費用不會影響家庭的正常生活,二是小孩要有這個能力,起碼要考進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這樣不管回國還是留在美國將來都會發展不錯。

應該還有其他的很多種原因,歡迎各位朋友補充,總體來說現在會,好很多了,隨著祖國的發展,人們的經濟能力,文化層次都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八零後九零後,甚至是00後,逐漸的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對於出國留學深造這種事情會變得越來越理智,有針對性。

B. 有些中國父母想方設法也要讓子女出國留學,這是為什麼

在以前那個年代,大家總是會覺得國外的教育是非常的好的,他們的一切都是好的,也不相信自己國家的一些東西。他們認為國內的教育體系不是特別的良好,所以總是省吃儉用,把錢都省下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去國外闖盪一下,能夠鍍個金,這樣在回來之後就會有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不管是工作還是相親,都會有一些值得炫耀的資本。

但是整體來講,現在這個社會真的要好很多了,因為我們的祖國在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經濟能力也在提高,文化層次也有一定的提升。所以國人也慢慢的成為了社會當中的中流砥柱,大家對於留學深造這樣的事情,就會更加理智的去對待,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一窩蜂的想往外面跑了,畢竟還是自己的祖國最好。

C. 中國的小孩為什麼多出國讀大學

國內的文科教育教學生「知識」,而美國人文教育教給學生思維方式和邏輯,這可能是中西方教育差別最大的地方,也是諸多家長尋求西方教育的原因。 許多父母送孩子早早出國是希望能幫助孩子增加考上國外名牌大學的籌碼。越來越多的父母希望替孩子尋找的,是一種中國無法給予的教育方式和社會環境。 出國的目的與其說是將西方教育作為自己已經受到的中國教育的比較與延伸——如同二十世紀初的前輩一樣——不如說是對中國教育的放棄與逃離。留學也由了從開闊眼界,挑戰自身認知的行為而變成僅僅是增加自身就業競爭力的砝碼。

D. 為什麼要讓孩子到國外上學呢

為什麼要讓孩子到國外上學呢?

「留學」最初的概念或本義是「求新」和「深造」的意思,現在異化成了「躲避」和「謀生」?也正因為內涵發生了變化,所以讓許多家長和學生自己十分矛盾和糾結。出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或者說,為什麼要送孩子出國讀書?僅管這可能是個常識,但也的確是個原則問題,必須想清楚,因此,也很值得家長們交流。有位朋友最近就碰到了這樣的難題:自己的女兒開學上初二,她打算讓孩子高中就去加拿大讀書。動因有四:一是另外一個朋友的孩子自初中就在美國上學,今年考上美國一所不錯的大學,有成功先例;二是現在出國比高中以後容易,甚至「便宜」(費用低),三是可以更早地能融入當地社會;四是要讓自己的女兒過「普通人」的生活,國內「太垃圾」,出國後就別打算回來了。盡管理由貌似充分,但她的決定還是招致多數親朋的反對。(孩子的態度首先是糾結、茫然。後面單說。)她讓孩子出國的目的,核心是「要讓孩子過普通人的生活」。什麼是普通人?什麼叫普通人的生活?讓孩子高中就在國外讀書,估計要花兩百萬讀完大學,然後呢?按她的說法就是留下國外別回來,就能過「普通人的生活」嗎?首先,她的決定有「攀比」嫌疑。攀比的意思是不顧自己實際條件,也不了解對方真實情況,盲目對照類比仿效。這種現象反映在工作、生活中的幾乎各個方面。那位朋友曾在美國公派三年多,期間將孩子帶到身邊,就在美國從初中開始讀書。幾年下來,孩子就被完全「洗腦」:美國的教育制度和教學模式大家都知道,輕鬆快樂,哪個孩子不喜歡?就這樣,三年多下來,孩子不願意回國了,回來也不好與中國的教學內容「接軌」,於是乎,朋友就開始活動讓孩子繼續「留學」,期間費的周折,所受的累以及讓孩子獨自留在朋友的朋友家擔保託管的糾結、掙扎,用她的話說,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當然,還有賣房子借錢等高昂的學費籌集,哪一件事情都不輕松。可是,眼下這位朋友不想這些,就認為結果是好的:畢竟考上大學了,而且鍛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而且精神狀態不錯。家長自豪,孩子如意。其實,大家都知道,這種結果四個字:無奈,幸運。讓孩子盡早出國,培養獨立生活能力,是個好想法。可是,平時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或者有也不想乾的孩子,為什麼要花那樣的代價放到國外去培養呢?說句難聽點的,要生存是沒問題的,流浪狗都能找到食物,但那隻是生存,不是生活。因此,要培養這個能力,現在就讓孩子從洗碗開始。另一方面,讓孩子早出去說是能融入當地,好多人早就不這么想了。能融入嗎?為什麼要融入?更可能的結果和更多的例子是:中不中,洋不洋。再說讓孩子「過普通人的生活」。這句話多數情況下很虛偽。都恨不得傾家盪產供孩子出國了,都不想讓孩子回國了,還口口聲聲說這是「普通人的生活」,不普通的生活該是什麼樣子?還是那句話,這就是家長的精神分裂:既想出眾,又在從眾。自己沒個准注意,孩子肯定受影響。關於「中國環境差孩子將來受委屈」,所以要把孩子送出國。很多家長把這個也當做送孩子出國的重要理由。其實,你可以這樣想想,中國太平過嗎?世界太平過嗎?生活太平過嗎?國外就真的是天堂樂園嗎?家長沒定性,孩子沒本事,走到哪裡你也不會踏實。沉住氣,慌什麼,你家又沒出貪官,急著去國外干什麼呢?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茶藝國學

