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要和別人合作
⑴ 孩子合作學習有哪些好處
合作學習的好處:
1.合作學習有利於體現學生昌嘩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向別人發問,向別人闡述自己的看法。這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更可以增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還可以使他們接受不同的觀點,擴展他們的視野,促進思維的發展。
2.合作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由於強調小組中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並且每個成員都帶有極大的熱情,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這樣問題就變得容易解決。
3.合作學習能增進學生的感情,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幫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感情的過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大家互相勉勵、互相鼓勵,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同時,學會了如何關懷和幫助他人、評價他人,即學會承認他人的優點,容忍他人的缺點,虛心向他人學習,聽取他人的意見。它使每一成員都溶入集體中,增強了集體意識。
4.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學習把學生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它主張那些已經掌握某種知識和技能的學生把知識和技能教給其它成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自學能力也提高了。
5.合作學習能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在組織對話和操練中,小組耐慎行長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誰先誰後、誰問誰答,充分考慮對話的難易度和學生的水平。
6.合作學習拓寬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它不僅將學生個體間的學習孝純競爭關系改變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還將傳統教學中的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而且還將學生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⑵ 為什麼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因為人類的文明要從孩子開始
長大的我們即將老去
只有不孝歷明斷的哺育孩子把傳承接下去
一個懂得合作的孩子
成人後巧告會很快適應 工作崗位 集體操作並發揮作用
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麻煩
產生更多困難並且爛棗無所適從
幼兒期正是人各種合作素質形成的關鍵期
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會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養
培養孩子是長期堅持的事 長此以往 再不斷的 長期的 重復性的堅持中
幼兒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技能以及良好的合作意識
⑶ 培養孩子的合作性,有哪些意義
培養孩子的合作性,有哪些意義?孩子們很小。你告訴他們合作。他們常常不明白這一點。父母可以很好地讓他們融入游戲、活動和日常生活,讓孩子們感受到相互合作帶轎兄鄭來的快樂。我記得我女兒上大學時,她經常和我談論她的同事。與同學相比,她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同事。幸運的是,同事們喜歡和它相處。
孩子們可以參加更多需要合作才能成功的游戲。兩人一組,用日記本舉起一個小球,把它運到對方。現在,你需要兩個人的協調和節奏才能成功地運球。出發前,你可以先告訴你的孩子合作的重要性。在美國,學校非常重視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能力包括提高孩子的獨立思考、自信、毅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個人素質,同時也培養與他人的閉頌溝通與互動、思維換位、雙贏思維、承諾與啟迪。
⑷ 怎樣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如何
合作力在未來的工作發展中,自然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能力,所以很多父母也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合作力,讓它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效果和習慣。那麼要從哪些方向入手呢?
