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談戀愛為什麼女生年輕才有價值

談戀愛為什麼女生年輕才有價值

發布時間: 2022-11-28 06:33:39

❶ 為什麼年輕女孩談戀愛都不是以結婚為目的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兒談戀愛,都不是以結婚為目的的呢?因為現在的人,多數喜歡騎驢找馬。或者只是貪戀戀愛的刺激感,相夫教子,宜家宜室這種觀念,對他們來說是可笑且老掉牙的。不要還想著用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這樣的話來勸慰他們,或者警戒他們。在現在很多年輕人眼裡,可能快樂,還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戀愛可以給人帶來快樂。而通過戀愛把利益更大化又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情。所以不急於結婚。可能下一場戀愛會遇見更好的人也說不準。戀愛或許還會貪戀皮囊。但是婚姻卻是為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層樓做准備。所以肯定會慎之又慎的選擇。在沒有選擇好結婚對象之前,騎驢找馬也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既可以和不同的人談幾場戀愛,玩兒幾次曖昧。又可以為自己多添幾位可以選擇的婚姻對象。這才是雙贏!

❷ 女生多少歲談戀愛合適

第一,大學時候的戀愛大多以分手居多,各奔東西。

而且這個期間,也難以知道對方的優勢與劣勢。尤其是現在的女孩,更是需要考慮結婚之後的生活。如果說,男朋友家的條件很差,別說你自己心裡怎麼樣,是否願意跟著受苦。至少家裡的父母就會打心眼裡的反對,誰家的閨女不親啊?而且大多數大學女生實際上都在二十左右徘徊。即使畢業之後也只有二十一二的樣子。另外,再稍微的功利心一些,如果畢業之後進入公司找一個職位稍微比自己高的,或許還能在升職方面有意外的驚喜。而如果自己有男朋友,很顯然,正直的男人都不會想要潛規則的。即使他真的這么做了,你自己願意不願意也是一個問題。再退一步,即使你自己願意了,那大學時候幾年的感情同樣還是歸於零。

第二,二十六歲之後的女性,雖然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年齡也不小了。

並不是說這個時候的女孩就是剩女,相反,這個時候是最好的黃金年齡。然而,有句話叫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如果不是抱著閃婚的心態,至少對於一個男生的考察需要半年到三年之間。而這個年齡即使錯過一個,還有機會。但如果到了三十歲,甚至三十五之後,想要找合適的,能夠被你考察幾年的,那樣的情況下就比較少了。而且二十六歲左右的女生,一般也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也多了幾分成熟,不會因為自己不懂事而遇到太多的渣男,在職場上打拚幾年之後,見過的,經歷過的也漸漸的多了,有了自己的感悟。遇到渣男的幾率會降低一些。而我們如果回顧一下周邊的情況,是不是發現很多早戀的最後都沒有了結果,甚至連大學里談戀愛依然在一起的也是千里挑一?而三十歲之後嫁人的,要麼是運氣不錯,要麼就是嫁給二婚,或者說相對來說條件稍微差一點的呢?因此,竊以為,女生戀愛的年齡最好在21到26之間,這個期間你有大把的機會可以挑選,更加容易找到一個自己對上眼的。

❸ 談戀愛的意義與價值

談戀愛的意義與價值

談戀愛的意義與價值,戀愛是結婚的前提,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都會先談戀愛,但是隨著現在思想的開放,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要談戀愛,有什麼意思,下面分享談戀愛的意義與價值。

談戀愛的意義與價值1

一、滿足心靈歸屬的需要

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字 ·馬斯洛(AbrahamMas1ow)在讓人們接受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過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建立了廣為人知的 「需要層次理論」,也由此被公認為是「人類動機研究之父」。1954年,他在重要的著作動機與人格 (MotZvatzo71 and Perso-Zty) 中提出了一種以需要層次概念為基礎的動機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分為三大層次,即基本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心理需要中,包括一種人類的基本需要——歸屬的需要。而在歸屬的需要中又含有愛別人和被別人愛的需要。他指出,人是一種社會動物,天生就喜歡而且熱愛別人,同時也渴望別人喜歡和熱愛白己。如果這兩種需要得不到適當的滿足,就會給人帶來各種各樣的心理和社會同題。一般而言,人們的幸福感將取決於是否滿足了心理歸屬的需要。

