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為什麼總是爭吵
A. 小孩子經常與同伴發生沖突,這是為什麼
小孩子經常與同伴發生沖突,這是為什麼?
三、孩子受環境的影響,不會解決問題。
在孩子原生家庭中,如果父母的做事方式被孩子學到之後,孩子也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父母動不動就爭吵,不會冷靜下來去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不會和其他孩子相處的,相處的時候會比較自私,不照顧同伴的想法,這就會引起孩子們矛盾總是不斷。
B. 孩子們在相處的時候,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爭吵,為什麼小孩子更容易爭吵呢
爭吵是表達自我意識,應用語言的實踐及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問題,孩子在游戲中的一個角色應該由誰玩,在孩子心中具有一定的標準的,這種標准在"必要爭吵"的過程中會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具體。家長看到兩個孩子為爭奪同一玩具而發生沖突時,就會強制分開沖突的雙方並告訴他們,「這個玩具是XX的,你不應該搶他的玩具。」或者說,「好孩子要懂得分享。」其實,家長的這種做法,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家都是極其不贊成的。因為這會打斷了孩子們體會沖突的過程,干擾他們從中獲得經驗,剝奪他們的成長。
C. 小朋友容易發生爭吵的原因
小朋友容易發生爭吵的原因
小朋友容易發生爭吵的原因,作為家長應如何處理是主要的教育過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小孩之間起爭執的情況,那麼對於小孩吵架一定是有原因的,以下分享小朋友容易發生爭吵的原因。
小朋友容易發生爭吵的原因1
(一)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真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小生活在一個絕對「愛心」的世界裡。由於家庭里不良的教育,造成孩子「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況,在生活中強占別人的玩具、圖書等物品,而造成爭吵。有一些家長非常溺愛孩子,過於放任對孩子的教育。甚至有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如果有人欺負你,你要狠狠地揍他。打不贏就用腳踢,用嘴咬,用手挖!」在大人的縱容下,孩子們就容易發生爭吵的行為。
(二)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由於兒童模仿性強,是非辨別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受成人和電視的影響,如家庭父母愛吵架,孩子們都喜歡看奧迪曼,過後都會扮演超人怎麼去打鬥的,電視播出打鬥的影片等等。這樣也容易形成孩子蠻橫粗暴的不良性格,而當電視進入每一個家庭後,幼兒每天用於看電視台的時間很多,電視中的暴力場面,無疑為幼兒提供了樣板,使幼兒不知不覺地模仿學習了爭吵的行為。
(三)孩子為了堅持正確的行為規則,而又無力去說服對方時候,採用了不恰當的處理方法,也容易引起爭吵。
面對孩子之間的爭吵,大人應該採取的對策:
(一)不急於干涉
發現孩子吵架時,先要保持冷靜,持中立態度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二)時轉移孩子注意力
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性,將其中一位迅速帶離現場,或者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吸引其注意力,讓他遠離爭吵。
(三)保留孩子的尊嚴
如果確實需要對孩子進行明確的批評教育,也不要對孩子的個性和人格作出侮辱式的評判,避免給他人心目中留下壞孩子的錯誤印象,從而嘲諷、排斥他,使孩子生活在自卑當中。
(四)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
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分析對錯,了解他對事情的看法,從而幫助他學習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朋友容易發生爭吵的原因2