怎樣培養孩子的合作力?
1.要讓孩子養成有禮貌的習慣學會平等的尊重別人。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對夥伴保持非常良好的態度,要友好平等對待每一個人,跟人說話溝通的時候要用商量的口吻,如果襲李模無意間說錯了話或者語言嚴厲要認真道歉。
其實培養孩子的合作力和告訴孩子合作力的重要性,主要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當然在這個交流或分享的過程中,每個人就是學習者,也是教育者,不同文化和不同家庭背景的人之間相互對話,加深了彼此雙方的了解,獲得了更有用的信息。
⑸ 幼兒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價值
一、交往是合作的基礎,應積極創設交往機會,讓合作能力在交往中得發展。
幼兒只有在交往過程中,才能懂得合作,才能體驗到合作的樂趣,而當前大部分幼兒還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很少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再加上日益增多的獨生子女及日趨單元化的住宅,減少了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往機會,因此,要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為幼兒提供交往機會是前提。
1、為幼兒創設交往的精神環境。
一方面家長與教師要轉變觀念,發揮幼兒的小主人翁精神,放手孩子,讓孩子走出去;或把別家的孩子,社區的人們請進來;在公共場合介紹幼兒,引導幼兒主動與人接觸。另一方面,教師與家長要教給孩子交往的技能。如教師可引導孩子討論:「和別人在一起時,怎樣做是大家喜歡的?怎樣做是大家不喜歡的?」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小結內容,以教給幼兒交往的技能。
2、幼兒園提供交往的物質環境。
物質環境是幼兒進行交往的橋梁。在相互交往過程中,隨著交往內容的不同,幼兒在嘗試一起玩的樂趣中,合作能力也會獲得發展。於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結合合作能力培養的目的,我為幼兒開設了「娃娃家、表演區、小醫院、圖書區等活動角區,並及時更換角區材料,充分為幼兒提供交往合作的機會。如:在學習歌曲《秋天》後,教師與幼兒一起撿落葉,搜集布、毛線、水果網袋等廢舊材料,要求幼兒協商,共同創作以《美麗的秋天》為主題的畫。孩子們很感興趣,馬上討論,商量怎麼畫、先畫什麼、後畫什麼,用什麼材料好,然後分工,開始作畫。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在互相交往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了合作,並從中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再如,再過「快樂的聖誕節」中,我們組織了「如何讓聖誕樹美麗起來」這一活動,小朋友對這次的活動很感興趣,有的准備做鈴譽盯迅鐺,有的准備做星星,還有的小朋友准備做慶此禮物盒。可是小剪子、膠棒只為兩個幼兒准備一套,這可怎麼辦?教師就引導幼兒討論解決的辦法,引導幼兒自己尋找合作夥伴,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於是他們在討論後,每個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小夥伴,各自動手忙起來了。有的畫,有的剪,有的粘,「如何讓聖誕樹美麗起來」給幼兒提供了交往的機會,也提供了積極合作的機會,進一步增強了合作意識。
3、為幼兒創設和諧的合作的實際環境
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要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成人應首先做到處處為幼兒做榜樣。如:教師在拿著大掛圖給幼兒講故事時,一個人是很難辦到邊拿著掛圖邊翻掛圖,正當教師想辦法時,另一教師走上前給予了幫助。教師相互協作給幼兒講完了故事,教師的合作深深地影響了孩子,他們也相互合作辦起了「故事展示會」,有兩人一組的,還有三人一組的:有的給小朋友講故事,兩個人拿著大掛圖幫忙翻,下面聽故事的小朋友都聽的津津有味。
二、結合游戲,讓幼兒得到發展
游戲是一種適應幼兒身心發展水平,能讓幼兒感到愉快的活動.為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合作,教師請小朋友每人從家中拿一件玩具,啟發引導幼兒如果玩別人的玩具應該怎麼辦.
例如:我們班組織里一次"娃娃家"的活動,在游戲過程中,我發現輝輝拿著鍋子在前面跑,苗苗再後面追,我走過去問怎麼回事.輝輝說"我想當媽媽炒菜,她搶我的鍋子."則慧我說"你想當媽媽炒菜,應該和苗苗商量呀,不要搶,這樣小朋友才會給你呀."他點點頭,一會就和苗苗玩了起來.
⑹ 培養孩子的合作性,好處有哪些
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很多孩子受到全家很多人的青睞。他們是家庭的核心。美味的食物和有趣的玩具都是孩子們自己喜歡的。在家裡,他們就像小皇帝和小公主。他們習慣了一個人長大,缺乏和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宴侍經驗。這使得孩子很少有機會體驗到合作的成就感和快感,家長也很少有培簡仔養合作意識的意願。這個,培養孩子的合作有什麼好處?