人的歸屬需要會使每一個人都努力 (不僅是想要) 去與他人建立和維持親密的關系,在與那些了解和關心自己的人進行愉悅的交往和互動中,會達到心靈上的滿足。而在男女之間產生的愛情,是一種人際間最親密、最深刻的關系,恰好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歸屬需求。在深深相愛的戀人之間,會有甜蜜的交流、情緒的安撫和心靈的慰藉等重要的心理交互活動,這些都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情感和精神支持。與那些沒有獲得純真愛情的人相比,擁有成熟愛情的人會有更多的心靈歸屬感,也會因此產生更強的幸福感。

許多心理學研究都發現,在戀愛中獲得心靈歸屬需要的滿足,可以使人的情緒愉悅,身體更加健康,而對於因為失戀、離婚和喪偶等失去親密愛情的人,由於歸屬感的突然缺失,不僅在精神上會出現垂頭喪氣、失魂落魄、萬念俱灰或極度悲傷等問題,還會在身體健康方面出現很多症狀,如容易患高血壓及免疫功能衰退等。如果他們的心理需要持續不能得到滿足的話, 就有可能比有幸福愛情和親密關系的人去世得早。一項全面的綜合研究發現,與有親密關系的人相比,缺少親密關系的人的死亡可能性會高出2~3倍。由此看來,甜蜜而持久的愛情關系,對於人的心靈和諧乃至身體健康是有積極、重要影響的。

二、學習處理人際關系

一個人與他人之問有著各種各樣的關系,而愛情關系是其中一種非常特殊的人際關系。兩人建立和發展愛情關系,要比處理其他關系更具有挑戰性。無論在交流的范圍,還是在深度和頻率上,都在很大程度上有別於與其他人的交往。所以,處在戀愛中的人,需要不斷地學習,進行白我調整,掌握彼此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很好地與戀人相處,發展並獲得美好的愛情。

在情侶之間交往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恰當地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需要相互的了解,更需要彼此的理解、寬容和忍讓。然而,要做到這些,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會有人一下子就能處理好兩人之間的事情。這正像法國文學家莫里哀(Moliere)曽說過的一句話:「戀愛是一所學校,教我們重新做人。」在戀愛這所「學校」里時,一個人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包括認識彼此的差異、傾聽對方的需求和建議、進行及時而恰當的交流、學習和信任對方、克服嫉妒和自私、解決沖突和矛盾等。而無論做到哪一個方面,都需要戀愛情侶不斷地學習和磨煉。

戀愛對於人的心理成熟和人格完善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僅讓人學習如何去愛另一個人,怎樣與戀人交往,也能讓人學習如何與更多的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一個能與自己的戀人相處得很好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能與其他人和睦相處。雖然戀愛關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也有與其他人際關系相似的屬性。所以,戀愛之中的人在學習與戀人相處的過程中, 同樣能夠學習和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否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性,能否與他人和諧相處,是衡量一個人心理成熟程度的重要標志。

三、促進自我認識的發展

通過戀愛的過程, 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對自己的認識。 在與戀人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對方對於自己的看法、評論和建議,都會引起一些思考,使之全面地審視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戀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其觀點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能夠使另一方去反思和檢査自己。戀人有時就像一面鏡子一樣,能夠照出對方的優點和不足,而那些正是以前未能發現的地方。

除了從對方的反饋中來了解自己以外,戀愛中的人還能從兩人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地意識到個人的情感世界,感覺出以往的經歷對自己的影響,發現自己的個性特點、價值取向、情感類型、興趣愛好和為人處世的方式等,從以前意識不到的、更加寬闊的角度去認識自己。而且,在日益提高自我認識的基礎上,每個人還能逐漸完善欠缺的地方,繼續發揚已有的優點。積極而正確的戀愛,可以改變人的趣味,升華人的人格,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新生。

