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為什麼老是扣指頭
A. 寶寶四歲吃指頭是什麼原因
你好,小孩這種情況主要考慮兩種可能造成,第一:孩子不知不覺養成的壞習慣,多見於精神高度緊張的孩子.第二,有可能是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異食癖,通常缺鋅,鐵的孩子有可能出現. 建議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壓力,特別是剛上幼兒園的小孩,需要進行心理疏導。也可以到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查看看,如果存在缺鋅,缺鈣等等微量...元素情況,需要積極糾正,補充。
B. 寶寶四歲了最近愛咬手指怎麼回事
你好 我知道的小孩子喜歡咬指頭的這么幾個原因:1:習慣性,孩子在嬰兒期吃奶養成吮吸的習慣,吮吸手指是一種本能行為轉移:2:兒期養成的習慣性吸吮手指的現象一般兩三歲會消失,但是如果孩子感到寂寞或者壓力的時候,他還是有可能下意識的吸吮手指,就像在媽媽的懷抱中吸吮乳汁一樣,得到安全感。3::缺微量元素鋅:缺鋅的小孩還會伴隨有頭發黃、軟等現象 建議 關愛法。首先家長不能簡單用「討厭、厭惡、生氣」等態度來對待孩子咬指甲的行為,不能簡單粗暴的「一禁了之」,就像通常所說的「對孩子而言,禁止=誘惑」,這樣反而會給孩子增加精神上的壓力、強化孩子的不良習慣,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平時要多關心孩子,盡量減少孩子無聊、寂寞等現象,隨時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緒,引導孩子善於發現生活中更有趣味性的事務,溫和的引導孩子理解咬指甲的壞處,鼓勵孩子堅持改正,幫助孩子樹立「我一定能改掉」得信心和目標; 轉移法。常見到當孩子咬指甲的時候媽媽生氣一掌把孩子的手從嘴邊打開,或是厲聲訓斥,這是極不明智的做法。可以用有趣的玩具、做手工、玩手影游戲、玩「翻花」游戲(有地方叫挑繩,就是用一圈線纏在手上兩個人挑來挑去那種)等,讓孩子發現手指能夠帶來的更多的樂趣、發現手指協調的奧妙,從而在快樂的探索中逐步淡化咬手指的習慣;再者就是與孩子一起做漂亮的小指甲畫、小手指頭面具等,讓孩子捨不得摘下或者破壞,甚至每天跟孩子換個面具花樣講出不同的小故事,鼓勵孩子講給別的小朋友聽,從而抓住孩子捨不得因為咬嚼而破壞掉這個可愛道具的心理,達到制止孩子咬指甲的目的。 厭惡法。常見的就是給孩子在手指上塗抹黃連素(葯片搗碎用水化開)、辣椒水的方法,以及強調手指上細菌多很骯臟(應適度,不要引起潔癖等不良後果)等形式從而達到制止孩子行為的目的。 媽媽可能的話也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去化驗一下微量元素,這個化驗很簡單,剪下一小縷頭發即可,若是孩子缺微量元素,那就要及時補充,象缺鋅不僅影響會導致咬手指頭等行為,而且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生理發育。 這些都只是我的建議,不過大部分都是習慣性的,還有適量的補充點維生素!希望您跟您的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哦!
C. 小孩子老是喜歡扣手指頭
小孩子老是喜歡扣手指頭
小孩子老是喜歡扣手指頭,細心的家長總是能夠發現寶寶會有一些小動作的,比如看到孩子摳手,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容易摳到脫皮的,那麼你知道小孩子老是喜歡扣手指頭是什麼原因嗎。
小孩子老是喜歡扣手指頭1
四歲寶寶總愛摳手指甲是怎麼回事
可以通過幾方面來分世帶析這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要看看這個孩子的手部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比如指甲裡面感染了細菌而讓孩子感覺到手指的不舒服,這樣就可能出現經常摳手指甲。
可以對孩子平時的習慣進行觀察詢問,可以問孩子是不是手指不舒服,如果沒有,就可能是孩子的一個壞習慣,只要平時認真的教導一般孩子都可以改正的,孩子的判斷能力往往超出大人的想像的。
大人可以帶著孩子去醫院化驗一微量元素,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導,小孩子有壞習慣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教導他明白其中的道理,讓他能夠自己改變。
寶寶手指甲有白點是缺鋅嗎
1、寶寶指甲上出現了白斑,一般情況下表示寶寶缺鈣、鋅等微量元素,不過不必擔心,隨著指甲不斷的生長,它是會被剪掉的,手指甲的生長期是三個月,腳趾甲是需要十二個月。建議您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微量元素檢查,確定一下病因,再進行相應的治療。
2、寶寶缺鋅,除了手指甲有白斑以外,還有很多的症狀,例如:不愛吃飯,厭食,挑食,經常感冒發燒,抵抗力特別差,頭發枯黃容易掉,身體長的'慢,個子又矮又瘦小,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脾氣特別大等等。