能夠學會和不同的人合作,說明孩子會有一顆很大的心。很容易看到人和事的價值和效用,能把自己和別人的積極面帶出來。遇到困難,一定要想好怎麼解決,而不是抱怨。學會合作的孩子可以把事情向前推進。
當他們遇到困難並不斷嘗試,當他們不逃避或推卸責任,當他們不要求別人特別的關心和幫助,當他們不因為覺得丟臉而自暴自棄的時候,他們一定有這樣的信念:「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能應付。我們是自己行為的主人。除了以前的工作,我當然想參與。」如果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攔祥汪能以這樣一種合作的態度面對生活,那麼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會蓬勃發展。
⑺ 幼兒同伴合作的意義
問題一: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具有哪些實踐指導意義 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幼兒在幼兒園能夠接觸的合作機會很大,可以通過游戲、學習、生活中進行合作、協調關系,從而確保活動的更好質量的完成,同時在活動中 幼兒不僅達到質量,對於合作會更好的詮釋,但是怎樣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呢?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自願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配合和協調而實現共同目標,最終個人目標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對幼兒來說,在游戲,學習生活中能過主動配合中實現目標這就是合作。
據對北京市1000餘名4~6歲幼兒的合作行為調查研究資料顯示:只有30.1%的幼兒能經常與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兒合作行為較為缺乏;當同伴遇到困難時,只有24.2%的幼兒能表現出合作行為;當活動材料缺少時,只有10%的幼兒選擇與同伴合作。幼兒既缺乏合作的意識,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會協商,不會分工與交流,游戲過程中發生矛盾時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遇到困難往往求助老師而不知從同伴那裡尋求幫助,同伴遇到困難時也沒有意識去協助解決。所以注重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是幼兒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我覺得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應從一下幾方面入手:
一.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1.激發幼兒興趣,合作能力的意識
作為幼兒教師,為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首先要讓幼兒產生合作的慾望,使他們有合作的需要,而設計一些幼兒都感興趣的必須在合作下才能完成的活動,有利於幫助孩子認識到合作的必要性。
興趣是推動幼兒探索和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在幼兒時期,玩耍成了幼兒提高合作意識的最好方式,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愉快的心情使幼兒很快的完成。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②這里的「樂」就是指興趣,如果幼兒對合作產生了興趣,那麼他們便會主動參與合作活動,並能從中感受到快樂。激發幼兒與人合作的意識,就要從游戲中找到幼兒的合作意識,對於幼兒來說玩游戲是最開心的事情。但是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常看見幼兒搭積木的時候,往往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兩個合作完成的,在這種環境中,我們就要讓幼兒計劃的有組織的進行一些合作游戲,幼兒在活動,游戲中就不能顧一個人玩,而需要兩人或幾個人共同哦誒和來完成這項任務,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都融合到集體中,這樣幼兒才可以體會到合作。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玩耍方式,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帕頓自1932年首先從合作程度探討了兒童游戲的發展,他的兒童游戲理論揭示了兒童游戲行為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她根據兒童在活動中的社會意識和社會參與程度,把游戲行為分為六種水平:無所用心的行為,獨自游戲,旁觀行為,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協同游戲,根據帕頓的研究,4,5歲時聯合有心和協和游戲佔主導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游戲對於培養4,5歲左右兒童的合作能力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我們平時的活動中為孩子准備了不少孩子們既很喜歡而且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戲,如坐著傳球(將椅子擺成一列,球一個。幼兒縱坐在椅子上,從第一個幼兒開始,雙手抱著球從頭頂向後傳,傳給最後一個幼兒後,再向前傳。游戲可以反復的進行)。抬花轎(准備:小轎子,小擔架,十把椅子兩兩相對,艱巨相等擺好。玩法:幼兒兩個人一組,兩個人將手擺成轎子,幼兒坐在轎子上,注意保持轎子的平衡性),像這些游戲鍛煉幼兒的合作能力再好不過了。
