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生氣出手打人
1. 孩子一生氣就愛動手打人,這時候該如何教育孩子
因為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一出現生氣的情況,就會非常的喜歡打人,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告訴孩子,打人是一種非常不正確的行為,要讓孩子去進行改正。如果說孩子還沒有改正的話,我們就可以通過孩子的方式去對待著他們,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到底有多麼的可惡,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別人的不尊重,而且也是對於別人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
三、總結。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遇到了一些問題之後,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去進行改變,而像孩子打人的這種行為,是絕對不正確的。當孩子有第一次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嚴格的去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要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的後果。
2. 孩子不順心就發脾氣、打人,家長該怎麼解決
面對孩子繁重的課業負擔和考試成績退步,家長不要否定孩子的一切,或拿出別的孩子去比較,家長應更多地關心孩子,孩子做作業不會,家長能輔導輔導,不能輔導不要責怪孩子,想辦法跟老師溝通,讓孩子問老師或學習好的同學。家裡所有的人都統一思想和行動,跟他堅持原則,堅決不能依從甚至縱容他。對於他的囂張氣焰要堅決打壓下去,若再慣他就是毀他!同時,發現他有小錯就要及時糾正,勿以惡小而任其為之。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把那種不快表現得淋漓盡致,而要盡可能的坦然。
3. 孩子生氣就打人讓手足學會好好吵架
學齡前的手足與同儕之間,上一秒玩得很開心,下一秒就開始搶玩具,發生沖突時除了爭吵還會動手打人!
大人可以理解較小的孩子因為語言表達較弱而只能動手,但是會說話的哥哥姊姊,卻還老是跟弟弟妹妹搶玩具、還動手打人,該如何是好? (推薦閱讀:不要哄騙!教孩子情緒管理)
孩子生氣會動手打人是面臨沖突的反應,非故意!
『君子動口不動手』這個道理人人皆知,但是細想,當大人你看到孩子出現越矩行為時,情緒一來常常都會忍不住想動手打小孩了,更何況是大腦都還沒發育好的孩子啊!
當孩子面臨生氣或沖突情形時也是一樣,譬如當別人搶他手上的玩具時,孩子當下的情緒被激怒,身體的腎上腺激素突然上升,很自然的出現「戰斗或逃跑的反應」,反應慢或年紀小的孩子可能大哭,反應快的孩子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動手打人來保衛自己的地盤。
況且,我們必須了解7歲前的孩子,大腦中負責思考與判斷的前額葉仍未發育成熟,往往無法控制沖動與情緒,更無法在氣頭上學會思考,就直接動手打人了!因此,學齡前的同儕之間會難免會有沖突而爭吵動手,更何況是整天膩在一起的手足啊!
家長要試著理解,孩子面臨沖突或挫折時的動手行為,往往都並非故意的。家長您要做的不是責罵批評,也不是避免沖突,反而是教孩子如何面對沖突、不動手、好好的來吵架! (推薦閱讀:手足不吃醋!讓大寶歡喜迎弟妹的十個策略)
教孩子好好吵架、學會溝通、有同理心
家長對於孩子間的沖突容易失去耐心,希望手足同儕之間能主動不沖突、肯禮讓。其實,手足與好友之間就猶如夫妻間會時常鬥嘴,只是孩子還沒學會用語言來溝通、理性的解決沖突。
親愛的家長您要努力的是,從2歲後試著幫孩子找玩伴或進入團體,去適應與不同孩子互動,也才有機會引導孩子在沖突時,學會好好吵架與溝通、想出方法,進而引導同理心去體諒與分享,當然也能逐漸減少動手打人的行為。
當孩子正在與同儕或手足爭吵、沖突時,家長你可以用以下五步驟,來引導孩子好好吵架:
1.分開冷靜首先,大人要學會先冷靜,避免大吼大罵,才不會做出最錯誤的身教。立即將沖突的兩人分開,避免拳腳相向或沖突越演越烈。
2.好好表白情緒與界線大人別急著仲裁!好好的引導雙方表白,說出不滿與情緒,更說出自己的意見與界限。若有一方年紀小語言能力弱,則需要大人協助表達。讓孩子說出情緒,孩子才能真正冷靜下來!
編按補充: 3.理解他人要求孩子不管是否認同對方意想法,都要耐心聆聽對方的情緒與意見。大人試著引導孩子去理解對方的感受,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踏到別人的界線,或者做出讓對方不舒服的行為。
4.交流協商方法大人試著引導孩子一起協商出彼此可以接受的方法與規則,或大人也能想幾個方法讓孩子選擇,一起找出更好的互動相處方法,當然!方法中可能包括退讓與分享。 (推薦閱讀:媽媽一招神解手足吵架:收集彼此的愛)
5.正向鼓勵好的行為當一方選擇體諒退讓,家長務必具體的鼓勵孩子的行為,說出孩子的進步,如不哭鬧、願意分享,強化孩子好的行為與正確的處理方式。
4. 2歲的寶寶為什麼經常發脾氣,還喜歡扔東西打人
2~3歲,是寶寶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寶寶表現出扔東西、打人的行為,這是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表達方式。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放大自己的心理感受,認為孩子這些表現是暴力,長大了那還得了?家長不要有這樣的焦慮。
多數寶寶做出「叛逆」的打人或扔東西的動作,並不能排除是出於希望引起家長的關注。所以,家長給予寶寶高質量的陪伴很重要。
家長手裡拿著手機陪在寶寶身邊,這不是陪伴只是「陪著」。真正的陪伴,是與寶寶產生互動並讓寶寶感覺到愉悅!
