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為什麼養育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1. 為什麼說在農村多生一個孩子好
1、 農村養育孩子成本低
在農村養育孩子的成本一般都會很低,寶寶在出生後會選擇母乳喂養,很可能不使用紙尿褲,而是選用可清洗的尿布,在一歲內基本上不用花費什麼錢。
孩子在戒掉母乳後,輔食米粉,很可能就是自己做的,蔬果也會選用自己種的,再稍大點後,就直接跟著成人一起吃飯了,養育成本會低很多。
2、 家裡的老人可以幫忙看孩子,不用講究
農村照顧孩子時,不會講究太多,大人可能白天都忙於農活或是工作,將孩子交由老人照顧,也不存在兩個就看不過來的現象,在農村一個老人看兩三個孩子,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
因此,生一個還是兩個孩子,都是老人幫忙看,不會像城市一樣存在一個人看不過來孩子的情況。
3、 少養一個孩子生活條件也不會有多大的改善
對於中產家庭的城市人來說,多生一個孩子,家裡的生活質量就會發生質的改變,但是對於農村家庭來說,養育的成本比較低,因此多養育一個孩子,對於生活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影響。
因此,在農村就壓根就不用考慮「越生越窮」的這個問題。
4、 為孩子留個伴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會為了打拚事業而選擇離開家鄉,在自己能力不足以在城市立足之前,通常都不會考慮將父母接到自己的身邊。
而父母年齡大了,就想要子女陪在身邊,這時候如果有兩個孩子,那個願意留在家裡的娃,就可以陪伴爸爸媽媽。
另外,父母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總有老去的一天,如果只有一個娃,到最後就會顯得有些孤單,而兩個孩子,就可以互相幫助、扶持,在決策上也有人一起商量。
5、減輕孩子的養老壓力
父母年老後,身體會一天不如一天,這時候就需要考慮到養老問題,一個孩子如果要同時照顧兩個老人,不光是經濟上會有一定的壓力,精力上也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可如果有一個手足可以幫忙,那麼就可以輪流照顧父母,經濟上也可以均攤。
2. 農村為什麼是一個村子一個小學是什麼時候開始實行這種模式的
這事多種原因造成的,一個村子的孩子在一起上學正好可以組成一個班級,容易教學。這和城裡其實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城市人口比較密集所以相對學校也比較多。
其實農村一個村子也就和城裡一個小區是一樣的,一個小區沒有設立幾個學校的必要啊!另外也是受學校硬體設施限制,每個村子只有一所小學。也是為了集中師資力量集中教學,農村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早些年很多老師都是接班老師,只是水平相當有限。
具體開始時間是從新中國成立就這樣了,因為我就是從農村小學走出來的
3. 養育孩子,舉全村之力
五一假期,匆匆讀完了希拉里撰寫的《舉全村之力:希拉里談教育》。
非洲諺語雲:「養育孩子需要舉全村之力」。疫情當下,言之鑿鑿。
自從新型冠狀肺炎病毒COVID-19在去年12月份爆發以來,全國上下的老百姓都被要求居家隔離。對於平日忙於工作的上班族來說,這真是個難得的機會,能夠和家人團聚在一起。隔離伊始,的確特別享受陪伴家人的時光。但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在春節過後的2月初開始,我們的生活就開始面臨了一些挑戰:上班族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
因為COVID-19的爆發,幼兒園和學校都處於停學的狀態。疫情爆發期間,天天關注全國的新增案例,上海的新增案例,在哪個區,分別有多少。2月翹盼幼兒園在3月份開學;3月翹盼4月好消息到來。也的確盼來了曙光:上海的初三和高三在4月27日可以開放。緊接著4月中下旬,上海教育平台宣布3年級以上的學生可以在5月6日以後分批入學進。但是對於幼兒園及小學一二三年級,何時開放,卻是遙遙無期。
在過去的半年,每一個人都過得相當不容易。尤其是對於家庭中有孩子的上班族而言,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疫情爆發之際,我和先生商量錯峰工作,協調家庭、彼此工作、育兒和生活的安排。我安排周三、周四和周六去公司上班,周日、周一、周二和周五在家辦公兼照顧孩子。我上班的時候,先生在家陪伴孩子。反之亦然。
然而,疫情期間,平衡工作和家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雖然錯峰,雖然可以在家辦工,但是白天的時間,哪怕是工作的時間,還得要兼顧家裡的小神獸。然而工作量並未減少。為了兼顧好工作和家庭,先生每天凌晨四五點起床,開始忙碌他一天的安排。而我則是選擇晚上的時候,完成工作。
雖然時間上可以有這樣的安排,然而生活還是會時不時給你來個挑戰或者驚喜。在家辦公期間,尤其是要開公司電話會議的時候,為了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會給孩子看電影。然而,並不是每一次孩子都能那麼乖巧和溫順,被電影所吸引。記得有一天公司CEO正在給我談職業發展的時候,孩子悄然打開門,看到了CEO的頭像,好奇地看著屏幕。洽談因這樣的小插曲而回暫時終止。當然,這也不少唯一的一次。好在同事們都能夠比較體諒。當然,除此以外,孩子也得益於這次疫情,他知道了如何使用遙控器。
當然,這更多的是自嘲!