四、提升個人的精神境界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在說:「談戀愛真累,實在是太消耗精力,都把人掏空了。」雖說這話聽起來很讓人同情,說話人似乎做出了很多個人的犧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付出了愛其實在精神層面上卻是一個巨大的收獲。如果一個人曾經真心地愛過另一個人,即使對方已經轉身離去,但愛的收獲必定會以某種方式保藏下來,當歲月漸漸撫平了創傷,珍寶依舊留在心中。

人在戀愛中做出的奉獻,不是單純的給予,同時也是莫大的收獲。正是通過表達愛情的多種具體方式,建立了與一個人及其相關人的關系,豐富了與人際世界的聯系。一個從來不曾深愛過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是狹隘的,心靈的力量是缺乏的。愛的經歷決定了人生內涵的廣度和深度,一個人的愛的經歷越是深刻和豐富,他就越是深人和充分地活了一場。

愛的經歷能夠豐富人生,愛的體驗可以滋養心靈。無論戀愛的經歷是否順利,所得到的體驗對於精神境界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益處。因為戀愛,人們有了觀察人性和事物的濃厚興趣,產生了強大的愛的力量;也因為挫折,個人沉靜的反思會使頭腦更加清醒,心靈更加凈化,精神更加強大。如果一個人歷盡挫折還能夠永葆愛心,便證明這個人的精神足夠富足,經得起更大的、更嚴峻的考驗。

談戀愛的意義與價值2

01、真正的愛是什麼?

在討論是否需要愛、需要親密關系之前,我們有必要先明白,真正的愛究竟是什麼。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等著作中的主張,又經過一定的調研和閱讀,從中可以得到真正的愛往往包含以下4個方面:

主動考慮對方利益:愛是一個「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

出於生存和資源競爭的目的,人類普遍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我們往往會將自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這就造成了不少人有著跟題主類似的想法:我一個人也可以很好,為什麼要談戀愛呢?但真正的愛會破除這種傾向。當愛發生時,我們會開始主動考慮對方的利益。我們把對方的利益看成是自我利益的一種延展——從這個時候起,「我」就慢慢轉變成了「我們」。「我們」變成了比自我個體更重要的一個整體。

就像題主說的:「談戀愛可以讓人看清自己,但也有人在戀愛的過程中漸漸迷失或改變了自己。有人說談戀愛可以讓人獲得心靈上的幸福和快樂,一場好的戀愛可以讓兩個人一起進步」。

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

只有在這些過程中,我們會主動關心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並為這份關心付出努力。愛與努力密不可分:你愛你為之努力的東西,同樣你為你所愛的東西而努力。我們都認為對「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樣的人嗤之以鼻。同樣地,在親密關系中,重要的不是看ta說了什麼,而是做了什麼。

持續的關心也是責任感的體現。這也是真正的愛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如今我們提起責任感,常常指外部加於人身上的事,但真正意義上來說,一個有責任感的人,ta所做的事完全出於自願。也許我們也會有倦怠的時候,也會有慾望和經不住誘惑的時候。但主動承擔自己應做的事情,這就是一種責任感,幫助我們實現自我規束和維持關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負責任的前提是尊重,而失去了尊重就極有可能是一種「佔有」。

唯有尊重,順應對方自身規律和意願的實踐,才能避免偏離成了在關系中尋求過於強烈的自我滿足。

真正的愛更注重「給予」,而不是「接受」

愛是主動給予的能力。在給予的過程中,自己必然失去了什麼(時間、精力、金錢等),但也能夠從中得到更多對於這段關系的收獲。

有人想到自己的經歷,會說:我對他ta這么好,可是ta卻這樣對我。這種付出並不是給予,背後其實是個人「付出感」的滿足和對對方回饋的需求的這種心理在作祟。真正的給予不是索取、也不是必須要做出讓自己痛苦的犧牲,而是由內到外的自我表達。

在愛中,我們擁有持續創造的能力。

很多人覺得在一起久了,感情變淡、關系變遠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這就又會給人產生一種錯覺:既然關系一定會變淡,那還不如一開始就習慣一個人,就不會經歷這種失望了。但真正的愛是具有創造力的,賦予這漫長的生命以延展性和流動性。處於一段感情中的雙方個體通過相互的.給予,會不斷革新和成長。同時,在兩個變化生命的互動過程里,還會激發靈感,共同創造出新的事物。並因為這份創造力,開啟對世界新的認知和體驗。

02、我們以為的愛,真是愛嗎?

