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孩子為什麼這么難管
⑴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為什麼難管教
青春期的孩子最是叛逆難管教,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嗎?以下僅供參考!
13歲到18歲之間的孩子已經到了青春期和叛逆期了,青少年逆反心理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主逆反:如果教師家長在對待孩子時過分地運用控制手段,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動自由受到威脅,這攔塌改時,他們就有可能拒絕辦本來願意辦的事,甚至故意去做與要求相反的事,這種現象就是自主逆反。
2.平衡逆反:當教師家長學生之間情緒比較對立時,即使教師家長所持的立場、觀點與孩子一致,孩子也可能產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現出相反的態度,以顯示自己與教師的不合拍,從而維持心理平衡,這就是平衡逆反。
3.信度逆反:教師家長的所作所為隨時隨地都受到孩子嚴格的監督,倘若教師家長本人的行為舉止與他平時所作的宣傳教育相悖,就會造成孩子對家長教師的不信任態度,這就是信度逆反。
4.情境逆反:在特定的機會、場合,學生個體有不同的「心理熱點」,處於一種不同的情感和情緒狀態,如果教師家長不顧及孩子當時處的情境,就會誘發孩子的情感障礙,使孩子緊閉心扉,對家長教師的教育採取排斥的態度,拒絕接受本來可以接受的東西,這就是情境逆反。
5.超限逆反:這是由於教育的容量過大、時間過長,或者教育內容機械地、無時間間隔地重復而產生的`一種逆反態度。
6.禁果逆反:人們往往有一種傾向,越是禁止的東西,如果沒有說明可能為人們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禁止本身就會引起假設、推測,反而常常誘使人們產生好奇並引起探反射,產生與禁止相悖的意向,這就是禁果逆反。
7.歸因逆反:假如孩子了解大人行為的動機不是利他而是另有所圖時就會產生心理對抗,這就是歸因逆反。
8.評定逆反:這是一種因大人與孩子之間評定差距過大而導致的逆向反應。大人在教育孩子時,過分渲染、誇大其詞等都可能誘發孩子產生這種逆反反應。
9.投射逆反:大人把工作成敗的原因主觀地集中到少數對象身上,撇開與此有關的其他因素而引起的逆反態度,這是投射逆反。
親子溝通有技巧
對於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這里介紹幾條比較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
尊重孩子: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簡判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症結。
忌從學習入題: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穩定情緒: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衫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許孩子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