希拉里在她的《舉全村之力》書裡面提到,家庭不是孤島,世界是個地球村。世界匆匆,而孩子們不。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所聞、所見、所感、所學將會影響他們的人生;而養育孩子的方式,不僅事關一個家庭,更與社會、國家之未來息息相關。養育孩子,不單單是父母的事情,更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包括幼兒園,社區,醫療,公園,游樂場,圖書館,當然,還有父母所在的工作單位。
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他需要通過幼兒園和學校來接受教育。通過專業的老師,學習文化知識;需要與同學和小夥伴相處甚之爭吵,學習社會交往;需要去博物館和科技館,增長見識;需要去公園,呼吸新鮮空氣放鬆心情。
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孩子的成長,尤其需要所有人的參與。孩子的教育場所,家庭當然是一方面,但是,學校和幼兒園更加重要。孩子去學校上學,父母才能夠從養育孩子的任務中暫時解脫出來,去從事自己的工作,創造物質基礎;同時,父母也需要通過工作和職場來提升技能,創造更大的自我價值。而若學校的教育,這最重要的一環,哪怕是短暫缺失的時候,都意味著父母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去平衡家庭和工作,包括犧牲睡眠的時間。
以色列建國元老果爾達梅厄層說過,「工作時,你想著留在家裡的孩子。在家時,你想著還沒做完的工作。這樣的斗爭在你內心持續不斷。你的心被撕裂。」
這是一個很真實的育兒寫照。職場父母,唯有不斷修煉,才能嘗試將兩者兼顧好,或是將疫情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當人類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顯得極其渺小,有時甚至難以招架。而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人類也唯有不斷地去調整和適應,包括父母和孩子。
那些過往看來很微不足道或者司空見慣的事情,現在看來,似乎都成了一種奢侈。而為人父母,我們就希望孩子能夠幸福,在當下和未來。
4. 為什麼放開二胎政策,還是很少有人生,農村人口出生率下降,一個幾百戶的村莊,一年出生沒有幾個孩子
我覺得首先是成人壓力增大,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意識轉變,人們對於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要求都很高,房貸車貸,還有精神生活開支無疑讓很多人重擔千斤一般,所以從根本無力生養二胎。
5. 我們為什麼要養育一個小孩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需要一個小孩?
兒童價值理論認為,兒童和商品一樣,也有價值。
1. 「經濟利益:即子女給父母和家庭帶來的經濟收入,和晚年的生活保障。」 對於經濟收入,真人秀親子節目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收獲了的觀眾喜愛之後,明星得到了二次走紅的機會,使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工作機會。
對於晚年的生活保障,在中國的傳統中,都有養兒防老的這一說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社會保障措施的健全,這樣的觀念慢慢的被人們淡化。但是依舊還盤踞在一些特別貧苦的地區或者是沒有養老保險的人群之中。養兒防老換一種說法,就是經濟利益的問題。
2.「感情利益:即子女出生後能給父母帶來情感上的某種滿足。」 章子怡即使在自己的電影事業上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之後,依舊覺得自己需要一個孩子,自己的人生才算真正的完整。如今褪掉國際章的霸氣外露,成為了一個充滿著愛和溫柔的醒醒媽媽。在很多時候,養育一個孩子可以給予個人和家庭極大的幸福。
3. 「家庭和家族的延續,即子女是婚姻帶來的成果,延續了家族的香火。」 孩子即是婚姻帶來的結果,也可以看成是婚姻的穩定器。對於定要抱孫子的老人的偏執中,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家中的香火可以延續。偏執中有很多的因素是環境的促成。在農村,家中沒有香火的繼承,會被街坊鄰居笑話諷刺。我雖然不認同這種迂腐的看法,但是能理解他們是因為成長年代而造成的思想局限。
4. 父母與孩子互相影響的利益。即父母把子女的成長引以為自豪和驕傲,從子女身上看到自身的價值。」 最近引起大家廣泛關注的賭王何鴻燊的兒子何猷君,何猷君是美國麻省理工最年輕的金融碩士。當初他努力學習,是為了希望父親可以開心。雖然身為商人的何鴻燊在事業上已經很成功,但是對於世界一流的名校還是心生嚮往,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完成這個他沒有達到的高度。
看完伍綺詩的《無聲的告白》,書封面印著的那句:「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當時不能再贊同了,但是如果在完成他人期待的同時,使自己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又何嘗不可,又或者有時候他人的期待與自我期待擁有一致性。很多時候,父母對子女的期待也會產生好的結果。
5. 「自我豐富與發展,即父母通過撫育子女發現能力而感到滿足。 」父母在養育一個小孩的過程也是在自我的豐富與成長,學習各種不曾涉及過的技能或者領域。
1. 「撫育成本,即撫養兒童的種種費用。」 現在大家崇尚精養小孩。曾引發過熱議的清華畢業生買不起學區房的例子,從側面可以看出現在撫養一個小孩的成本越來越高。為了孩子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家長一般會讓孩子學習一門興趣。