你認為自己在『愛』對方,實際上,你是在從對方身上索取激素帶來的快感。在這個過程中你想要的只是滿足自己的慾望,沒有做到真正的給予,也沒有真正實踐愛的行為。

當一個人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我們理想化伴侶的模型時,我們便把所有理想化的、美好的品質投射在對方身上,會忽略對方的缺點或負面特徵(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並因為流行文化的影響,放大浪漫的感受。

強烈的佔有欲往往源於內心深層的不安全感,在自卑的人身上更為明顯。他們會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而害怕被拋棄,於是,他們通過將「被愛的人」視為財產來彌補對被遺棄的恐懼。

強烈的吃醋、嫉妒是佔有欲的體現,在某些情景下,還會涉及一些極端的手段,比如打壓,虐待、威脅等。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感受到控制感,通過佔有的方式證明力量,迴避自我的虛弱,並通過稱其為「愛」,來合理化這種行為。佔有欲不是愛(Atkinson,2015)。在佔有當中,我們僅憑借自己的想法就試圖操控對方的思維和行為,完全沒有尊重對方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意志和尊嚴,走入了支配和控制的誤區。這一點是親密關系中常見的問題,卻常常被大眾美名其曰「這是愛的表現」。

相互依賴的雙方,都是在迴避一種虛弱的,無法自處的孤獨。他們渴望從另一個人身上,尋求彌補自己所缺乏的東西。他們都在照顧和為對方付出,看起來像愛,實際上是在建立自己的自尊和認同。

在共生式關系中,雙方都不是獨立完整的個體,都是希望從愛里獲得自己缺失的部分。他們的愛本身就是無力的、不健全的,更不可能喚起生命力,創造新的價值和意義。

03、我們為什麼仍然需要愛?

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自己不需要愛了,覺得「我自己一個人也什麼都可以,也挺好的」。可事實上,任何一種「不需要愛」的說辭,其實都帶有一種逃避現實的傾向。生而為人,我們必然需要愛:

孤寂和疏離是難以逃脫的宿命,愛是唯一的救贖。

愛是有效的自我覺察和人格成長的契機。愛讓我們洞察自我。個體的很多特質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會顯現,只有在親密的關系中才會釋放,我們才能客觀的認識和看清自己。

同時,這也是人格成長的契機。弗洛姆就說過,愛是一條認識生命秘密的途徑。我們在愛中找到了自己,發現了自己,發現了我們兩個,發現了人類。

愛能激發我們的潛力和品質,主動創造意義。我們從對方身上不斷習得新的知識和技能,也因為對方的給予和分享,激發出自己的靈感和潛力。

當一個人沒有擁有成熟的愛的能力時,會害怕、擔心、沒有安全感。而成熟的愛,是在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個性的條件下的結合。在愛的過程里,我們克服了依賴性和自詡無所不能的妄想,摒棄了剝削他人和守財的慾望,產生了對自我的信心,和對未來生命的勇氣。我們慢慢走出了一個人孤寂的深淵,在愛中找尋到生活的意義,在付出和關心中體會到了牽掛和被牽掛的愉悅,這是我們獨處時完全無法體會的。

最後,希望我們一個人的時候可以過得很好,但也不會因此而失去愛人的能力,或拒絕接受他人的愛。當我們遇到了生命中特別的人,也成為別人生命中那個特別的存在時,我們才會明白,對方給彼此帶來的意義,給彼此的生活帶來的意義。

談戀愛的意義與價值3

1、戀愛的意義是讓人心情更快樂更輕松。有了喜歡的他或者她之後,不再感到一個人的孤獨,有什麼心裡話都可以說出來給對方聽,可以一起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共同分享和分擔生活中的歡樂和悲傷。一起吃早餐,一起去旅行,一起享受人生的美好。

2、談戀愛讓人更顯年輕,更聰明。思維更加活躍,也變得更加有創意。本來非常平靜單調的生活狀態,卻因為有了戀愛讓人感覺非常充實。因為這個世界多了一個跟你心心相印,日思夜想的人。黑暗變得不再害怕,困難也不用擔心。

