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學弟子規
『壹』 為什麼孩子要學《弟子規》
《弟子規》全文1080字,分別列出113件事情,包括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和規則。我整理了為什麼孩子要學《弟子規》,希望幫助到您。
為什麼孩子要學《弟子規》
《弟子規》好比古代中國的《小學生守則》,但比時下的《小學生守則》要具體許多。《小學生守則》要求小朋友「尊敬師長」,但如何「尊敬師長」,則付闕如;要求小朋友「團結同學」,但如何「團結同學」,又付闕如。不能逐一列出具體的行為規范,是《小學生守則》最大的敗筆。「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提法雖好,但未免太過空泛,難以落實。《弟子規》好就好在具體,它能教小朋友如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我們且讀一段《弟子規》:「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弟子規》文字淺顯,內容具體。即使是五六歲的孩子,將這段文字多念上幾遍,也可明白怎樣做才是尊敬師長。
提倡讀《弟子規》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淵源有自。《弟子規》雖系晚出之書,但它實際上是來自朱子《小學》,繼承了傳統幼儀的精華,而將它通俗化。(《弟子規》與朱子《小學》的繼承關系,另撰文詳述。)
提醒一句:《弟子規》不是用來背的,而是用來照著做的。《弟子規》不算是一個優秀的語文讀本,但在引導少兒行為規范上有諸多可取之處。
我們在家長課堂上講,《弟子規》全文1080字,分別列出113件事情,包括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和規則。其中孝24則,悌13則,謹24則,信15則,泛愛眾21則,親仁4則,學文12則。請各位家長對應相關的准則提醒自己和孩子,力行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孩子純真的心靈里播種下 文化 的種子,善的動力,養根基之正,賦予孩子更加堅強的抵抗力和辨別力,以此對抗成長路上形形色色的邪僻事的沖擊和誘惑,幫助孩子成就幸福美滿的人生!
部分《弟子規》的內容
父母教,須敬聽
這句話是告訴我們:父母 教育 指導孩子的時候,孩子要以尊敬的態度傾聽。
其深層含義是:要從小事上培養一個人「敬」的品德。同樣聽一件事情,你的狀態決定了你是否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你沒有敬的態度,心氣浮躁,瞧不起別人,即使對方建議是對的,你也會因為影響自己的自尊或者其他原因不願意聽取。從小不學會敬人敬事,長大後做什麼都被人看不起。
父母責,須順承
這句話是告訴我們:父母教育孩子時,孩子需要以恭敬的態度認真聽取父母的話。
仔細想想,除了父母,沒有人會無條件愛我們。對父母,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的批評,無論正確與否,都要先考慮父母的感受,先順著接受,不要在當時頂撞。如果你在家裡學會了感恩,學會了保護別人的情緒,學會了順勢而為,將來在社會上,也會更加從容。人生大事,無一不是順勢而為。
冬則溫,夏則凊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冬天要溫暖,夏天要涼爽。
古人提出「冬則溫,夏則凊」,並不是讓小孩子去暖被窩,而是古人培養孩子「體察溫暖」的一種方式。是要求孩子體會父母的付出,然後用自己的溫暖去與父母互動的一種方式。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也能體察到世界的各種溫暖,然後與周圍的人互動,使自己與周圍的關系逐漸變得和善。這樣的人,生活應該是幸福的。
居有常,業無變
這句話是說:要讓父母能夠隨時聯繫到你,隨時可以找到你,隨時知道你的情況,這樣父母才會安心。這是孝順的一種體現。
而其深層含義是:「居有常」培養的是一個人獲取空間穩定感的能力。我們今天工作的節奏非常快,大家都在尋找新的機會,但有時候欲速則不達,反而是靜下心來,認真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不斷累積,最終比四處奔走的那個收獲更大。而且無論什麼事情,如果做到了極致,你都會到達一個一覽眾山小的高峰的。這就是為什麼古人提倡「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這句話的第一層意思,就是不要因為一些行為太小了,就隨意地去做。
這句話更深一層的含義是:教育孩子在做事的時候,要考慮周圍的關系,考慮周圍人的利益與感受。我們人生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過分關注「大」,嫌棄「小」,忘記「大」是由「小」構成的。而做事任意妄為,勢必害人害己。家長要關注小事,教育孩子處處從小事做起,養成好的習慣。這樣將來長大了,才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這句話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我們身邊的東西,有的東西雖然很小,也不要私自把它藏起來自己享用;如果這樣,那家長的心,會非常悲傷的。
