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經常咬手腕
㈠ 寶寶五個月了總是吃手怎麼辦
寶寶剛出生時,口唇接觸媽媽的乳頭就會自發地作出吃奶的吸吮動作,這是一種生理性的吸吮反射。當他們在飢餓時,無論口唇碰到什麼東西,都會引起吸吮反射,甚至在熟睡中也會自發的出現吸吮動作。 稍大一點,飢餓時大多數寶貝(占嬰兒的90%)會將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這是一種正常現象,爸爸媽媽不必太在意。 2~3歲後,寶寶飢餓時會要求吃東西,這種吸吮手指現象逐漸消失。 寶寶4歲了,還吃手,甚至出現咬指甲、咬被角、咬衣服袖口的現象,就可能是行為問題,需要進行矯治了。 應對吃手有對策 1.讓寶貝享受吮吸的快樂。媽媽要盡可能用母乳喂養寶貝,讓他充分享受吮吸的快樂。如果要斷奶,要及時添加輔食和配方奶,逐漸過渡,讓寶寶有一個適應過程,切忌突然斷奶,讓寶寶感到焦慮和沒有安全感。 2.多陪陪寶寶。爸爸媽媽要多摟抱、多陪伴寶寶,仔細分辨寶寶的各種要求,滿足他的各種需要,有條件的媽媽可以為寶寶做撫觸按摩,睡前給寶寶講輕松愉快的故事,讀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寶寶愉快地入睡,時時感到安全、幸福、滿足。 3.給小嘴找個依靠。當寶寶吃手時,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塊磨牙餅干,讓他的小嘴啃啃,或來個安慰奶嘴或磨牙棒替換一下小手。(提示:安慰奶嘴和磨牙棒要注意清潔和消毒。) 4.為寶貝營造寬松、溫馨的氣氛。媽媽爸爸最好為寶寶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穩定、寬松的成長氛圍,讓寶寶快樂成長。 5.夥伴多多,活動多多。媽媽爸爸可以讓寶寶多和小夥伴一起玩耍,鼓勵他廣交朋友,多接觸外面的新鮮世界;為寶寶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盡量不讓他一個人閑著,他就想不起來吃手了。 6.請醫生幫幫忙。如果寶寶滿4歲了,還吃手,媽媽爸爸就應當帶著寶寶一起咨詢心理醫生,和醫生一起分析寶寶吸吮手指的原因,根據不同原因進行糾正,輕的可指導爸爸媽媽滿足寶寶情感需要等措施,重者採用行為矯治方法。 厭惡療法 在寶寶經常吸吮的手指頭上抹黃連素等無毒的苦味劑,或纏上紗布,讓寶寶吸吮時產生厭惡感,減少或消除這種不良行為。 負性療法 讓寶寶在一段時間里反復不停地吸吮手指,直到他感到不舒服、不愉快為止,促使他慢慢改掉這種習慣。 特別提示:在矯治過程中,媽媽爸爸的態度要和藹,語言動作要輕柔,以關愛鼓勵為主,不要大聲呵斥、打罵寶寶,寶寶有進步時,要及時給以表揚。 以上方法您不妨試試,希望對你和寶寶有幫助,祝寶寶健康快樂! !
㈡ 小孩總愛抓人咬人是怎麼回事
孩子愛抓人咬人,家長要先搞清楚他行為背後的心理動因,然後再想怎麼解決?對於幼兒(特別是兩歲左右的幼兒),他們愛抓人咬人,一般是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表達需求,「求關注」,吸引對方的注意,和對方打招呼。因為小孩的手沒有輕重,精細化動作還有待提高,力度掌控還不夠精準,因此可能會給人的感覺是他在攻擊別人。
引導孩子改善抓人咬人的現象,其實是幫助孩子發展情緒管理能力的過程,家長要始終做到平和、淡定、接納。
(最接地氣的育兒公眾號:思思說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