1、吵架的對象
「像那種愛吵的小孩,你幹嘛還跟他玩?你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玩不是很好嗎?」
當孩子哭著跑回來時,父母可能會說出這種氣話。其實,孩子吵架的原因都是那麼幼稚可笑、不值一提,而且過不了幾分鍾,他又會忘掉剛剛發生的事,興沖沖地准備再去找對方玩。
「真搞不懂,剛剛才哭著回來,口口聲聲說:『不跟他好了』,現在又要去找他!」
然而,這只是大人的判斷,事實上,他們極可能是很投機的朋友。如一位學者所說:「愈是要好,愈是愛吵,吵得愈頻,感情愈親密。」
幼兒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會毫不客氣地主張自己的意見。所以他們吵的原因並非由於起沖突,或是彼此合不來,而是因為太過要好了,又天天玩在一塊兒之故,與成人們平時客客氣氣,一旦起了爭執就拉下臉來六親不認的情形大異其趣。
2、喜當仲裁、好加禁止
有些成人一看到小孩爭吵,不問明原因,立刻前去加以禁止。表面上看來,好像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法,其實並不然。
小孩吵架是因為不滿才引起的,如遭到大人的禁止,內心自我意識不得伸張的忿慨將會升高。
3歲幼兒已稍能了解他人的立場主張,所以吵架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機會,應該讓他試著學習在自己與他人之間調整立場與主張,除非幼兒動作粗暴、以大欺小,或有打傷對方之處,否則成人沒有必要加以禁止。
被雙親嚴禁與人吵架,不管碰到什麼不平都隱忍下來的孩子,可能會被小朋友們認為「懦弱」。事實上,發揮自製心,不管別人做了什麼都要忍耐的階段,應該是在小學二年級以後。在幼兒的社會里,這種道德是行不通的。
成人還有一種習慣是很要不得的,那就是一遇到小孩吵架,就想當仲裁者,並質問:「是誰先出手的?是為了什麼吵架?」
3歲幼兒之間的吵架,並不能區別孰是孰非,萬一處理不當,勉強讓個性倔強的孩子俯首認錯,對他是很不公平的';而且,排解失當的吵架,很可能成為誘發下一次吵架的導火線。
如果真的必須禁止他們吵架,可以對其中一人說:「我們到那裡去玩!」然後將他抱走,或說:「小明,你去拿那個東西來!小華,你去拿××來!」以別的事物引開他們的注意力。
3、喜歡教訓
在吵架之後,把當事者叫到面前痛斥一番,這對幼兒是不適合的,除非他們已經長大了。
根據專家研究的結果,曾被教訓過和未曾被教訓的孩子比較起來,未曾被教訓的幼兒較少吵架,即使吵架也較容易和好。
孩子會借著吵架,慢慢發展他的社會性。
一場頭頭是道,理直氣壯的教訓之後,或許能使教訓者本身感到心滿意足,但是對幼兒卻毫無幫助。
4、如何預防吵架
話雖如此,吵架並不值得鼓勵,成人如果能事先加以預防當然最好。
因為,較狹窄的游戲場所、不夠分配的玩具、大人的袒護都容易引發吵架,還有,孩子的體力無法消耗時,也比較容易吵架,這些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
幼兒吵架最常見的原因,是東西被搶,或搶了他人的東西之類的所有權問題,其次才是身體攻擊,第三則是沒有朋友引起的吵架。
特別愛吵架的孩子,必有其特殊原因,無論如何必須設法找出其原因。在家中時常受到體罰的孩子,有時會變得粗暴,動輒與人吵架。
必須注意的一點是,絕對不能當著許多孩子面處罰或教訓幼兒,這樣容易造成幼兒的自卑感或優越感,也會讓小朋友們誤認為他是頑劣的壞孩子,而排斥他。
幼兒吵架是因為社會性尚未成熟,智能的發育未臻完善,自我意識強烈,以及不懂體諒他人的立場等,這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現象,成人絕不可讓他們產生罪惡感,或一味強調其野蠻性。由吵架當中,幼兒可學習到一些社會上不成文的規定及道德。
D. 為什麼孩子老是跟大人吵架
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擁有很多很多自己的想法,可是又不像大人那樣的理智,因而,當他們的一些想法和大人不相同,或者是大相徑庭的時候,他們便會耍耍小性子,就會跟大人吵架。但是其實,只要家長能夠正確地引導他們,開導他們,那麼就會減少這樣的情況發生了。比如每一次當他們和家長的看法想法有出入的時候,家長要先掌控好自己的內心的火氣,平心靜氣地和他們溝通,告訴他們理智的,切實可行的做法應該是什麼樣子。
中國的家長喜歡壓制孩子的一些「奇怪的」,「荒唐的」,「不可理喻的」的思想,其實不然,西方國家裡的教育有很多值得我們中國家長去學習和吸取的地方,比如鼓勵孩子的奇思妙想,有時候甚至可以和他們一起「胡作非為」。中國家長只會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拿這句話當作是失敗時的安慰話語,其實,或許可以當作是「行動指南」,鼓勵孩子犯錯,激發他們的想像!
