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會產生太強的佔有欲
㈠ 佔有欲太強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哪些原因造成的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很正確,三觀也很正常,可是孩子卻十足是個「小霸王」,感覺全世界的東西都歸他所有,稍不如意,就通過大哭大鬧來反抗。父母對這個「小霸王」是又愛又無奈,頭疼至及。
周日爸爸媽媽帶三歲的小子軒去新開的壽司店吃飯,隔壁桌也是一家人在吃飯,有一個大點的哥哥。等餐時就兩家人就聊起來,兩個孩子也很快玩在一起了。可是沒幾分鍾,子軒就搶哥哥手中的玩具汽車,非常霸氣地說「你必須給我玩。」哥哥有點不高興地說「可這是我的汽車。」哥哥的媽媽勸兩個小朋友「小弟弟你想玩哥哥的汽車,那把你的飛機和哥哥換著玩,行嗎?」子軒立即大哭起來「飛機是我的,我要玩汽車,我要玩汽車。」
子軒媽媽抱起他,他還一直在哭,媽媽哄了好長時間,他都不同意將飛機給哥哥玩,卻一直要玩哥哥的汽車。子軒爸爸媽媽十分抱歉地向哥哥一家人道歉,可子軒卻生氣地不願和哥哥玩了,抱著自己的飛機,還偶爾瞟一下哥哥的汽車。媽媽感覺子軒的佔有欲太強了,從來不捨得付出,不願和別人分享,可是看到別人的好東西就想佔有,媽媽有點焦慮,感到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孩子有佔有欲雖是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但是萬事有一個度,如果孩子佔有欲很強,而家長又沒有適當地引導,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影響。
㈡ 關於孩子的佔有欲
關於孩子的佔有欲
關於孩子的佔有欲,佔有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一個過程,這個時候寶爸寶媽要正確去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是尤為重要的,千萬不要輕易孩子成長過程中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會導致孩子的成長有心理陰影,下邊跟著我來學習關於孩子的佔有欲,教你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關於孩子的佔有欲1
如何面對幼兒的佔有欲
兩歲的寶寶,正處於分不清楚「你的」、「我的」童稚階段。因此,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拿走、感興趣的東西就據為己有。寶寶分清你、我、他之後,這種習慣和行為就會慢慢改善;但倘若父母對此沒有很好的教育和指導,寶寶或許會養成一些不良習慣。
盡快幫孩子建立所有權觀念
作為父母,在孩子處於「自我中心期」時,可以給寶寶一些必要的指導,讓寶寶早日建立所有權的觀念。比如,當寶寶玩同伴的玩具時,你可以強調一下:「這布娃娃是小哥哥的,你只能玩不能帶走,到時候要還給哥哥,你的布娃娃在家裡呢!」這些話可以讓他們盡快建立所有權的觀念。
不要強求寶寶「慷慨大方」
常常看到家長勸寶寶把手裡的玩具或零食分給同伴,即使寶寶不樂意,眼淚汪汪,家長也百般勸慰,甚至威逼利誘。其實,對於3歲以前的寶寶,家長不必強迫他們「慷慨大方」。
讓寶寶形成「分享」的好習慣
寶寶已經形成所有權的概念之後,佔有欲仍然非常強烈,這種情況就需要注意了。寶寶的這種獨占心理可能和教育有關。應該教導寶寶學會分享,比如吃飯時和寶寶搶著吃、買東西時家人各一份,慢慢地,寶寶就會發現分享的快樂,獨占的心理就不會那麼嚴重了。同時,強調寶寶「借」、「還」的概念也很重要,讓寶寶知道,喜歡的東西可以暫時「借」來玩,但是不可以據為己有。養成借和還的習慣,對年幼的寶寶來說,是件好事。
處理孩子間紛爭的小招數
1、讓寶寶把玩具給小夥伴玩,不如教寶寶和夥伴一起玩。
2、年幼的寶寶一起玩可以讓寶寶學習自己解決問題,
3、如果寶寶非常厭煩夥伴,家長就要適當調解或把寶寶抱開。
4、可以把不能分享而且寶寶珍愛的玩具設置為禁區,不可以與其他人共享;把可以一起玩的玩具作為公共玩具。