3、談戀愛的人更加容易相處,因為他們都沉浸在喜悅的心情中,對其他人的缺點視而不見。所以心胸寬廣,更容易寬容別人,覺得朋友們也變得可愛起來了,他們的不足之處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相親的目的一定是為了結婚,但戀愛的目的可不一定是為了結婚,而您把戀愛觀和婚姻觀混為一談,認為戀愛的目的就是為了結婚,同時也罷相親定義為成「為了結婚」,所以你就會認為戀愛是沒有意義的,但這只是你的戀愛觀和婚姻觀,不代表別人也和你一樣。

去相親的人有很多人,但因為人在遇到事情之後總是喜歡「往下三濫」的方向去聯想,所以大多數去相親的人就會被定義成「剩下的」「淪落為」,但實際上有很多去相親的人,不是他真的被剩下了,只是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在年輕的時候結婚,比如受過情商、性格內向、貧窮等等。而這類人之所以去相親,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加自己遇見異性的機會,而這又分兩種人,一種是為了遇見異性而相親,相處了合適才會結婚。而另一種是為了結婚而相親,對於雙方而言,談的是條件和物質基礎,反而忽略了感情。

而戀愛就不一樣了,從人出生開始,人們在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中,就會對身邊的一切產生情感,但到了青少年、青年階段,會產生一種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情感,這就是愛情,而愛情又分為很多階段,可以說是好奇心作祟,也可以說是天生的異性吸引,總之人們都會不由自主的對異性產生異樣情愫。所以,就產生了想要談戀愛的想法,但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變化、價值觀、人生觀的改變,最終可能不會與自己談戀愛的這個人在一起,那麼這段戀愛只是因為彼此在心理或生理上的需要而在一起。

但有些人的戀愛觀和婚姻觀是正常的,他們接觸異性、與異性談戀愛的目的就是為了結婚,如果他能夠通過自己談戀愛找到一個適合結婚的人,那麼他就會結婚。如果他找不到這樣的人,那麼他最後就有可能通過相親去找到這樣一個人,他最終的目的就是結婚,而不是娛樂。所以,相親可以成就長久的婚姻,這是幸運的。而通過談戀愛如果能夠找到長久的婚姻,這也是幸運的,不要把「我認為」的意義強加到別人的戀愛觀、婚姻觀上。相親和談戀愛是對等的,是找到另一半、尋找長久婚姻的一種渠道和方法,兩者本質相同。

❹ 女生談戀愛,首先看重的是什麼

在小女生時期,談戀愛都講感覺,感覺對了,就是愛。但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談戀愛你必須要明白。

一、人品

對方是否是個善良的人尤為關鍵,如果他是善良的,那麼在未來的漫漫歲月中,遇事,他也會善良對你,對你的父母和家人。如果對方是惡徒,將會有無盡的遭難會波及你和你的家人,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為感情搭上性命的也不在少數。所以談戀愛,對方的人品至關重要。

五、有愛就要說出來

中國人說愛很含蓄,尤其中國男人,寧願用行動去表達,但是如果會將愛你表現在情話上和行動上,那就是非常完美了。最近大熱的《深宮計》中任三恕將軍對甘若芊說:「我願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❺ 為啥男人談戀愛想找年輕的,女人想找歲數大的原因是什麼

男人談戀愛時想找年輕的女性,是因為可以在年輕女生身上找到可以被依賴的感覺,而女人想找年紀大的男性談戀愛,是為了可以找到能夠依靠的感覺。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年紀相差較大的情侶走在街頭,而這些人之所以會選擇和自己年齡相差較大的異性談戀愛,並不是因為這些人有什麼特殊癖好,而是由於可以在這些年齡相差較大的異性身上,找到一些成就感。

一、男人找年輕女性談戀愛,是為了找到被人依靠的感覺。

男人喜歡找年輕女性談戀愛,並不僅僅是因為年輕女性要比成熟女性更漂亮一些,還因為年輕女性沒有經歷過世俗生活的考驗,所以年輕女性才會顯得更加單純一些。而男人到了一定歲數之後,內心就會非常渴望能夠有人依賴自己,年輕的女性則滿足了男人們的這一需求,所以才會使得男人們更喜歡和年輕女性談戀愛。