其次是充分發揮教室環境,教室的環境對幼兒起著熏陶的作用。老師可以帶著幼兒一起來布置教室,讓孩子引起興趣,在牆上布置一些畫圖,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像,再兩兩合作完成一幅圖畫......>>
問題二:幼兒園與家長合作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意義 「家園合作」並非新話題,一直以來,我國都非常重視家長工作與家庭工作,但這種家園合作或多或少帶有「幼兒園中心」的傾向。因此,家長工作往往變成了教育家長,配合變成了支配,一些來自家庭方面的反饋信息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家庭和幼兒園還存在一些教育價值觀和教育要求方面矛盾的沖突,需要協調,家園合作的過程首先是一個價值協商和價值協調的過程。我們應當看到合作的意義和可能性,並在平等、互助的原則下真誠合作,共同承擔起培養優秀下一代的重任。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大教育資源, 它對幼兒良好品德行為及習慣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 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 深入挖掘家庭的教育資源, 力爭做到家園同步, 教育一致, 以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家園合作是發展幼兒素質教育的基本立足點
幼兒園必須做家長工作,這本不是個新話題。但過去的家長工作往往是幼兒園單方面去做,並
且立足於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完成教學計劃。教師總是被擺在主角的位置,而家長只是充當配角。現在,隨著對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作用認識的提高,家園合作的思想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並已付諸實踐。1984年,美國幼教協會制定並頒布了《高質量早期教育標准》,它將家園共育作為衡量早期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並做了專門的規定:「幼兒與家庭關系密切,唯有認識到家庭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並與家長有效合作,才能使教育適應孩子的需要。」1988年,日本頒布了新修訂的《幼兒園教育要領》,它在幼兒園教育目標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要與家庭密切合作,為人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 *** 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家庭、學校社會要互相溝通,積極配合,共同開創素質教育的新局面。」可見,家園共育已是世界幼教發展的一個趨勢。我國在推進幼兒教育,深化幼教改革的進程中,有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在家園合作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發現家庭環境對幼兒發展影響的深刻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園合作的必要性是十分顯現的。在工作中,我
們不能將家長僅僅看成是完成幼兒園教育計劃的配合者,更不能將家長工作目的僅僅看成是教育家長,而要將家長視為合作夥伴和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人力資源。幼兒教師要與家長經常溝通,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幼兒園的全面發展。日本教育審議會最近發布一個《關於面向21世紀教育發展方向》的咨詢報告,報告提出為了培養適應社會激烈變化的生存能力,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密切聯系與合作,相互補充,形成一體,而幼兒期的教育能為養成這種生存能力而打下堅實的基礎。幼兒品德、個性、行為習慣受到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各個因素的影響,幼兒的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幼兒園、家庭、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才能提高教育影響的有效性。
二、家園合作的主要形式
目前,各地幼兒園已建立了各種家園溝通的形式,如家園聯系手冊、家訪、家長開放日等。在
這些溝通形式中,我認為家園共育園地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它能促進家庭與幼兒園、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為了使家長了解幼兒園每階段的教育目標,我們每月初在園地中介紹幼兒的身體發展、認知發展、社會發展幾個方面的教育目標,家長明確了教育目標,才會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指導與教育,從而增強家庭教育的目的性。要想實現家園共育的目標,教師還應通過家園園地為家長提供教育信息。幼兒園中可以幼兒的發展特點,擬定當月的交流話題,家長們積極投稿,談自己的經驗、體會。這樣不僅促進了家長之間的交流,同時也促進了教師技能的提高和幼兒園教育目標的實現。有效的溝通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分......>>
問題三:簡述學前兒童同伴交往的意義。 幼兒與同伴交往有助於幼兒提高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學會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學會分享,懂得人際關系的處理問題