實際上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學會分享,你會更幸福。我們不是獨立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我們與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依賴於你身邊的一切。為什麼那些很自私的人,總是在社會上難以真正立足?因為,每天每一刻,你的種.種線索,都被別人看在眼裡,大家在隨時評判,這決定了你未來合作機會的多少。而懂得分享的人往往能夠有一番作為,是因為他的品性早已展示給大家了。
德有傷,貽親羞
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如果孩子的德行出了問題,是會讓家長蒙羞的。
而其深層含義是:我們每個人要注意自己的德行。我們是生活、工作在一個團隊中的,我們的行為如果觸犯了道德底線,最後會影響我們團隊中的所有人。因此我們做事時,要考慮周到,要正直,要善良,不要觸犯道德底線。
怡吾色,柔吾聲
「怡吾色,柔吾聲」,這其實是一個「有效溝通」的訓練。
在生活中,我們會維護自己的地位,以便在群體中不會被埋沒。這種維護自己的地位的行為,我們今天叫作維護自尊。這種本能,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比如,如果辦公室有個人用一種蔑視的眼神看了你幾眼,你立刻就警覺起來:「他什麼意思,為何這么看我幾眼?」 這是人的本能。而與人溝通時,不好好說話,再合理的事都不合理。如果此時可以和顏悅色地與對方溝通,則問題會解決得更好。
為什麼孩子要學《弟子規》相關 文章 :
★ 為什麼孩子要學《弟子規》
★ 孩子學習弟子規心得
★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學習國學
★ 小學弟子規讀後感作文
★ 小學生怎麼寫《弟子規》讀後感
★ 二年級弟子規讀書心得體會
★ 學習孝經心得體會
★ 為什麼要讀經典原因是什麼
★ 傳承國學文化倡議書
★ 弟子規兒童故事24個
『貳』 幼兒學弟子規的重要性
弟子規 可以教孩子做人的規矩 ,基本的行為規范 對孩子的行為管理有很好的推動意義 ,有利於語言的表達。
幼兒學習《弟子規》的重要性
人生兩件事:一為學做人,二為學做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指引和保障,掌握了知識技能也有可能不能為社會造福,甚至有可能危害社會。每個幼兒的教育者首先是家長、老師,其首要責任就是引導幼兒學會做人。通過學習《弟子規》,相信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改變,通過國學經典的力量改變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讓傳統禮儀規范幼兒的行為,從而培養幼兒儒雅的氣質,高尚的美德。
『叄』 為什麼現在的學校都要求孩子學習《弟子規》呢文中包含了哪些人生智慧
弟子規屬於我國傳統文化,其中用蘊含的人生智慧是可以一直去使用的。所以現在要求孩子們都來學習弟子規。包含的智慧有很多,與朋友之間的相處,和父母之間的相處,以及學習在什麼時候都有可以教導的人等。
『肆』 幼兒學弟子規的好處
談幼兒學習《弟子規》的好處
惹人愛
2019-08-30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傳統文化璀璨奪目。現如今在我們幼兒園里,都能聽到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抑揚頓挫的背誦我國最傳統的一些簡單古文。如:中、大班開設的《弟子規》等。「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讓幼兒從小就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有益於傳統文化的弘揚,有利於孩子陶冶情操、豐富語言能力,為培養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品格修養都有好處。
一、幼兒對《弟子規》的學習,從培養興趣為主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在人成長過程中的發展是不同步的。一個人的記憶力發展是自零歲開始,一至三歲既有顯著的發展,幼兒期是人的記憶發展的黃金時期。背誦是他們的天性,是他們所喜歡和擅長的,如果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多背點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和篇目,這有利於開發幼兒的智力,還可以作為一種終身去消化、理解,收益的文化儲備。再次,幼兒接受經典教育,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之中,吸收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髓,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把握幼兒的記憶特長而誦讀經典《弟子規》,我認為主要以培養興趣為主。