❻ 其實一個人只有年輕的時候才有機會談一次真正的戀愛吧,畢竟年紀大了就得看其他各種條件了對吧

我認為各個年齡都可以談真正的戀愛的,最重要的是真誠、無私、有相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便可以有無比美好默契的愛情。年輕時可以是情竇初開、懵懵懂懂的愛情,中年或者老年可以是深沉厚重的愛情。無論何時遇上愛情,都要專一用心有擔當,如果由此結成了婚姻,便要雙雙更用心經營,讓愛情之樹長青,讓婚姻變成下一段美好的旅程,攜手共進、互相扶持、患難與共。

❼ 對於女生而言,哪個年齡段開始談戀愛才是最合適的

目前大學通常持不支持、不鼓勵、不反對、不阻止學生談戀愛的「四不」態度。之所以「不支持,不鼓勵」,是因為一方面主流思想認為學生要以學習為中心,談戀愛總會影響學習;另一方面,現在的學生心理脆弱。每年都有學生談戀愛,引起很多麻煩。「不反對,不停止」的原因很簡單。孩子到了這個年齡,你的異議成立嗎?

誰說談戀愛就一定要結婚。結婚與否是他們自己的事。我相信,只要他們學會了和異性相處,學會了愛和被愛,他們未來的婚姻就會幸福。所以,對於家裡有孩子有女人的父母來說,孩子上大學,至少不要阻止他們談戀愛。如果可能的話,父母給予必要的引導是對孩子最負責任的態度。

❽ 你認為女生最適合談戀愛的年齡是多少為什麼

我認為女孩子在18歲時談戀愛就可以,原因是女生普遍覺得自己的青春很短暫很寶貴,如果把女生的青春定位在30歲之前,那麼等到28歲的談戀愛這就有點愧對青春了,18歲是一個女孩一生當中最美的季節,這個最美的季節里怎能不發生一些浪漫的故事呢?



18歲多麼好的一個年紀,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酒喝微醺花賞半開,那個年紀不同愛情恰恰也是人生當中對愛情的體驗最敏感的時刻,18歲是女生最適合談戀愛的年紀。

❾ 對於女生來說,在年輕時多談幾場戀愛的好處有哪些

❿ 為什麼戀愛中女方總覺得自己的青春要比男方的寶貴

因為世俗和偏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女生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一種表現

有這種想法的女生應該不少吧,畢竟我曾經也是這句話的忠實信奉者。因為周圍的人一直給我傳達的觀點大概就是,女生如果過了25歲,在婚戀市場上,那就是被挑挑揀揀的那一個。

所以如果是在25歲以後談戀愛的話,一定要擦亮眼睛了,遇到不對的人,記得一定要學會及時止損。因為這個時候如果你再談一段不靠譜的戀愛的話,很有可能以後就會變成大齡剩女了。

但是如果你在這段時間里一直在提升自己,如果比較nice的話,你還可以成為蕭亞軒2.0版本呢,這時候你覺得年齡對於你來說,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嗎?

所以,我認為那些總覺得自己青春比男方寶貴的人是因為對自己不自信,因為害怕自己錯過世俗的最佳的婚育年齡,就處於劣勢。可是,只有低價值的人,才會有這種顧慮?

熱點內容
為什麼都說小米手機返修率高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549
為什麼做事能力不好 發布:2025-02-02 09:37:42 瀏覽:740
為什麼雜牌led燈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569
華為榮耀手機為什麼微信視頻來電無提示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475
配速大於每公里跑的時間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2 09:29:09 瀏覽:127
蘋果解鎖開關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2-02 09:24:48 瀏覽:233
冬天晚上為什麼看不見北斗星 發布:2025-02-02 09:21:37 瀏覽:789
6歲男孩為什麼晚上咳嗽厲害 發布:2025-02-02 09:09:07 瀏覽:28
天景山小區房價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8:55:00 瀏覽:211
抖音里為什麼找不到自己 發布:2025-02-02 08:44:49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