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孩子喝奶瓶流好多奶

為什麼孩子喝奶瓶流好多奶

發布時間: 2022-11-26 11:33:59

❶ 寶寶用奶瓶吸奶,明明在吸,為什麼奶量一點都沒少

指導意見: 你好 這個情況是一個習慣的原因導致的。要積極進行確定情況的。

❷ 把奶擠進奶瓶里給寶寶喝,對寶寶好嗎

把奶水擠進奶瓶給寶寶喝,當然不如媽媽親自喂養的好。因為媽媽親自喂養寶寶,不僅可以給寶寶安全感,而且還是一種親子互動的途徑。寶寶通過媽媽親自喂養,可以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但是有些媽媽也是因為種種原因,被迫放棄了親自喂養寶寶,而選擇了用奶瓶給寶寶喝奶。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健康成長,也希望自己能親自喂養寶寶,感受過媽媽的快樂,也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但是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能使媽媽親自喂養寶寶,那麼奶瓶只能來代替媽媽來進行喂養寶寶。無論哪種方法,只要是母乳,對寶寶的身體都是有好處的。

❸ 孩子喝奶粉,為什麼喝的時候會有很多泡沫,越喝越多

奶瓶里起泡泡,很多爸媽都很忌憚,一是怕寶寶脹氣,二是擔心奶粉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其實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產生泡泡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有的多,有的少而已,產生過多泡泡的原因是什麼呢?以下可以作為參考:
1、寶寶玩心萌生。當寶寶3個月後,他的吞吐能力增強,並且對外界事物開始好奇,包括他天天在用的奶瓶,也想「研究」一下。寶寶的專注力沒有完全在喝奶上,玩起了「吐泡泡」的游戲。那麼,吃奶時進入奶瓶的空氣便增多,泡泡就相應增多了。要是遇見一款乳清蛋白多或活性較高的奶粉,泡泡就更豐富了。
應對:這種玩奶嘴的現象,不用過多制止,過段時間他就不感興趣了。可選擇防脹氣奶嘴利於奶瓶內外空氣的流通,有一定的防氣泡效果。
2、寶寶鼻塞。要是媽媽發現寶寶最近吃奶後,奶瓶的泡泡增多,也沒有更換過奶粉,有可能是寶寶鼻塞了。因為鼻塞時,寶寶吃奶時就用嘴呼吸,自然會讓空氣進入奶瓶。只要不再鼻塞了,吃奶時產生的泡泡就會減少。
應對:別讓寶寶躺著喝奶,不利於呼吸通暢,及時處理鼻塞現象。餵奶時,可以讓寶寶吃一會兒,抽出奶瓶,讓寶寶換口氣再吃。
奶粉愛起泡,除了這個原因,主要還有這些:
1、奶粉中乳清蛋白多易產生泡泡
2、脂肪含量的多少與起泡相關
3、沖調的水溫過高過低
4、搖晃奶瓶的方法不對
奶粉起泡的內因無法改變,預防泡沫過多的方法主要還是沖調方法和喂養方式要正確。喝了奶之後要及時給寶寶拍嗝,將吸進去的氣體排出來,防止吐奶。

❹ 寶寶用奶瓶喝奶,一邊喝一邊漏,為什麼

1、餵奶的方式不對,在用奶瓶喂時,應該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奶頭的一半,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

2、奶瓶的奶頭開口太大。寶寶還太小,吞吐動作還沒有意識到,他吸了第一口,沒及時吞下去就吸第二口,這樣就把上一口吸的奶不小心「吐」出來了,再長大些就會自己控制了。

(4)為什麼孩子喝奶瓶流好多奶擴展閱讀

在給新生兒喂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以下的三點:

1、新生兒時期血糖過低是會影響神經細胞代謝而引起智力低下的,特別應該注意不要使小兒處於飢餓狀態,尤其是出生體重較輕、比較消瘦的小兒,更應注意及時喂養。

2、新生兒的標准體重是3000克,以後前半年中每個月增加600克,後半年中每月增加500克,到一歲時應為9000-10000克。假如體重增加很慢,達不到標准,就應注意檢查是否是由於喂養不好引起的,因為較嚴重的營養不良是可以影響腦子發育的。