問題四:怎樣去引導中班幼兒同伴之間的合作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們嘗試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一、合理利用活動區的功能
我們根據各活動區的不同特點,提出具體的要求,有意識地在不同的活動區中採用不同的方法,讓
幼兒在活動中潛移默化,逐漸形成合作的意識。如在「圖書區」中,我們要求幼兒不搶書,不撕書,能與同伴一同看書,並相互講述交流與分享圖書中的內容。在「角色游戲區」則要求幼兒能自己選擇游戲夥伴,自行分配角色,共同協商處理問題;游戲結束後能分工按類整理材料。在「美工區」,我們幫助幼兒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畫,要求幼兒能與小夥伴合用材料,如油畫棒、紙、橡皮泥等,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分享成功的愉悅。在「結構區」中,我們啟發幼兒共同協商搭建主題和方案,要求幼兒在搭建過程中不獨占、不爭搶玩具,友好地與小夥伴共同搭建,遇到困難要與同伴協商解決。在「音樂區」,則要求幼兒能與小夥伴一起唱歌、跳舞,協商分配打擊樂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奏。
二、充分利用教學活動的機會
在教學活動中,存在著很多培養幼兒合作意識的機會,我們充分地利用這些機會,使幼兒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也接受了合作意識的培養。如上語言課時,我們讓幼兒與其他小朋友結伴講述、續編故事,分組朗誦比賽;計算課的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相互交換材料,相互檢查;上體育課時,我們有意識地教幼兒進行一些集體游戲,如「二人三足」游戲及各種接力比賽;音樂課中的歌舞、節奏樂;繪畫活動中的「連環畫」、「分享樹」等。這些教學內容都很好地結合了合作的目標,需要幼兒合作完成。通過這些活動,幼兒不僅學到了知識,也學會了合作,並享受了合作的快樂。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
日常生活中,合作的機會很多
,關鍵是要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由於幼兒年齡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要幫助,在進行合作教育前,幼兒碰到困難時往往求助於家長或老師。為了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我們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種機會,有意識地讓幼兒互相幫助,比如你幫我擦擦汗,我幫你換衣服;你看我的書,我玩你的玩具等。這些都屬於合作的范疇。記得我剛接中班時,孩子們合作意識較差,如戶外活動後換衣服時脫不下來,只會找老師或者乾脆大哭。這時,我會不斷提醒幼兒之間要互相幫助,請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忙,讓幼兒親身去體驗,初步感受合作的快樂。再如午睡後要疊被子,幼兒一個人很難完成。這時,我也會通過引導、暗示,讓幼兒通過合作來完成工作。孩子們通過互相幫助完成了任務,發現這樣做大家都很開心,從中享受到合作的快樂。一次,孩子們到戶外散步時,看見螞蟻運糧食,都很感興趣,蹲在一邊饒有趣味地看著。我抓住這一機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討論:為什麼小小的螞蟻能把這塊這么大的食物搬回家呢?把食物搬進洞後,螞蟻們又會做什麼事呢?在這些活生生的實例中,孩子們合作與分享的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與深化。
四、做好家園聯系
溫馨的家庭生活是幼兒形成良好情感品質的搖籃。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情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我們把「幫助孩子學會合作」放在家教工作的首位,通過「家長園地」、「家長開放日」等各種形式向家長宣傳在孩子面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要求家長改變傳統的育兒觀念,在家庭成員之間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為幼兒營造一個比較良好、健康的家庭環境,支持幼兒與同伴的合作行為。這樣才能做好家園同步教育,充分發揮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的作用和影響。
問題五:如何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同意識論文 議論文的語言必須准確、鮮明、嚴密、有針對性。
段落與段落之間要有非常清楚的邏輯關系,如總分、對照、層進、並列等。藉助起過渡性作用的語句來突出這種關系。如:「有」、「還有」「雖然、但是」「固然」「誠然」「由此」是等。
問題六:什麼是幼兒合作意識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 一、幼兒合作交往的現狀及其原因
幼兒合作交往的現狀:現在的幼兒合作交往的交往意識越來越差,合作交往的能力也不高。做事多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不能與他人共同擁有一個玩具,甚至有些幼兒還有很明顯的攻擊性。(如為了爭搶玩具出現打、推、撓、咬等行為。)還有一部分幼兒表現得孤僻,不願意和同伴一起游戲,自己呆滯地坐在一旁等;有時幾個幼兒在一起玩也很少有合作,多是從共同的玩具中取出自己的玩具,或模仿一下其他幼兒的玩法,各玩各的。
