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想花時間陪孩子
㈠ 一個男人對自己的孩子都不上心,都不願意花時間陪他,生病了也不願意照顧,我還可以留戀嗎
抽點時間多跟老公溝通一下,就算他在忙也要抽點時間陪陪家人,尤其是孩子,孩子在成長階段需要父母的愛,如果連自己的孩子生病了都不願意花時間陪的話,是有點不盡父親的責任,對於這一點你先跟老公溝通看看他是否有所改變,在做決定。
㈡ 為什麼現在的寶媽都不想帶孩子
孩子,說到這個相信很多90後的寶媽們都聞風喪膽,為什麼如此懼怕呢?
第一,角色尚沒完全轉換過來。這就牽扯到責任感了。因為以前自己自由胡腔散漫慣了,而且有很大部分年輕人曾經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自己從小就是嬌生慣養長大的。甚至有許多人連洗衣做飯都不會。稀里糊塗的成家,有了孩子後。還想繼續依賴自己的父母或者對方的父母。成天就把要工作,要賺錢等借口掛在嘴邊,其實打心眼裡,就是不願意自己帶孩子。興趣來了,抱一抱,玩一玩罷了。雖說愛還是肯定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就是不願意主動承擔一個做父母的責任。這樣的人大有人在,其實就褲喊衫是角色還沒轉換過來,就是缺乏責任感,心智尚未成熟。這種是萬萬不可的,需要立即改正。
第二,生存壓力問題,現在的年輕人,上班時間越來越多,自己的閑暇時間越來越少。自然而然的,分給孩子的時間就更少了。倘若讓一個人把自己所有的閑暇時間都用來陪孩子,想必天底下沒幾個年輕人願意這樣做。即使不是帶孩子,你會願意把你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同一件事上么?也許有人說,會!那是因為你對這件事極其感興趣,以及你屬於那種特別執著的人,否則,沒幾個人願意的。
第三,現在這個 社會 誘惑太大了。對於一個正常的年輕人來說,應該說,對於一個人來說,誰不喜歡玩?而現在這個世界太好玩了,各種 美食 ,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各種美麗的景點,各種電子 游戲 等等。誘惑無處不在,而且年輕人,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誰願意在家裡當黃臉婆帶孩子,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現在的 社會 風氣就是笑貧不笑娼。朋友圈,微博這種各種曬的軟體,真是中國這個 社會 最歹毒的發明。它會讓人們越來越覺得不公平,為什麼別人能過的那麼瀟灑,自己卻要墨守成規,在家裡相夫教子?為什麼別人都能過的有滋有味,自己卻過的平淡無奇。看著別人吃香的,喝辣的,但凡是個正常人,心裡都會產生羨慕,嫉妒。。。久而久之,就會開始厭惡自己的生活。不要說什麼人和人不要比較,這是不可能的。。。你我皆凡人,沒幾個人會具備那種知足常樂的心態。
第四,沒人可以分擔,或者是只有少許人可以分擔帶孩滲高子的重擔。顧名思義,很簡單的道理。 如果 把帶孩子比作一種工作。一個人獨自承受,和兩個人協力承受,甚至多個人分工合作。其帶給家長們的壓力差距是巨大的。作為一個當今 社會 正常的大家庭而言。應該是4個老人 2 個年輕人共同來分擔帶孩子的事情。雖然有些人會說,孩子就是父母生的,為什麼要牽扯到上一輩的老人。這是變相啃老。但是當今 社會 ,年輕人的工作壓力本來就大,競爭如此激烈。而且對孩子的各種要求也日增月益,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學的,越來越講究,越來越高檔。年輕人又要賺錢,又要帶孩子,肯定是承受不住。而且按照正常的中國傳統來說,隔代人一般都喜歡孫子和外孫,他們也願意幫年輕人帶。老人與小孩本來就是一對最合適的搭檔。當然,也存在個別不喜歡小孩的老人,這只能說是一種個例。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老人因為某些原因,無暇幫忙照顧孩子,這牽扯的就更多了,因為自己身體不好,因為要賺錢,或者因為要帶其他的孩子等等,這都是造成無法幫年輕人分擔壓力,從而導致年輕人只能獨自承受帶孩子的重任,因此促使年輕人產生了極度的負面情緒。還要說一類老人,是有能力幫忙,但是不願意幫忙。他們有自己的理由,無非是兩點。其一,我把你們帶大就很不容易了,還要我幫你們帶你們的孩子,那我們自己的生活質量又怎麼辦?這點其實也可以參考第二點,還是「歸功」於目前這個絢麗多彩的 社會 ,誘惑同時也對老年人作用著。