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小孩子的肚子為什麼會痛
『壹』 兩周歲寶寶肚子一陣一陣疼怎麼回事
小寶寶肚子疼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一般來說,肚子疼常見的原因有腸痙攣、蛔蟲病、痢疾、腸套疊、闌尾炎等。由於小孩肚子疼的病因復雜,一般要進行多方面的綜合判斷才能確診。當父母的如果了解寶寶肚子疼的大致原因和分類,在面對寶寶肚子疼時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腹痛種種通常,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肚子疼程度與部位可以了解肚子疼的大致原因。 從年齡判斷一歲內的小寶寶肚子疼多半是腸套疊,三歲左右大的寶寶肚子疼腸痙攣的可能性比較大,學齡前兒童肚子疼多由腸蛔蟲引起或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 由疼痛程度判斷 重度肚子疼:靜卧不敢動,多為急性炎症,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等;劇烈肚子疼呈絞痛樣,多為蛔蟲症、尿路結石等;撕裂性肚子疼,常見於內臟穿孔,如胃和膽囊穿孔等。 由疼痛部位判斷 中上腹痛多見於胃病;右上腹痛多見於肝、膽疾病;中下腹疼痛多為腸道疾病;整體腹疼痛多為臟器病變穿孔或病變組織壞死或出血;臍周疼痛多為小腸疾病;右下腹疼痛多為闌尾炎。 應對方法送與不送對於寶寶肚子疼是否送醫院的問題,爸爸媽媽最好採取謹慎的態度。因為,寶寶肚子疼隱藏的問題可小可大,稍不注意,就會耽誤病情。特別是當小寶寶痛得打滾,或伴有高燒、腹瀉或嘔吐等任何一種症狀,更應火速送到醫院診治。當然,有些單純性的肚子疼很可能只是一場虛驚,別看有些疼痛相當劇烈,小寶寶哭鬧不止,但送到醫院以後,疼痛就消失了。這是因為小寶寶得了腸道痙攣,痙攣一旦解除,疼痛立刻緩解,所以寶寶又開始蹦蹦跳跳了。但新手爸媽在分不清楚以上情況時,建議還是送醫院來得保險。 敷與不敷有的父母聽到孩子叫肚子疼,就找來熱水袋給孩子熱敷。這種做法對因受寒、飯食過多引起的胃部脹痛有效,能緩解胃腸痙攣,減輕疼痛。但有些疼痛就不那麼簡單了,熱敷反而會加重病情、引發危險,比如蛔蟲病(這也是小寶寶肚子疼的常見原因)。當某種因素刺激蟲體時,可使蛔蟲竄上竄下地蠕動,刺激腸道引起更加劇烈的痙攣疼痛,此時按揉寶寶肚子,只會更加刺激蛔蟲,甚至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還可能穿破幼兒嬌嫩的腸壁,引起腹膜炎。 揉與不揉寶寶叫肚子疼,媽媽總喜歡幫寶寶揉揉,覺得一定能緩解孩子的疼痛,這種方法對胃腸道痙攣引起的胃腸絞痛有一定效果。但是以下情況可不能隨便揉肚子。 急性闌尾炎在小孩子中也較多見。兒童闌尾炎在早期並無典型症狀,可能肚臍周圍有輕微疼痛,有時有嘔吐、腹瀉的症狀,按壓肚子時疼痛並不明顯。小孩子的免疫功能較差,患闌尾炎時很容易發生穿孔。如果爸爸媽媽此時按揉寶寶的肚子,或做局部熱敷,就可能促進炎症化膿處破潰穿孔,形成彌漫性腹膜炎。 腸套疊多見於年幼兒童,特別是肥胖兒童。由於被套入的腸子血液供應受到阻礙,引起疼痛,時間久了發生壞死。如果盲目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當寶寶肚子疼時,做父母的不要過於緊張,一旦覺得自己解決不了,最好的辦法是盡早帶寶寶去醫院。 令人費解的習慣性腹痛 習慣性腹痛是一種還沒有列入一般的教科書中的常見小兒腹痛,當排除各種可能性的急性疾病和蛔蟲病外,找不到病因的各種反復性肚子疼都可能是習慣性腹痛。這種肚子疼的原因還不清楚。 目前,對於習慣性肚子疼還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爸爸媽媽要盡量防止寶寶發生便秘,平時多給寶寶吃水果、酸牛奶等有利於胃腸道消化功能的食品。寶寶發作疼痛時,爸媽可用拇指壓迫足三里穴,可以很快給寶寶止痛,注意不要用指甲壓,以免傷害寶寶幼嫩皮膚。「足三里」的部位是在膝關節下面距離一個手指粗的外側,也可以讓小孩坐在椅子上,屈曲膝關節用右手拇指壓在右膝關節上面(也可用左手量左膝),中指壓在膝關節外側的部位即是足三里的穴位。這個穴位的上下范圍較大,所以不需要很准確。
『貳』 兒童老是肚子疼怎麼回事
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常說的腸痙攣,多見於學齡前兒童。它的典型表現為無明顯誘因的腹痛,程度較輕,不伴有嘔吐、腹瀉、發熱等症狀,疼痛部位多位於臍周,按壓腹部無明顯的壓痛,幾分鍾之內會緩解。
