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孩子拉肚子為什麼頻發
❶ 秋天了,寶寶為什麼會拉肚子啊飲食什麼的都很正常
引起嬰幼兒腹瀉有許多原因,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飲食喂養不當或天氣變化均可引起腹瀉。飲食方面引起的腹瀉包括進食過多或過少;食物成分改變,加糖過多(反之,糖分攝入過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輔食過快,引起不適,天氣炎熱時給孩子斷奶等。天氣變化如孩子受涼,可使腸到功能紊亂;氣候炎熱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另一類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孩子進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潔,使細菌進入體內造成腹瀉;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致使腸到菌群失調引起腹瀉;小兒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咽炎等病時,由於發熱及病原體毒素的影響,均可造成腹瀉。 在腹瀉期間,服用媽咪愛或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也可縮短腹瀉病程。 媽咪愛與合生元都是有益菌,是調理胃腸道系統的,拉稀的調到不稀,便秘的調到不幹。媽咪愛價格適中,合生元價格偏貴。 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不要輕易斷奶。這時可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餵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後再給孩子哺乳。 食物止瀉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鹼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製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凈,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鹼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❷ 嬰兒秋季腹瀉怎麼辦
入秋後,是寶寶尤其是嬰幼兒(6個月至2歲)腹瀉發病率開始升高的時期,而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寶寶秋季腹瀉的多發季節。因此,年輕的父母別忘了幫寶寶做好腹瀉的預防工作。  part1原因  寶寶拉肚子,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秋季以病毒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腸炎多見,也就是秋季腹瀉。發生腹瀉的常見原因有:  1.消化系統不成熟 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較差,但營養需要相對又高,腸道負擔重。如果喂養不當,如過多地加喂澱粉類、脂肪類食物,導致成分改變,或者一次進食過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導致腹瀉。  2.免疫功能不成熟 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肝、腎功能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免疫功能也不夠成熟,當有病原菌隨受污染的食物進入體內後,易造成腹瀉。  3.輪狀病毒感染 嬰兒秋季腹瀉主要由於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寶寶消化道),這種情況多發生於人工喂養兒,喂養時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經過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這種情況多發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為最高峰。  4.溫差大 秋季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氣候變化引起感冒、腹部受涼以及各種感染也可導致腹瀉。  part2 症狀  1.發熱 寶寶發病初期多先有發熱、咳嗽、流淚等上呼吸道感染現象,體溫較高,  一般為38~40℃。有的爸媽會誤以為寶寶感冒了,給寶寶服用治療感冒的葯物。 2.腹瀉 過一陣兒,寶寶便開始腹瀉。一天拉稀十幾次,甚至二十幾次,多是「嘩  啦」一下,幾乎是從肛門中竄出來。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樣,無特殊腥味及黏液、膿血。