3、在醫生的建議下,購買一些補鋅的產品,父母千萬不要擅自做主,隨意購買,給孩子添加補鋅產品,如果長期服用,會造成鋅的過量,過多的補充會造成鋅中毒,所以補充一段時間之後,要帶孩子到醫院去復查一下。
四歲寶寶總愛摳手指甲是怎麼衡察回事?上面文章已經介紹,可能是寶寶身體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導致的,但是家長不要盲目猜測,需要到醫院做一下相關方面的檢查。同時也有可能是寶寶別得方面出咐返茄現健康問題,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做相關方面的檢查。
小孩子老是喜歡扣手指頭2
小孩摳手跟小孩子愛咬手指甲是一回事,多是一種依賴,或是一種不安全感。一開始,只是覺得好玩,慢慢的就形成了習慣。家長可以給他們找點別的事情做,以此分散注意力。注意千萬別責備她,以免孩子改不掉,更埋怨父母。
孩子總摳手怎麼辦
1、讓孩子手上拿個小玩具或者其他東西來玩。
2、孩子摳手時,可以用簡單的手勢,或者一些其他方式來提醒他們。
3、准備一張星星表,孩子每兩個小時不摳手就給一顆星星,以此改掉這種壞習慣
4、經常陪孩子玩,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愛不是錢多少,而是陪伴,一起玩游戲,一起討論動畫片,都是不錯的方法。如果情況比較嚴重,要及時找專家看看。
孩子總摳手是怎麼回事?孩子缺乏安全感,這時家長不要以為孩子摳手而不以為然,放任這種習慣,否則慢慢就改不掉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要的更多的是陪伴。作為家長,工作在忙,也不要疏忽孩子,給予更多的愛,多陪陪孩子,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可以幫助他們改掉這種壞習慣。
小孩子老是喜歡扣手指頭3
當寶寶的情緒出現過度緊張或者焦慮,甚至是不自信的時候,都有可能出現摳手指的情況的。寶寶會出現這種情況,也許是父母長期忙碌於工作而疏於陪伴孩子而導致的。因此,家長可以通過以下的行為改善寶寶摳手指的情況:
1、別讓寶寶的手閑著。家長可能發現寶寶在看電視的時候,總是拿起自己的小手摳著,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讓寶寶的雙手拿一些玩具,這樣雙手把玩著玩具了,自然就忘記摳手指了。
2、消除寶寶的不安情緒。一旦寶寶有不安的情緒,就容易出現摳手指,因此,當家長發現寶寶有不安的情緒時,就應該進行心理上的疏導,消除寶寶不好的情緒,這樣寶寶就不會有摳手指的行為了。
3、家長不要太在意摳手指的行為。其實對於很多寶寶來說,摳手指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如果大人過分的在意這種行為,通過嚴厲的眼神或者過激的舉動來制止的話,就會讓寶寶摳手指的行為更加頻繁了。
D. 幼兒吸吮手指的原因分析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嬰兒在「口腔期」,若能得到父母的耐心照顧,感到親切和愉快,就能減輕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相反,在「口腔期」得不到適當的發展和照顧,嬰兒長大後容易焦慮、發脾氣,對別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嬰兒時期,愛吮手指、咬乳頭。長大後,便會出現咬指甲,甚至吸煙等壞習慣。心理學認為,吮手指是智力發展的信號。寶寶到了兩三個月時,隨著大腦皮質的發育,嬰兒學會了兩個動作。一個是用小手在眼前搖動,眼盯著自己的小手看,這是看手游戲。另一個是吸吮手指,因寶寶最初是以舌頭感知外界物體的,寶寶就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此外,吮手指是寶寶的心理安慰劑。寶寶往往在自己的某種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如餓了卻等不到奶吃或寶寶需要媽媽的愛撫卻得不到滿足時,就會開始吸吮手指作為安慰劑來穩定自己的情緒。這一時期的吮指並不需要糾正。
但是心理學家進一步指出,孩子在兩三歲時吃手指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到了四五歲甚至更大時還吃的話,就有些不正常了,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毫無疑問,吃手指這一不良習慣會帶來許多不良影響,比如由於不衛生,孩子容易得病;阻礙牙齒的生長發育,導致齙牙等;還會影響到與家長、老師、同學和小朋友的交往,進而產生自卑心理等,所以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那麼正確地對待4歲左右孩子吸吮手指的方法是什麼呢?一是採取行為忽視。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家長可以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家長既要克服內心的焦慮,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二是增加關注與愛。