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增加幼兒的學習動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我們知道,所有的智力活動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學的好,要讓幼兒對學習產生興趣,不僅要用生動形象的內容來吸引幼兒,更重要的是激發幼兒對知識本身的興趣,促進他們有學習新知識的要求和願望。由經典故事引出的知識點的學習,品德的教育,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經典的難度。
孩子天性活潑,生動的故事、美妙的音樂、優美的圖畫、快樂的游戲是孩子所喜愛的,我們可以將傳統經典著作學習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去,多渠道地讓孩子接觸、學習。經典《弟子規》全文三字一句,非常適合孩子的語言特點。它音律優美,朗朗上口,易於記憶,在教學過程中不苛求量的多少,也不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只著重於培養幼兒的誦讀興趣,從小培養幼兒對古文的美感和學習趣味,開發幼兒心智。《弟子規》它的思想核心是孝悌仁愛,講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尊兄愛弟、尊敬長輩,如何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待人接物有禮儀的行為規范,正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學會的,學得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教學上,每個老師都總結出自己的特色,實驗班老師善於抓住孩子的心理,通過提問結合平時做的游戲,一點點細化《弟子規》的內容,落實到孩子的生活中。根據課程學習進度,要求他們對長輩鞠躬行禮,然後給父母夾菜,對同伴說出「我愛你」。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很適合幼兒的教育。
為了讓孩子能在家中繼續保持好習慣,園里還把《弟子規》的內容進行分解,做成《弟子規》生活力行表,比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四句,體現在力行表中就需要孩子們做到以下幾點:起床時間做到父母叫馬上起來,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按時吃飯,給長輩行鞠躬禮,幫助父母夾菜、倒開水。由家長給孩子在家的表現進行記錄,每月根據每位小朋友反饋情況總結,沒有做到的條款繼續力行,再增加新的內容。
現在的孩子在最常見的「四二一」家庭中,普遍存在缺乏愛心、不尊敬長輩、自私、合作與分享能力差等問題,而現代的教育,在對孩子道德品行的培養上嚴重缺失,學習《弟子規》,就是要讓他們學習待人接物,用一些好的行為去引導他們,通過不斷強化訓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趣的是,孩子的行為也間接影響了家長,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弟子規》的學習中來,而在此前,許多家長對園里學習《弟子規》是有點不理解的。
二、誦讀《弟子規》,培養幼兒語言能力
幼兒期是大腦高速發展時期,也是獲得語言能力的最佳時期,古文的一些啟蒙書也有生動的一面,有的富有文功、語句精練,如果在這一階段培養幼兒學習《弟子規》,使一些生動、順口、獨具表現力的語句能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加識字量,擴大了知識面,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還有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
兒童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兒童整體語言學習和發展的驅動力。比如幼兒在園午餐時,碰到挑食的小朋友,孩子們會大聲說「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挑食的小朋友這時也會跟著一起念。念完後會自動地跟著小朋友一起吃。這就是在《弟子規》的學習中幫助幼兒提高對語言的敏感性,他們在說話時能用最簡潔的弟子規語句敘述,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使他們懂得了很多道理,同時他們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幼兒每天將新學到的《弟子規》背給大家,再將每段的寓意及經典故事講給大家,不僅在語言上得到好的發展同時使幼兒感受到一起分享的快樂。《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幼兒在通過學習弟子規認識傳統道德典範時,會自然地將經典用在每日的日常生活中。