還有一種常見的生理性腹痛是由便秘引起的,這種腹痛經常症狀比較劇烈,但在排便後症狀即可消失。對於生理性腹痛,大多孩子會在幾分鍾內得到緩解,緩解後可正常的玩耍、活動、吃飯等,不受影響。
常見的病種有急性闌尾炎、腸套疊、膽道穿孔、消化道穿孔、腸梗阻、卵巢扭轉、膽道畸形、消化道畸形等。
『叄』 孩子老說肚子疼是怎麼回事
寶寶肚子疼 4種表現不是病
寶寶一喊肚子疼,當媽的就很著急,其實,有些情況下,並不是疾病引起腹痛,根本無需葯物治療,媽媽也不必太過擔心。只要稍做處理就可以緩解症狀。
1.長得太快了
小小在睡覺前總是說肚子疼,整個肚子都感到輕微的疼痛感,媽媽問了很多次,具體哪裡疼他也說不上來,就在媽媽打算帶他去醫院的時候,明明的腹疼卻又消失了。
原因:胃腸生長痛
屬於生理性的胃腸生長痛。寶寶代謝旺盛,不僅個子長得快,就連內臟等胃腸器官也在相應地生長,由於長得太快了,腸胃的血液供給相對就不足了,再加上寶寶的植物神經功能尚不穩定,胃腸平滑肌容易發生痙攣性收縮,就會出現陣發性腹痛。
對策:按摩緩解疼痛
胃腸生長痛並不是疾病,一般疼痛不會超過10分鍾,它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暫時的不適。當寶寶感到肚子疼的時候,媽媽可以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一下寶寶的肚子,或者用熱水袋、熱毛巾熱敷腹部,也可以按寶寶的揉足三里穴,過一會兒,疼痛感就會減輕並消失
2.肚子著涼了
天氣熱了,苗苗因為貪涼快,晚上睡覺的時候乘媽媽不注意踢掉了被子,醒來後雖然沒有感冒,卻直喊肚子痛。
原因:功能性腹痛
醫生對彎彎的診斷是功能性腹痛,類似的情況多發生在兩歲以上的寶寶,可能與食物過敏、起立性調節障礙、心理情緒紊亂等有關。
對策:對症下「葯」
引起功能性腹痛的原因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相應也有所不同,家長應仔細觀察,找到寶寶腹痛的原因並作相應處理。
原因1:起立性調節障礙性腹痛的寶寶身體比較弱,容易疲勞,站的時間過長容易暈倒。
對策:寶寶要加強營養,注意飲食搭配,攝取各種營養素,多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原因2:過敏性腹痛,寶寶在食用牛奶、蛋類、魚蝦等食物後發生的腹痛。
對策:別再吃這類食物了。
原因3:有些孩子容易緊張或擔憂,因心理緊張或壓抑可引起腹痛。
對策:多和孩子聊天,讓他放鬆心情,避免緊張情緒。
3.著涼引起腹痛
寶寶的小肚子上沒什麼脂肪,腹壁比較薄,尤其是肚臍周圍更是如此。當小肚子著涼了,胃腸道平滑肌受到了寒冷的刺激,就可能發生強烈收縮,引起痙攣性腹痛。此外,小肚子著涼還會使腸蠕動加快,增加便便次數,只要便便無粘液及膿血,就沒有關系。
小肚子保暖
為防止寶寶的小肚皮著涼,媽媽在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重點保護好寶寶的肚子,就算再熱,也要在寶寶的腹部蓋上一點東西,哪怕薄薄的毛巾毯也好。如果寶寶 貪涼踢被子,就給他做個小肚兜。三伏天的時候,我們總會看到一些小寶寶光著身子跑在外面,天氣再熱也要保護好孩子的腹部,使其胃腸道始終保持正常功能。
Tips:如果寶寶因為肚子著涼而腹痛,可以用熱毛巾熱敷和按摩,因為熱的刺激可使胃腸道舒緩,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3.動得太厲害了
妞妞身體很健康,可是上了幼兒園後只要參加賽跑、跳橡皮筋這樣的活動後,就會感到肚子疼,老師知道了這個情況後,鼓勵妞妞多參加一些小運動量的活動,如捉迷藏、滑滑梯,妞妞果然沒鬧過肚子疼了。
4.運動性腹痛
妞妞這樣的情況屬於運動性腹痛,一般疼痛多發生在劇烈運動之後,只要運動停止,疼痛也就消失。運動造成的腸胃振盪以及消化器官供血相對減少等,是造成腹痛的主要原因。這種腹痛就算是大人也常常會發生,
運動有度
寶寶的運動量不能突然間加大,而應從小培養,堅持每天鍛煉,讓身體慢慢適應,然後逐漸遞增,並持之以恆。盡量少做奔跑、彈跳等劇烈運動,每次運動時間也不要過長。飯後不要馬上運動,以免胃腸道功能失調,引起消化不良。
情緒緊張了
彎彎的腹痛很奇怪,有時候玩著玩著就喊肚子疼,而且疼痛的地方也不同,有時候在肚臍這里,有時候在肚臍周圍,還有些時候又到了心窩處。疼痛發作時,彎彎臉色蒼白,情緒緊張,惡心、嘔吐,無法進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