幼兒合作交往的障礙產生的原因:造成幼兒這種交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來自家庭教育與幼兒教育機構。現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庭的地位越來越高,在家裡沒有與同伴合作的機會。加上家長過分的保護代替,孩子很少需要自己解決問題。很多家長工作忙,很少與孩子進行交往與合作,讓孩子做事情或與孩子共同做事情費時費心,不如自己直接解決來的乾脆。個別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使孩子形成自卑、膽怯、孤僻、畏懼的心理;最糟糕的是有些家長怕孩子在交往合作中吃虧,向孩子滲透「誰打你,你就打誰」的報負心理,使孩子不敢也不願意與同伴合作。
由於教師對幼兒交往合作意義的理解不深。幼兒園主題課本要求幼兒多數操作是用自己的材料,觀察問題,缺乏合作;幼兒園為了適應家長的需要,開設了園本課程又佔用了幼兒交往活動的時間;加上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班級幼兒人數過多,為了保證安全,少出現問題,很多教師讓幼兒每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己玩自己的玩具,限制了幼兒與人交往的機會。
二、培養大班幼兒交往與合作的方法和途徑
首先從培養幼兒的性格入手。從幼兒的性格特點來看,那些天真活潑的幼兒與人合作的意識與能力都比較強,他們願意主動與人合作,在合作中充滿自信友愛、喜樂,而且合作的成功率比較高。反之對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從自己主觀願望上就不想參預他人的活動,怎能談得上交往合作呢?要改變幼兒原有的不良性格應從孩子自身的閃光點出發,進行鼓勵,進而培養他的性格。其次,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再次,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學會合作的方法。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幼兒一同游戲學習,彼此合作的機會很多,但是老師要善於抓住機會,積極引導,教他合作的方法,指導幼兒怎樣合作,否則有再多的機會也無濟於事。
三、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激勵幼兒對合作的渴望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都比較強。良好的性格具體表現為:活潑,開朗,自信,友善,平等及其積極的探索精神。具有這些品質的孩子會主動與別人合作,別人也願意接受其合作。例如,李揚性格內向從不與人交往,也不與老師交流,自己孤獨坐在一旁,但是她珠腦速算學得很好。我便鼓勵她陪著較差的幼兒一起練習。在幼兒互教中,她體會到了與人交流的樂趣,增強了自信心。激發了她與人合作的願望,從此後她便在小組活動中擔當角色。鄭偉是「害群之馬」型的性格,小朋友見了他都敬而遠之。我便准備許多種彩紙讓他在活動區里折紙。還把他折的東西當作獎品。獎給其他小朋友幫助他樹立威信,使其他孩子逐漸接受他,而他在與幼兒合作時也克服許多亂碰亂撞的毛病,激發了他與人合作的願望。所以說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是促進幼兒合作的必備條件。
四、教給幼兒正確的合作方法,幫助其形成合作意識
合作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共同完成的某種工作或任務的行為。它需要人們之間做事要合一,不能隨心所欲。記得在一次布置園本課程主題牆請一組小朋友布置部首認字欄目時,將字的前部分寫在樹枝上,字的後部分寫在樹枝邊的葉子上。將所有的字組成完畢,一棵茂盛的大樹就完成了。開始的時觸綱吠蕺杜告......>>
問題七:如何教育幼兒們對待同伴間的競爭與合作 人的成長、發展、成功和幸福,都離不開與他人的正當競爭與合作交往。當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不競爭就很難生存;同樣我們也處在一個合作的社會,不合作就不可能生存得更好。要使孩子以積極的姿態,主動迎接各類挑戰,參與各類競爭,同時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善於與他人合作,必須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注重加強競爭與合作意識的培養。
一、競爭意識的培養
競爭總與勝敗相伴,結果是很殘酷的。必須讓孩子正視競爭,做到勝者不驕、敗者不餒。
一要培養孩子正確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與競爭意識緊密相聯,清晰的自我意識是在與他人的比較之下才顯現出來的。要引導孩子發展自我的個人心理,擁有與別人區分開的、獨特的一面,顯示出自己的獨立人格。在不同的年齡,細心的家長都會發現孩子都在刻意塑造自己,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將會如何影響自己在別人眼裡的形象。這就是競爭意識在進一步形成,要抓住孩子自我意識上升的不同時期,應及時予以支持與正確引導。
二要端正孩子競爭的心態。讓孩子明白競爭是展示自身實力的機會,是件美好的事情。要用從容的心態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應充滿妒忌和憤懣。而參與競爭的意義之一,就是學會有風度地接受失敗,並且誠心實意地祝福對手。要告訴孩子,在競爭中得到勝利固然值得驕傲,但和同伴之間的團結協作的精神,也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質。家長用自身行動作出良好的示範,孩子自然會感同身受。
