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男人為什麼要習武揚子哥教你格鬥

男人為什麼要習武揚子哥教你格鬥

發布時間: 2022-12-11 08:20:31

A. 男人為什麼要習武練拳

武術基本功是初學者的入門功夫,更是習練武術的基礎和關鍵。武術基本功分為肩功、腰功、腿功、手形、手法、步形、步法、跌撲滾翻等。老一輩武術家經常把「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掛在嘴邊,以此提醒年輕的一輩要注重基本功的練習。因為中國武術內容豐富,拳種流派眾多,各門各派基本功的練習方法也不盡相同。

B. 談教育者為何習武

一直以來,許多人對同慧學校老師習練太極拳的傳統,以及在夏令營有機會時要求孩子們練拳的做法並不是很在意,對其中原因不甚了了。最多不過覺得強身健體而已,說好的,也不知到底好在何處。 如果你知道「強身健體」只是練拳的一個「副作用」時,你會有更多思考嗎? 讓我們從兩個問題開始:一,為什麼中國有句俗話叫「窮文富武」?二,就算是外行也都知道,天下武功「外家出少林,內家看武當」,看起來「與人爭斗、打打殺殺」的武林中,兩個最大的「名門」為什麼都是出家人?出家人是最應該「與世無爭」的啊?! 第一個問題,就會引發猜疑。在我們的印象中,自古以來,「文人」不都是做官的嗎?武人可都是「大老粗」啊?那麼,我們再問一句,「文人」做官之前是怎樣的? 自中華有科舉制以來,為眾多平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改變自己命運、而且相對公平的機會。在此之前,你要進入精英階層,只有兩個辦法:要麼,精英是你爸,按血統世襲;要麼,你被某個精英看中,為其服務,然後瞅機會謀個一官半職。第一個辦法不由自己選,第二個辦法就是歷史上世家大族門客眾多的原因,如著名的「戰國四公子」每個手下都有幾千門客!可這個辦法幾率也太低,所以才有「脫穎而出」的成語。或者有更少的人因種種機緣,推翻整個現行秩序,自己直接當「精英」,然後又一代代傳下去,就是改朝換代。這個常人就更別指望了!所以,開科取士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家寄望用這種方式改變自己——甚至家族的命運!(現在的國人,依然如此,你看多少人希望通過高考「鯉魚跳龍門」啊!無奈爾。)而「富人」並不如此,他們已然處於社會階層的上端,不需要通過這種笨拙、低效率(「十年寒窗、一舉成名」,效率確實不高)的方式改變命運,他們更關注的是如何繼承家業、如何讓「富者恆富、強者更強」。當然,「富人」並不是不讀書,他們只是懶得按照「游戲規則」讀「死」書而已。同時,「富人」也清楚的知道,要得到合理使用財富、有效支配手中龐大資源的智慧,光靠讀書是遠遠不行的! 這樣的人要有更完善的人格、更豐富的精神層次、更強的情緒控制、更敏銳的反應、以及更有效率的思維方式!達成這些目標的方法有很多種,而其中最有效的一種就是習武了!(請注意,這里說的武不是隨處可見的搞一兩個好看套路的「武術」,而是「武道」!) 這就來到第二個問題,如果把「武」單純的理解為「格鬥術」的話,出家人「外息諸緣,內心無喘」,身無長物,根本就沒有「格鬥」的動機,反而他們的武學造詣最高,為何? 第一,身、心、靈三者合而為一,互相作用。按西學的講法,生理和心理是互相關聯的,這已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簡單的說,人類思考的物質基礎——大腦需要供氧、供血、營養的充分均衡才能好好工作;而神經系統中的神經細胞需要合適的多元刺激才能發育良好。這些除了合理飲食外,還需要通過合理運動才能達到。另一方面,身體健康的人得心理疾病的概率很小,(注意,這里說的身體健康千萬不要誤解為「一身肌肉、人高馬大」!)而有心理問題的人往往伴隨著各種生理疾病。中國人最熟知的例子就是紅樓夢里的「黛玉」了,自小體弱多病,一生「神經兮兮」,最後亡於肺病,生理心理互相摧殘! 第二,「靈」的層面,也就是中國傳統講的「悟道」,佛法說的「開慧」。通俗的講,我們說一個人有「悟性」,「氣場很足」,孩子有「靈氣」,就是「靈」這個層面勉強的、等而下之的某種表現。古人有「以書入道」(書法)、「以禪入道」、而「以武入道」無疑是其中很有效率的一個法門!南懷瑾老師也曾說過,不管你要修儒、釋、道哪一門,氣脈不通都是枉然!通過調整自己的身體,進而「打通氣脈」,才能獲得更大的精神經驗!你可以把人體想像成一個能量場(這是科學已經證實的),「打通氣脈」就能跟天地之間這個大能量場產生共振(就好象收音機調對了頻率),這是多麼美妙的體驗!這其實就是中國文化里「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練拳要求「以形引氣」,「用意不用力」等等,與道家修行的次第「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完全契合! 第三,俗語有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何意?