說說孩子學習茶道會有哪些收獲。
首先,孩子們學習茶道是從學習茶之「禮儀」開始的。茶道禮儀與中華禮儀一脈相承,是中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份。中華文化中,「禮」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一個人從小學習傳統的禮儀,可以培養出極好的風度。而這種風度會隨時表現在孩子的待人接物之上,會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成長。西方文明培養「紳士、淑女」,而我們的東方文明培養的則是「君子、賢婦」。這種外在之禮,其實無時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內心,是禮讓人有別於野蠻和不文明,是禮讓我們有別於西方人,是禮確定了中國人與眾不同的地方。失去了禮,也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我們文化的精粹,事事向西方人學習照搬,在他們面前我們就像小學生一樣亦步亦趨,我們的文化自信從何而來。讓孩子們懂得並從小學習中華傳統中最優秀的部分,刻在他們的骨子裡,流在他們的血脈里,他這一生,總到哪裡都是一個大寫的「中國人」。
為什麼要讓孩子早些學茶道?
孩子們接受能力很強,一招一式都做得非常到位
其次,孩子們在茶道實際操作中必然學會「安靜」二字。茶道的精要在於「靜」,為了准備一個茶席,要挑一個清幽的環境,而環境是能夠直接影響到人的。孩子們進入到這種環境,遠離了喧囂,心與自然更加接近,人也會變得更加天真和純粹。孩子們之所以迷戀電腦、電視,是因為他(她)們離自然遠了,朋友少了,少了父母的陪伴。想想,現在的年輕父母,哪一個不是成天刷手機。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麼去要求孩子做到。孩子一旦感到孤獨,那最好的方式就是進入電腦和電視的世界裡去。喝茶,尤其要父母帶著孩子一道泡茶、喝茶,與孩子一起閱讀、聊天,在這種氛圍中,孩子與父母皆能獲益。讓孩子靜,父母要先靜,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去關注他(她)的成長,比每天與那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發微信要重要得多。我每次看到有朋友用微信分享與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我就會特別感動。你看,與孩子在一起的經歷,也是你個人成長的一部份,讓你在朋友圈中會有加分的。如果你是一個真正懂得愛孩子愛家庭的人,你就也會成為值得朋友信賴的那個人。
再次,在茶道的實際操作中,孩子會學會「謹慎」。有的家長可能擔心,孩子泡茶會燙到自己或是別人。其實,這一點是不用過分擔心的。相反,孩子們會從泡茶中學會做事必需的專注,並從犯錯中得到教訓。偶而有孩子把水灑出來,也不至於有嚴重的燙傷,因為在專業的老師指導下,孩子們會嚴格按照規范流程來操作,讓他(他)們遠離危險。即使打爛一個杯子什麼的,也不是什麼大事,不必過於緊張和責備。不犯錯就不會成長。孩子們在從事茶道的學習過程中,因為要把一道茶泡好,要專注於許多的細節和流程,動作就會舒緩審慎而變得氣質優雅。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是很討人喜歡嘛!比起那些大大咧咧,絲毫不懂得照顧他人的孩子,那就是天地之別了。
然後,孩子在茶道學習中,為他(她)們的內心裡揪播下了國學的「種子」。茶道是博大精深的,一個茶道大師,必然是一個國學大師,學識修為和藝術修養也必是極高的。用茶道去影響孩子,其實就是為他(她)們打開了國學的大門。中國目前的現狀是,有幾代人從小就沒有接觸過國學,他們的國學水平就停留在會背幾首唐詩,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對於四書五經,大多是沒有翻過的。這些幾千年的精華,如果不讓孩子去接觸和了解,那實在是太可惜了。在學習茶道的過程中,提倡孩子們從《弟子規》、《大學》、《論語》等入手,學習一些屬於中華民族的「根」的東西,算作是給他(她)們的心中埋下一顆「國學的種子」。學過的這些經典會成為他們記憶的鉤子,並會成為他們思想的一部分。有豐富的國學營養在孩子們的思想里,他們的生命將會多麼的豐盈。在必要的時候,他(她)們自會去進一步學習提高,而茶道則是他們生命中的國學之門。
其後,茶道是一種審美。有關於茶道的一切皆是美的,茶葉本身來自於大自然,茶山茶鄉茶樹茶葉,無處不是美。泡茶之水亦來自清泉與江河,賞水之餘盡覽山川美色,對孩子們又何嘗不是一種性情的陶冶。茶器茶具之清潔和造型優美,每一件都是藝術品,實用器造得最精緻最美的,差不多就是喝茶的用具了。在喝一泡茶的功夫,同時賞鑒一副書法繪畫作品或是一件藝術品,在茶之外,見識得以提升,審美得以加強,興趣愛好自然要比一般人來得高雅。懂得了藝術的審美,就會帶來道德品質的「審美」,就會懂得一個人應有的節操,從而使自身變成一道經得起泡的「好茶」。
為什麼要讓孩子早些學茶道?
禮儀的培訓要從小著手,才能伴隨孩子的一生,茶道禮儀幫助孩子們變得優雅
最後,茶道將會是父母送給孩子的一個終身的「伴侶」。一個孩子終其一身,影響他最大的,除了父母、老師,就是朋友。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決定了他的生活品質,決定了他的生活的層面。所以,我們一定要送一個好朋友給自己的孩子做為禮物,「茶道」就是這樣一位朋友。茶道會成為孩子終身最忠實的朋友,不管他將來從事什麼職業,因為茶道的濡染會使他氣質不凡。在茶道中,孩子會上到很重要的一課,那就是「分享」,一個懂得分享的孩子會交往一群志趣相同的朋友,請你一定相信,一個愛茶的人,必是一個高雅的人,必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孩子的本性具足了,再天天生活在這樣一群朋友中間,還用擔心他(她)變壞嗎?為人父母者,最怕的是孩子將來學壞,可是你們又不能天天陪伴在他(她)們的身邊。唯有從小培養孩子的志趣,讓他(她)們獲得這種天生的免疫力,並自然具備吸引好朋友的氣場。能夠做到這一點,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國際學校

