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為什麼這么懂女人
『壹』 錢鍾書:生命留下過「四個女人 」的痕跡,獨與「楊絳」一生鍾情
一生只愛一個人,對於這樣的愛情,世人給予了太多的贊美,以至於讓愛情背負得太過於沉重,反倒將愛壓得喘不過氣來。
到底是否只有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愛情,才算得最崇高,我現在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沒有識得「愛為何物」之前,我也如芸芸眾生中的絕大多數人一樣,期盼著一生只有一次的遇見,堅信只要相互認定了,就會是一眼萬年。
後來明白,愛,是世間最容易生變的事情,它不會是一種狀態,而只是一個過程。
關於錢鍾書,有一句寫給楊絳的曠世表白,感動的不單單只有楊絳,還有千千萬萬個渴望著結婚的女子。 這句話是這樣說的:
幻想著美滿婚姻的人,一定會認為,這句話很甜,很甜。
而一個面對現實的人,淺淺一笑就好。因為,這兩句話,不過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表忠心的甜言蜜語罷了,只是,這句話是因為從錢鍾書口中所出, 博學的他,將愛情的美,還是升華到了文學的高度,反倒讓我們模糊了愛情真實的模樣。
只要是對二人 情感 歷程了解些許的人,就知道,錢鍾書這一生,並非只愛過楊絳一人。所以,不要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把大師幻想成一個愛情聖人。
在愛情里,從來就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那些被美化的,只不過是隱藏了不讓你看到的東西罷了,我勸你別天真。
這三個女人分別是葉彤、趙蘿蕤(ruí)、何靈琰。
錢鍾書與葉彤的淵源,是因為,葉彤的父親葉公超,與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二人是好朋友,所以,雙方父親便有了結為兒女親家的意願,可惜的是,錢鍾書對葉彤並不感冒,也就是沒有男女之意,二人也就沒有了可能。而在這期間,錢鍾書心裡的女人是趙蘿蕤(ruí)。
關於趙蘿蕤(ruí),錢鍾書一定是愛過的,只不過是這一份愛沒有結果。
趙蘿蕤的父親趙紫宸是燕京大學宗教學院的院長,酷愛唐詩,尤其推崇李白,「蘿蕤」這個名字便取自李太白《古風其四十四》里的 「綠蘿紛葳蕤,繚繞松柏枝」 。
而趙蘿蕤本人,如她的名字般,極富詩意。
1932年那年,趙蘿蕤時年20歲,她考入了清華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也在這一年,楊絳從東吳大學轉到清華大學借讀,與趙蘿蕤成為了同學,甚至還發展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閨蜜。
趙蘿蕤人很聰明,在同年級里,年紀最小,剛進入大一,就得了360元獎學金。
她還在朗潤園的草坪上,女扮男裝,飾演莎士比亞名劇《皆大歡喜》里的羅莎琳,吸引了葉公超前來圍觀。大三時,她應詩人戴望舒之約,翻譯了美國詩人艾略特的長詩《荒原》。
才貌出眾的趙蘿蕤,很快在清華園里名聲大震,成為了有名的校花,又因為她身體不好,大家還給她起了一個「林黛玉」的外號。據說,當時追求趙蘿蕤的男士,可以組成一個加強連,其中就包括錢鍾書。
可是,趙蘿蕤看不上錢鍾書,反倒愛上了父親的得意門生陳夢家,倒追心上人,甚至與其私奔,並最終結為秦晉之好。
施蟄存曾說:
據後世學者考證,《圍城》中唐曉芙的姓名、相貌、性格、行事作風等,與趙蘿蕤有諸多暗合。所謂「李唐趙宋」「牽芙連蕤」的隱語,更是不攻自破。「李唐趙宋」「牽芙連蕤」的隱語,暗示著唐曉芙的原型就是趙蘿蕤, 而錢鍾書在《圍城》中,對唐曉芙有多偏愛,也就對趙蘿蕤有多深情。
何靈琰,是何競武將軍的千金,如果大家都不熟悉,那再說,何靈琰是徐志摩和陸小曼的乾女兒,大家或許也就有了解了。
那麼,何靈琰與錢鍾書之間,為什麼會有聯系呢?
