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都活潑
① 小孩子為什麼都那麼天真活潑可愛
首先孩子沒有各種功利的觀念,得失全不放在心上。自然活得自在坦盪。他們可以毫不顧忌地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如果一個大人的心也像孩子般純凈,這是個很高的修養境界。然而,他所表現的孩子的行為就不能為別人接受。這就是許多大哲學家遭世人排擠的原因了!
② 幼兒活潑好動的原因有哪些
3-6歲是開發幼兒智力潛能的最佳時期,是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幼兒藝術特長的敏感時期,還是增進幼兒品德的奠基時期。如果孩子活潑好動,就不能嚴格遵守紀律,不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只有分析活潑好動的原因,才能進行針對性教育。那麼,呢? 一、孩子過於興奮 現在的幼兒多為獨生子女,家庭條件較為優越,物質生活富足,身強力壯,精力充沛,活力四射,興奮異常,需要通過活動來宣洩釋放能量。 二、感覺統合失調 通常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大腦的指揮能力與控制能力都較差,難以長時間堅持,不能按照要求行事,不能嚴格遵守紀律,自由散漫,隨意性很大,經常活蹦亂跳,手舞足蹈,身體會晃盪不停,貌似有音樂舞蹈天分,生龍活虎,人來瘋,喜歡折騰,像個跳跳球,不得靜下心來。 三、忽視習慣培養 家長對獨生子女比較寬容,認為「樹大自然直」,忽視了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孩子自由散漫,缺乏必要的規矩,隨意性較大。 四、強化孩子弱點 家長面對孩子活潑好動的情況,沒有及時想辦法解決,而是逢人便說:「我家孩子,什麼都好,就是活潑好動。」如此一來,孩子就認同了家長的心理,我就是活潑好動,沒辦法,靜不下心來,這甚至成為孩子的擋箭牌與借口。 綜上所述,孩子活潑好動與孩子過於興奮、感覺統合失調、忽視習慣培養與強化孩子弱點有關,那麼,家長就應該採取積極有效的教育策略,幫助孩子克服活潑好動的習慣。
③ 為什麼有些孩子很好動
怎樣正確判斷孩子是不是多動症?及多動症的治療方法?
多動症稱之為輕微功能失調。它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發生率波動在5%-10%。多動症的高峰就診年齡為8-10歲,男多於女(3:1-9:1)。病史、兒童行為與活動觀察記錄材料是診斷的重要依據。多動症的主要表現就是多動,是活動過度,此外還是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易沖動、情緒不穩等,所以是一種綜合症。患兒還常伴隨有學習困難,但智力發育正常。進入青春期之後,多動、沖動、注意力渙散等明顯的症狀有所減輕,而自卑、情感抑鬱和破壞行為等卻有明顯增多。學習困難,接受能力差的表現也開始突出。多動症患兒,多數不經任何治療可逐漸痊癒,但尚有一部分患兒可延續為成年期性格障礙。
如果過分好動,可能是基於兩個原因,一個是寶寶天生就屬於那種活動量比較大的氣質類型。另一種可能由於細微腦能量異常引起。活動量大的寶寶容易坐立不安,整天跑跑跳跳、東摸摸、西碰碰,很難安靜地去完成一件事。他們話多、手勢多、喜歡以動態來表現自己的思想,因此,父母往往會認為他們是故意搗蛋的問題小孩,動輒加以責罵,甚至當多動症來看待。
那我們的家長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多動症呢?這里我就介紹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來測試,可以供家長們參考。以下我們列出10種行為,家長可以根據每個行為進行評分。如果「沒有」就記0分;「有一點兒」就記1分;「多」就記2分;「很多」就記3分。它們分別為:(1)活動過多,一刻不停;(2)興奮激動,容易沖動;(3)易打擾其他孩子;(4)做事有頭無尾;(5)常坐立不安;(6)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心;(7)有要求就必須立即滿足,否則,容易灰心;(8)經常哭泣,大聲叫喊;(9)情緒不穩,變化迅速;(10)容易發怒,常出現意想不到的行為。把各種行為分數累加,若總分為15分,您的孩子就可能有多動症。而且分數越高,可能性越大。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去醫院,請兒童心理醫師作進一步診斷。
按說,這些都是不難區分和理解的。可是,為什麼有些家長朋友卻沒有發現和理解,而是簡單的把好動和多動症劃了等號?除了有些廣告宣傳的誤導外,關鍵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較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由於家長對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學業不盡如人意;一旦孩子的學業不盡如人意,自然要找原因,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問題的是極少數人,那麼原因在哪裡呢?找來找去就有了「重大發現」:孩子學習不專心,好動。於是,想起了多動症,於是,孩子從此有了一個標簽貼在了身上。
治療多動症的方法也有很多種,我也向家長朋友們介紹幾種:
葯物治療:葯物治療要謹慎小心,用葯的種類、劑量及時間應由專家指導,密切觀察。
飲食治療: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肯定哪些食物與多動症的發生有關,但在孩子的食物中應盡量避免加入人工色素調味品、防腐劑和水楊酸酯等。
心理治療:這是糾正兒童偏常行為,培養他的良好行為,增進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主要方法。在訓練過程中,家長要有正確的態度,兒童多動症是病態,不應歧視和打罵,以免加重精神創傷。
分散學習法:將孩子的學習時間化整為零,每隔10分鍾就讓他休息一會兒。學習的環境里,不要置放分散注意力的東西。
及時評價法:當孩子表現出安靜做功課,較少小動作時,就及時給予表揚。反之,要及時批評。
程序訓練法:用指導語訓練兒童控制和指導自己的行為。如先讓他觀察大人自言自語寫,然後再自己執行,在做作業時,一邊寫一邊自言自語:我要寫作業了,要認真做,第一題是什麼······
另外,還要培養兒童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經驗證明,這幾種治療方法能減少兒童的多動行為,在長期堅持的基礎上,一般地說,兒童多動症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糾正,使其心理得到正常發展。
④ 為什麼現在的小朋友都很好動,調皮
您好,我從事幼兒教育已經很多年了,一般來說小孩子活潑好動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隨著年齡段的增長,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會加重,潛意識里想要更多的探索這個世界,而且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除過天生多動症的孩子,這種情況在動物界是再正常不過了。
除過冷血動物,哺乳動物的幼崽都很好動,因為隨著身體的增長幼崽的活動量必然會加大,而運動又可以使得骨骼和肌肉進一步發展,這對於幼兒來說可以說得上是天性如此,當然人就比較復雜了,也有很多孩子比較內向,但一般來說,我見過的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很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