香港的國際學校學生來自世界各地, 全是已英文上課, 自由教學
國內的我覺比不上, 但香港的學費很貴

要讓孩子讀國際學校的原因:
1、一般國際學校都擁有軟硬體一流的國際化校區,校園風格、環境和國外學校非常接近,環境優美,設施齊全。一個先進的國際化校園不僅有助於學生很快適應校園生活,而且對於後續出國留學以及在海外生活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
2、國際學校採用國際化課程,不僅可以很快提升學生的外語能力,還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和個性,讓他們樂於學習、善於學習。
3、國際學校的住宿壞境都是相當好的,而且住宿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鍛煉個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4、國際學校的教學方式與中式「填鴨式」教學有著很大的差別,它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國際學校的學生更容易適應不同的環境,從而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5、國際學校一般都會有很多外國學子求讀,就讀國際學校可以有很多機會與不同國家的學生進行交流合作,有利於開拓中國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對外國文化的了解,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國外文化。

為什麼要讓窮人的孩子上學

難道富人的子女就不用去上學了嗎?窮富都是,只不過環境畠逼迫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英語

首先,英語是世界通用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所以,中國才用英語作為我們的主要外語去推廣;其次,大小考試,都要用到英語,所以小孩子從小接觸可以培養語言興趣或者英語能力,是挺好的;最後,英語在未來工作中也是有用處的,英語學得好不會是壞事。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

20年後我們的孩子將要面對的時代,是和我們現在和過去的時代都不同的時代。一般人的思維都是「復制」思維,有的人已經因為這種思維方式耽誤了他自己,千萬不要因此而耽誤孩子。 發展的時代 *** 同志很早就說過:「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現在的一年抵得上過去古老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馬克思當年所說的「一天等於二十年」,已經不再是豪言壯語,而是被現實所超越了。 高速發展的科技無情地改變了整個世界。農業社會中農民和工匠的技藝可以代代相傳,沒有什麼變化;工業社會中一個人大學畢業就夠他用一輩子;將來不行了,沒有誰能僅僅靠學校里學到的東西受用一生。 競爭的時代 對於國家,取決於「國民素質」和「人才資源」兩個方面;對於個人,決定於人的素質的培養和發揮。門第、財產、級別、學歷,都不再是個人可以依靠終身的「保險箱」。人的素質的問題,同樣也是如此鮮明、如此迫切地提到了每一個普通人的面前。 新世紀人的素質 *** 同志前不久在一次談話中說:「21世紀將是人才競爭的時代,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沒有高素質不行,不全面發展也不行。」對新世紀人的素質的要求,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全面發展」。也正如 *** 同志所進一步闡述的那樣:「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是對社會最有用的人……只有全面發展、思想健康、思路寬廣、知識淵博、學有專長、又有實踐能力的人,才能做出較大貢獻。」 人的素質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知識、能力、見識。 中國的傳統教育思想歷來只強調「知識」,許多人又把知識等同於「讀書」,進而把讀書等同於「分數」棗這正是「應試教育」的精髓所在,而不在於有沒有考試這種形式。在「才能=知識=讀書=分數」的教育思想之下,學音樂是沒有多大用處的,最多是作為生理的「積極休息」,休息以後好繼續讀書。 能力和見識則是直到今天仍然被中國的教育所忽視的,學校里幾乎沒有這樣的內容,更沒有這樣的要求,能力和見識水平如何,完全與分數無關,自然也與升學無關。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其實「讀書」還是蠻好的,他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就是明證棗盡管能力和見識極差。 知識淵博、學有專長 「知識」絕對不能等同於「讀書」,更不能只讀課本。必須有比較寬的知識面,決不能只有課本上的那一點點。在學校期間,比學習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樣學習知識」的知識,這才是最有用的。 善於實踐、適應社會 孩子走出校門以後,是要社會適應他還是讓他去適應社會,這是一個原則問題。學校里分數好的學生,不一定工作中成績就好。實踐的能力,社會活動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應該從小主動培養,不要畢業以後到社會上碰了釘子、吃了虧,然後才來被動的補課。 思路開闊、想像豐富 無論從事什麼工作,要想大有成就,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有開闊的思路,就必須有豐富的想像,就必須有不循常規的見識和勇氣,就必須在必要的環節跳開邏輯思維的束縛,用創造性思維取代我們前面提到的復制性思維。這正是當前學校教育中最薄弱、最缺乏、甚至是不斷努力扼殺的素質。這也正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音樂對於人的作用 音樂對於人的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兩個特點和三個層次。 1。兩個特點 作用最早 有些專家的研究認為:剛滿2個月的嬰兒就能模仿母親哼唱的歌曲的音高和旋律輪廓,而到了4個月,還能進一步模仿節奏,2歲左右的幼兒能夠唱出2度、3度直至4度音程,並且能夠「瞎唱」自編的歌曲片段。看來,在人類對於藝術的智能發展中,對於音樂的感知能力是最早產生的,可以說是天賦的、生來就有的棗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很多人的音樂天賦沒有得到發展,以致成年人的音樂能力相互間可以有幾十上百倍的差距。 作用最直接 音樂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直接作用於人的心靈。語言和文字都屬於第二信號系統,要經過理解、聯想、轉換等一系列心理過程才能作用於人的心靈,只有音樂是直接打動人心。古老的「禪」學有一句口號,叫做「直指人心」,我想,只有音樂也稱得上這四個字。我想對於任何一個有正常聽覺的人,都能夠分辨出「哀樂」和「迪斯科」的不同,而且會在心靈上得到不同的感受。當然音樂水平高的人,分辨的能力和感知的能力會強得多,但是基本的感知方式和途徑是相同的。音樂的這個特點,至多也只有圖形藝術可以比擬。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書法

