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抑鬱症的孩子為什麼懶惰
⑴ 孩子抑鬱不想上學校
孩子抑鬱不想上學校
孩子抑鬱不想上學校,智力的大門需要通過鑰匙來開啟,努力幫助孩子解決成長的煩惱,孩子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得到父母的認可,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在操心的,為大家分享孩子抑鬱不想上學校。
孩子抑鬱不想上學校1
我們要知道孩子不上學的深層原因。
孩子不去上學的原因可能是非常復雜的,也有可能是非常簡單的。他不告訴你,有可能是因為他覺得告訴你也沒用,要麼是你不同意他的想法會批評他,要麼是你同意他的想法,卻幫不到他。另外有可能在此之前你跟他的關系有一些不太愉快的經歷,所以他目前不決定相信你。在你想搞清楚怎麼辦之前,你先來了解一下孩子拒絕上學可能的原因吧。
著名的心理學家,「依戀理論之父」約翰·鮑爾比在「依戀三部曲」《分離》那本書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論點:學校恐怖症與家庭互動模式有關。並列出了四種與孩子因恐懼拒絕上學直接相關的家庭互動模式。
第一種:母親或者主要父母,在依戀方面遭受長期的慢性焦慮,因此將孩子「留在」身邊作為陪伴。
聽起來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父母居然會為了滿足自己的依戀需求,把孩子留在身邊陪伴自己嗎?會的。
這里我給留在一詞加了引號,意思是說,這種對孩子的依戀並不是大人自身能夠意識到的,更不是故意要把孩子留在身邊不讓他去學校的,而是一種潛意識在作怪。
什麼是潛意識呢?就如同望梅止渴,想到酸梅就流口水。張三欺負過你,你想到張三就生氣。看到張三走過來,你就自然會警覺,內心會有所防範。
父母的很多潛意識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比如:父母自身遭遇過依戀方面的挫折,長期感受不到被愛,也無法去愛別人,他們的情感世界是空洞貧乏的,當有了一個孩子後,就會把情感全都傾注在孩子身上,非常需要通過愛孩子或者得到孩子的愛來填補自己的情感世界。這就顛倒了親子關系——大人需要小孩來愛護。重要的是,這種倒置的關系是隱蔽的,表面上,我們只能聽到了很多「留住」孩子的理由:
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的小病看得很嚴重,將孩子「留在」家中靜養;有些爺爺奶奶會把孩子看做比自己的命還重要,寸步不離,依依不捨;有些父母會感覺孩子很無能,什麼都做不了,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等等等。
假如這種模式下的父母覺察到了這個問題,實現了與孩子之間的情感分離,建立起合適的依戀關系和親子界限,那孩子的成長也指日可待了。
遺憾的是,當局者迷啊!很多父母替孩子請假,因為孩子不去學校,一家人圍著孩子團團轉。讓孩子感受到在家要比在學校優越很多。她在學校里受到的同學、老師的冷落或者打擊,自尊心完全可以通過在家不去學校而能夠很好地挽回,這種潛意識更加讓她無法面對學校老師和同學。
第二種:孩子害怕他在學校的時候,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在父母身上,所以他留在家裡阻止那些事情發生。
這個聽起來很心疼孩子。那家裡有什麼事孩子放不下呢?這些事情可以是真實的經歷,也可以是想像中的事件。
在我指導的家庭中,有的.孩子經歷或想像暴力侵害,擔心自己不在家父母也會有此遭遇;有的父母之間存在巨大沖突,孩子擔心自己不在家父母會離婚;有的孩子目睹死亡事件或者想像死亡事件,擔心自己不在父母會死;有的有家庭暴力,孩子擔心自己不在家媽媽會被爸爸打;父母曾經威脅孩子如果他不聽話,父母就會生病或者死掉,孩子擔心自己不在父母真的會病會死;等等等。
如果父母意識到這個模式,及時調整大人之間的關系,跟孩子建立深入的情感連接,給孩子以確實的承諾和保證,相信能夠逐漸安撫孩子擔憂的心。
但是,不得不說,很遺憾,很多家長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依舊吵得熱火朝天,或者依舊冷戰到底,或者一走了之。我指導的很多單親家庭,大多數是爸爸的問題非常嚴重,而且頑固不化。當然,也有是爸爸已經不在了,媽媽一個人面對孩子。總之,是家庭的各種原因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
第三種:孩子害怕自己離開家的時候,會有壞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他呆在家裡避免壞事發生。
這真是無奈之舉啊。你可能不理解,現在的孩子備受呵護怎麼會有壞事發生在他身上呢?孩子的內心世界裡,有很多恐懼大人不理解。
孩子曾經被父母威脅要拋棄他,或者經歷過一不留神父母就消失的局面,那他就會擔心自己不在家父母會借機拋棄他;過度焦慮的父母曾經用很嚴肅的方式告訴孩子,他的某些做法非常不合適,會被人唾棄,那孩子就對學校的社交環境非常恐懼,生怕自己不合適被人唾棄;過度焦慮的父母曾經誇張的強調安全問題,令孩子感覺這個世界很不安全,那他就會不敢離開家去學校;孩子在學校遭受過人際挫折,包括人際沖突和校園霸凌,他會不敢再去面對那樣的環境;等等等。
針對孩子害怕的內容,我們一定要做一些澄清和補救,幫助孩子去面對學校。
第四種:父母害怕孩子去學校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在孩子身上,因此讓孩子呆在家裡。
這種模式聽起來更加不可思議。其實這種模式是潛意識的,家長不能意識到。
家長一方面會下意識地用各種理由和方式給孩子很高的要求,造成孩子永遠達不到要求的局面,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什麼都做不好,既笨拙又丟人;另一方面又極度擔心孩子沒法堅持完成學業;最終,孩子不敢再去學校了。家長的潛意識覺得「不出所料」,也就是不斷印證自己的推測,而意識層面卻又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孩子拒絕上學,還可能有別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孩子覺得學校對於自己的人生來說已經失去意義,卻又要去面對無盡的壓力和挫敗感,自然選擇逃避或者放棄。這到底是「不想去」還是「不敢去」呢?恐怕只有孩子本人說得清楚。