最近表姐的孩子提出對鋼琴感興趣,開始每周上鋼琴課,又買了一架幾萬塊的鋼琴,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現在的父母,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盡力的滿足孩子的要求,自己再辛苦也沒有一句抱怨的話。好像在有了孩子之後,自己的重要性就往後退了很多步。
2. 「感情代價,即孩子在出生前和出生後,給父母帶來的擔憂和緊張的心情。」 拿奶奶做個例子。奶奶的三個孩子,都不在身邊,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打拚。奶奶說她心中總是很擔憂,擔心他們在外面是否都順利,都過得好。這是所謂的兒行千里母擔憂,自從孩子落地那一刻起,那顆牽掛的心就永遠處在現在進行時。
3. 「機會成本,即母親因為懷孕,生育,撫養子女,不得不暫時中斷或者放棄工作,因而喪失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就像最近剛上任的紐西蘭女總理Jacinda Ardern宣布懷孕,而引起的熱議。她是紐西蘭首位女總理,而在上任不久就懷孕。她堅定的回應外界,這是一個女性應有的權利。
羅胖在2018的跨年演講上,講到自己的CEO脫不花,在17年生完自己的第二個孩子,取名為本意。脫不花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做為女人的責任和使命,接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故把孩子取名本意。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在機會成本上的損失會縮小。
4. 「體力消耗,即父母因為孩子而過度疲勞,以至於影響身體的健康。」 在孩子剛出生不久,母親夜裡兩個小時就要醒來一次,給孩子餵奶和換紙尿布。這個時期,也是女性衰老得很快的一個階段。還有很多父母說,當孩子睡去時,自己的生活才開始。很多父母在養育小孩同時也不落下自我的提升,所以當了父母之後,時間將更高度緊張,自己也會更加的辛苦。
5. 「家庭代價,父母為孩子付出感情,從而影響了與其他成員的情感交流,比如忽視了夫妻之間的交流。」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很多夫妻也因此引發了婚姻的危機。拾遺最近寫了一篇文章講到:「好的婚姻關系,一定是夫妻關系高於親子關系。」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必然需要付出的代價。
1.你適不適合擁有小孩。 《魯豫有約》中,魯豫在和嘉賓的交流中就多次講到,自己是一個很自我的人,不適合擁有小孩。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無法適從生活中以另外一個人為中心,那樣的生活對於他們而言是不可以想像的。
但在中國,這樣一類人還是少數。中國有太多的傳統束縛,很多人即使不喜歡小孩,也沒有勇氣或者足夠的底氣去說出自己的心願。
2.不要為了孩子,而失去自己的人生。 朋友和我講過她的姐姐,自從生完小孩後,日子過得特別的精打細算,簡直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穿得邋遢,一回娘家就巴不得把能吃能用的東西全部搬回家去。朋友多次找她溝通。通過交流,才了解姐姐的憂慮:她說自己需要為孩子攢錢買學區房,以後孩子的教育將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但現在孩子還不到一歲。在二十幾歲,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孩子的身上是不理智的。這樣的母親給予孩子的教育一定也存在諸多問題。她會把自己的心願,自我的期待都加諸在孩子的身上,孩子也容易喘不過氣。
3.作為父母,你應該更好的保有你自己,才能給孩子更有價值的精神財富。 董卿在生完寶寶後也曾疑惑,要怎麼樣去教育孩子。她說自己很欣賞這樣一句話: 「你想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自己先去做這樣的一個人。」 留學和生子歸來後,董卿策劃製作的《朗讀者》,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帶給我們質朴和真誠的力量,是一個非常用心的節目。失去自我的父母是危險的,也是可悲的。危險在於對孩子的教育將存在問題,失去自我的生活將是寄生於世的狀態,對於個人來說即是危險的,也極度的可悲。
4.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也不要太背離了自己實際的經濟狀況。 這個背後是過度的寵溺小孩。如果父母有這個界限意識,就不會發生孩子因為母親不能滿足自己買豪車的要求而捅死母親的事情。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從來沒有經歷過想要而不得這一心理狀態,是一件極度恐怖的事情。我一直認為父母對孩子的過度寵溺,終將害了他。
我崇尚海桑的《給我的孩子》中講到的:「孩子你不是我的希望,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愛你,僅此而已。 」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小孩,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答案。
如果我決定要一個孩子:我純粹的希望用生命的降臨感知生命的神奇,用自己的愛陪伴另一個生命的成長。僅此而已。
-END-
6. 教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23 | 山村小學如何實現了逆襲?
| 何帆親述 |
你好啊,歡迎回到《何帆報告》。
我們在前面兩講談到了城市裡面的社群重建,也講了「托克維爾定律」。那麼這一講,我們來講一講孩子們的社群重建。因為社群重建,也要「從娃娃抓起」。
1. 大山深處的范家小學
2018年,我拜訪了不少小學,非常意外地找到了一所我見過的中國教育理念最先進的小學。這個小學的名字叫范家小學。
我們在范家小學看到孩子們和老師的關系非常融洽,老師們會情不自禁地拍拍孩子的臉蛋,孩子們會直接沖到老師的懷里去。
為什麼我說這所小學教育理念是先進的呢?