頭圍的測量(用皮尺自眉弓上方最突起處經枕後結節繞頭一周的長度為頭圍)有助於判斷腦發育的情況。新生兒的頭圍平均為34厘米,前半年增長8~10厘米,後半年增長2~4厘米,一歲時平均為46厘米,以後增長速度減慢,一直到成年時56--58厘米。

若頭圍明顯小於正常,則可能是由於腦子發育不好。

❺ 寶寶溢奶是怎麼回事

一般情況下,嬰兒出現吐奶、溢奶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小寶寶的胃比較淺,並且食道下三分之一的環狀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在餵食後,因為胃部脹大產生壓力,括約肌的收縮強度又不足以阻止胃部食物迴流,所以寶寶往往會出現吐奶、溢奶的現象。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剛出生嬰兒。 產婦溢奶 產婦溢奶由於乳腺管剛剛通暢,乳汁分泌不規律的結果。另外噴乳反射活躍的產婦,產後的頭幾個星期內,也會發生乳房漏奶,特別是到了給嬰兒餵奶的時間,一想到可愛的嬰兒或聽到嬰兒的哭聲,發生漏奶就明顯的加劇。要想人為阻止乳房漏奶是很難做到的。一般幾個星期後,乳房變軟,這一症狀會自然而然的消失,但在乳房漏奶發生期間,對這個症狀,要正確對待,正確處理。 當有少量漏奶時,可用兩塊紗布,,內裝少許的腈綸棉,製成大約8厘米乘以8厘米大小的小奶墊,放入衣服內,吸干乳汁,但小奶墊要經常的清洗干凈,曬干備用,以免發生污染。如果有大量的漏奶時,可用塑料小奶罩放入衣服內,防止浸濕衣物,損傷乳頭。這兩個圓圓的小碗罩,墊到衣服的裡面,從外觀上看,不會影響美觀,可避免漏奶時帶來的尷尬。如果母親需要出去工作時,務必要在早上上班前,喂飽自己的嬰兒,使雙側的乳房盡量的吸空。中午休息時,將乳汁全部擠出,避免不定時擠壓乳房造成漏奶的發生。 寶寶溢奶怎麼辦 首先:餵奶時要將孩子抱起來餵奶,不要睡著餵奶; 其次:餵奶過程中要間斷拔出奶頭,讓孩子喘口氣,稍稍調整一下,然後繼續喂;若是母乳喂養,在母乳多的情況下,讓母親稍壓乳房,減緩乳汁流出速度,讓孩子能吸一口,咽一口。若是人工喂養,餵奶時一定要將乳汁充滿奶頭,一般要求奶瓶應傾斜45度以上,千萬不可將奶瓶平放,奶頭中一半是奶,一半是空氣,這樣孩子吃進很多空氣,喂完後,孩子在排氣時,很容易將奶帶出。 最後:喂完奶以後,應將孩子抱著豎起,輕拍其後背,讓孩子將咽下的空氣排出後在放平睡下。 防止寶寶溢奶的方法 第一:吃奶的時候讓孩子不要吃的太急,可以用一種剪刀式的哺乳方式,將母乳的乳腺導管壓住幾個,奶流速度就慢了,讓孩子不要吃的過急。 第二:在吃奶中間可以停一下哺乳,給孩子拍拍背,因為有的嬰兒胃裡積氣比較多,孩子不舒服,就會有大量吐奶的情況。