滿口掉文的人,只要有一點小聰明,能自圓其說,你拿他也沒辦法,反正無法檢驗。正是所謂「清談誤國」爾!而在武界中,有「下場走一走,便知有沒有」,你牛皮吹得震天也沒用。而「富人」手握資源,是需要干實事的,儒家所謂「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做事需要的經驗能力,如果通過實地干一下而得來,不是不行,只是代價太重了!劃不來!(許多企管界的觀念足以印證此點,如「品牌戰爭只有一次機會!」,「一次失敗足以葬送一生的成功!」我就不贅述了。)而在習武過程中,你的思維有漏洞,反應在動作就有漏洞,你就要吃虧,促使自己的檢討,思維方式的提升,實在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法門! 普通的「文人」,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就算自己因各種機緣,得到一些資源,也很難傳承,甚至在自己這一代都無法保持!這也可以解釋歷史上「做官」的很多,但傳承超過三代的「世家」卻很少。現在的「民企短命」、「富二代」問題也可做旁證。關於這一點,諸葛孔明有鞭辟入裡的說明「儒有小人君子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揚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歷史上聲名赫赫的「文人」,很多也都是「文武雙全」的!如儒學大師王陽明、詩仙李白、詞人辛棄疾、書法家顏真卿等。 最後談到教育,教育中有這么一個詞「不言而教」,我在培訓中提到這個詞時,許多學生以為這是個很高的境界!你想想,「不用說話就得到教化的效果」,該有多高啊!其實每個人每天都在做這件事,不自知而已!每個孩子的性格、情緒、思維方式都在受著周圍人、事、物的影響(尤其是父母),在孩子身邊的大人,就算你一句話不說,甚至不理他,你的情緒、精神狀態、待人接物的態度、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會無形之中傳遞給孩子!對孩子的發展產生影響!所以,我們通過習武,調整老師的能量場、精、氣、神,及更智慧的看待問題的方式,孩子們如果能長期泡在這種環境中,有樣學樣,想不好都很難,正所謂「要成為什麼人,就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雖然我們現在一周只有一次接觸孩子的機會,但經過長時間的調整,確實有不少家長發現孩子更自信,更積極了!所以培養人的教育者尤其要習武!其實很多教育家已經這樣做了,常人沒注意而已! 說明:1,上文說的「富人」絕非僅僅指「有錢人」,而「窮人」也不一定是「沒錢人」,希望讀者們能明白這中間的區別。2,「武」不能亂練,比如太極拳,坦白講大家在公園里見到的可能絕大多數是花架子,充其量是「體操」而已,習武一定要有「明師」,口傳心授,否則你就只能當「活動活動身體」了。3,關於文中提到的一些名詞,如「靈」、「慧」等,我為了讓大家簡單理解,作了並不嚴格的引申,不得已而為,如果真要講清楚,只怕下筆萬言尚不足啊!4,關於「以武入道」,我的恩師清一先生是道家人物,他有一篇文章說得比我清楚,現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武當內家拳精要一:以文載道,以武體道!善言文事者,必以武事備之—— 張清一 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文與武是合一的。 題目中「文事武備」這句話,就是說:真正懂文的人,一定是懂武的。否則就是虛文腐儒,並非真文。 道家的思想是精妙高深的,真正的「道」是人生和社會的指南。真正的道家思維,是奇妙的二元和三元思維方式。如果在思想和行為上你比普通一元思維的人多兩個維度,可以想知你思考問題和做事情是何等的游刃有餘,你的自由度也顯然大大的提高了。 所以,想學「道」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學成的卻很少。為了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學道的人,就要練武。這是千年來道家文化傳習的傳統----「以武入道」,用武術來作為入道的敲門磚和試金石。顯然,如果不肯練的人,學不會的人,就肯定學不會高深的道學思維了。也有其他「入道」的方式,比如以書法入道,以繪畫入道,以行為入道,甚至以睡眠入道等等方式。不過我發現學武是最簡單,最快速,也是最不容易走偏的入道方式。 ······ 學文者,以武為基。太極拳法為入道之基! 那麼,要學道,要真正了解道家文化,有一個東西就繞不過去:武。這里的武也不是簡單的武術,而是武道。這種東西,在現代中國好像也失傳了。目前中國武道的文化根子留存在日本。 道家學問當中,「武」的地位很重要,但是不會多提,因為它是學道的基礎。我們平時看不到它,就像是一個漂亮的房子,我們看不到它的地基,只能看到它的外表。但是所有的建築,最重要的顯然是「基礎」。 道家一向說:「以武入道」。