忙碌的父母,不要忘記騰出一點時間來與孩子交流,哪怕每天只有幾分鍾。三是佔用孩子的雙手。家長可以想出各種辦法來佔用孩子的雙手,讓孩子去做需要雙手完成的事情或者游戲,這樣孩子吃手指的時間就會逐步減少,而且這個習慣有可能最終消失。四是告訴孩子吮吸手指的害處。父母對孩子的責怪常常沒有用,最好是用親切、簡單易懂的語言對孩子反復說明他已不需要再用奶嘴了,否則會影響口腔發育,牙齒會長得不好看,講話會不清楚,吮吸手指也有同樣的害處。五是適當鼓勵。如果孩子能在規定的時間里沒有吃手指,就給予獎勵。剛開始孩子堅持的時間不可太長,可先是10分鍾,然後逐漸延長時間,直到孩子不再吃手指。使用這種方法最好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總之,只要家長正確地對待孩子的吃手指行為,最終一定能改掉孩子的不良行為,並且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任何傷害。
E. 寶寶四歲了,還是喜歡啃指甲,需要怎麼去糾正這個習慣
假如你的寶寶咬指甲,你很有可能擔憂他是對什麼事覺得焦慮情緒。畢竟很多人都覺得咬指甲是一個「緊張焦慮的習慣」。但是焦慮情緒僅僅孩子咬指甲的因素之一。你的寶寶咬指甲可能是因為許多其他不那麼令人深思的緣故,禪散例如出自於求知慾或覺得無趣,為了釋放壓力,打發時間或只是由於習慣。
在某種情形下,尤其是假如隨著其他焦慮不安行為,是躁動不安的主要表現。例如,假如你的孩子咬指甲咬得很兇,以致於撕破了手指甲床或手指尖咬出了血,或是嚼手指甲並有其他自身損傷的行為,如揪自身的秀發,你就需要帶他到醫院就醫。他很有可能比同年齡的寶寶更焦慮情緒,工作壓力更高。則猜但是大部分孩子,會沉溺於一兩個習慣(吮大拇指和摳鼻子是很普遍的2個),隨後無須干預就自身改了。你能盡可能忽視他的習慣,某天,你能忽然發覺,咬指甲如同尿不濕和咬咬樂那般伴隨著寶寶成長而消失了。
F. 2歲半寶寶總愛摳手指頭怎麼辦
把孩子的倒鉤刺剪一下再給他上點蘆薈膠,讓炎症消失,再告訴孩子手上有細菌不要老是摳了,不扣呢就不出細菌了
G. 我的寶寶四歲了總扣手指頭都摳破了是什麼原因呢!有知道的朋友快點告訴我!謝謝了!
寶寶的這種習慣多是第一次緊張引起的。不要因為寶寶的這種行為說寶寶有病,絕對不是的。做大人的經常要關心孩子,一旦發現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馬上想辦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的兩只小手不要空出來,要有東西拿或者有事情做。要告訴寶寶扣手指頭的危害性。但是寶寶太小不一定能理解。另外還可以給寶寶隨身帶一樣他喜歡的物品,例如軟性玩具,手帕等,讓寶寶能隨時玩耍。只要做家長的有足夠的耐心,寶寶一定會改掉的。
H. 4歲男孩老是摳指甲是什麼原因啊
咬指甲在高度緊張的孩子中比較常見,而且還有遺傳傾向。這些孩子一感到緊張就開始咬指甲——例如,在學校等待探訪的時候和看到電影中的恐怖鏡頭的時候。如果孩子平時很快樂,也很有成就,那麼,他即使有這種習慣,也不一定是個不好的跡象。盡管如此,這種現象還是值得認真對待的。
如果對咬指甲的孩子嘮嘮叨叨地責罵或者懲罰,通常也只能讓他停止一會兒,因為他們很少能意識到自己在咬指甲。不僅如此,責罵和懲罰最終還會使孩子更加緊張。如果在孩子的指甲上塗上苦味的葯,孩子就會認為這是對他的懲罰。而且這樣做只能使他更加緊張,從而使這種習慣繼續延長。
因此,比較好的作法是找出孩子的壓力是什麼,然後再想辦法排除這些壓力。他是不是不停地受到催促、糾正、警告或者責備?你是不是對他的學習期望得太多?你應該向老師咨詢一下有關他在學校的適應情況。如果他看到電影和電視上的暴力鏡頭時比一般孩子顯得緊張,就乾脆地禁止他看這類節目。
如果你的孩子在其他方面都表現得很好,就不要過多地說他咬指甲的事了。但是,如果他是表現不好的孩子,那就需要找學校的心理醫生咨詢一下,或者找家庭機構的社會福利工作者商議一下。總之,應該注意的是導致孩子焦慮的原因,而不是咬指甲這一行為本身。
有些孩子咬指甲只是一種與其他無關的緊張習慣。如果這些孩子念敏友能意識到同學和拿滲朋友可能會嘲笑他們,他們一般都希望改掉這種習慣。同輩人的鄙視常常會對他們產生刺激,從而迫使他們去努力改掉這一習慣。如果給女孩一套修指甲用具,就可能給她提供額外的動力。還可以在孩子不咬指甲的日子獎勵他們貼畫,或者在他們的手指頭上粘上小貼畫,這樣就可以提醒他們不要再去咬指甲。有些大一點的孩子能夠懂得,父母在他們的指甲上塗抹苦味的葯並不是對他們的懲罰。他們覺得這是提醒自己不咬指甲的好辦法。但是,如果父母嘮嘮叨叨地責罵,就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要記住,咬指甲的行為雖然不好看,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多數孩子最終都會自願地停止這種行為。因此,不仔槐要把這個小習慣看得太嚴重,不要讓它影響你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也不要把本來與此無關的孩子個性問題牽扯進去。
孩子咬指甲的習慣要早糾正
