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父母不管散養的孩子

為什麼父母不管散養的孩子

發布時間: 2023-05-08 09:50:02

『壹』 為什麼有些父母不管孩子

這個分很多種情況的,有李拿的父母是自己經濟條件不允許或者時間不允許才不管襲沒孩子的,也有極少父母本哪禪搭來就不會帶孩子,也不願意帶孩子的情況。

『貳』 有的家庭是不管孩子的這樣的家庭有什麼問題嗎

首先,很多家庭現在選擇散養式,如果從小對孩子的價值觀已經慢慢養成,再成長過程中父母遠距離看護的這種教育方式可以理解。但是,散養不等於不管,這二者不能掛鉤,孩子尚心智未成熟,如小樹苗一樣,家長必須時刻通過孩子的行為舉止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很好地做到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不斷引領孩子走上正確道路,言傳身好迅教,潛移默化,幫他們系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才能為孩子日後成長為正直的小樹打穩基礎。所以,家庭的引領教育作用絕對不能忽視,好的教育方法才可行穩致遠,這樣的家庭顯然忽視了孩子昌灶的教育問題,沒有從耐襪扮根本上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叄』 孩子散養的好處和壞處

對孩子散養究竟是利還是弊呢?很多人認為散養得小雞吃起來爽香可口,比家養的有味道,以此類推,在養孩子時也應該像小雞一樣散養,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才能獨立,有主見,於是散養孩子又成了家長的追求,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散養究竟是利還是弊呢?一起看看。
現在很多父母看開了,放手了,什麼都不管了:「我什麼課外班都不給他報,讓他快樂一些。我們是散養。」「我不給孩子立那麼多規矩。」「我不過多地管束他,不能壓抑孩子的天性。」「只要他快樂就好,我們不要求他一定如何如何……」不過,這些號稱什麼都不管的父母,細究起來,做不到「什麼」都不管,甚至管得還不少。例如,見人要打招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學不遲到,等等。
父母管得多或者聲明不管,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的,忽略了孩子是需要你管還是不管?孩子需要你管什麼,不需要你管什麼?很多崇尚散養的父母對孩子的完全不管,肯定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孩子帶來傷害。
錯過了從他律到自律轉換的關鍵期
我遇到過兩例,求助者都是家庭經濟上比較寬裕的孩子:一個男生,16歲;一個女生,18歲。他們求助的原因都是厭學,也沒發生什麼大事,就是不想去上學了。這兩個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小時候,男生學過圍棋、兩種樂器、乒乓球等,女生學過鋼琴、素描、陶藝等,都是他們自己提出來想學,父母才給報的興趣班或單獨請的輔導老師。後來也都是他們自己不想學了,父母聽之任之,不學就不學了。
這應該是散養的理想狀態吧?讓孩子發揮天性,隨心所欲。我們現在做個假設:當他們一時興起,提出要學圍棋或素描時,父母是花錢的那位,所以決定跟孩子立個「約定」:學習的目的、過程和時間,遇到困難時怎麼處理,等等。從有興趣、好奇,到真的潛下心來去學習、鑽研,直至有心得,是挑戰,同時也是訓練一個人的過程。藉由這個過程,一個人學會耐心,學會勤奮,學會在有瓶頸的時候如何去鞭策、鼓勵自己,學會在有所得時如何不自滿,繼續保持好奇和探索,學會協調、安排自己的時間,收獲「一分努力一分成就」的自信和快樂。從兩三歲時搭積木、拼圖到後來上學、學習才藝,到最後選擇職業以及自己認為應該去做的事,這些都在一點一滴地進行。
小的時候,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容易轉移注意力,容易放棄。此時,需要來自父母的「他律」,幫助孩子慢慢習得上面說的要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品質,逐步在10歲以後由他律變為自律。淺嘗輒止,輕言放棄,不僅是虛度時間和浪擲精力,更重要的是錯過了從他律到自律轉換的關鍵期,孩子容易形成任性而為、「想一出是一出」的習慣。