道家人物用武道的修煉,來完成入道,理解道,悟道的契機。基本上可以說:如果不懂「武」的真諦,不會把「道」修之於身,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體現出來,而自稱是「道學高人」的「專家」,基本上你可以把他看做只是一個學術騙子,不是道家的「真行貨」。這個標准,是老子定的,就做「修之於身,其德乃真」。「道」的修行水平,必須在人的身上體現出來才是真的,不是「說出來」的。佛家譏笑一些只會說,不會做的和尚叫做「口頭禪」,「講論僧」。道家這種人應該就是「口頭道」了,所謂的「道貌岸然」,光說不做,專門唬人的。可目前這種人太多了,真懂得「道」的沒幾個。 當然,你也不能看一個人有武功,就以為他就是「道人」了。真正的「道人」---真懂得道的人,一定是文武兼備的。不是兩者都懂一點而已,而是文武兩者都很精通,基本上都可以達到普通人所不能及的境界。學文可寫出漂亮的文章,學武也絕非一班庸碌練武之人能比,這才是真正的「道人」。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道家的學問,核心是「陰陽互動互戀互補」,文武就是一陰一陽。修文者必以武備,學武者必以文補。兩者缺一不可。 孔子也深通此理,他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史」的含義就是虛浮不實,華而不實之意。光會讀書的話,基本上就是個獃子了,不可能當真正的「君子」。這是說要身體的「質」和「文」要協調發展,陰陽互補。可後世卻把讀書人書獃子的傻樣叫做「文質彬彬」,早已失了本義。這種人只能說叫做「文史彬彬」,是個沒用的獃子。 ······ 道家修煉的「以武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它有六個方面的用意。 第一層次的含義:人類精神體的提高,依賴於身體。如果身體不好,大腦就不會好。大腦不好,所謂的學問文化,都是虛的。就相當於要運行一個最先進的軟體,自己的電腦硬體也一定要升級一樣。而要練好身體,練武是最好的方法。比其他所有的運動項目都更合適有效。 第二:身體不僅僅是肉體,而是精氣神的合一,只有內家武術才是練氣,煉神的最好手段。其他的運動大多數是練肌肉,對於「入道」沒有太多幫助。 第三:道家的陰陽合一,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概念,無法用語言來解釋。而在道家武術當中,處處體現「陰陽合一」的道理。通過練武,悟出這個道理後,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並用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第四:道家的「無為」更是人們無法理解,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概念,更難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但是,一旦體會到內家武術的「無招」的境界和厲害,而且能夠用「無招勝有招」時,就可以進一步體會「無為無不為」的高級人生和社會道理。 第五:用武術的方式來體會和學習「道」的存在,是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其他方式見效很慢,而且還會導致不良的影響。用社會歷練的方式,具體做事的方式,本來也可以「悟道」,可以「體道」的,但是收效極慢,而且很容易做不好就帶來無法承擔的後果。學武就不會這樣,最多打趴下,但很容重新爬起來。而且可以反復體驗。 第六:道就是真,道就是去掉虛妄不實的一切,去除多餘的東西,去掉自以為是的東西。用武術的方式來「體道」,就是最玩不了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功夫好不好,不用交手,只看一舉手,一抬足,誰都騙不了。如果還想自己騙自己,硬是不服氣,就找個人打一打,試一試,輸了總沒話可說吧?這對於「人」來說的,特別重要。 人是最喜歡自己騙自己的,特別是文人,總覺得自己最了不起,永遠是「別人」不理解自己。因此玩文的人往往是最虛的,最不可靠的,最自我膨脹的。只有去練「武無第二」的武,這種人才能有一點自知之明。 所以,道家人士的修煉,武術是其中的基本功。練不好道家武術的人,基本上與真正的「道」無緣。----連這種最簡單的修道入門功夫都學不會,還想體驗更高深的「人生社會之道」?我看就難了。佛家其實也一樣,叫做「以武入禪」。 所以,作為一個檢驗的標尺,學不會武功的人,就別學道家的學問了,顯然是學不會的。還不如去學儒家的東西,當儒生去。但就別談什麼「修行大道」的理想了。不可能懂更深入的道家學問,就了解些基本原則就行了。 這種人如果想要顯得智慧一些,想在實際生活中少吃一點虧,就需要學會一個基本的行事原則:相信道家的高深,相信老祖宗的教誨,但別去評判道家,別自以為是,對自家無法理解的道家學問指指畫畫,大放厥詞。只需按照道家的基本原則去做,這就行了!」 拙方