小孩子咬指甲是一種常見現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咬指甲的經歷。因此,一些年輕父母對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往往不在意。其實,咬指甲是一種不良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危害。
解放軍304醫院消化科李艷梅醫生介紹說,人的手接觸外界最多,特別是孩子,出於好奇,總喜歡這兒摸摸,那兒抓抓,甚至在地上爬,在指甲縫中和指尖上會沾有大量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指甲縫是利於細菌滋生的場所,蟲卵在指甲縫中可存活多天。孩子在咬指甲時,無疑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大量病菌帶入口腔和體內,導致口腔或牙齒感染,嚴重的還會引發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或者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病、蟯蟲病等。
經常咬指甲還會對兒童的牙齒造成傷害,造成牙齒排列不整齊,如牙齒外暴,門牙缺角,影響孩子的容貌。咬指甲還可能造成指甲畸形,破壞甲床,引發出血或感染,損傷甲板,使甲板縮短,周邊不整齊,甲板板面粗糙,失去原來光澤,如侵及甲溝,造成甲溝炎。
據報道,目前中國很多兒童體內含鉛量過高,除了大氣鉛污染外,兒童玩具、食品包裝和學慣用品等帶顏色的塑料產品鉛含量較高。孩子在玩這些玩具時,手上就會沾染鉛,咬指甲時就會把鉛吃進體內,因而,糾正愛咬指甲的不良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減少兒童鉛的攝入。
李醫生說,孩子愛咬指甲,有時反映一種心理情緒,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狀態,其根源可能是受關注不夠或缺乏安全感。而有些孩子,由於咬手指甲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訓斥,反過來又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成為繼發性精神刺激因素。
糾正孩子咬指甲的習慣可採用心理療法和行為矯正法,以耐心說服和鼓勵為主,平時多給予孩子心理上的關注,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的因素。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多交朋友,如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塊做游戲等,轉移其注意力。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千萬不可體罰,不可大聲訓斥,不要粗暴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嘴裡拉出,這樣可能會在潛意識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習慣。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常修剪指甲,對大一點的孩子,可通過講道理告訴他們咬指甲的危害。
糾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一個過程,年齡越小越比較好糾正,所以,家長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時就要盡早矯治。
那麼如何矯正呢?
專家發現,用習慣扭轉法治療神經性習慣,包括咬指甲、揪頭發、吸吮拇指,及一些嘴部的不良習慣如咬唇和磨牙,是最管用的一個方法。
步驟大致如下:
1、教給孩子分辨識別習慣性行為出現的情況,例如想辦法讓孩子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最愛咬手指頭。
2、教給孩子掌握在習慣性行為出現時運用的對抗反應,例如對自己說「媽媽說了,咬指甲容易生蛔蟲。我不要長蟲子。」
3、讓孩子想像用對抗反應控制習慣性子行為時的情景,如想像肚子里不再有蛔蟲,不再鬧肚子疼了。
4、父母要給予必要的督促,當孩子成功地使用對抗反應不再出現習慣性行為時,一定及時給以表揚,這叫作社會支持。
對抗反應應該是一種容易做而且與神經性習慣不相容的自然行為。例如,對有咬指甲習慣的學齡期兒童來說,對抗反應就應該是用手握緊鉛筆1—3分鍾或攥緊拳頭1—3分鍾。因為握鉛筆不論在教室里還是在家裡學習時都是一種自然的行為,對抗反應不會引人注意。讓孩子先學習辨認每一次開始咬指甲的時間和情境。一旦察覺到這種行為(例如,當手指接觸到牙齒時,當手正向嘴移動時),就應立即中止行為並握緊鉛筆。如果孩子當時沒有筆可握,對咬指甲的對抗反應就應該用拳頭,用另一隻手握住它1—3分鍾或把手放到口袋裡1—3分鍾。對孩子使用習慣扭轉法時,父母應給予具體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