首先,范家小學都是小班教學。現在一個班最多也就七八個人。教室的前面是液晶黑板,學生會用平板電腦做數學題,牆上掛的都是孩子們的美術作品。
其次,范家小學採用的是項目制的教學。這就是我們都很推崇的芬蘭的教育方式。在范家小學,一個工作坊會有不同年級的孩子共同參與。
而且,范家小學的學生們不會整天都坐在教室里上課,老師會常常帶著同學們去做實地調研。比如學校會帶著孩子們去看水電站是怎麼發電的,去研究一個社區的歷史等等,讓孩子們接觸到大自然。
我在范家小學的布告欄里看到,他們對孩子們有哪些要求呢?
學生要有閱讀的愛好,要能寫一手漂亮的字。
能流利地朗讀,當眾表達自己的想法。
要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養成愛清潔的衛生習慣,至少要有兩項體育愛好、一項藝術愛好。
最後才是課業發展良好。
說了這么多,我想讓你猜一猜這個學校在哪呢?在北京還是在上海?是一所昂貴的國際學校嗎?
都不是,它是一所山村寄宿小學。
在哪呢?就在四川省廣元市寶輪鎮,而且還要一小時車程才能到的大山深處。
我還了解到,范家小學很多學生的父母都離婚了,也有母親患病的,比如抑鬱症、精神疾病,都有。有的孩子自身存在缺陷,比如有聾啞兒童,也有智力障礙的孩子。即使家庭比較完整,大部分父母也因為外出打工,沒有陪在孩子的身邊。
所以,這些學生,無一例外都是留守兒童。
2. 留守兒童
你心目中的留守兒童是什麼樣子呢?
很多人會認為,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陪伴、良好的教育,長大之後肯定會有各種心理缺陷,甚至可能會成為社會問題,會報復社會。
可是,我在范家小學看到的孩子都是非常陽光自信的。
我在這里看到,沒有一個孩子戴眼鏡,沒有霸凌事件,沒有孩子之間的攀比。
有幾個孩子陪我去村裡轉,一路上跟我講他們自己的故事。
比如有一個女孩叫李竹,她家裡很窮,也是住得離學校最遠的孩子。從她的家裡到學校要翻過一座山,走兩個小時。但是李竹並沒有跟我抱怨家裡生活條件差,她跟我講的反而是怎樣心疼自己的媽媽。
這些孩子面對生活的不幸,早已經懂得既不抱怨,也不抗拒,比我們很多成年人活得還通透豁達。
為什麼范家小學可以教出樂觀自信的孩子呢?
很多人覺得留守兒童會變成社會問題,理由就是這些孩子的父母沒有陪伴他們。
那我們想一下,像我們這一代小的時候,其實父母也沒有怎麼管教。那個時候我們的父母都是雙職工,在單位裡面忙得不可開交。我們放學的時候,都是脖子上掛著鑰匙自己回家的。
那為什麼沒有人說,我們這一代會變成社會問題呢?
那我們再想一下,如果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家裡陪伴他們,一方面,這些家庭的收入肯定是要減少的,生活水平是會下降的,另外一個方面,他們的父母會教他們什麼呢?很可能是教他們玩抖音,打吃雞游戲。
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之所以得出錯誤的結論,就是因為我們觀察事物的角度錯了。
事實上,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大的環境不是家庭,而是同齡人的社群。
我推薦你讀一本關於兒童教育的經典著作,就是著名心理學家哈里斯寫的《教養的迷思》。在這本書里哈里斯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他們更重視的是跟自己同齡人之間的互動。
換言之,我們現在的教育理念過度強調了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孩子社群的重要性。
雖然范家小學的孩子大多來自殘破的家庭,但是學校給了他們最重要的東西:一個平等、包容、自信、樂觀的社群。
3. 重建社群
非洲有一句諺語,「教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范家小學就是這樣的村莊,那麼范家小學的社群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呢?當然離不開校長和老師的引導。
比如有個聾啞孩子,叫范俊。他的父母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他,校長和老師卻會花很多時間去思考這個孩子有什麼天分。
後來,他們發現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畫畫,他的畫也非常與眾不同。所以他們就培養范俊畫畫。當學校辦畫展的時候,專門有一個范俊的畫展,他的父母看了這個畫展非常激動。也是因為這個畫展,他的父母下定決心專門給范俊請了美術老師,開始認真地培養孩子。
我在范家小學看到了范俊同學的畫,這孩子畫畫已經畫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了。我非常喜歡他的畫,忍不住買了他的畫,這可是我第一次買藝術品啊。