C. 當兵為什麼教格鬥術時要學如何攻擊男人的襠部

當兵的一切訓練都是為了更好的殺敵,格鬥訓練也不例外!
人的頭頸部、軟腹部、襠部都是人比較脆弱的部位,這些部位被攻擊,可能會短時間內造成人重傷、喪失戰鬥力或者迅速死亡。特別是襠部由於神經分布稠密,對疼痛的感受分外敏感,被攻擊危險性可以說是最高的,競技體育中的自由搏擊一般都不允許攻擊襠部。
軍隊的訓練以最快最大限度給敵人殺傷為目標,把攻擊襠部當成首選,正是基於攻襠最為有效殺敵。在極端危機的情況下,戰機稍縱即逝,能一招殺敵決不能用兩招,能秒殺敵人絕不能有絲毫猶豫……

D. 各位練過武術的大哥,我哥哥是海軍陸戰隊的,今年就要退伍了。他說回來以後就要教我一套他們那裡的格鬥術

可以啊,打沒練過的五個絕對可以,格鬥術本來就講究的是突其不易,一擊必勝!在沒防備或少防備下對付那些沒練過的絕對很有效。至於對付練過的,打五個嘛………一看你技術,有沒有練的爐火純青,而看你體格,力量是否強大,骨頭是否堅硬了,第三則純粹是經驗了,如果你沒有實戰過,那都是空手說白話了,所以上述缺一不可,方可打五

E. 男人為什麼要習武

武——止戈,在古代男人習武為的是停止戰爭。在正能量缺乏的當下,國人身體素質日漸衰退的時候,我們應該習武弘揚正能量,增強體魄。作為男人,男人有義務承擔責任,遇到事不能退縮。習武重要的是領悟,以武演道,提高自身修養。

F. 一個男生問我你男朋友格鬥術厲害嗎他這話什麼意思呢

這類問題有多種情況,他當時是怎麼想的,要當看他當時具體的情況是怎麼回事,一般情況下分析一件事情要有很多細節。
我個人推測有以下幾種情況。
1.想挖牆腳,你小心點,不要出軌哦。
2.他是一個格鬥愛好者,一般格鬥愛好者都會喜歡去和別人比試,所以想問問你男朋友的技術如何,所以想和你的男朋友比試一下。
3.可能他是一個習武之人,所以想拜一個師傅,也許他的自身的技術不怎麼樣,所以想更加精進,更加強大自己的技術,所以這個時候就會找一些高手進行切磋交流,甚至是拜他為師等等。

G. 拜師學功夫前師傅一定問你為什麼要習武,那麼該怎麼說

師傅問為什麼要習武,應說強身健體,防身自衛。
武術是一種強勢運動,和其它體育有所不同,足球是研究如何踢球,跳高是研究如何跳的高,而武術卻是研究如何擊倒對手,保護自己,具有很強烈的攻擊意義,長期的練習,通過肌肉神經合理的調配,從而使手臂發出比常人大的多的力量,具備了殺傷力,這種情況下,武德意識就要提高,否則就可能危害社會,使自己違被法律的概率大增加,
因此,正真的武術拳師,都很在意徒弟的習武目的,要求人品要正,當他問你為什麼習武,應說強身健體,防身自衛,是符合武術界的武德要求的。