甚至爸媽有時不能從尿布上區分出寶寶拉出的是大便還是小便。  3.嘔吐 有些寶寶頻繁嘔吐,吃什麼吐什麼,有時不吃也吐。開始時吐清水樣的東西,之後吐出黃色的苦水。  4.脫水 如果出現眼窩凹陷、口唇乾燥、前囟門下陷、皮膚鬆弛無彈性、無淚、尿少等現象,說明患兒病情十分嚴重,需急救補水。  Part3 治療  寶寶倘若發生了腹瀉,首先應該在不影響孩子營養的情況下,讓消化道多休息。在醫生治療開始時適當禁食,一般可禁食8~12小時,同時給予口服補液鹽(ORS口服補液鹽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的寶寶腹瀉治療必須應用的葯物),可以之代替靜脈輸液。在醫生開始治療後可以逐漸恢復飲食,母乳喂養兒應當減少每次哺乳時間,人工喂養兒可以用濃米湯加牛奶餵食,可以保證嬰幼兒熱量和營養的補充。秋季腹瀉用抗生素治療多是無效的,可以選擇中葯治療。如果寶寶還是不好或病情加重,要隨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治,防止出現意外。以下是治療中常用的幾種方法:  1.禁食療法 對於單純腹瀉,大多不需要禁食。即使禁食,也不超過6~8個小時。禁食的結果,可能使寶寶出現飢餓性腹瀉,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還可能造成營養不良。沒有醫生囑咐,爸媽不能對腹瀉的寶寶實行禁食或飢餓療法。  2.飲食療法 食療在治療腹瀉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具體方法包括:6個月以內的寶寶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腹瀉,都不要停止母乳喂養,但乳母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並在餵奶前30分鍾到1個小時喝一杯溫開水,稀釋奶液。如果寶寶有脂肪瀉,就盡量給寶寶吃前一部分的母乳。前一部分的母乳中含較多的蛋白質,後一部分的母乳含較高的脂肪,不利於腹瀉兒的消化。牛乳喂養的寶寶,可以加大水與奶的比例,如果腹瀉前喂純乳,腹瀉初期可把牛奶配成4:1、3:1、2:1,還可把奶煮沸,去掉上面的奶皮,降低脂肪含量,成為脫脂奶。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療法(但不適合4個月以前的寶寶),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直到米粉變焦黃,每次取適量焦米粉,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後食用;藕粉也可作為腹瀉時的食物,把藕粉放入水中溶開,加適量糖煮沸後食用。  3.飲食策略 適當延長喂哺的間隔時間,減少喂哺劑量(對於吃得少的寶寶,只要寶寶想吃,就不要限制),減少食物種類,改變烹飪方法(如把鮮奶多煮沸幾次,棄去上面的奶皮)等。 
❸ 寶寶一直拉肚子怎麼回事
一、引起小兒腹瀉的常見原因: 1.病毒感染:有許多病毒能引起小兒腹瀉,輪狀病毒腸,其次還有腸道病毒、Norwark 病毒,其中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又稱為秋季腹瀉,因為這種腹瀉主要發生在秋季,其典型症狀是蛋花湯樣水便。另外,有些呼吸道感染病毒也能夠引起腹瀉,這就是為什麽見到有的寶寶感冒了,過了幾天又腹瀉的原因。 2.細菌感染:常見有致腹瀉大腸桿菌、耶爾森菌、空腸彎麴菌、沙門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等。這類患兒的腹瀉特點多是粘液膿血便。一但出現這種症狀,家長朋友要注意了,不要在家處理了,應該去正規的醫院找專門的醫生。 3.菌群失調:有些小兒由於經常服用一些抗生素,結果導致體內的細菌的平衡失調。因為腸道特別是大腸是有細菌的,分為有益菌和有害菌。在正常情況下,兩種細菌能達到一定平衡,當抗生素能夠傷害足夠的有益菌時,有害菌便乘虛而入,導致疾病。 4.非感染因素:如一些氣候的改變;還有一些體制的因素,如腸道過敏症,一食用某種食物、就會腹瀉;還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 二、小兒腹瀉引起的症狀。 望文生義,腹瀉主要針對大便來說,可以是水樣,稀糊狀,粘液狀,膿血樣,鮮血樣等;同時還伴隨其他一些治症狀,如惡心,嘔吐,頭痛,發熱,腹部疼痛;但是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腹瀉引起的脫水,表現為面容消瘦,唇舌乾燥,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嚴重者會因脫水過度引起休克。 三、治療 1.家庭治療:對於脫水症狀不是很明顯,且能確定是由於氣候如受涼引起的腹瀉,可以在家服用一些葯物,如中葯藿香正氣水等,效果不錯的,唯一的缺點是口感不好。 2.門診或醫院治療:現在大多家庭就一個孩子,對照上述症狀初步判斷寶寶病情可能較重,則要找醫生了,醫生會根據情況,給予口服葯,補充液體,抗生素抗病毒治療等。對於菌群失調的患兒,現在有一種微生態制劑,能夠調節菌群失調。 四、預防 關於預防,總是說來容易,做來難。比如平常要注意寶寶飲水飲食衛生,晚上睡覺不要著涼,不要領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