除了老師的引導,孩子之間的交往也非常重要。
比如剛才我說的那個孩子李竹。她的班上有一個轉學來的孩子和另外的一個孩子一直在鬧別扭。老師還沒有發話,李竹看不過去了。她花了很多時間,幫助這兩個孩子溝通,結果呢?兩個孩子變成了好朋友。
你看,這種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城裡的孩子是很難有機會去學習的。
你可能不同意,城裡的孩子不也是去學校,在學校里不是也能建立孩子之間的交往嗎?這是不一樣的,在城裡的學校,都是大人管著讓小孩玩,不是小孩子自己和小孩子玩。
而范家小學呢,他們的交往完全是孩子自發的。
再說一點,在范家小學,這些孩子很多是來自同一個村,甚至同一個大家族,所以更容易相處。比如李竹和她的妹妹都在一個學校里。還有我看到幼兒園有兩個同齡的孩子,一個是另外一個的親舅舅。
鄉村裡面原本的鄰里親戚關系,給學校的這個小社群提供了土壤,滋養著讓它更好地生長。
這些孩子的社會背景差別不大,所以就不會互相攀比,也不存在歧視和排斥。雖然孩子之間肯定會有矛盾,但是完全不生分。
這是我在2018年觀察到的最好的教育創新。
你看,最弱的環境反而出現了突破口,對學習成績不再有太多執念,反而卸下了包袱,讓教育回歸了它的本來面目。
正是由於很多條件發生了變化,范家小學反而得天獨厚,具有了獨特的優勢,讓我們看到了歷史在山村小學出現了一個反轉。
4. 未來的教育
你可能認為范家小學只是一個個例。其實,我看到這樣的教育創新不只這一家。在河南的蘭考、商丘、湖南的湘西、甘肅的平涼,還有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學校。
曾經擔任過北大附中校長的康健老師告訴我:「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國最好的學校一定是在農村,是小規模學校。」
我還希望你看到的是,這些鄉村小學在培養的是孩子們公共生活的能力。如果學校不重視孩子們的互動,不能構建出孩子們的共同體,那就很容易會出現包括霸凌在內的各種問題。
范家小學之所以能夠把孩子們教得陽光自信,沒有想像中那些留守兒童的問題,就是因為成功地培養了孩子們的公共生活能力。孩子們去調研村裡的歷史,去和大人們做訪談,這些都直接鍛煉了孩子們公共生活的能力。
5. 總結
好,這一講我們談到范家小學和農村教育的反轉。
我們說,歷史是一個反轉大師。絕路會變成生路,劣勢會變成優勢。
社群的力量,正在農村學校這個被我們忽視的角落發揮作用,留守兒童反而培養出來了更強的公共生活能力。
范家小學就像一面鏡子,也照出了我們現有教育體制的缺陷,甚至我們個人奮斗模式中的缺陷。
你可能會問,這些缺陷是什麼呢?我會在下一講為你更詳細地解答。
好的,這一講就先到這里。我是何帆,我們下一講再見。
7. 為什麼說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因為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很高。從孩子出生,養育到孩子上學結婚生子都需要兩口子努力賺錢才能支付的起。
8. 《親愛的小孩》:直面養育之難
她在鏡子面前擦掉臉上的妝容,臉頰兩邊露出了黃斑,脫去衣服,在自己苗條的身形上凸起的一個球體,那是快要瓜熟蒂落的月份,妊娠紋醜陋地趴在肚子兩邊,肚臍突出。她在鏡子中看著自己走樣的身材,沮喪,悲傷,但她還是努力調整了自己的表情,對自己露出一個是安慰又是打氣的笑容——也只是嘴角微微上揚了一點點而已。照鏡子的幾分鍾,一個懷孕女人內心的復雜已被演繹地精妙恰切。
這是《親愛的小孩》第一集開頭。就沖著這開頭,這劇就可以打90分。這部劇改編自王小帥導演的電影《左右》,但前半部分基本是一個全新的作品,或者說,它用更大量的篇幅更極致的細節來塑造人物。
自從懷孕,所有人都在祝福你要當媽媽了,連你自己也覺得當媽媽是一件神聖又幸福的事情,但那為了孕育生命變得臃腫蹣跚的身體,臉上身上長出的妊娠紋,為了孩子放棄各種美食的忌口,十個月不能隨心所欲的活動,這些被奪走的美麗和自由,內心怎會不傷感懊惱!而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一個孩子的到來就像一面照妖鏡,會帶來太多的意想不到,那些沒人告訴你的、那些之前你沒看到的,都現出了原形。
一、那些媽媽沒告訴你的事
至今,我依然記得八年前,我獨自躺在候產室里的情形。
隨著宮縮一陣緊過一陣,我感覺已經大小便失禁,但醫生依然告訴我時候還沒到,我還要繼續等待。我只能祈禱肚子里的孩子能快點出來,除此之外,誰也不能指望。家人不讓進入產室,兩個助產醫生在談論著自己的家長里短,就像在旁邊不停發出呻吟的我並不存在。
我記得那天風很大,把天空吹得很藍,可以看到窗外飄過的白雲以及梧桐樹上翻飛掉落的枯葉,就像此時的我,孤獨而無所憑依。我即將上戰場了,但我對這即將開始的戰斗一無所知,且幾乎無處用力。