值得慶幸的是:我與很多孩子的班主任聯繫上了,尤其是北京的老師,不愧是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都能以開放的態度來接受我的指導,而且是通過我的指導,老師改變了對待孩子的方式方法,孩子能夠正常上學了。當然,也有些地方的老師,並不積極接受我的指導,甚至於斷然拒絕與我聯系。更有甚者就是直接把孩子推回家,拒絕孩子上學。那麼這樣的老師是教育孩子嗎?你只盯著學生的成績,而置孩子的心理健康於不顧,其實,這孩子有很大原因就是這樣的老師害的。
上面提到的四種家庭互動模式,大多數會有一個模式作為主要因素,同時與別的模式交融在一起,評估起來的確挺復雜的。
假如你發現哪個孩子不去上學,請多一層思考,不要急著下結論。如果不知道如何說服孩子再次面對學校,請及時和我聯系,也許我能幫助你藉助這個契機,看看家庭互動模式,說不定不僅有利於孩子學會面對挑戰,對整個家庭的發展也會有很大幫助。
生活,總是危機並存的。當它露出猙獰面目的時候,正是我們建設它的機會。
孩子抑鬱不想上學校2
1、學習技術
很多抑鬱症患者有行動遲緩、邋遢、懶惰的狀況,長期這種狀況不僅嚴重損害身體機能,更會加重抑鬱症患者消極、負面情緒。
2、外出交際
把自己關在家裡,逃避與人接觸,改變這種惡性循環的前提必須強迫自己多接觸朋友,參加社會活動或出去旅遊,盡管開始內心會很痛苦,但是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後,負面的情緒感受就會被外部環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會重燃起來。
3、整理感受
抑鬱症患者在他們的認識層面上有時也認為自己的想法或情緒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仍是無力擺脫,要想真正轉變這種認識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無論是多麼荒唐的或者在你認為是可笑的。
4、閱讀書籍
多閱讀與醫學、哲學、科學技術方面的書籍,可以提高我們的智慧對自身對生命有更深刻的認識,超越過去的思想局限。如能完成以上自我治療的行動計劃,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抑鬱症。覺得很有道理那就去行動,因為只有身體力行才是唯一可以讓你走出抑鬱症的途徑。
⑵ 孩子高三,患抑鬱症,厭學,宅在家裡不出門,沉迷網路游戲,咋辦
孩子高三學習壓力非常大,已經出現抑鬱症,心理疏導幫助孩子做好內心建設,因為孩子壓力大或者生活的情緒沒有辦法排解,然後在家裡沒有事情做,看手機打游戲,這都是連鎖的心理問題,引起來的行為,家長先和孩子溝通,不要強制孩子,藉助心理機構從孩子的內心幫助孩子做好疏導,是可以幫助到孩子的,
⑶ 家長應當如何引導孩子,才能夠幫助孩子糾正懶散的壞毛病
孩子出現懶惰現象,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懶惰的原因,如果是生活懶散、辦事拖拉造成的,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面對事實和困難,幫助孩子免受各種誘惑的干擾,安排好作息時間,必要時給予心理治療。如果是由病理因素引起的,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家長要高度重視,及時醫治。抑鬱症患兒對各種活動或事物失去興趣或興趣下降,做什麼事都不提,什麼事都不願意做,表現懶散;精神分裂症患兒也可表現為行為懶散、邋遢,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在精神科門診就診,進行診斷和治療。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對家長要求乾的事沒興趣,故意磨磨蹭蹭表達不滿這種情況的話,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問清楚他為什麼不喜歡這件事,然後你們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得解決辦法。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給孩子提供選擇。當我們放慢腳步,我們發現孩子的內心是善良的,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身上有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⑷ 犬貓也會抑鬱犬貓抑鬱有哪些表現
二、犬貓患抑鬱症的表現
1、性格上的改變
患有抑鬱症的毛孩子會變得自閉,不願意與寵主或其它貓咪或狗狗互動交流,愈加喜歡獨處;同時還會變得非常膽小,容易因外界環境的刺激而出現劇烈的反應;很難興奮,無論寵主怎麼逗它開心,它都是一副無精打採的模樣。
2、行為上的改變
患有抑鬱症的毛孩子會表現的非常懶惰,除必要的生理活動之外,大多數時候都是趴著或坐著,做任何事情都顯得慢吞吞、有氣無力的。對於以往喜歡的食物和玩具也不再感興趣,也不願走出自己的窩或是家門;並且攻擊行為增多,變得暴力是寵物抑鬱症的典型表現之一。
三、犬貓抑鬱怎麼辦
如果發現寵物患上抑鬱症,需幫助它進行脫敏治療,在它產生焦慮情緒的時候嘗試轉移它的注意力,讓它不要將注意力放在焦慮源上。如果寵物的抑鬱症狀非常明顯,建議及時咨詢專業機構,讓專家對寵物進行評估和加以治療。
爪爪博士溫馨提示:治療寵物抑鬱症,寵主的責任重大,寵主要讓寵物感受到你對它的愛,並給予其足夠的耐心,同時要做好寵物要很長時間才能康復的心理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