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都遺傳o血型
A. 我丈夫是AB型,我是B型血,為什麼生的孩子是〇型血
首先應該確定所驗血型是否准確,AB型血和B型血普遍情況下只能產生A B AB後代,但在確定確實是親子關系,但就是產生了O型後代呢,這畢竟不符合遺傳規律啊?查閱一部分資料,普及下罕見個例,畢竟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血型終生不變,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型也可以變異。血型變異,即血型抗原發生改變,會導致我們在血型鑒定時出現困難,或者發生誤判。目前關於血型抗原變異的研究有很多,但是血型變異的機理目前並無統一的認識,而臨床上血型變異常見於一些白血病,癌症,嚴重感染,老年人,少兒,或者是惡液質患者。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類血型物質的影響 白血病、惡性腫瘤患者體內的病理細胞株分泌的類血型物質進入血液,吸附於紅細胞表面,在血型鑒定時與標準的抗-A、抗-B發生交叉反應,影響血型鑒定,可將O型誤認為A或者B型,或將A型或B型誤認為AB型。
2.ABO血型抗原減弱 如白血病、腫瘤、感染或經化療後,機體紅細胞表面某種抗原暫時性消失,隨病情恢復,紅細胞抗原又恢復原來的特性。
3.紅細胞ABO血型抗體減弱 通常情況下,除6個月以內嬰兒外,健康人血清中存在的紅細胞ABO血型抗體與其自身紅細胞所缺乏的A或B抗原相對應。而有些造血功能異常者,如MM,其相對應的ABO血型抗體缺乏,可能由於MM患者血漿中存在大量異常免疫球蛋白,從而造成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不足。
4.基因突變 如某些電離輻射引起紅細胞系統基因突變等。
就此病例來說,首先得排除醫院方面在血型檢測時是否出現了錯誤。例如某些病理原因導致患者自身血型變異,ABO抗原表達減弱或者消失,以及抗體蛋白生成異常等等,從而導致血型誤判為O型,是不是也有這種可能性呢?此時,我們可以通過DNA基因分型來解決這些問題。
無論是CisAB亞型還是B(A)亞型,他們的血型遺傳方式均不遵循傳統的血型遺傳規律,在已發現的這些特殊亞型家系中,他們均有存在與B型配偶生出O型的孩子,所以如果此病例中的父親為這兩種特殊亞型中的一種,那他與A型血配偶就可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了。這些特殊亞型在臨床上沒有什麼不適表現,僅表現為正反定型不相符,可以做基因型分型,結合家系調查,進一步完善特殊血型的信息資料。
所以,遇到亞案例,得淡定的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以避免特殊亞型的發生頻率很低,較為罕見,萬一此事件中的父親真的戴「綠帽子」,我們也愛莫能助了,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
B. 我家小孩O型血!問關於O型血一點知識
不同的血型有不同的遺傳基因: A型血的遺傳基因可以是兩性的A與A結合成AA,也可能是一性的A基因與另一性的O結合成AO,但不管AA還是AO,所表現出來的血型,都是A型,而O為隱形遺傳基因,不能表現出來。 B型血的遺傳基因與A型血相似,有的為BB、有的為BO、但是所表現出來的都是B。 AB型與O型血遺...傳基因都與所表現的血型一致,AB型的為AB,O型的為OO。由此可知,凡父、母是A或B型血者,其子女可能是A型或B型,但也可能是O型,因為A型或B型都含隱性遺傳基因O,當父遺傳基因中的O與母遺傳基因中的O相結合成OO時,則表現為O型。 父母血型的各種遺傳基因在兩性結合時都要發生重組合,重組和後形成子女的各種血型。子女與父母血型間有一定的血緣關系,但是不一定相同。 根據人的血型遺傳規律,有以下幾種情況: 1、父母為A+O血型:子女可能有的血型為O、A型血。 2、父母為O+O血型:子女可能有的血型為O型血。 3、父母為A+A血型:子女可能有的血型為O、A型血。 4、父母為A+B血型:子女可能有的血型為O、A、B、AB型血。 5、父母為B+O血型:子女可能有的血型為O、B型血。
C. 父親是AB型血,孩子是O型血,但孩子是親生的,為什麼會這樣
一個人的血型是由基因決定的。血型基因有A、B、O三種,A基因、B基因為顯性基因,O基因為隱性基因。每個人的血型都是由一對基因決定的。A加B是AB血,O加O是O血,A加O,因為O是隱性基因,沒有表達,所以是A血。同樣,B加O就是B型血。孩子的血型基因,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這就是血型遺傳規律。按照這個規律,夫妻雙方,一個是O型血,也就是兩個O基因,一個是AB型血,也就是一個A基因和一個B基因,排列組合,可能是A、B,但不能是O或者AB。
孩子的爺爺是一個B(a)基因,再加上一個O基因,孩子的奶奶是一個O基因,再加上一個a基因,所以孩子完全有可能會是O型,謎底竟然是這個神奇的基因,遺傳了三代,孩子的爺爺,孩子的爸爸,新生兒。同時,親子鑒定結論下來了,李恆兵與兩個孩子的基因一致率達到99.99%,不排除親子關系。真相終於浮出水面。醫學上有了全新的發現,世界醫學寶庫中又增加了一個珍貴的基因,而遺傳學的規律依然被一絲不苟地遵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