就如《親愛的小孩》中,剛剛方一諾還在信心十足:「我這么大個子還生不了個她。」轉眼宮縮開始加劇,就已經疼到嚷嚷著要剖。進產房前她對媽媽直言:我害怕。是啊,怎麼會不害怕。但媽媽總會說:沒事,別怕。
媽媽沒有告訴我們,生孩子會那麼疼,疼到虛脫。媽媽也沒告訴我們,生孩子會這樣孤獨,在自己最脆弱無助的時候,卻需要一個人挺過這一關。
方一諾生完,有一場比較含蓄的戲是她拉在褲子里,她倔強的尊嚴讓她羞愧難當,盡管老公肖路堅持為她收拾了,還笑著說「你身上我哪沒見過」,但鏡頭也並沒有掩飾肖路處理完老婆弄臟的衣褲之後的嫌棄與惡心——在病房外,他用消毒液一遍遍地清理本已洗干凈的手。
媽媽沒有告訴我們,生完孩子,自己原本屬於隱私的部位會不斷地被人看來看去,甚至出現失控的現象,隨之而來的羞恥感卻無法與人言。還有生完之後,很多人出現的堵奶、漏尿,脫發……
老實說,我在生孩子這件事上沒太遭罪。准備懷孕,很快「中標」,孕期穩定,先兆性流產、妊娠高血壓、胎位不正、胎心不穩......各種問題一律沒有。生的時候,准時准點,順產,母女平安,沒有經歷早產、剖腹產、手術台上的死裡逃生、產後嬰兒的各種不適,母乳也順利出來。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生孩子就像在火里烤、在水下淹一樣痛苦,我這輩子也不願意再經歷第二次。
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無法體會這其中的苦與澀,所以,男人是根本不懂的。
但相較於養之難,生之痛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二、那些你沒見過的老公另一面
方一諾和肖路是同學,一路走來,不可謂感情不深厚。然而,之前那麼多年的情投意合兩情相悅,也沒能抵得過一個小生命落地後的兵荒馬亂。
肖路說全亂了。亂的不僅僅是每天顛三倒四的睡眠,手忙腳亂地應對孩子的哭鬧,還有更加復雜的家庭關系。每一對新手父母都不會想到,一個孩子的到來,會徹底改變彼此。
初為人母的妻子,面對身份的轉變和虛弱的身體,需要一個得力的幫手和體貼的呵護者。起初,女人往往將希望寄託在丈夫身上,這一點不過分,我們不是相親相愛才結婚的嗎?孩子不是我們愛的結晶嗎?
但,現實往往會狠狠地打臉。方一諾生孩子的時候提前住院,肖路不在場,自己回家躲清凈;生產當天,又為了送胎盤,老婆被推出來都不知道;晚上一諾起夜餵奶,孩子哭鬧不睡,肖路在旁邊呼呼大睡;一諾和月嫂之間有矛盾,肖路不理解不支持;為了躲避家裡的雞飛狗跳,肖路即使到了家門口,也不回去;婆婆來帶孩子,各種生活細節的碰撞,肖路也只是和稀泥;孩子生病,下大雨去醫院,一諾怎麼打電話肖路都不接......
生活不是風花雪月,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由無數細節組成的日常是無法無視的現狀。但,這些細節那麼具體,具體到可以讓兩個人撞見自己未曾看到過的彼此,那麼赤裸、透明、毫不遮掩。
講真,肖路不算一個渣男(後來的出軌事件也是那個女人有意製造現場),他知道心疼老婆,當月嫂不辭而別,能及時找自己媽媽補位,當婆媳有矛盾,能及時兩邊安撫,當面對「野花」的投懷送抱,能理智拒絕......但在方一諾眼裡,肖路還是有太多讓她失望、抓狂、忍無可忍的地方。
很多女人生完孩子之後,重新認識了這個原本「非他不嫁」的男人——自私、冷漠、逃避、媽寶、甚至好吃懶做、是非不分、毫無擔當......
當然,事情絕非一面,男人大概也在女人生完孩子之後,發現原來的白月光變成了干癟在飯桌上的白米粒,紅玫瑰變成了拍在牆上的蚊子血。
當方一諾和肖路終於走到了婚姻的盡頭,紅本變綠本之後,本想好合好散,理性分割財產,但說著說著就兵戎相見,用一樁樁往事的利劍刺向對方,對彼此的怨恨與憤怒噴涌而出,以詆毀和中傷收場。這場戲像極了《婚姻故事》中妮可和查理之間的那場爭吵。
最深的傷痛往往來自親密關系,因為最親密的人最懂得你的軟肋。
三、那些你自己不知道的隱秘角落
《親愛的小孩》並沒有太多探討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面對自身的困境,那其實是另一個更大的話題。
方一諾曾一度十分焦慮,對月嫂和婆婆都充滿了懷疑,高度的敏感和緊張是每個新手媽媽都會出現的階段,如果有身邊人的接納和關懷會順利度過,但也有很多媽媽並不順利,於是發展為產後抑鬱。
有數字顯示產後抑鬱發病率在 15%~30%,很多女性並不自知,或者並不好意思說出,這意味著實際數字比統計數字要大得多。產後抑鬱的媽媽,對生活失去興趣,對孩子冷漠,甚至不願喂養孩子,她們懷疑自己作為一個母親的資格,無法面對一個時刻需要她們的嬰兒。
即使沒有產後抑鬱,很多女性也依然有被孩子剝奪的感覺:不能自由的出行,被孩子的哭鬧擾得心緒煩亂,因連軸轉地照顧孩子疲憊不堪,與家人及朋友越來越少的交流,無法及時返回職場錯失升遷機會,及時回到職場還會因為孩子的需要選擇「犧牲」機會......