5、去別人家做客,如果寶寶之間因為玩具爭吵,可以要求寶寶拿最心愛的玩具和對方交換,否則不允許和同伴爭奪。
關於孩子的佔有欲2
1歲前的孩子,基本上是個體活動。他和其他孩子交往時,也會發生不打招呼,互相拿對方的玩具的現象,但"矛盾"一般不會激化。有時,孩子甚至會自動將玩具扔掉,或者遞給別人。當然,如果他吃奶時,奶瓶被搶走,他會大喊大叫,這在雙胞胎之間常發生打鬧,因為沒奶吃會"危及"他的生存。
3歲後的孩子,自我意識已有一定發展,不僅意識到自己獨立存在,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已能清楚地區分主體和客體的`關系,而且頭腦中有了物主代詞"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這時,其佔有欲方面的表現,不象2歲左右的孩子那樣突出。
佔有欲的表現
當父母領孩子去做客,或是同事親友領孩子來訪,小孩子在一起玩非常高興,但常會發生爭搶玩具這類不愉快的事,尤其是2歲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常常不打招呼,就抱走對方的東西。反之,他們卻從不肯大方地交出一件他們擁有的東西,他們死抱住不肯放手或是互相用力撕打,抓撓對方,以維護自己佔有的權利。一旦不能戰勝對方,東西被搶走,他們會放聲大哭,尋求支援。
孩子本身的交往的活動,促進了孩子對物的交往的必然性認識。另一方面,就語言發展看,這時孩子不僅掌握了"我的"和"我",同時也掌握了"你的"、"你"和"他"等。當孩子僅僅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和獨立存在,僅僅懂得"我的"含義的時候,他們自然會認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但是,當孩子不僅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而且意識到別人的存在和力量,同時,懂得在"我"之外,尚有"你"和"他",情況就大不相同。他逐漸意識到"我的"是"我的","你的"是"你的"這個現實。這時,搶奪玩具的現象就會減少。
佔有欲是一種正常的心理
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會產生明顯的「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往往是從「我」出發,而不知道還有「你」、有「他」、有別人,因而導致了獨占行為的發生。這與「自私自利」有著本質區別。
因此,當爸爸媽媽遇到孩子獨占、搶奪別人的東西時,不要大驚小怪,更不應責罵孩子自私自利,而應給予說服教育和指導。
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讓孩子多和同伴交往,教育孩子吃的東西要分給別人吃,玩的東西要和別人一起玩。孩子在交往、玩耍時,爸爸媽媽最好讓他和較大的孩子在一起,這樣,不僅較大的孩子可以適當帶領、照顧他,而且可以制止孩子的「獨占」、「掠奪」行為,因為大一點的孩子有一定的自衛能力,而小一點的孩子則往往能服從較大的孩子。
總之,孩子的「佔有欲」是孩子成長發展中出現的一種正常心理現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通過教育,「以我為中心」的意識逐漸淡薄,這種「佔有欲」會逐漸地減少或消失。當然,對於那些「佔有欲」特別強的孩子,父母應認真分析原因,尋找教育對策,給以適當的懲罰,並注意家長自身的言行,給孩子起表率作用。
㈢ 孩子佔有欲強怎麼辦
寶寶在年紀比較小的階段是屬於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強烈的階段,所以當他們的玩具或者其他東西被別人拿走的話,他會非常的生氣。常常會被家長錯誤的理解為他們的佔有欲強,其實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那麼,孩子佔有欲強怎麼辦?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吧!