學書法有助於陶冶情操,並鍛煉其書寫能力。現代很多人慣於用電腦,很多字到想寫時卻寫不出,最好讓孩子從小學起。一手好字還能為將來工作加分

為什麼要讓孩子拿綠卡在美國上學,而不是F

優勢1簽證
美國留學簽證,屬於非移民類簽證,簽證官採取的是「有罪推定」,先假定有移民傾向。如果來自高風險地區,申請難度又會進一步增加。關鍵是要向美國移民局官員提供充分的、可信的材料來證明自己的留學目的。此外,還要考慮英語的問題,如果沒有好的托福成績,口語又一般的話,比較難通過面簽。通過移民方式獲取綠卡無需以上要求,所在州的學校都可以免費上。
優勢2學生貸款、學費
由於美國中小學全部實行義務教育,即零學費(貴族私立寄宿學校除外),學生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只付午餐費即可。新移民到美國後,在居住地的公立學校辦理入學手續非常簡單,只需出示買房或租房合同,水電費單、電話費單、小孩接種疫苗的證明即可。
如果是一般的國際留學生,那麼就必須和來自全世界的優秀學生競爭數量極為有限的對外籍人士開放的獎學金類別,其難度可想而知。但對於擁有美國身份的學生來說,不僅可以享受多樣化的獎學金、助學金,還可以便捷地申請學生貸款,為在美國的學習生活免除了不少後顧之憂。18歲以上的綠卡持有者可以在拿到綠卡的當年申請各種類型的學生貸款,如上美國優秀私立大學,一年的學費高達五六萬美元左右,當綠卡人士想讀一個2年碩士時,需6萬~7萬美元,可申請一筆貸款。
優勢3讀頂級名校
要進一流的美國名校,像8所常春藤名校,年平均錄取率只有9.2%。一般名校,每年留學生招生人數約為總招生人數的5%~10%,而且面向全世界招生。以哈佛大學為例,近7年來,每年僅錄取7名中國留學生;90%~95%的名額留給永久居民或公民,每年錄取的本土學生在2000名左右。而有些大學的醫學院對於國際學生招收率不超過3%。
某先生在兒子4年級的時候就舉家移民美國,兒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最後被麻省理工大學錄取。跟他兒子同班有一個中國女孩,學習成績也相當優秀,但由於沒有移民美國,在申請大學時,只能以國際生的身份申請,最後去了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由此可見,兩個同樣優秀的學生,即使同在美國讀書,由於身份不同,就讀的大學也會相差很遠。
優勢4獎學金
對於有意申請美國大學獎學金的國際生來說,只能和來自全世界的優秀人士競爭數量極為有限的對外籍人士開放的獎學金。但對於有美國綠卡的人,能享有獎學金的范圍,遠遠超過一個外國人所能申請的。另外,一些各基金會,慈善組織,教會提供的獎學金外國學生不可申請,而對本國學生往往還用不完。
優勢5 ***
由於國際生不允許工作,打工受限較多,首先,只能申請校內 *** ,這類校內 *** 多數是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勞動,而且數量有限,大部分留學生很難獲得。本地生不存在身份問題,法律上打工不受限制,可以自由選擇打工地點。校外 *** 數量多,報酬較高,工作內容豐富。