E. 孩子之間為什麼總有爭吵
大部分的孩子在三歲以後都會進入幼兒園,7歲左右的時候基本上進入小學,12歲左右進入中學,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規律。
孩子在進入學校的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逐步開始結交自己的朋友。
但是在社交的過程中,孩子之間也會發生沖突,大部分的沖突孩子之間可以自己化解,但也有些沖突可能是需要老師或者家長的介入才能平息。
但是對於什麼樣的沖突,家長應該怎麼介入,介入之後又應該如何處理,可能大部分人都並不清楚,有時候家長過多地干涉孩子的社交,還會阻礙孩子在社交方面的發展。
社交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孩子將來能夠有多少真正的朋友,也決定著孩子在各個方面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功,畢竟團隊相比於個人的力量來說要大得多。
01
孩子之間為什麼會有沖突
沖突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是成人與成人之間還是孩子之間,只要發生意見不合控制不住情緒,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沖突,但是孩子之間的沖突有時候會表現得比較明顯。
首先,意見不合
在孩子的一生中,他們會經歷三個叛逆階段,分別是3歲、7歲和12歲。
在7歲左右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已經進入了學校,所以叛逆的情況不僅僅會發生在家庭里,也會發生在學校里,當然在叛逆的同時,孩子的自我意識也開始逐步完善。
由於孩子對於外界事物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所以他們對於他人的看法可能會產生異議,有些性格比較外向的孩子,可能會在公共場合下對別人的想法提出反對的意見。
當意見不合時,如果兩個性格比較張揚的孩子在一起,就會發生很明顯的矛盾,輕則互相指責,重則互相謾罵。
其次,嫉妒心態
雖然說現在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孩子的生活基本上都是衣食無憂的。但即使如此,家庭之間的經濟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除了有叛逆的心態以外,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嫉妒的心理,這些心理可能是由於家庭環境所造成的。
如果能夠被及時地發現,而且能夠被正確的引導,這些負面的心理狀態就能被調整,但是如果沒有被很好地引導,嫉妒的心態往往會使孩子之間為了一些瑣碎的小事而發生很大的矛盾。
再次,情緒控制能力較差
雖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身心方面都會逐步地完善,但很多孩子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並沒有得到有效地提高。
因為孩子在家裡始終處於核心的地位,任何事情都會圍繞他們轉,但是到了社會上這種情況就會出現反轉。
由於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較差,所以他們也不懂得如何將自己負面的情緒釋放掉,有時候就會無緣無故地發火,會對周圍的人產生敵意,而語言方面的表達往往是口無遮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所以沖突也就會時常發生。
最後,個性張揚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情緒都是比較穩定的,都是比較內斂的,即使是非常外向性格的孩子,也不會每天招惹很多麻煩。
但的確也有些孩子個性比較張揚,而且天生就具有一定的攻擊性。
他們對於同齡人總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敵意,動不動就會採用武力的方式來對待他人,而造成孩子這種性格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可能是先天的遺傳,也可能是後天的環境影響。
個性太過張揚往往會導致很多同齡人會對其產生排斥感。久而久之互相之間的矛盾就會變得非常明顯。
02
家長應該知道如何對待孩子之間的沖突
對於孩子間的沖突,很多家長其實並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有些家長過於維護自己的孩子,總是想替孩子出頭,而有些家長總是默默無聞,即使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了,也不為孩子爭取任何的權益。
決定是否需要介入
並不是孩子之間的沖突,家長都需要介入的。如果孩子之間是為了一些瑣碎的小事,或者說沒有發生很大的沖突,那麼家長完全沒有必要去理會。
有時候孩子之間即使發生了沖突,用不了多少時間,他們又會恢復親密朋友之間的關系,相反家長如果介入得過多,反而還使孩子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緊張,而且家長的介入往往是帶有一定目的性的。
決定介入,了解原因
如果家長已經決定了要介入孩子間的沖突,那首先就應該了解原因。
千萬不能為了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不顧事情的起因發展,直接將所有的責任全部推到對方的身上,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對於孩子來說也會起到很多的負面影響,還會給孩子樹立錯誤的榜樣。
公平對待,認真處理
在了解了孩子之間發生沖突的原因之後,家長應該站在中立的位置來處理。一方面要徵得老師的意見,畢竟老師對於這些情況的處理經驗要遠比家長多得多。
另外一方面也不要帶有任何的情緒去處理這些事情,更不要去嚴厲地指責對方或者指責自己的孩子,而是應該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一夢育兒吧寄語:
孩子間發生沖突那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有些沖突對於孩子來說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家長完全沒有必要主動介入。
當然如果有些沖突家長已經介入,那麼在介入的同時一定要了解真正的原因,要在找到原因的基礎上,去尋找到合適的處理方式。
F. 有些孩子總是喜歡跟大人爭論,還說不算頂嘴,這是為什麼
孩子隨著逐漸的長大,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安排,有的時候會變得不聽話,總喜歡和大人爭論,在孩子的眼裡這些並不算頂嘴。有的時候在暴怒的情況下,父母會打罵孩子,但是卻忽略了他喜歡爭論的原因,這直接對他們性格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有些孩子總喜歡爭論,還認為這里不算頂嘴。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還會面臨很多的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溝通,這樣才會避免更多的矛盾。
G. 孩子最近總是跟我們吵架,孩子經常發脾氣,怎麼回事
許多孩子很小,但脾氣卻出奇的大。 他們總是特別煩躁,容易生氣。 當父母抱怨時,他們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 為了解決孩子的脾氣問題,家長需要找出原因。
孩子經常煩躁易怒怎麼辦?