當今迅捷的交通以及普及的信息化讓他們這些 50 , 60 年代出身的人,感覺到了重生一般的快樂。曾經年少的同學,摯友等等。以前想見面很難,但是現在幾個小時的高鐵,或者微信等網路聊天軟體上的即時視頻語音等功能,能讓彼此的距離瞬間拉近。說不完的回憶故事,以及對未來幾十年的探討,他們總有話題,而且樂此不疲。如果說手機讓年輕人都變成了低頭一族,其實老年人也是如此,因為曾經的他們從未享受過這種快樂和幸福。然而這種快樂與幸福是要佔據時間的。雖說老年人時間充裕,但是如果他們沉迷這種樂趣,又何嘗願意幫年輕人帶孩子?畢竟留給他們的時間有限,曾經過了幾十年的辛苦生活,好日子終於來了,誰又不願意多享受一下?這也無可厚非,難道不是么?帶孩子是多麼艱難的事情,相比較旅行,嘮家常來說,後者的優勢顯而易見,更何況,他們並沒有 義務 要幫助年輕人帶孩子啊,他們有理有據,不卑不亢。其二,就是觀念問題,有些老人覺得孩子是年輕人生的,而且孩子更需要的本來就是父母的陪伴,而不是老年人的陪伴,有誰敢說,孩子都是老年人帶大的?那父母只是生育機器了么?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跟著父母生活,這根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們年輕的時候,不也把你們拉扯大了么?為人父母親自帶孩子,又有何可以抱怨的呢?這個觀點氣勢磅礴,而且依然有理有據,讓你毫無反駁的機會。因此,年輕的家長們,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吞,縱有千萬不願,但是卻沒有辦法。
第五,孩子本身極其難帶,屬於小惡魔系列。關於這一點,我沒權威證明孩子的性格形成究竟到底百分之百是後天養成的。因為有一種觀點就是,有些小孩子天生就是來討債的。各種磨人,各種不聽話,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旁觀者總說是教育方式有問題,有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味道。可是小惡魔的家長絞盡腦汁還是無法改善現狀,只能認命。對於這種小惡魔,年輕人產生負面情緒是非常正常的。一方面會對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卑,覺得自己教育的很失敗,另外一方面,又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命背,攤上這么個小惡魔。簡直就是來折磨自己的精神和肉體。多次嘗試換著教育方式,還是無法根治孩子的頑劣,由衷欲哭無淚,對自己和孩子都失望的挫敗感。久而久之,精神遊走在崩潰邊緣。
綜上所述,這五點原因足夠讓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帶孩子,然而又沒辦法改變現狀。這就像一個駁論,總有人會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說。那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缺乏責任心和缺乏愛。其實我覺得這應該是當今 社會 造成的。物慾橫流的 社會 現狀,讓很多年輕人在追逐名利的同時,的確可能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和對孩子的愛,但是也有很多年輕人是掙扎在生存邊緣的。不要怪他們無能,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有錢。這些年輕人他們要負責賺錢養家,養孩子,努力在提升全家人的生活質量,然而魚翅熊掌不能兼得。他們已經放棄了許多自己的 娛樂 時間,然而還是不夠。但是人總歸是需要 娛樂 的,沒有誰天生就註定一定要是個勞苦命吧?如果一個人的一輩子都必須要像一個奴隸一樣的生活,那麼他的生活還有什麼意思?所以只能說,每個年輕的家長,要找到一個合適的點,既能讓自己放鬆,又能用最多的時間來陪孩子。
許多人就是因為找不到這個平衡點,所以才產生了抱怨。當然這個平衡點是極其難找到的,以上 五 種原因就是這個平衡點最大的敵人,老一輩的不配合,孩子的不聽話,生活的壓力,自身的定力等等。。。這一切都讓年輕的家長頭疼不已。
但是無論怎麼說,孩子畢竟是自己的,既然選擇生下來了。你們就永遠是第一責任人,因為無論如何,孩子是無辜的。盡最大的努力去愛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