優勢6醫療費用
留學生高昂的醫療費用只能通過商業保險或自付費用的方式承擔。而本地生醫療費用大多由社會保險或由 *** 承擔。即使自己購買商業保險,本地學生比國際學生的保費也低廉很多。而且父母可以隨時陪伴在身邊,在學習和生活方面可以得到更多的關心和指導。
優勢7就業
持有美國綠卡者在美國工作是不受限制的,優先享受世界500強企業、 *** 機構和非營利組織的實習、工作機會,自由擇業,並獲得與當地人同等的薪資福利。而外國學生在大學畢業找工作時多限於私人公司,與美國學生處於極不平等的競爭地位,即使專業成績很好,這些職業也不對國際生開放。另外,美國 *** 有專門的機構免費為本國人找工作。
優勢8在美國工作後的生活和居留
留學生在美國完成學業以後,首先要解決的是身份問題。美國F-1學生在畢業之後有一年的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資格。如果學生在畢業後60天內仍未申請到OPT,那麼必須離開美國。拿到OPT簽證後,尋求一份工作,再由僱主出面將F-1學生身份轉為H-1B受雇身份。持有H-1B簽證後,申請人可以邊工作,邊申請綠卡。一般周期長達6~7年。除了突出的個人能力與極強的耐心,運氣也同樣必不可少。不僅如此,在這長達數年的漫漫征途中,留學生們還要面臨同工不同酬、不敢換工作等諸多挑戰,更有可能錯過許多職業和個人發展的良機。據美國移民局宣布,2016財政年度的H-1B工作簽證申請滿額,從4月1日開放收件後短短五個工作日,6.5萬個常規名額和2萬個發給擁有美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名額,已全數用磬。自4月1日到4月7日,移民局共收到近23.3萬份H1B工作簽證申請,包括高等學歷名額申請。這就導致移民局不得不採取電腦隨機抽簽方式,抽出65000個常規H1B名額和20000個高等學歷H1B名額。對於未被抽選中的材料,移民局將在日後連同申請費一起退回給申請人。如畢業生找到一份如Google或微軟的好工作,H-1b抽不到,OPT時間一到,最後也不得不放棄大好前程,返回國內。
美國每年發放14萬張綠卡給職業移民,任何國家的公民通過職業移民獲得綠卡的數量不能超過總額的7%,也就是說不能超過9800張綠卡,而中國、印度等國的公民每年申請職業移民的數量遠遠超過這個數。這就使得許多在美國留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即便在美國找到工作,由僱主贊助申請綠卡,也要有漫長的等待周期。如果留學生在美國完成學業後,6年的工作簽證用完仍未拿到綠卡,只能無奈離開美國。據權威部門統計,中國留學生畢業歸國人數逐年遞增。而通過移民取得全家綠卡的申請人子女,早已解決身份問題,可以合法定居在美國工作或繼續深造。由此可見,盡早申請美國綠卡,可以為子女擴寬在美國求學求職的道路。

