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兒園為什麼要求孩子穿短褲
『壹』 日本幼兒園的教育到底有多變態
日本人對於學生的要求一直都很嚴格就連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子也是如此,關於幼兒園的變態教育有書包只能自己背絕不能讓大人幫忙拿著,不論初夏秋冬孩子都必須穿短褲短裙(想一想都覺得冷),只要在幼兒園就必須自己上廁所碰肢沒有人能夠幫孩子,想一想我們國家幼兒園的孩子是不是覺得他們的教育很變態?
三、只要在幼兒園就必須自己上廁所沒有人能夠幫孩子。
在日本的幼兒園中是沒有老師或者育嬰員幫助孩子處理上廁所的事情,所以孩子必須獨立完成上廁所的相關事情,同等條件下想一想國內的孩子好像有一些在兩三歲還需要在大人的幫助下才能完成上廁所這件事情,這樣一對比下雖然日本對待孩子有些“變態”但卻是讓孩子變得很獨立。
『貳』 日本孩子冬天穿短褲,是一直沿襲下來的傳統,有什麼功效呢
我們能經常在日本看見他們的孩子總是大冬天還穿著短褲,而且不僅僅是在電視劇、動漫上能看見,在現實生活中確實也能看見孩子們在大冬天的還穿著短褲跑,而主要的功效便是美觀、以及增強體質了。
我們也是需要不斷增強體質的,但是增強體質的方法有很多種,只要體質很好的時候才能肆無忌憚的穿少點,而我們也還需要通過鍛煉來不斷增強我們的體質。
『叄』 在日本,為啥有些學校會讓學生穿短褲和短裙呢
不過,現在有些學校已經開始了改革,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裙裝或者褲裝校服及其長短,為的是尊畝中虛重學生的自由選擇權,畢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穿短裙短褲,強制性讓所有孩子都穿短裙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
『肆』 日本的小孩冬天穿短褲是為什麼
一是日本這個國家會從小訓練孩子不怕冷的精神,最開始是因為日本古代生產力低下,布料都是奢侈用品,通常都是只穿袍子,褲子都是能省則省。所以挨凍這項技能從那時起就在訓練。
這個傳統延續至今,就有了不同的訓練方法,例如大冬天冬泳,光著身子在雪地上鍛煉,直接往身上澆冷水等等。
日本的孩子們確實穿得沒有我們那麼圓滾滾球鼓鼓,但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不冷!不是說孩子們抗凍不怕冷,而是日本的氣候和社會環境就是如此。
以東京舉例,冬天最冷也一般都不到零度,通常在零上2~5度。事實上,身在南方的小編前兩天溫度10~16度,下著雨,已經裹著小棉襖,穿著加絨秋褲了。那風一吹,冷的直冒鼻涕。同樣的溫度,日本的體感溫度和國內的體感溫度真的不能比。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的公共設施的完備。
同樣以東京舉例,在東京進入各種室內,比如超市、圖書館、寫字樓等公共場所,基本一年四季恆溫,空調地暖都是標配,一直保持20~24度左右。
『伍』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多「狠心」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說到抗挫折教育,想起現在的孩子普遍承受能力不太行,總是能聽到某某學生因心理壓力跳樓的新聞。其實,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有徵兆了。
前段時間,帶孩子去附近的小公園玩,裡面有幾個孩子比賽跳繩,我家孩子看他們玩得開心就參與進去了。沒過多久就聽到一個孩子大喊的聲音:
「我沒輸,就是沒輸!這次不算!」
緊接著這個孩子開始滿地打滾、耍賴,反正就是不接受自己輸了的這個事實,轉頭幾個孩子就糾纏了起來。家長們擔心跳繩會傷到孩子們,趕緊把他們拉開。
那余掘個孩子的媽媽趕緊拉著孩子回家了,剩下幾個孩子一直在說: 「輸不起,以後都不要和他玩了。」
這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卻讓我意識到了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有多麼重要。
反觀教育在世界一直名列前茅的日本,在抗挫折教育上明顯狠心太多。
他們的抗挫折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而且是孩子身體和心理素質上的雙重教育。
日本教育有段時間被稱為「變態教育」,這個稱呼是因為他們的 耐寒教育 而得名。
我們經常能從動畫片、電視劇中看到日本不管冬夏都穿著短褲、短裙,其實這在日本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日本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被要求穿短褲、短裙。
即使是結冰了的季節,也只是穿一條保暖褲。
日本教育認為這是在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體質。
我國教育一向是防止失敗,但我一直認為失敗不可能完全避免,孩子總是要避免的,如果一直防止失敗,當孩子面對失敗時很容易被打倒。日本教育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 他們鼓勵孩子嘗試失敗、面對失敗。
日本幼兒園有一個很知名的例子,一名叫凌的小男孩因為特殊原因要提前畢業,在畢業典禮上老師為凌准備了他芹此一直跳不過的跳馬。
畢業典禮上,凌跳了很多很多次都沒有跳過去。如果放在國內幼兒園,可能在孩子第三次失敗的時候,老師就會讓他放棄了。但這位日本老師在凌即將放棄的時候, 繼續鼓勵他,還讓其他小朋友給他加油打氣。
這次凌再去跳箱子時,一舉跳過,全場小朋友都為凌歡呼。
我想有這樣的抗挫折教育,這個小男孩不管以後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如果要問日本教育的核心是什麼,那麼一定是獨立。