讓孩子變得散漫、任性
還有一種散養是對紀律和社會規范的無視。散養的目的不應該是讓孩子變得散漫、任性吧?這些孩子最終要長大,走上社會,若一直保有這樣的行為習慣,誰會願意當他們的同事、上司、下屬?誰願意與他們做朋友、談戀愛?
在社會上受的挫折多了,吃的苦頭多了,可能他們會變得收斂一些、抑制一些,但與自律—自我控制不同的是,他們的收斂是被動的,是因為失敗和教訓而不得不為之的。因此,他們不會滿足,不會心甘情願,會充滿抱怨、失望、無奈、憤懣。他們是不成熟的,也是不自由的。
父母為什麼會這樣?
1. 出於自己的心結而散養。
父母對孩子過度散養,往往是其自身有些心結沒有處理好:感覺自己從小到大處處被束縛、被管制,把自己的挫敗和不得志歸因於環境或他人的壓制。這種被動忍受型的父母,會傾向於過度放手孩子的教養,甚至挺身而出,去反抗那些他們認為對孩子約束、壓抑的人或制度,就像前面案例中的那位母親一樣。
我們很多人心裡都有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那是小時候的自己,帶著未被滿足的需要,倔強地拒絕長大。這個內在的孩子會時不時地鬧起來爭取他的利益,於是我們會在很多成年人身上看到他們不成熟、不理智的行為。
大多數時候,我們壓抑著這個內在的孩子,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於是,這兩個孩子合體了。我們為孩子所做的一切,大多是為了滿足我們內心這個孩子的需要,而不是為了眼前的孩子。我們自己小時候需要疼愛,現在我們就過度疼愛自己的孩子;我們自己小時候需要自由,現在我們就會過度放縱自己的孩子。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首先要解決的是自己的成長問題,要安撫好自己內在的孩子,讓他長大,這樣才能成為成熟、理智、客觀的成年人,才能當好爸爸媽媽。
2. 拿散養當借口。
有的父母事務纏身,即便身在家中,也不住地打電話、發簡訊,運籌帷幄於沙發之上,咂摸回味於飯桌之旁,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去教養孩子。這樣的人如果事業還算成功,家裡物質條件還過得去,就會覺得可以給孩子買到諸如家教、留學等條件;孩子有了這些條件,自動地就會有所成就、會做事了。他們都忽略了自己的「管」與「參與」,除了對孩子的指導,還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注、被期待、被陪伴。
別忽視對孩子自控、自律的培養。
對於散養,我沒有支持還是不支持的態度,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很主觀的說法,不同的人對「散養」有不同的定義和做法。我強烈反對打著「散養」的旗號,放棄對孩子的教養責任。
1.關注孩子成為一個成熟社會人的過程中所應該有的一些能力。
例如做事情的條理、規劃、耐心、毅力等行為自律,與人相處的關心、同情、友善、溝通互動等情感力。這些會影響到孩子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影響到他對自我價值的界定,終極影響是他對自己人生意義的判斷,更不要說對他每時每天是否快樂、舒心的影響了。
2.做循序漸進的自我控制訓練。
孩子很小就會自我抑制,但自我控制則是要心智比較成熟時才能做得到。

熱點內容
為什麼不能返回電腦桌面 發布:2024-12-23 14:46:37 瀏覽:497
有些充電寶為什麼充不了蘋果手機 發布:2024-12-23 14:46:36 瀏覽:408
為什麼電腦微信文件總是被清理 發布:2024-12-23 14:46:35 瀏覽:285
為什麼喝很多小米粥還是渴 發布:2024-12-23 14:46:34 瀏覽:773
鄭伊健為什麼喜歡在網上買東西 發布:2024-12-23 14:42:17 瀏覽:515
為什麼合同的稅率不一樣 發布:2024-12-23 14:41:25 瀏覽:455
其他手機root為什麼這么好弄 發布:2024-12-23 14:40:49 瀏覽:571
蘋果6有時為什麼上滑不了 發布:2024-12-23 14:34:56 瀏覽:490
小米系統為什麼卡了 發布:2024-12-23 14:34:54 瀏覽:211
電腦為什麼老是突然響一下 發布:2024-12-23 14:15:23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