1.正確回應孩子,不要用力打擊
當孩子生氣時,我們不應該生孩子的氣,我們應該回應孩子。 我們要告訴孩子我們已經知道孩子生氣了,問孩子為什麼生氣,讓孩子表達憤怒的感覺,孩子會好很多,我們要找到一個正確的釋放窗口 ,然後我們會覺得自己做的很好。
2、注意引導
平時要正確引導孩子,認真積極地與孩子溝通,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把孩子當做朋友來交流,讓孩子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與他們溝通,讓他們 他們明白為什麼他們的要求不能得到滿足。
3.練習表達和控制情緒
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幫助他們平復自己的情緒,只有當孩子冷靜下來時,他們才會想出解決辦法,變得理性。
H. 十幾歲的孩子老是跟父母爭吵,原因之二
我是軒媽,這是我寫作的第十一天,每天為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賦能。
上次寫了十幾歲的孩子老是跟父母爭吵,原因是青少年的思維不成熟性,十幾歲的孩子他們就是愛爭吵,尤其是跟父母爭吵。
有父母問, 難道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會和父母吵架嗎,其他時期的孩子就不會和父母吵架了嗎?
在這里首先要糾正一個認知,只能說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爭吵比其他年齡階段的孩子相對頻繁些 ,而不能說青春期的孩子會和父母吵架。
好的,我們糾正完這個認知偏差後,再來看待這個問題。為什麼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和父母吵架得如此頻繁呢?
我們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大部分都很叛逆,喜歡挑戰父母、老師等權威人士,以彰顯他們的個性和成熟。 其實這是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為依託的。
青春期的孩子年齡在11~16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初中階段 。該階段是孩子們個體生理基礎發展的快速階段,身心發展迅速但不平衡,充滿了 矛盾和復雜性 。
生理方面主要表現為:
在這一階段,生理的快速發展和心理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各種危機和矛盾的出現。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要經歷生理上的變化,心理上也會出現矛盾和危機。
心理發展的主要特點是矛盾性 。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會沖擊到心理的發展,使身心發展失去平衡。生理上的成熟感使孩子們產生 成人感 ,心理發展的相對緩慢使他們仍處於 半成熟 的狀態。成人感和半成熟狀態是導致青春期孩子心理活動產生種種矛盾的根本原因。
青春期的心理活動上的矛盾主要有
一、生理上的成人感與心理發展半成熟狀態之間的矛盾
由於生理上的成熟,會導致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心理上也產生自己發育成熟的體驗,認為自己是成人了,認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屬於成人水平,要求與成人同等的社會地位。
這個時候,父母還是把他們當成孩子來看待,就會導致矛盾的爆發,因為孩子們認為父母應該以成人的態度對待他們,而不是還把他們當孩子看,爭吵很大程度上是尋求父母對自己成人地位的認同感。
二、心理斷乳和精神依託之間的矛盾
成人感使孩子們的獨立意識增強,他們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束縛,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決定權。事實上,在面對許多復雜的矛盾和困惑, 他們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護。
在這種矛盾的心理糾結中,孩子們對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導致他們的行為出現偏差。
一方面,通過爭吵的形式獲得自主權;
另一方面,又渴望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三、成就感和挫敗感交替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表現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幹,比如取得良好的成績,就會享受超越一般的優越感和成就感;如果遭遇失敗,就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挫敗感。這兩種情緒體驗常常交替出現, 一時激情滿懷,一時低沉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