日本人好像天生就有不願意給人帶麻煩的性格,這是因為日本教育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幼兒園里從來看不到孩子的書包是父母來拿的,即使兩三歲的孩子,不管多重都是孩子自己拿。
鞋子自己換、玩具自己收拾、飯自己吃、用過的碗也是自己收拾。反觀國內教育,要是讓兩歲的孩子自己穿衣服,家長說不定都得問上一句「讓這么小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你怎麼這么狠心啊?」
但日本教育就是這么狠心,所以日本孩子從小就非常獨立。
在抗挫折教育這方面,我們雖然不至於做到日嫌毀迅本教育這般狠心,但也可以汲取其中的可取之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這樣孩子未來才既能經得起失敗,也能坦然面對成功。
『陸』 為什麼日本的幼兒教育名列世界前茅,這14個細節
01
簡朴的環境
幼兒此胡園不論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他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朴,看不到一點「豪華」和「現代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鋼琴、一台電視機和一台手提式的收錄機,是顯得稍微「高級」一點,其硬體均比起國內要求的「五機一幕」相差較遠。
至於幼兒的玩具,則是一些硬紙皮、大小各異的包裝箱、報紙、尼龍繩、木或竹製筷子、還有大量的圖書,任由孩子堆砌、塗鴉、剪貼、玩弄,只見幼兒樂在其中。
殊不知,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體現以人為本、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發揮自己的潛能,不能變為「成品」的奴隸。科技的進步,使人們形成更大的生存壓力,營造「適者生存」的氛圍,合理的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
通過環境進行教育,從而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
02
條理性—— 所有包,自己整理
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兒園就要媽媽准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散源。
書包、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等等,而且對於包的大小也有規定,有的幼兒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地縫制出來。
孩子們要把自己的個人用品分門別類地整理好並放在統一的地方,常此以往從小開始鍛煉做事的條理性。
日本人對垃圾分類極為嚴苛,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這也從小的教育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03
小孩拿包,大人空手
日本家長在接孩子下幼兒園的時候,手裡一律空著,各種包都是由小孩子拿著。
這在中國家長眼裡簡直難以接受,如果孩子累壞了怎麼辦?拿不動怎麼辦?由家長代勞拿東西倒是普遍現象。
而日本家長認為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而鍛煉孩子的責任感和吃苦能力。
04
脫穿衣服,鍛煉獨立生活能力
幼兒園是統一服裝,春秋換裝,全年登園時最外邊都要穿幼兒園的套頭衫,穿短褲,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
到了幼兒園,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一種玩耍時的罩衣,鞋子脫下來,換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場玩的時候,自然再換自己的鞋子。
每天早上,都要重復一套換衣程序,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從不伸手幫忙。
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這個每天的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的。通過每天到校後,換衣服、放聯系手冊,自己帖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從2、3歲開始的訓練,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的習慣。
05
冬天穿短褲鍛煉毅力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麼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很多孩子沒多久就凍感冒了。
而日本媽媽們對此的看法是:孩子送幼兒園就是來讓他們得病的。
久而久之,孩子們都鍛煉出了抗寒的能力,很少再有發燒感冒的情況出現。
06
教育是為了教孩子學會「笑」和「感謝」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假名、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了。
學習的重點居然是: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和說謝謝!
