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旅行為什麼不帶孩子
❶ 為什麼有些媽媽不喜歡帶孩子出去帶孩子出去玩有什麼好處
對於假期帶不帶孩子進行戶外旅行,家家都有各自的看法,願意帶孩子外出的,大多抱著讓孩子長長見識,親近大自然的想法,順便還能增進一下親子關系。
那麼不願意帶孩子外出的是出於什麼原因呢?1、 孩子那麼小,知道什麼
有家長會認為,孩子太小了,就算出去看了,又能知道些什麼,等長大了難道還能記得清小時候看了些什麼?純粹浪費錢。
有的家長還認為,帶孩子出去玩玩看看就能長見識了?玩著玩著心野了還怎麼學習?還不如多背點課文、寫點試卷來得實在呢,起碼孩子成績能上去點。
就像是曾今一度興起的讀書無用論,認為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出去了還不是給被人打工,早幾年不讀書出去打工不僅省了學費,還能多賺幾年錢。
這種想法太主觀了,大人們總是試圖用自己以為的“為你好”控制孩子的思想。
家長認為孩子讀書沒用,就不想讓孩子讀了,家長認為孩子外出看的東西記不住,就把孩子外出的機會全部扼殺了,家長覺得這個東西對孩子沒用,就不管孩子怎麼想的,一句“為你好”堵住悠悠眾口。
家長,現在是什麼時代了,多帶孩子出去看看,給孩子多點感受世界的機會不好么?
孩子小時候看的東西就算長大了記不住,可是你敢說小時候媽媽教的握筷子的方式長大了也記不住?對呀,握筷子每天都在握,可就算一段時間不握了,難道就把握筷子的方式忘掉了嗎?
孩子看到的東西就算當時記不住,可對孩子的影響不是只有當時。
2、 人生觀
孩子在旅行的途中,必定會見識各種各樣的人,看到各種各樣的行事方式,有好,也有壞,更能了解多種多樣的人、事、物,也能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形成一個更為豐滿的人生觀。
你無法預料孩子未來會成長為什麼樣子,但你能夠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孩子添加更多的可能性。
讓孩子的未來能夠有多種選擇,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而完整的人格,可以自己思考、自己選擇,可以在了解多種情況後做出自己最想要的的選擇,而不是學著父母的樣子,或碌碌而終,或枯燥結束。
3、 世界觀
戶外旅行,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學習機會。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讀書固然能夠有所提升,但永遠單一的“死讀書”,更多的恐怕是紙上談兵。
適當的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既是給孩子行萬里路的機會,更能讓孩子將讀書帶到現實世界中,見識的多,孩子的世界觀更能完整。
給孩子旅行的機會
孩子可以在看到大海時感慨,原來書里說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如此的氣概;
孩子可以在高山上俯瞰時感慨,原來書里說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這般的氣魄;
孩子可以在看到大漠時感慨,原來書里描繪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這樣的氣勢。
多帶孩子外出去看看,可以讓孩子的眼界更加開闊,而不是被在家中的小小世界困住,甚至“困住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