孩子佔有欲強怎麼辦
1. 鼓勵分享
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可讓孩子多和同伴交往,教育孩子吃東西要分給別人吃,玩東西要和別人一起玩。
2. 和大孩子一起玩
孩子在交往、玩耍時,爸爸媽媽最好讓他和較大孩子在一起,這樣,不僅較大孩子可以適當帶領、照顧他,而且可以制止孩子「獨占」、「掠奪」行為,因為大一點孩子有一定自衛能力,而小一點孩子則往往能服從較大孩子。
3. 淡薄自我中心意識
孩子「佔有欲」是孩子成長發展中出現一種正常心理現象,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通過教育,「以我為中心」意識逐漸淡薄,這種「佔有欲」會逐漸地減少或消失。
4. 適當的懲罰
對於那些「佔有欲」特別強孩子,父母應認真分析原因,尋找教育對策,給以適當懲罰,並注意家長自身言行,給孩子起表率作用,有時候,大人的溺愛也助長了孩子的佔有欲。
孩子佔有欲,實際上是孩子成長階段一種正常心理,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視為「自私自利」,說成是思想品德有問題。
孩子到了3歲左右,就會產生明顯「以我為中心」意識,往往是從「我」出發,而不知道還有「你」、有「他」、有別人,因而導致了獨占行為發生。這與「自私自利」有著本質區別。因此,當爸爸媽媽遇到孩子獨占、搶奪別人東西時,不要大驚小怪,更不應責罵孩子自私自利,而應給予說服教育和指導。
孩子佔有欲過強的原因
1. 小時候過分強調孩子的個人所有權
孩子到了四歲左右,已開始有比較明確的所有權概念。但這種所有權概念是不完善的,只能從自己出發。在他們看來,自己的東西,只能自己用;自己的玩具,只能自己玩,別人是碰都不能碰的。此時,爸爸媽媽如果在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再過多地強調是專門為「他」買的,孩子「獨占」的心理就會更加強烈。
2. 較少傳遞物品歸屬概念
如果爸媽平時在生活中就很少向寶寶傳遞「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什麼是可以碰的,什麼是不可以玩的」等類似的概念,而是一味地隨她想怎樣就怎樣。如此這般,孩子自然難以認識「你的」「他的」和「我的」的區別。一貫地想拿就拿,想用就用,不是自己的也要去搶占,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強佔有」的不良習慣。
㈣ 小孩有強烈的佔有欲,該如何應對小孩強烈的佔有欲呢
應該用正常的心態去看待佔有欲,佔有欲其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每個人都有佔有欲,不喜歡別人在未經過自己允許的情況下去觸碰我們的東西,只是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同。有些孩子會表示出強烈的佔有欲,應該如何去應付?
一、在孩子嬰幼兒時期,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佔有欲就非常的強,他不希望別人碰他的玩具,這是他自己的。可是大人就不覺得了,他覺得小孩子就應該分享。然後未經孩子的允許,就強迫把孩子的玩具分給其他的孩子玩,這就讓孩子非常的傷心。家長看到孩子傷心還要斥責他們,不就是分享一個玩具嗎?你怎麼這么小氣,如果孩子哭可能還會再揍上一頓。
孩子願意分享之後,那麼也應該去表揚孩子,表揚孩子願意幫助別人是非常好的一個人,通過這種表揚讓孩子明白分享的快樂。
㈤ 孩子三歲以後佔有欲最強 孩子佔有欲強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總以為這些東西是自己的,不會跟其他小朋友分享。因此,很多時候孩子在家長面前表現出很強的佔有欲。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孩子佔有欲的定義
孩子的「佔有欲」不同於成人,它解釋為產生對他人所有物的慾望,並通過行動占為己有。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孩子的佔有欲大部分僅限於情感范疇,家長切勿輕易上升到「品質」的層面加以訓斥。事實上,孩子佔有欲的表現不一樣,家長的應對處理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不同年齡段的佔有欲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思維和邏輯發育還處在啟蒙期,此時他們佔有欲的表現還沒有那麼強烈,在一至三歲以前,孩子的佔有欲是很薄弱的,就算有人拿走他們的食物或者是他們的玩具,他們也不會表現出爭奪或是打架的情況發生。因為此時,他們還對事物還沒有你我之分,佔有欲還不是那麼強烈。孩子三歲以後,隨著思維和行動能力的發育和健全,孩子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和想法,他們開始出現佔有的慾望,對於自己心愛的東西,他們不想與人分享。隨著年齡的不斷變大,佔有欲也會越來越強烈,直到他們接受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才能走出窄小的私有空間。