5. 為什麼孩子情緒暴躁、容易發火還打人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容易就會發火,目之所及的物品都成為她的發泄對象,就連爸爸媽媽,有時候都不免被踢上幾腳。
孩子稍微有一點兒不順心的事情,或是遇到了讓自己不開心的事,第一時間就開始發脾氣,變身成為噴火的小暴龍,所過之處一片狼藉。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有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
3歲兒子上了幼兒園,第一天就和小朋友打架了
小貝的兒子今年三歲,已經到了能夠上幼兒園的年紀。小貝對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情抱著很大的期待,因為自己終於不用再忍受帶孩子的折磨,可以准備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之中了。
小貝給兒子挑選的幼兒園離家不遠,騎電車只要十分鍾就到了。把兒子送到幼兒園之後她就回到家裡,開始物色起網上的各種招聘信息,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好工作。
可是臨近中午的時候,小貝卻接到了幼兒園老師打來的電話。老師在電話里說:“壯壯在幼兒園吃午飯的時候,有個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他,然後兩個人就打起來。另一個小朋友的臉被壯壯抓花了,還流了鼻血。現在孩子的媽媽在幼兒園里鬧呢,你得趕緊過來。”
聽了幼兒園老師簡短的敘述,小貝已經感覺到了是親那個的嚴重性——自家兒子又打人了!
為什麼說是“又”呢?因為壯壯在家裡的時候,也經常會動手打人,一不順心就摔東西。不過小貝覺得孩子打人的力度又不大,再加上自己和老公也捨不得打孩子,所以也就隨他去了。
沒想到兒子在幼兒園里,也能和別的小朋友打起來,而且還打得很嚴重!小貝招聘信息也不看了,急忙趕到幼兒園里去處理問題。
到了幼兒園一看,被打的小朋友在媽媽懷里哭得稀里嘩啦,而自家的壯壯卻還是一臉怒氣,感覺下一秒就要沖出去再干一場似的。
原因小貝已經了解,只能夠帶著壯壯和小朋友賠禮道歉,並且表示後續的醫療費自己一定會負責到底,被打小朋友的家長這才滿意離去。
“你怎麼能打小朋友呢?媽媽不是說了在幼兒園里不能打架嗎?”小貝蹲下來問兒子。
“他撞到我了!我的勺子都掉到地上了!”壯壯很生氣地告訴自己的媽媽,“然後我就要打他!”
“那肯定打痛了吧!來,媽媽給你吹吹!以後不要總是打人知道嗎?”小貝依舊態度很溫和,但是壯壯卻一臉不屑,半天不答應。小貝仍是捨不得狠狠地教育孩子,所以也就任由他去了。
幼兒園的老師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原來壯壯愛發脾氣還愛打人的毛病,是當家長的慣出來的啊!
孩子情緒暴躁、容易發火還打人,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
①父母情緒暴躁易怒
有的父母在和其他家庭成員相處的時候,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出現暴躁易怒的情況,導致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養成了和父母一樣的性格特徵。
可以說孩子父母的影子,在一定情況下,孩子會習得父母身上的顯著特徵,所以有句老話說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呈現出暴躁易怒的情緒,孩子也會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影響。
和你說句貼心話
孩子的處事方式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自己父母為人處世的方式,作為孩子的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形象,讓孩子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
今日話題:你家的孩子平時只會用暴力和發脾氣解決問題嗎?
6. 孩子一生氣就愛動手打人,這正常嗎
引言:很多父母在平時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一生氣就喜歡打人,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在平時如果孩子與他人交流的時候經常打罵別的小朋友,這樣別的小朋友就會不喜歡和他玩耍,並且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孩子有喜歡動人打人的習慣。
三、與孩子溝通
父母如果想要改掉孩子動手打人的惡習,就一定要經常與孩子溝通,詢問他們為什麼動手打人,並且告訴他們這樣的行為是非常不正確的。在平時有的孩子動手打人,也可能是因為其他孩子先打他,這時孩子受了委屈,父母卻不分青紅皂白就去懲罰孩子或是批評孩子,會讓孩子有很大的反抗心理,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要先和孩子溝通,詢問孩子動手打人的原因,不要委屈孩子。
7. 孩子憤怒時,總會出現打罵媽媽的現象,這是怎麼回事
這幾年孩子打媽媽的新聞實在是太多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網路上的六七歲的孩子用特別大的力氣來打媽媽,他們在打人的時候一般都會表現的非常憤怒,沒有辦法控制己打人的雙手,孩子出現了打人的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除了母親說的一些惹人憤怒的話,其中根本原因還是對於孩子的溺愛,還有教育的問題。因為平時對孩子不怎麼教育,而且管理太松,所以後面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在你想要教育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有一個教授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三歲的孩子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可能就是滿地打滾,但如果15歲的時候可能就會自殘自殺,和你爭吵。如果是在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下,或者是以在一個溫柔的體系當中生活,孩子大概率是不會叛逆的吧!在教育的過程中,溝通特別重要,所以父母不應該強制灌輸,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
8.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經常發脾氣動手打人這樣的孩子該怎麼引導
在生活當中也經常性的會看到孩子會有發脾氣動手打人的情況,這大多都是受到家庭的影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伸手去打孩子兒。孩子在遇到這樣問題的時候也會發現父母打自己,就產生了暴力的傾向,所以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做到言傳身教。才能夠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發現孩子和他人在一起玩耍會有動手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的制止孩子。
引導孩子積極向上作為家長在看到自己孩子和他人發生爭執的時候,父母都會極力的去維護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沒有問清事情緣由的時候,也絕對不能護著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做錯了就應該先把事情問清楚,而後再針對性的懲罰孩子。這樣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情就應該受到相對應的懲罰,同時一定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