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為什麼要給孩子寫信
Ⅰ 傅雷給兒子寫信的作用是什麼
傅雷給兒子寫的信有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
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
《傅雷家書》簡介:
《傅雷家書》是2018年2月譯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聰,編者是傅敏。
《傅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傅雷家書》的出版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Ⅱ 傅雷寫信的目的有哪四大作用
傅雷寫信的目的:討論藝術、激發青年人的感想、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兒子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這些家書開始於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凌辱,雙雙自盡。十二年通信數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
作者自詡:
輯印在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鍾,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Ⅲ 傅雷為什麼要把國內發生的一些和音樂藝術無關的事寫信告訴兒子
傅雷寫信給兒子,並不僅僅是教授或探討音樂藝術,也包含對兒子社會人格的培養,愛國主義及鄉情民意的熏陶。
傅雷這一輩的知識分子,以入世的心態培養孩子。既有包括音樂藝術的人文素養,也包括民族大義、國情世情。所以,其對遠在重洋的兒子寄予厚望,在一封封家信中盡顯其拳拳父愛。
Ⅳ 傅雷為什麼把家書給傅聰
1、傅雷的愛子情深
對於長大的兒子,希望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父母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報答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2、傅雷對兒子的鼓勵
傅老師對兒子的錄音,作了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並且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既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拚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前進的路線。
3、傅雷的囑咐
面對社會千變萬化,該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希望用自己走過的經驗,告訴兒子少走怨路。父母走的彎路,都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他們都希望子女能比自己過得更好。
4、母親的關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要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母親告訴他如何處理自己感情與事業的問題,讓兒子明白著重點是哪裡。
5、傅雷愛子心切
離別之時,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太過嚴厲。傅雷反思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傅雷只是想「嚴父之下出才子」罷了。
《傅雷家書》是2018年譯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聰,編者是傅敏。《傅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傅雷家書》的出版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這些家書開始於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凌辱,雙雙自盡。十二年通信數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傅雷夫婦非常細心,兒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點內容則分類抄錄成冊。
(4)傅雷為什麼要給孩子寫信擴展閱讀:
《傅雷家書》是一部很特殊的書。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體現了作為父親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
《傅雷家書》這本書中無處不體現的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傅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也不忘對他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
輯印在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鍾,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