吃完奶之後再做一個拍嗝是很重要的,用中空的手掌給孩子拍背、輕輕的振動,孩子會很舒服。有的孩子吃奶以後20分鍾、半個小時還會吐奶,這種孩子吃完奶以後要進行一到兩次甚至三次的拍嗝,一次拍嗝可能不會完全有效果,要是孩子如果沒有很好的打嗝,沒完沒了的話,孩子會有疲勞感。孩子一般會使勁的扭動身體,面部發紅,上肢使勁,這個時候把孩子及時抱起來,孩子一般都會打出一個很大的嗝。 第三:孩子吐奶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將孩子的身體側過來,目的是讓孩子口內的奶從嘴角盡快流出來,如果孩子在仰卧狀態,在吐奶之後,你給他擦試的過程中,嘴裡還有殘留的奶,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一呼吸,容易呼吸到肺裡面。應該側卧,然後再清理干凈,對孩子應該是沒有任何損傷的。 第四:觀察孩子是否吃飽,一般來說吃奶的時候,孩子自動停止吃奶,然後面容很舒服的感覺,另外情緒、狀態都不錯,自動松開奶頭,這個時候一般來說都是孩子吃飽了。 第五:接著觀察孩子多長時間才餓,吃完奶以後如果兩個半到三個小時左右又開始飢餓狀況,這個時候就說明第一次吃奶是吃的比較夠的,比較足的。 第六:看孩子吃奶是否吃飽的一個標准就是孩子的體重增長情況,如果體重增長的很好,正常,說明孩子奶量是夠的,就您這個孩子來說,體重已經超標了,估計不存在奶量不夠的問題。 第七:另外,像這種體重過大的孩子注意一定不要用餵奶來哄孩子,夜間的話孩子會哭會醒,這個時候媽媽用奶頭馬上放到孩子嘴裡面,孩子立刻就不哭了,這種情況下他在條件反射的情況下會吸奶,但是這個時候他可能不餓。這種孩子吃奶相對有一個時間間隔,不要孩子一哭,一動馬上就餵奶,這種容易喂超量,所以您的孩子的體重是稍微偏大的。 溢奶的注意事項 一:餵奶前先將尿布換掉,餵奶後不要再翻動寶寶的身體。 二:寶寶躺下時頭部應略微抬高,身體應保持右側卧位,這樣就使胃裡的奶汁能順流而下,通過幽門直達十二指腸。 三:在寶寶的頸部圍一條小毛巾,使嘔吐物不會流到頸部刺激皮膚(嘔吐物中往往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引起頸部皮膚糜爛。 四:每次餵奶以後,都要把寶寶豎起來輕輕拍背,等噯氣後才能躺下。 五:每次餵奶以後,都要把寶寶豎起來輕輕拍背,等噯氣後才能躺下。 如果回奶後,寶寶出現嗆咳、面色發青,口唇發紫,應立即將他俯卧於膝蓋上,頭朝下,用力拍背。待嬰兒面色恢復後,立即送往醫院,給以進一步處理。 六:對溢奶十分嚴重的寶寶,在躺倒時上身宜抬高30度,並且在每次吃奶前10~15分鍾口服1: 5000的阿托品2~3滴,使胃的出口處肌肉放鬆,以利於乳汁流入十二指腸。