H. 為何傳統習武之人健壯有力腰腎強

這和習武之人的鍛煉方法有關。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話話,就是師傅教授徒弟的時候,會說:「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腰馬和一,方可對敵。」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習武之人是非常注重腰部的鍛煉的。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的,腰部對於我們人來說,非常的重要。腰部可以說是連接身體上下的橋梁,起到一個樞紐作用。

而且傳統的武藝是用來防身對敵的,很多武功的殺傷力都比較大。如果想要武功威力大,那麼你的發力一定要特別的正確,發力對於武功來說非常的重要。

而很多的發力就和腰部有關,需要腰部先發力然後帶動身體的其他部位,將力量傳送到手臂或者腿部,來達到力量極大,殺傷力更強的目的。

傳統習武之人不僅腰部強大,身體的其他部位也鍛煉的很強。有人說功夫是殺人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對身體素質有極大的需求。所以說,習武之人全身都需要鍛煉,他們的身體素質可能不下現在的職業搏擊選手。

I. 中年男人學什麼防身格鬥術最適合

個人建議你練拳擊!

首先40歲的人了,不管如何,你學武只是為了防身,雖然不知道你如今身體素質如何,但是你的歲數註定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去做技術練習,這樣你就排除了傳統功夫(因為傳統全靠功力,有句話說得好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就是這個原因)

同時你也不可能去擂台追求名次,因為40歲的男人肯定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的重心不在這

其次你身體柔韌已經開始下降了,現在過多(適當柔韌訓練是必須的)練習柔韌得不償失

這樣下來算下來,你能練全的格鬥術已經不多了!(幾乎所有格鬥術對柔韌都有一定的要求不然就是對力量有一定的要求)

而拳擊對練習者要求可以說是最低的,而其對柔韌要求又低,只要一些簡單的柔韌拉伸防止受傷就可以,作為柔韌差的人必定以拳術為主,而拳擊運動發展至今上百年,商業化幾十年來,已經在拳術上登峰造極了,可以說沒有一個格鬥術的拳術拳法比拳擊更強,那麼作為防身為主的話,拳擊的性價比最高! !

當然你最好是正規的訓練場所,有專業的教練來教你!!這樣不容易受傷,學起來也比較快!!

J. 習武導致身體狀況差為什麼還說習武強身李連傑的例子,我們還要繼續習武嗎

習武之境界:一是健身、二是防身、三是修身
從武術格鬥的發展歷史看,其健身防身的功能顯而易見,但從文化底蘊來探究,修身乃為之最高 境界,即習武的目的最終就是「止戈」,也就是武字的象形意義所在。
習武之所以健身,在於格鬥之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肉體和精神,在你壓腿、沖拳、跑步等等 熱身與訓練中你就已經達到了健身之目的,這也是習武直接的目的。
習武之所以防身,在於格鬥練習中你的神經能更好地指揮肌群參於打擊,培養良好的距離感,保 持較為准確的進攻空間,對可能出現的打擊動作出作預判和採用適當的防守方法,這就是習武防 身的功能。
習武之所以修身,這也是最高層次的境界了。只有當一個人了解過大量中國武術與中國文化的關 系之後,如武術套路的命名、「蛇拳」、「狗拳」、「白鶴拳」等等;及中國太極拳講究的練「 氣」、「八卦掌」講究的六合等,每每都包含著中國自古「天、地、人」合一的思想,「陰陽相 克相生」的拳術理論。此外,「中庸」思想在中國武術中的表達也比比皆是。等一個習武之人能 對中國武術有這個層次的認識,就可以說是修身了。

熱點內容
七日殺智力滿了為什麼造不了東西 發布:2025-02-01 15:40:39 瀏覽:252
為什麼剪映的智能摳圖有時找不到 發布:2025-02-01 15:38:25 瀏覽:932
為什麼有的軟體刷視頻你賺錢 發布:2025-02-01 15:03:42 瀏覽:664
小米電視為什麼無線連接不上 發布:2025-02-01 15:02:02 瀏覽:80
飢荒為什麼找不到其他島 發布:2025-02-01 15:02:00 瀏覽:793
為什麼手機找不到群了 發布:2025-02-01 14:59:06 瀏覽:990
為什麼微信聊天看不到 發布:2025-02-01 14:40:36 瀏覽:28
為什麼交通指揮燈顏色是紅綠色 發布:2025-02-01 14:01:18 瀏覽:749
徐州女人為什麼找不到對象 發布:2025-02-01 13:47:20 瀏覽:326
為什麼淘寶nds便宜 發布:2025-02-01 13:45:31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