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愛喝奶
① 為什麼有時寶寶不愛吃奶
北京兒童醫院專家表示,影響寶寶吃奶情緒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分為病理性原因和非病理性原因。家長應當仔細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如果厭奶的同時並發濕疹、便秘、腹脹等症狀,那極有可能是病理性厭奶,應當盡快就醫。否則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引發其他疾病。 寶寶厭奶要分為病理性原因和非病理性原因 以較常見的病理性原因乳蛋白過敏為例,其發生率在新生兒中高達2-3%,其主要症狀表現為:濕疹、腹脹、便秘等等。吃奶反而變成孩子免疫系統排斥的一件苦差事,寶寶可能因此變得不愛吃奶。 通常父母雙方皆有過敏史或其中一方有過敏史的情況下,寶寶的過敏幾率分別為40-60%和20-40%;即使在父母雙方都無過敏史的情況下,寶寶依然有5-15%的過敏幾率。臨床顯示,乳蛋白過敏寶寶如果幼年時期沒有得到及時干預和治療,長大後更容易引發其他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所以家長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建議,家長應當為乳蛋白過敏或高風險過敏寶寶更換低敏的特殊配方奶粉,以減輕和防治過敏症狀,改善寶寶的厭奶情況。以聖元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粉為例,這種奶粉所含蛋白質為100%的水解乳清蛋白,通過特殊的酶水解技術,把容易引發過敏的大蛋白分子分解為小段的多肽,能有效降低致敏性,提高喂養耐受性。其奶液滲透壓更低,相比普通嬰幼兒奶粉對寶寶的腸胃負擔更小。更含有豐富鈣、磷等微量元素和DHA、AA,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在降低過敏幾率的同時滿足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需求。臨床顯示,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能夠有效緩解嬰幼兒過敏症狀,較長時間堅持則對預防濕疹復發有顯著作用。 在排除病理性原因後,家長也要細心觀察和尋找寶寶厭奶的其他原因。在此,我們列舉幾種常見情況供家長們參考。 長時間喂養母乳的寶寶可能會因為不習慣奶嘴而排斥奶瓶。家長應該仔細檢查奶嘴,大小和角度是否合適、含在嘴裡會不會壓住舌頭,出奶是否順暢,通常最佳出奶速度是1滴/秒,太快或太慢都會影響寶寶吃奶。如果是奶嘴的問題,家長需要更換形狀大小合適的奶嘴。 年齡超過4個月的寶寶,很可能會因為渴望新的味道而對牛奶失去興趣。家長可以根據醫生建議開始添加輔食,初期可從米粉或稀釋果汁開始,陸續再加入蔬菜泥。不過要謹記一次一種,循序漸進的原則,因為如果寶寶因為食物發生過敏或腹瀉,家長可以迅速找出原因。 好奇心旺盛的寶寶,很可能會因為吃奶時被環境吸引注意力而失去吃奶的興趣。家長應當盡量營造柔和、安靜的進食環境,不要在寶寶吃飯時用聲音或動作分散他的注意力,否則寶寶發現了更好玩的事情,自然就對吃飯沒興趣了。 值得一提的是,家長需要輕松對待寶寶吃奶的情緒。因為照顧寶寶的人,其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如果家長時刻都焦慮並強迫寶寶吃奶,寶寶反而會表現的很抗拒。所以家長要順其自然,不要讓雙方展開痛苦的拉鋸戰。 綜上所述,面對寶寶的吃奶情緒,家長需要做的是細心觀察、冷靜對待。如果是病理性原因,應當及時就醫並根據醫囑採取更換奶粉或其他方式;如果是非病理性原因,應當嘗試改善寶寶的用餐器具、環境。相信在家長的精心照顧下,每個寶寶都會重新愛上吃奶這件事。
② 三個月的寶寶不愛吃奶是怎麼回事
