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女人為什麼不能撫養孩子
A. 古代妃子為何不哺乳子女,不僅為了保持身材,還是什麼呢
古代後宮里的妃子生了孩子是不能自己撫養,有專門的奶媽,還有專門供皇子公主住的地方,清朝的就叫“阿哥所”。一來是為了保持妃子們的身材,古代沒有專門的“產後修復班”,如果想要繼續保持皇上的寵愛,就要盡快恢復好身材。還有一個原因是皇帝不允許孩子與母親太依賴,這樣對皇子的教育不好,而且在母親身邊過多的溺愛也是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
讓親母子分離,換嬪妃撫養,其實是清朝比較專用的手段,像前文提到的雍正皇帝,還有蘇麻喇姑撫養十二阿哥,甚至還有大臣或親王撫養皇子,反正就是不讓母親養。這也是總結了前朝外戚干政的經驗,比如呂後,武則天等,所以在整個清朝統治下都是這樣。也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萬一有人想要害皇子,讓生母吃了有毒的飯菜,再通過母乳傳給孩子,所以這時就用到了奶媽。生在帝王家,確實要處處防範,稍不留神就陷入陰謀詭計。
B. 為什麼後宮的妃子不親自撫養孩子卻讓乳母撫養
我們在看清朝的電視劇中,經常看到一些有錢人的家中,或是在皇族的家中,都會為剛剛出生的孩子請乳娘。母乳喂養孩子是人類的天性。作為母親,應該身體力行哺乳孩子。然而,在歷史上卻有一種現象長期存在。母親生下孩子之後,常常不自己哺乳,而是交給專門的奶媽喂養。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種情況在官家富戶普遍存在,在皇家宮廷更是如此。皇子生下滿月後就要離開生母,由他人撫養。這似乎又演變出一種特權符號。孩子生母家有權有勢,非富即貴,非一般人可比,找人代哺也是特權的一種象徵。
孩子一出生就要面臨骨肉分離的痛苦,這不能不說是人生的悲哀。古代乳娘是撫養一個家庭未來的依託。在古代皇家中,他們通常從乳娘的年齡、相貌、健康層度以及乳汁的顏色味道進行選則,可謂是極其嚴格,近乎是百里挑一。也算是嚴格呢。
C. 清朝妃子為什麼不能撫養自己孩子
清朝妃子不能撫養自己的孩子是為了讓孩子與自己的母親分開,避免被溺愛,使得親生母子之間感情不差碰深厚,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從而避免皇子一旦繼承皇位重用生母親族,導致外戚專權現象。清朝最典型的就是雍正和同治,與自己的生母感情淡漠。
在古代宮廷權利之爭非常殘酷,母憑子貴,不讓自己的母親撫養自己的兒子是為了防患於未然。防止他兒子長大後,他母親在後宮干涉前朝政務。這樣做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防止爭權干政。
不讓妃子撫養親生兒子不算是最殘酷的,歷史上最殘酷的是為了立皇子殺死皇子的親生母親也是有先例的:
《資治能鑒》記載了武帝的一段解釋:「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後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意思是:這不是一般兒輩愚人所能懂得的。從古到今國家起內亂的原因,是因為人主年小而母親年壯。女主人獨斷驕橫,淫盪放肆,沒有人能阻止她。你們沒聽說過呂後的故事嗎?所以不得不先殺了她。」
(3)後宮女人為什麼不能撫養孩子擴展閱讀:
褚少孫做慶純在《史記》里補純咐記道:漢武帝住在甘泉宮時,命內廷畫工描繪一張周公抱著周成王接受諸侯朝拜的圖畫,並賜給奉車都尉霍光,於是左右群臣都知道漢武帝想立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數日之後,漢武帝斥責趙氏,趙氏摘下發簪、耳環,叩頭請罪。
漢武帝命人將趙氏拉走,送到宮廷的監獄中,趙氏回頭看著漢武帝,漢武帝說:「快走,你活不成了!」不久趙氏死於雲陽宮。當時暴風颳起滿天灰塵,老百姓都感嘆哀傷。宮中使者連夜抬著棺材出去埋葬她,並在墳墓上作有標記。
後元二年(前87年)春天,漢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佐劉弗陵。四天後,漢武帝去世,年僅八歲的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後來殺母立子的情況減少了,為了防止有干政的情況發生,就有了嬪妃不養自己的孩子,而養別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