雖然沒有多少知識性教育,但是孩子通過綜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音樂、美術、閱讀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這的確很令人出乎意料。
07
佛教思想傳遞「感恩的森掘攔心」
寺院的周圍通常建有幼兒園,寺院的主持又兼任幼兒園的園長,這在日本各地都是非常常見的。
幼兒園每個月都要到寺廟里受一次教誨,園里最重要的節日一定要拜佛,佛誕日、涅磐日都有活動。
日本人相信,從小對孩子進行佛教思想的浸透,會使孩子擁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08
了解生命的由來
孩子生日前,老師預先與他的父母聯系,詢問名字的由來,還借來孩子自出生以來的照片在班上展覽,並請孩子的母親寫信談談孩子出生時的情況,並在班裡讀給孩子們聽。
與我們有些家長給孩子操辦的大吃大喝大買禮物的生日會不同,這一系列生日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了解生命的由來,懂得誕生與成長的艱辛,喜悅和感恩。
日本人堅信,孩子從小知道尊重生命,長大後就很少會做出越軌的行為。而在幼兒期,通過為孩子們過生日、教他們培育動植物等活動,都可以讓他們在樸素的驚奇和感動中了解生命,是培養生命尊重的絕佳機會。
09
從幼兒開始的禮儀教育
孩子在幼兒園畢業時也會經歷一次像大學畢業一樣莊重的儀式,園長、老師、家長以及孩子們都會穿戴正式且一絲不苟地完成整個儀式,而且各種儀式會隨著孩子的成長一直相伴到終生。
可見從小開始對孩子進行禮儀的灌輸,對孩子的修養的打造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禮儀之邦」的確名副其實。
10
寶寶0歲就參加運動會
0歲的寶寶就要參加幼兒園的一切大型活動,比方運動會、演出發表會等。
從小就鍛煉孩子參與到集體生活中,培養集體榮譽感,長大了之後也會有堅強的體魄和堅韌的精神。
11
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兒園到了年中組,開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課,相當於中國的體育和形體課;到了年長組,就有了足球大會,孩子們成天不是練習打鼓,就是練習足球,而且不停有幼兒園之間的比賽,女孩子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是體力和勇氣都練出來了。
12
一年到頭數不清的活動
一年到頭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觀察多少次動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撿橡子了,打年糕了,開運動會了,為社區演出了,宿泊了,過園節了,開發表會了,去拜寺廟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
日本的幼兒園生命在於活動。
13
中國人都不過的節日日本幼兒園過
日本幼兒園過一切他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女孩節,男孩節,納涼節,除此之外,中國的正月初七的七草節、二月的節分、七七乞巧節都認真地過上一遍,並且要自己製作手工藝品,讓孩子牢記自己國家的民族傳統文化,培養自豪感。
14
老師的能量
一個班,少到10個人,多到30個人,老師都只有一位。
全班孩子的所有活動、技能、知識都是一個老師教。
包全班孩子的生日、作品的大型發表會、運動會,全是這一位老師操辦,有條不紊,像模像樣。
『柒』 據外電報道,日本有些幼兒園為了增強孩子體質,磨煉他們的意志,
不同意,增強是有限度的,孩子的免疫力本來就弱,這樣一來在意志之前,人胡旁就病倒了。這些家長太盲目了,對換一下,敢問學校棗做滲和家長自己有凳脊勇氣不?