當寶寶出現不想吃飯、惡心及嘔吐等症狀,或吃奶時表現出吸吮無力或閉嘴搖頭,這個時候,媽媽就要注意了。引起三個月寶寶不愛吃奶的原因很多,有以下幾種情況: 1、胃腸道疾病:如果寶寶不肯好好吃飯,不斷打嗝或放屁,且散發濃烈的酸臭味,那麼應該是因為食物積滯導致的消化不良。其他的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腹瀉等也會引起寶寶食慾不振。媽媽最好結合寶寶的大便來判斷。 2、口腔感染:如果寶寶不肯吃奶,或者吃奶以後就不斷哭泣,並且伴有流口水。媽媽就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嘴巴裡面,是不是有破損,或口腔感染。比較常見的原因是寶寶得了鵝口瘡。 3、感染症:如上呼吸道感染、全身性感染症等都會引起寶寶食慾下降,通常還會伴有全身性的症狀,如咳嗽、精神不振等。 4、鼻塞、紅臀:如果寶寶不肯吃奶,還大聲地哭鬧、張著嘴巴呼吸。就可能是因為鼻腔裡面有污物堵住,沒辦法順暢地呼吸。媽媽可以檢查一下寶寶的鼻子,把裡面的臟東西清理出來。寶寶得了紅屁股,也可因為覺得難受而不想吃奶。 5、發熱:如果寶寶吃奶次數減少,甚至不想吃奶,並且精神萎靡,媽媽要量一下體溫,看看寶寶有沒有發熱的現象。 三個月寶寶不愛吃奶的應對辦法: 1、不要強迫餵食:寶寶若出現現厭奶的情形,父母千萬不要勉強孩子,因為強迫餵食只會造成孩子的反感。讓孩子有時間慢慢調整,七個月到一歲左右,奶量應該會慢慢恢復。 2、少量多餐:4個月以下的孩子厭奶,若擔心營養會不夠,建議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只要孩子維持原來的總奶量即可。 3、減少外界的刺激:有些寶寶的厭奶情況,是因為外界的刺激過多,讓寶寶分心,所以照顧者應該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讓寶寶專心喝奶。 4、考慮添加副食品:雖然醫學界建議,父母有過敏症狀的寶寶,可延後至六個月大再添加副食品。但是當寶寶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寶寶的體重達到出生的2倍(6公斤以上)、出生滿四個月後、總奶量達1000ml,其實就可開始添加副食品(如:果汁、米糊、麥糊等副食品)。而寶寶之所以要在三個月大後,才能添加副食品,是因為寶寶此時的腎臟、胰臟較成熟,可以開始處理形態不同的食物。
③ 寶寶拒絕吃奶怎麼回事
有些寶寶會在四-六個月左右出現厭奶期,彷彿突然一下對食物失去了興趣,去醫院檢查,卻沒有什麼身體異樣。有經驗的媽媽們會說,寶寶可能到了厭奶期。雖然厭奶期是寶寶的一個正常生理階段,一般過段時間就好,但是看著寶寶吃不好,媽媽們心裡難免著急。什麼辦法能夠幫助寶寶度過厭奶期呢? 孩子厭奶,可能有不同的原因,針對不同原因有不同的方法。不過首先要確定,孩子是否只是厭奶,而不是因為疾病等原因造成的食慾不振。 因為好奇心增加出現的厭奶,其實是種很自然的現象,寶寶身體發育到這個階段,會對周圍的事物發生濃厚的興趣。有時候周圍過於熱鬧的環境就有可能讓孩子失去吃奶的興趣。所以,可以首先嘗試一下,讓寶寶吃奶前和吃奶的時候處於一個相對寧靜的環境中,不要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如果4-6個月左右已經開始添加輔食,發現寶寶因為吃了輔食不愛喝奶,那麼盡管寶寶喝奶量少了,也不要輕易放棄讓寶寶喝奶,另一方也不要放棄輔食,可以適當嘗試增加輔食的花樣,讓孩子的味覺得到滿足。不過,個別寶寶出現厭奶期比較早,比如四個月之前出現厭奶,這時候嬰兒的消化系統還不能完全接受輔食,不提倡提早加輔食,而仍然應當繼續讓寶寶吃奶,可以適當增加餵奶間隔。 有些寶寶厭奶,是因為更換奶粉造成的。如果有必要更換奶粉,最好循序漸進,不要突然更換,不妨每天逐漸添加新奶粉直到寶寶完全適應。 還要留意,是否是因為母乳不足或奶瓶的奶嘴口徑不合適的原因,如果長期吮吸過於吃力,或者奶嘴放在孩子嘴中的角度不舒服,可能也會影響寶寶的進食興趣。不妨調整一下奶嘴或者餵奶的姿勢。 如果是因為長牙等原因造成的厭奶,不妨嘗試一下用勺子餵奶,有可能緩解寶寶口腔的不適應。 不論厭奶發生在什麼時間,爸爸媽媽都不要逼迫孩子進食,可以分別採取以上辦法嘗試讓孩子慢慢適應。觀察孩子的情緒、體重等指標,如果一切正常,就不要太著急。一方面厭奶只是一個階段,會慢慢過去,另一方孩子發育到一定階段,體重不會像初期那麼快速增長,而會有一個相對平緩的發育期,所以對食物的需求量也就不會那麼大,這時候保持規律的進食時間和適度的運動更為重要。當然,如果孩子出現長時間的食慾不振,還是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排除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