說女性天然是母親,母親天然愛孩子,這些都沒錯,但在這過程中,我們也會累也會煩、也會想要把那麼可愛的小孩扔在一邊的沖動。
《坡道上的家》正是直面了這個女性不願承認的困境。那個因極度疲憊、沒有幫手、獨自帶娃的媽媽將孩子扔進了浴缸里溺死,這一案件剛開始審理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站在道德的高地上譴責涉事媽媽,但隨著案件審理的不斷推進,女主角在養育中也面對涉事媽媽同樣的困境。因母職約束下,「本該如此」、「大家都這樣」的道德規范,媽媽天然成了犧牲自我的不二人選,也因此,媽媽在養育中的疲憊與厭煩、抑鬱與苦悶成了不能與外人道的秘密,不僅外人無法理解,即便媽媽自己也會陷入深深的自責與內疚。
然而,不論你多麼愛一個人,也經不起007白加黑無死角的照護,這是人性。
做媽媽——特別是孩子剛出生的幾年,一個女人將自己絕大部分時間經歷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如果還得不到家庭的支撐和幫助,那一定是令人崩潰的事情,你有理由煩躁、委屈、厭倦,每個過來人都懂得。
養育之難,絕不是僅僅將一個小人生下、滿足Ta的吃喝拉撒這些體力上的付出,而是難在關系裡,難在自我懷疑里,難在那些你不曾想到卻實實在在困住你的混亂與無助中。
《坡道上的家》並非在為殺死嬰兒的母親開脫,無論怎樣,殺死孩子都應該接受法律的懲罰。但它揭開了很多母親內心的傷疤,它應該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納。
很多人評價《親愛的小孩》是在販賣焦慮,但真正經歷過的女性都懂得,現實比劇情更抓馬。有句話很好: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養孩子從來都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但似乎養育的難題往往都在媽媽身上。
《親愛的小孩》大膽還原了養育之難,試圖打破一點現實的濾鏡。作為媽媽,從不否認在養育中獲得的快樂,但並不能因此就掩蓋陽光照不到的陰影。
9. 我為什麼要養育一個孩子
如果你去問一問你的父母,他們當初為什麼要生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再想想你們自己是怎麼決定要孩子的,你會發現,一代一代的人在生育觀上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如果奶奶、爺爺、外婆、外公健在,最好也去問問他們!)。傳統觀念 千百年來,我國人民信奉著這樣的條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孩子的首要目的是延續香火,傳宗接代。既然延續香火如此重要,生男孩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只有男孩能把家族的姓氏延續下去。那些達官貴人、顯赫的家族自不必說,他們一個個妻妾成群,子孫滿堂。就連村東的王老漢,也盼望著子子孫孫守住這一畝三分地,讓這片灑滿自己汗水的土地永遠姓王;村西張鐵匠的理想是鐵匠鋪里的爐火越燒越旺,子子孫孫把鐵匠鋪子開下去。 因此,王老漢的孩子從小跟著王老漢下地幹活,學會種莊稼,學習識別季節和天氣,王老漢夫婦心中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蓋起兩間新房,給每個兒子張羅媳婦,好生孫子;將來自己干不動了,自有兒孫接著種地。張鐵匠的女人生了4個個女兒後才盼來了 1個兒子。兒子從小就跟著張鐵匠在 鋪子里學手藝,張鐵匠把自己所有的絕活兒言傳身教,手把手地教給兒子。在兒子歲那年,張鐵匠給他娶了媳婦。張鐵匠夫婦期望著媳婦生下孫子,孫子長到能拎得動錘時,就讓他開始跟爺爺和爸爸學手藝,將來把鐵匠鋪的爐火燒下去…… 要孩子的第二個目的是當自己老了以後,可以依靠子孫。有一句老話,叫做「多子多福」,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的老百姓,子孫多,依靠就多。要孩子學種地也好,學手藝也好,讀書做官也好,後代的意義都是在於家族的經濟需要,沒有後代就沒有人給你養老送終。 延續香火也好,養老送終也好,生孩子就是結婚的目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娶妻是男人的義務,生子是女人的責任。 你可能會說,這樣的觀點太守舊了,我生孩子可不是為了這樣的目的。但是,你是否認真想過,你究竟為什麼要孩子呢?現代觀念 你可能會說:「我們那時候要孩子,主要是為了家裡的老人。當時,爺爺奶奶健在,歲數大了,希望走之前能見到第四代。如今孩子長大了,在外地上大學。作為父母,我們要為孩子完成學業盡到自己的責任,但將來不指望他給我們養老小兩口,再要個孩子,再照顧四個老人?怎麼可能!我們已經計劃好了,老了就去養老院,連地方都找好了。」你可能會說: 嗨,我們純屬偶然,沒弄好懷上了, 就要了吧。但有了孩子後還確實給生活帶來歡樂,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只要回到家,看見孩子沖你一樂,在外面再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就全忘了!責任感也有了點兒,將來孩子買車買房我不管,可起碼得給孩子把上學錢掙出來,對不對?但如今孩子大了,不好管了,麻煩也越來越多。想想看,要孩子確實沒什麼可後悔的。但假如真能重新選擇,也許還是不要的好。」 你可能會說:「生孩子是為了人類繁衍和家庭幸福。但還有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生,你只有生一個自己的孩子,親手把孩子養大,教育成人,才能真正發揮出生命的價值,自己的個性也能發展得比較完整。」 是的,除了延續後代和養老送終,人們生孩子、養孩子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理由。全世界各個民族、各個文化的人民都有他們傳統的和 現代的生孩子的目的,你一定會感興趣,全世界的人生孩子、養孩子都有哪些目的呢?人們為什麼需要孩子呢? 