1923年,何靈琰出生,比錢鍾書小13歲。她本是錢鍾書在震旦女校的學生,也是他的補習學生之一,為她補習英文,當家教約有兩年。
何靈琰在《錢鍾書··才人》一文中回憶:
在這段時間里,錢鍾書一周給何靈琰上兩次課,上完課後,還經常一起踏著夕陽的余暉,到附近一家叫梅龍鎮的鋪子里,吃嫩金燜面,一邊吃面,一邊討論《圍城》,何靈琰也成為了《圍城》的第一讀者。
據說,有時候,錢鍾書還會在何家吃完飯,晚飯後會一起看星星。妥妥的曖昧之嫌。
而這段時間,楊絳已是錢鍾書的正牌女友,所以,再無後續感情延展。
也許,楊絳與錢鍾書相遇之前,他們都有著各自的感情世界,不論是在萌芽期,還是發展期,總之無風不起浪,空穴不來風, 當遇到真愛的人,反倒渴望立馬撇清其他關系,顯然此刻是最珍視對方。
他們之間曾經有這樣一段對話:
在這言語之中,我們看到了兩個人,因為害怕錯過對方,而做極盡的解釋,而刻意解釋的,又一定是有跡可循的。
可見,他們是同一類人, 因為可以堅守在相同頻率的愛的節奏里,所以,才可以走到最後。
在楊絳與錢鍾書的關系中,還有一封一字情書很經典。
一次,楊絳給錢鍾書寫信,信上只有一個字「慫」。她本以為錢鍾書收到這封信會作難幾天,但沒想到錢鍾書卻很快就給她寄來了回信,信上同樣也只有一個字「您」。
楊絳看到錢鍾書的回信後,感動到落淚。不過她的幾個好友都看不懂二人的啞謎,紛紛好奇詢問。
原來,楊絳給錢鍾書寄去一個「慫」字,意思是問錢鍾書:你的心上有幾個人?錢鍾書痛快地回應「您」,意思是心上人只有你一個。
這樣的文字 游戲 ,在懂的人之間,成就的是一段佳緣,在不懂的人之間,則會變成遺憾的錯過。
而他們婚後的日常又是如何的呢?
錢鍾書在寫《圍城》期間,並不擅長做家務的楊絳,為了支持錢鍾書創作,把保姆辭退了,一個人擔負做飯、洗衣服等家務,只為省點錢,讓錢鍾書少教些課,多留一些創作時間。
據說,楊絳第一次做蝦,看到蝦被刀切時會抽搐,問錢鍾書:「可不可以不吃蝦。」錢卻撒嬌地說:「不,我要吃蝦。」於是,她莞爾一笑,繼續做蝦。
楊絳生孩子住院時,錢鍾書常常苦著臉來匯報「我做壞事了」。
他有時候打翻了墨水瓶,有時候砸了台燈,有時候不小心拔下了門軸上的門球。楊絳只說:「不要緊,我會修。」
看上去,楊絳是要多愛一點錢鍾書的,所以,給了他更多的包容與不計較。 哪有什麼天定的和諧姻緣,不過是一個人愛一點,另一個人懂得也珍惜那一份愛,婚姻的日子,才可以平淡中帶著幸福與長久。
因此,你的愛人這一生,究竟愛過多少人,對你來講,根本不重要,已經過去的,就讓那些與你的未來無關,才是最聰明的態度。
你們之間,唯一重要的是, 結為連理之後,兩個人有沒有,真正把對方,放在彼此人生的規劃中,也就是,你們日子裡生活的點滴,究竟有沒有能夠滲透到對方的生命里,這些積攢,才是屬於你們最堅實的,恆久在一起的理由。
放錯了重點,便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