❻ 寶寶喝奶瓶時總是往外流是什麼原因

你好 是奶嘴上扎的小孔太大啦還是寶寶吃奶時從嘴裡溢奶?查明原因後,再採取措施:換個扎的孔小一些的奶嘴;讓寶寶坐著或者半躺著喝奶(別讓他躺著喝奶),喝一會兒歇一下、別喝的太急。祝你健康

❼ 母乳寶寶會產生抗拒奶瓶、不吃奶嘴的情況嗎

寶寶會抗拒奶瓶,許多媽媽會認為多半是奶嘴惹的禍,畢竟奶嘴是奶瓶喂養寶寶小嘴直接接觸的地方。其實除了這點外,還有其他很多原因。


從母乳喂養到奶粉喂養,每一個媽媽都會用到奶瓶。但「母乳喂養寶寶,很難接受奶瓶」這個難題讓大多數媽媽措手不及。那麼怎樣才能讓母乳轉奶粉的寶寶喜歡上奶瓶呢?





有時候,奶瓶瓶蓋擰得太緊也會使流速變慢,空氣在瓶內形成負壓,使奶嘴變扁,寶寶吸起來就非常吃力。這時就要把奶瓶的蓋子略略松開,讓空氣進入瓶內,以補充吸奶後的空間。

❽ 嬰兒在吃奶時突然涌吐好多奶出來怎麼回事

正常,俗話說吐奶的孩子張的快,說明奶水充足,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沖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❾ 47天嬰兒用奶瓶餵奶時邊喝邊從嘴角流奶是怎麼回事

嬰兒吐奶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寶寶是吐奶、還是溢奶,這兩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孩子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溢奶則量少,多發生在剛吃完奶時,一般吐出一、兩口即止。 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有兩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時的一個症狀;二是嬰兒胃腸首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總的來看,由於第二種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較常見。 由口腔吃進去的奶,先經過一條管道叫食管,然後進入胃內。胃有兩個門,一個是與食管相連接的叫賁門,即胃的入口,另一個是與腸道相接的叫幽門,即胃的出口。嬰幼兒食管肌肉的張力較低,容易引起擴張,同時蠕動比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積。賁門比較鬆弛,關閉不緊,易被食物沖開。當胃內食物稍多時,可以沖開賁門而倒流回食管。幽門關閉較緊,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發生痙攣,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食物則由幽門處反流到賁門處,破門而出。 另外,嬰兒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可使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同時也容易返回到賁門處。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沖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連續吐幾次,每次餵奶時均吐,應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精神有無改變等等。可能胃腸道本身有問題,也可能其他系統有病變存在,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漾奶多半是由於嬰兒在吃奶時吸進了空氣。空氣進入胃後,因氣體較液體輕而位於上方,容易沖開賁門而出,同時也會帶出一些乳汁,這樣就引起漾奶。所以,在餵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奶頭的一半,這樣就容易吸進空氣。喂完奶後,最好讓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輕拍孩子背部,可使吸進去的空氣跑出來。喂完奶後,抱起和放下孩子時動作要輕,活動度要小些。搖晃太厲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漾奶時的量一般較少,對孩子生長發育不會有多大影響。隨著月齡的增長,自然就好了。 溢奶 嬰兒吃奶後,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會從口角流出,甚至把剛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餵奶後把寶寶豎抱一段時間再放到床上,吐奶就會明顯減少。醫學上把這種吐奶稱為溢奶。 小寶寶為什麼會溢奶呢? ·小兒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內容物容易溢出。站立行走後,膈肌下降及重力的作用,才逐漸轉為垂直位。另外,嬰兒胃容量較小,胃壁肌肉和神經發育尚未成熟,肌張力較低,這些均易造成溢奶。 ·嬰兒胃的賁門(近食管處)括約肌發育不如幽門(近十二指腸處)完善,使胃的出口緊而入口松,平卧時胃的內容物容易返流入食管而溢奶。 ·喂養方法不當,嬰兒吃奶過多,母親乳頭內陷,或吸空奶瓶、奶頭內沒有充滿乳汁等,均會使寶寶吞入大量空氣而發生溢奶。 ·餵奶後體位頻繁改變也容易引起溢奶。 溢奶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人工喂養,奶嘴的開孔大小要合適,奶嘴必須充滿乳汁。 ·如果母親乳頭內陷,在孕期就應加以矯正。 ·餵奶後應將小寶寶輕輕抱起,頭靠在母親肩上,輕拍寶寶背部,使胃內空氣得以排出。 ·若溢奶是賁門鬆弛、閉鎖功能不全所致,餵奶後應豎直抱起一二小時,再放到床上,頭部略抬高。隨著胃賁門部的肌肉發育完善,溢奶症狀會逐漸減輕。

❿ 為什麼用可么多麼奶瓶喝奶,寶寶老往出灑奶

因為他的瓶身是軟的,只要有外力的擠壓,奶就會被擠出。 所以有時候買東西一定要講求實用。

熱點內容
為什麼都說小米手機返修率高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549
為什麼做事能力不好 發布:2025-02-02 09:37:42 瀏覽:740
為什麼雜牌led燈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569
華為榮耀手機為什麼微信視頻來電無提示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475
配速大於每公里跑的時間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2 09:29:09 瀏覽:127
蘋果解鎖開關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2-02 09:24:48 瀏覽:233
冬天晚上為什麼看不見北斗星 發布:2025-02-02 09:21:37 瀏覽:789
6歲男孩為什麼晚上咳嗽厲害 發布:2025-02-02 09:09:07 瀏覽:28
天景山小區房價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8:55:00 瀏覽:211
抖音里為什麼找不到自己 發布:2025-02-02 08:44:49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