三要鼓勵孩子相信自己。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用自己的價值觀判斷是非,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實現所追求的目標,而不是只能通過競爭來體現自我價值。要讓孩子明白,自己在盡了最大努力之後,能做一個繼續努力的贏家或是毫不氣餒的輸家,而不是過分注重競爭本身,特別是對一些盡了全力,但仍然失敗的孩子更要加以肯定,鼓其鬥志。要引導學生作自我總結,明白自己為什麼能勝、為什麼會敗,從中吸取教訓,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四要經常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要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競爭氣氛,使廣大學生在參與競爭過程中相互學習、互動發展。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競爭形式可多種多樣,可以通過考試、演講、唱歌、繪畫等,使學生在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中,逐漸樹立「爭當先進光榮」的意識,從而積極進取、奮起直追。要讓孩子多參加一些比賽,在競賽中使孩子明白公平競爭不僅是生活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種社會道德。要建立合理的競爭制度。學校為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競爭中來,感受競爭氣氛,在班級建設中要建立競爭制度,比如班幹部競爭上崗制度、各類優秀學生評定辦法、紀律競爭制度、衛生競爭制度等,形成競爭輿論導向,讓學生自覺不自覺地參與活動,以制度作保障,以制度促建設,使他們慢慢地適應競爭、敢於競爭。
二、合作意識的培養
現代社會,競爭與合作越來越密切,競爭決不能忘記合作。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生活中的競爭與合作,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習慣了以「我」
為中心,唯我獨尊,常以放大鏡看別人的缺點和自己的優點,這是他們走向社會、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礙之一。在加強合作意識的培養。
一要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合作的升華,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當他融入集體之中,個人的潛力創造才能得到發展。正如馬克思說的:「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是發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今天的學生將來不論在哪個崗位,都會加入一個或大或小的團隊。有些同學還可能親自組建一個團隊,領導一個團隊。無論你是團隊的成員或是團隊的領導,都需要一種團隊精神。而這種團隊精神的實質就是集體主義的表現。它要求在集體中有事要大家商量,個人要服從集體,少數服從多數......>>
問題八:如何培養幼兒合作意識 如何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當前,我們所培養的這一代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優越性使他們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好東西一個人吃,玩具一個人玩。他們缺少與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經驗,很少體驗到合作行為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家長容易忽視孩子合作能力的培養。有些教師雖然意識到幼兒合作的重要性,但對合作的含義了解不夠,對幼兒的指導也明顯欠缺。幼兒既缺乏合作的意識,又缺乏合作的能力。當游戲過程中發生矛盾時,幼兒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遇到困難時,往往只會求助老師而不知從同伴那裡尋求幫助;同伴遇到困難時也沒有意識去幫助解決。如果在可塑性很強的幼兒期不注意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培養他們初步的合作能力,對他們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十分必要。我認為,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在日常生活中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
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首先要為合作能力的培養找到生根發芽的土壤 , 創造其發展的物質條件 , 這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前提 , 現代社會獨生子女問題使幼兒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和發展。同時獨生子女的任性、自私、處處以我為中心等現象比較嚴重,這使幼兒在合作能力的培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為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就尤其重要了。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幼兒一同游戲、學習、合作的機會很多,關鍵是要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由於幼兒年齡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要幫助,在進行合作教育前,幼兒碰到困難時往往求助於家長或老師。為了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與能力,我們常創造幼兒合作的機會。如 : 共同搭積木完成一個建築,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或採取兩人合作或幾人一組的體育游戲等。