『捌』 看看日本怎麼教育小孩子的,家長們學學吧
有一位中國媽媽,她的女兒在日本幼兒園上學,下面是她記錄的一些令她目瞪口呆的事情。
1)無數大大小小的包
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兒園就說明,要准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
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厘米長,B包多少厘米寬,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
搞不懂為什麼日本人要弄出這么多復雜的名堂出來。有的幼兒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制!
裝被子的袋子
裝衣服等的袋子
左邊是裝閱讀書的袋子,右邊是裝鞋子的袋子。
時間久了,孩子自己可以非常有條理的分門別類。京都人可以對垃圾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是否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2)大人空著手,所有的包都由孩子自己背著或者手裡拿著。
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看到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空著,而那些花朵們肩背手拿著,少說也有兩三個大包外加書包,而且還都跑得飛快。
瞧,日本王室的小公主,也不例外。
' 我們呢,自然還是咱國內的傳統,孩子空手,家長拿包。過了兩天,老師就來和我聊天了:「孩子在學校可是什麼都自己做啊。。。。」日本人慣於只說半句話,後面的讓你琢磨去。我立刻就明白是在問家裡的情形了,看我還在想,老師就說了「比方說上學時拿包吧。。。」這就是委婉的提醒。
等開家長懇談會時,和日本家長說「在中國幼兒園,習慣家長拿東西」。這回輪到日本媽媽目瞪口呆了,異口同聲地問:「為什麼?」
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愛孩子更多一點呢?
3)反復脫換的行頭
幼兒園是統一服裝,春秋換裝,全年登園時最外邊都要穿幼兒園的套頭衫,穿短褲,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兒園,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一種玩耍時的罩衣,鞋子脫下來,換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場玩的時候,自然再換自己的鞋子。這還不是最麻煩的,開學時老師要求拿一組換的衣服,在我們看來,那自然是防備孩子玩耍時弄臟備用的,然而,並不是。只要孩子們中午睡了午覺,起來必定要重新換一套,多麻煩。孩子在外邊宿泊一個晚上的時候,光備用的換的衣服就要備好多套,真趕上那個愛新衣的皇帝了。
剛開始每天早上去送孩子,都要重復那麼行做一套換衣程序,孩子在菊花班的時候,看她實在慢,就不免代勞。但是不久就發現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從不伸手幫忙。慢慢體敏帶手會到,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這個每天的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的。通過每天到校後,換衣服、放聯系手冊,自己貼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從2、3歲開始的訓練,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的習慣。
4)大冬天穿短褲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麼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為了不重新喚起東亞病夫的記憶,只好入鄉隨俗地狠下心來,為國橋嫌爭個面子。
不用說,剛入園那時候,孩子三天兩頭就凍病了。和日本媽媽說呢,答案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兒園就是來讓他們得病的。」
看看一個個像小炮彈一樣沖到面前說「你好」的孩子,那個結實勁兒,讓人覺得我們不能太金貴孩子了。
5)零歲參加運動會
剛到幼兒園,就看見很多老師懷里都抱著個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幾個月大吧,一問,是0歲。
孩子幼兒園的班都用花的名字命名,有菊花,有百合,孩子現在已經是一株很有大姐姐風范的紫羅蘭了。而0歲的小寶寶,就是「桃花」班,用日文叫「もも」,和咱漢字的「毛毛」同音(日本的文字本來就來源於漢字),很是形象。
這些0歲的毛毛,不光入託了,而且還要參加幼兒園的一切大型活動,比方運動會、演出發表會等。看這些0歲的毛毛哭著拚命向前爬,還是有點打動人的力量的。