人們對「經典《弟子規》誦讀」的關注並不僅僅它是一種育兒的新觀念、新方法,更重要的是關系著我們這個社會如何看待中國當代教育,如何看待文化傳承的問題。幼兒園的孩子學習「經典《弟子規》」並非鸚鵡學舌般的模仿。他們在這種情況中可以練習已經知道的東西,並且繼續嘗試一些別的東西。他們的語言進步得越多,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范圍就越大。孩子讀誦《弟子規》後,承載著先賢的古訓,再經過團體氛圍的熏陶,普遍變得謙和有禮,要改正生活上的不良習氣也變得容易許多。
通過學習《弟子規》,不僅讓孩子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也培養了孩子學習的興趣,最重要的是,一些自私的孩子可從《弟子規》的學習中開始變得謙恭禮讓,這對於塑造當今社會的人文精神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當代教育一直為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做著不懈的努力。而誦讀,《弟子規》,無疑是他們在學習語言和文學路上的第一步。如果這些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而我們所提倡的這樣的行為,就是施肥澆水的工序。
三、學習弟子規 培養孩子好的行為習慣
《弟子規》包含孩子日常生活應遵守的各種規則,教育孩子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誠實守信,如何起居飲食、穿著打扮,如何讀書學習,如何做事、與人相處,如何面對不良環境等。如:「父母教,需敬聽」 (父母教導我們,應該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到心裡)。「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對於食物不要挑挑揀揀;吃飯時要適可而止,不能超過平常的飯量)。「步從容,立端正」 (走路時要不緊不慢、從容大方,站立時要端莊、直立)。「用人物,須明求。儻不問,即為偷」 (使用別人的東西,必須明確地提出請求,以徵得別人同意。假如不問一聲就拿去用,這就是偷竊),「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最重要的是誠實講信用,撒謊或胡言亂語都是不可以的!)等等。這些,對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是說,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生都會起作用的。知識需要道德的引導,良好品格的養成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四、學習《弟子規》 孩子改變 家長也在變
《弟子規》的教學不同於其他課程的教學,它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家長對傳統文化認識越高,對孩子的教育就越好。反之,在幼兒園學的東西就打了折扣。在幼兒園的教學中,首先要開家長會,把學習經典的重要性講給家長聽,對學習的內容要經常和家長匯報,讓家長也參與到學習經典的活動中,教學收獲會更大。比如:學習《弟子規》一段時間後,要和家長開展互動活動。我的具體做法是把《弟子規》編成生動活潑的文藝節目讓家長們觀看,當家長聽到孩子們唱誦聖賢的教誨,了解到經典文化國學課的深刻含義,再加上孩子的明顯變化,家長都非常高興,從原來的懷疑和否定態度,變成了支持和配合,使我們的課程開展的更加有聲有色。一位家長說 「我兒子在幼兒園學習《弟子規》,當時我不以為然,現在一年過去了,兒子不僅會背《弟子規》,還會講一些有關孝親、敬人的小故事。這些我原來以為只是小孩子一時的興趣而已,可直到有一天,他顫悠悠地給我端來一盆洗腳水時,我才意識到《弟子規》的作用。從兒子這里,我也深受啟發,所以每次去母親家,我總要給腿腳不靈便的母親捶捶腿、剪指甲、換衣服。」該家長現身說法,她從兒子身上看到了《弟子規》帶來的好處。其次:多次開展社會活動,落實《弟子規》到行動上「同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比如:捐款賑災,發動小朋友捐獻物品,支援災區。或者舉辦戶外親子活動,由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到公園裡面撿垃圾。把《弟子規》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通過這樣的活動,既培養了小朋友慈悲、仁愛、廣大之心。也使家長受到一定的同化。
您的每一次轉發都是智慧的傳遞與慧命的挽救,隨喜贊嘆!
隨喜轉載,功德無量!點擊右上角功能鍵:分享朋友圈
您好!非常感恩您對伏羲聖賢學堂的關注!
伏羲聖賢學堂以「教人倫 順人性 終生受益」為教育理念,以誦讀經典書籍,練書法,學武術為主要課程,以人知禮 孝親 凈心 強健體魄 開啟人性智慧為最終目的!
學堂正在招生中----- 詳情請咨詢電話18983617658
感恩您關注公眾平台微信號:xianwenhua
非常感恩您對伏羲聖賢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