這樣,幼兒在活動時就不能只顧一個人玩,而需要兩人或幾人合作共同配合來完成一項任務,把每個人的想法和意見都溶進去,這時兩人或幾人協商的過程,就為幼兒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我們還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種機會,有意識地讓幼兒互相幫助,比如你幫我擦擦汗,我幫你換衣服;你看我的書,我玩你的玩具等。這些都屬於合作的范疇。記得我剛接小三班時,孩子們合作意識很差,如戶外活動後換衣服時脫不下來,只會找老師或者乾脆大哭。這時,我會不斷提醒幼兒之間要互相幫助,請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忙,讓幼兒親身去體驗,初步感受合作的快樂。再如到了中班,午睡起床後要疊被子,幼兒一個人很難完成。這時,我也會通過引導、暗示,讓幼兒通過合作來完成工作。孩子們通過互相幫助完成了任務,發現這樣做大家都很開心,從中享受到合作的快樂。一次,我帶孩子們到戶外散步,看見螞蟻運糧食,他們都很感興趣,蹲在一邊饒有趣味地看著。我抓住這一機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討論:為什麼小小的螞蟻能把這么大的一塊食物搬回家呢?把食物搬進洞後,螞蟻們又會做什麼事呢?在這些現實生活的實例中,孩子們合作與分享的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與深化。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續篇故事、情景表演、分組朗誦等;在建構游戲、角色游戲中,讓幼兒在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的基礎上進行游戲;計算課的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相互交換材料,相互檢查;上體育課時,我有意識地教幼兒進行一些集體游戲,體育及戶外活動開展各種接力游戲賽、跳橡皮筋、拔河比賽、「二人三足」游戲及各種接力比賽;在日常活動中,常讓幼兒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共同疊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還可以打破班級界限,創造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間進行合作的機會,如:大帶小活動,這樣可以拓展幼兒合作對象的范圍,鞏固幼兒對不同合作環境的適應性。有大帶小等交往活動,......>>
問題九:簡答題:簡述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幼兒與同伴交往有助於幼兒提高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學會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學會分享,懂得人際關系的處理問題
⑻ 幼兒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幼兒之間的團隊合作好處多多。
第一個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團隊意識,在以後的生活中更能夠融入集體,增強社會責任感,更好的在團體中生存下去。
第亂運二,通過幼兒之間的合作,可以讓銀陪伍孩子在團隊合作中收獲真摯的友誼,健全人格發育,不至於鋒或長大之後自私自利。
第三可以幫助孩子鍛煉大腦的思維能力,幫助他設置一個情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
⑼ 幼兒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合作是我們防止神經性疾病產生的唯一方法。所以,讓孩子學會合作,學會與人相處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鼓勵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實現與同伴的合作,並訓練他這方面的能力,與此同時,也要允許在同伴之中按照自己的行為方式去做事。
對於合作的任何阻礙行為都是錯誤的,都會釀成嚴重的後果。例如,在家中被寵壞的孩子,他只對自己感興趣,他會將自己對他人的不在乎帶入學校,他只對學習感興趣,因為這樣會得到老師的贊賞、寵愛,他只聽取對自己有利的事。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慢慢發現這種不合作的態度所帶來的後果越來越明顯。當他初次形成這種對人生的錯誤鉛橡觀念時,他就不會再發展自己的責任心和獨立性,也不會為此訓練自己,而他的特徵也導致他越來越難以面對人生的挫折和困難。
我們不能指責一個沒有上過地理課的孩子,在這門功課上取得糟糕的成績,我們也不能指責一個成年人在童年皮侍時期所犯下的錯誤。作為一個從未有過合作訓練的人無法去靈活使用與他人合作的技巧,在面臨一個需要合作的工作時,他也無法表現得很好。當他開始嘗到苦果時,我們只能設法幫助他。要想解決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困難,必須有合作精神,每種工作方式也都在人類社會的構架下,以增加人類福祉的方式來進行,只有了解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的人,才能夠克服困難,才能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成功。
家長、老師、心理學家都應該了解:對人生意義的解讀都可能會犯錯,只要我們不再重蹈覆轍,我們就能夠信心百倍地說,這些對人生意義解讀有偏差的孩子最終會認識到自身的能力和人生的機遇。
當他們遇到困難不斷嘗試,當他們不逃避、不推脫責任,當他們不會要求別人給予特殊照顧和幫助,當他們不會因為覺得丟臉而自暴自棄的時候,他們一定有這樣的信念:「我們必須有自己的人生,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能夠應對它。我們是自己行為的主宰,除舊布新的工作,槐握旁我當然要參加。」如果我們每個獨立的個體,都能抱持這樣的合作態度來面對生活,那麼人類社會的發展將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