6)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兒園到了年中組,開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課,相當於我們的體育和形體課;到了年長組,就有了足球大會,孩子們成天不是練習打鼓,就是練習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兒園之間的比賽,孩子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是體力和勇氣都練出了。
說實話,剛來日本時,孩子的表現真是讓人汗顏。日本的孩子一般從十三四歲開始,才往上躥個兒,之前比中國孩子矮很多。孩子在班裡,那可是鶴立雞群的「龐然大物」,無奈實在是外強中干。日本孩子光著腳在外邊跑,而我家的寶寶呢,榻榻米上有一點沙子,就恨不得踮著腳走路。有一次遠足爬山,最後一個不算,下來的時候,乾脆由兩個矮個子的日本孩子攙扶下山。這怨不得孩子,3歲的孩子,根本沒有讓她徒步爬山1小時的經驗。現在好了,去年在香格里拉,在缺氧的環境下,徒步4個小時沒有任何問題。
7)完全混班教育
在9:30之前,3:30之後,全園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狠瘋狂。孩子們真正能體會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覺。孩子們的成長感特別明顯。
比方前些天年長組最後的發表會上,表演完太鼓之後,他們說了一番話,讓所有的家長落淚:「今天的發表會真高興,低年組的小朋友們也非常努力地表演成功了。這是我們最後的發表會了,到了小學校我們仍然不會忘記我們的朋友和幼兒園。」
在這個幼兒園,似乎完全不重視孩子們的知識教育,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假名、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了。也不學輪滑,也不教游泳。
問教什麼,答案永遠也想不到——「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在日本,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和誰講話,「笑眯眯」最重要,一個笑眯眯的女孩子最漂亮。
還教什麼?——「教學會說謝謝」。總之,這里強調的和國內是非常不同。但是通過三年的幼兒園生活,發現我家寶寶在音樂、美術、閱讀等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而這方面的收獲卻是經由綜合教育的方式獲得的。 9)一年到頭數不清的活動
看看我的日歷上標出的做便當的日子,就是寶寶他們遠足的日子,一年到頭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觀察多少次動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撿橡子了,打年糕了,開運動會了,為社區演出了,宿泊了,過園節了,開發表會了,去拜寺廟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總之,結論是:日本的幼兒園生命在於活動!
10)中國人都不過的節日,日本幼兒園過
這也是讓我狠狠吃驚的地方,像上面說的,日本幼兒園過一切他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女孩節,男孩節,納涼節。除此之外,中國的正月初七的七草節(幾位知道?)、二月的節分、七七乞巧節都認真地過上一遍。
孩子回來說,今天老師問我這些節日在中國怎麼過,我說:不知道。慚愧啊,媽媽也不知道。
1
1)老師的能量
日本一個班,少則10個人,多則30個人,老師都只有一位。開始我是頗為懷疑的,能把這些孩子都看住也就不錯了。然而,可真是看輕了日本的幼兒園老師。就這一位老師,30個孩子的作品展,30個孩子從無到有的打鼓本領(非常專業啊),30個孩子的美術、音樂、閱讀,30個孩子的生日,30個孩子的大型發表會、運動會全是這一位,有條不紊,像模像樣。
像去年發表會排的是《不來梅的音樂會》,日本的活動向來是一個孩子都不能少的,所以30個人當中,4隻母雞,3隻貓,5隻狗,2頭驢子,幾個小偷,老師要分別帶領孩子們做好服裝、道具和布景(全部廢物利用)、配好音樂、編好劇目,排練一個多月
『玖』 日本的小孩冬天穿短褲是為什麼
日本小孩冬天穿短褲有部分歷史文化遺留原因,也有一些原因是學校規定要穿的校服都是短褲短裙。在日本,短褲短裙也被視為是從小培養孩子意志力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培養孩燃腔子意志力的同時,讓孩子練就一副好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日本人的生活習慣
日本的公共場合非常安靜,在列指鄭車中是不允許打電話的。人們通常都會選擇看報紙,聽音樂,或小睡一會兒來打發時間。
日本人把對環境的保護做到了極致,他們會將垃圾明確分類,有效利用,各地對於如何分類垃圾也都有明確的規定。
日本人一般不在公共場合吃喝或化妝,他們皮逗衫認為在公共場合吃喝或者化妝會讓人覺得很沒禮貌,特別是在車廂里吃喝有可能會濺在其他人身上。
『拾』 日本人是教育怎麼孩子的他們有多「狠心」
「我沒輸,就是沒輸!這次不算!」
在抗挫折教育這方面,我們雖然不至於做到日本教育這般狠心,但也可以汲取其中的可取之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這樣孩子未來才既能經得起失敗,也能坦然面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