20世紀70年代初,心理學家做了一項調查,研究不同國家的人如何看待生育後代的意義,以及這種關於養育後代的價值觀與人的生育行為、家庭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和教育方式等諸多因素之間的關系。這就是現在人們常提到的VOC或「後代意義」研究。來自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的心理學家參加了這項國際研究工作,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東方的和西方的,現代的和傳統的,它們是德國、美國、土耳其、泰國、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南朝鮮和中國。由於歷史原因,當時中方學者都是來自台灣的心理學家,他們沒有在大陸進行調查工作。調查者問不同國家的年輕母親們同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生孩子和養孩子?」研究者從人們的回答中綜合並總種基本需要:結出以下8種基本需要:結出以下:1、經濟需要;2、血緣和感情需要;3、生活樂趣;4、延續;5、成人身份和社會地位;6、成就和創造;7、道德;8、權利。 科學家們分析和比較了在不同國家的調查結果,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方國家之間的異同:西方發達國家中的母親最注重的是感情需要和孩子給家庭帶來的樂趣;相比之下,東方國家中的母親雖然也注重感情需要和生活樂趣,但同時他們認為姓氏的延續和經濟需要非常重要。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亞洲國家中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被調查者們大都不同程度地提到養兒防老的需要,以及孩子長大後可以成為家裡的幫手。我國心理學家於90年代初在北京城鄉地區進行了一次調查 ,結果和台灣的數據相差不多。 從70年代的那次調查到現在,近30年過去了,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代人成長起來。當年的年輕母親成了外婆,她們的女兒成了母親。然而,人們對養育後代的意義是否看法依舊呢?目前,新一輪的國際「後代意義」研究正在德國、美國、土耳其、以色列、日本、印尼、奈及利亞、韓國和我國進行。我國當代年輕母親們認為生孩子和養孩子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呢?從目前初步的結果看,排在前三位的意義是:第一:孩子給生活帶來樂趣;第二:有了孩子後能使自己有更強的責任感;第三:有孩子更容易使家庭保持完整。 我們可以在看到70年代初(台灣)和(北京)之間在「後代意義」觀念上的一些變化。 當前年輕母親所列出的生孩子的最重要的意義,符合你的觀點么? 以上列出的種後代意義中,第種是成就和創造,現在這種生育意義雖然還沒有成為最主要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受過高等教育的,有雄心、有能力的年輕婦女把養育孩子作為自己的事業。她們熟悉或正在學習兒科學、兒童營養學、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專門知識,她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運用到養育孩子上。現代的生育觀與過去有何不同?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化生產徹底改變著過去的生產方式,同時也改變著社會的組織方式和我們的生活方式,人們的觀念也改變了。我們把這些變化稱為現代化。這種社會的現代化把更多的人組織在一起,改變了過去以家庭或家族為單位的社會經濟組織結構。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職工退休後按月去領退休金,老來有靠,不但不用孩子的錢,往往還要「倒貼」。 機械化耕種和科學的農業生產方式也使得大量農村勞動力轉向其他行業或流入城市,大多數農民的孩子將不再種地;那些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使用著從現代科技中學到的新方法進行種植和養殖,也不再需要一成不變地模仿父輩;社會主義的醫療和養老保障制度將逐步發展和完善,今後的農村居民將和城市居民一樣由社會擔負起養老的責任和義務。有了上述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的現代化,也就有了現代家庭的新觀念。就一般概念來說,家庭分為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兩種形式,大家庭指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核心家庭指只包括爸爸、媽媽和孩子的小家庭。在城市中,核心家庭是普遍的家庭形式。隨著社會現代化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核心家庭選擇不要孩子。這起碼說明一點:在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意義上,生一個自己的孩子不再是必須的。對於越來越多的人來說,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發展,在我們養育後代的意義中,個體和家庭的歡樂、幸福和情感關系需要逐步上升到最為重要的位置。同時,隨著家庭對於老年人的經濟支持和權利保護作用逐步被社會的保障制度所代替,養育後代在這些方面的「投資性」的意義在減小。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就是為了我們自己今天能生活得有意義,家長不再那麼期望或需要兒女將來在經濟上的回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