孩子佔有欲強怎麼辦
1、盡快幫孩子建立所有權觀念
作為父母,在孩子處於「自我中心期」時,可以給孩子一些必要的指導,讓孩子早日建立所有權的觀念。比如,當孩子玩同伴的玩具時,你可以強調一下:「這布娃娃是小哥哥的,你只能玩不能帶走,到時候要還給哥哥,你的布娃娃在家裡呢!」這些話可以讓他們盡快建立所有權的觀念。
㈥ 孩子佔有欲強怎麼應對
孩子佔有欲強怎麼應對
孩子佔有欲強怎麼應對,父母在工作之餘應該多多關心孩子,要學會給孩子減負,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的能力是比較輕松的,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為大家分享孩子佔有欲強怎麼應對
孩子佔有欲強怎麼應對1
1、增加孩子有關的知識。通過比較使孩子知道自己手裡的東西到了別人手裡還是那個樣子,不會變。如孩子想要別人的餅干,明明家裡有,可他偏要別人的,這時,父母不要太強硬,而是在接受了別人的東西後和自己家裡的作對比,讓孩子親口嘗。親身體會到味道是一樣的,以後他就不再要了。
2、不要壓制而要引導。壓制會使孩子產生常說的逆反心理,更想得到它。因此,在孩子要別人的東西時,可以溫和地提醒他,使他回憶起曾經吃過或玩過這種東西,有助於解除孩子的強烈要求。
3、轉移注意力。有時孩子要別人的東西,這種東西自己家確實沒有,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就答應(並做到)給他買一個。如果條件不允許,應盡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別處。
4、試用交換法。交換玩具或食物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可以防止孩子獨霸和佔有欲的產生。如孩子要別人的'玩具,就讓孩子自己拿著玩具用商量的口吻,友好的態度和小朋友交換著玩,使雙方都受益。
孩子佔有欲強怎麼應對2
不要打罵苛責
很多孩子表現出佔有欲強是家長疏於引導和教育的原因,再加上孩子自我領域的形成,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表現。想要化解孩子的佔有欲,家長首先不能打罵苛責孩子,雖然佔有欲強不對,但是要以引導和溝通的方式化解,打罵苛責只會讓孩子心理更有負擔,變本加厲。
學會分享
從孩子能夠溝通開始,就要一直教育孩子學會分享,這樣孩子在日後即使出現自我領域也會因為分享的教育理念就根深蒂固,可以減弱孩子的佔有欲表現。而且讓孩子越早的體會分享的快樂和樂趣就能幫助孩子盡可能的降低佔有欲,所以說想要化解孩子佔有欲太強的表現,課前准備很重要。
溝通引導
很多孩子還來不及教育分享就表現出了很強的佔有欲,面對這種現象,家長可以選擇溝通引導。可以從食物或是玩具交換做起,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表達方式,並不是要剝削他自己的東西。在慢慢轉化為分享,大家一起吃、一起玩,並不會傷害孩子的利益,等到孩子適應這種狀況就不會再表現出強烈的佔有欲,學會溝通和引導也是家長的一大責任。
其實孩子佔有欲強並不是不良性格,是孩子心智發育過後的一種正常反射,誰小時候還沒有個佔有欲了。所以家長不必耿耿於懷孩子的性格教育,很多小孩都會有佔有欲太強的表現,只要加以緩解和引導隨著孩子的長大,這種表現就會自然消失,但一定不要放著不管或是嚴苛責怪。
綜上所述,孩子佔有欲太強並不是大問題,家長只要運用好上面介紹的方法,循循善誘的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學會交換,孩子從中體會到樂趣那麼化解佔有欲太強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一大半,剩下的就需要時間讓孩子慢慢感受與領悟,絕大多數孩子到最後都會成功化解超強的佔有欲,媽媽不必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