E. 中國的有些父母,為何想方設法也要讓子女出國留學

我正在想辦法讓我的孩子去留學。背後有很多原因。讓我藉此機會簡單分析一下。這都是根據我周圍遇到或知道的一些情況回答的。一個是父母的一代不是國內教育體系的受益者。因為自己的能力問題,或者其他原因,他們相信外國的東西都很好。包括教育在內,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也就是說,希望父母節儉地省錢,讓孩子出國,鍍金,再回來,能比別人優越,發展。另一個是比較大的群體。也就是說,家庭經濟比較寬裕,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自己孩子的國內成績也不太好,所以希望用錢給孩子鋪出國鍍金的路。

普通人不會受到像中國住宅一樣大的壓力!發達國家物質基礎高,東西比國內豐富,價格不高,生活水平比國內高,外國人少,環境比國內好得多,這些都是引人注目的距離。但是,如果你是第一代移民,如果你喜歡熱鬧,如果你沒有能力得到比較好的工作,你住在那裡比較枯燥,工作也很難找到合適的位置,會有各種程度的歧視感,更深的感覺是你缺少根。所以你看到國內人會很親切,你吃中餐會很舒服。這就是民族存在感吧。

熱點內容
為什麼都說小米手機返修率高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549
為什麼做事能力不好 發布:2025-02-02 09:37:42 瀏覽:740
為什麼雜牌led燈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569
華為榮耀手機為什麼微信視頻來電無提示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475
配速大於每公里跑的時間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2 09:29:09 瀏覽:127
蘋果解鎖開關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2-02 09:24:48 瀏覽:233
冬天晚上為什麼看不見北斗星 發布:2025-02-02 09:21:37 瀏覽:789
6歲男孩為什麼晚上咳嗽厲害 發布:2025-02-02 09:09:07 瀏覽:28
天景山小區房價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8:55:00 瀏覽:211
抖音里為什麼找不到自己 發布:2025-02-02 08:44:49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