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中國孩子每年閱讀量少

為什麼中國孩子每年閱讀量少

發布時間: 2022-11-21 06:01:57

A. 影響孩子閱讀能力的原因

1 原因一:家長的觀念

不少家長把孩子的閱讀活動看成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把閱讀等同於 看閑書、等同於和學習無關,在這樣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就不可能有大量的閱讀。而大量閱讀和 閱讀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孩子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提高。調查還顯示,中國 一年級的孩子的.閱讀量不足美國孩子的16。中國孩子從8歲才開始大量自主閱讀,而美國孩子從 5歲就開始了。

2 原因二:閱讀興趣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語文成績是班裡最差的,總是錯字連篇,也不愛讀書,起初我朋友以為是孩子出現了閱讀障礙,可是經過診斷後,卻發現他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沒有什麼問題。經過細心的觀察,我的朋友才發現,孩子只對軍事有關的文獻感興趣,只要是戰爭方面的文章和小說,他都能快速閱讀並准確理解。而對語文的各類文章他卻絲毫提不起勁了。

3 原因三:教育超前或落後

孩子的閱讀水平各有不同,但學校中所呈現的材料是一樣的,對於閱讀水平較差有孩子來說,就可能會覺得難以適應,導致對閱讀產生恐懼。另外,教學的偏差也會影響閱讀的能力,有的教師過於注重對發音和對字形的辯認,而對閱讀的理解不過於忽略,所以有的孩子只重視朗讀而不重視閱讀內容的理解。、

4 原因四:語言接受落後

人們面對語言材料時,首先是學習、接受的過程,即對字、詞、句的辨認和理解的過程。如果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困難或落後,就會在口頭和書寫的語言材料的理解方面出現障礙,其表現有:不懂常用詞的意思;不能理解正常的句子;不注意聽家長或老師講話,聽能力落後;不能批判地聽,不會作判斷。

5 原因五:語言生成方面落後

即不能表達或書寫。聽到或看到文字後,我們會接受它並在大腦中貯存起來,最後將文字表達出來。有的孩子在接受環節沒有落後,但在生成環節出現了落後,仍然會出現閱讀方面的困難,通過表現有:說話時的詞彙量少、不連貫;不敢發言,說話辭不達意;愛寫不愛說,或愛說不愛寫等。

6 孩子閱讀能力差的表現

1、給孩子很多次重復閱讀一個故事,但是他們還是不能記住故事的情節/故事的重點。

2、他們不能夠理解故事在說什麼,更簡單的是:他們聽不懂你講的故事,或者他們自己看不懂一些繪本的圖畫中表達的是什麼?

3、孩子太關注故事中的各種細節,反而錯過了很多故事的重點(故事線、情感線等)。

4、他們不能夠復述所聽過的故事,重復很多次聽都不行。

5、生活中只傾向於喜歡一種類型的故事,其他類型的讀物無比排斥。

6、我們給孩子讀了很多故事,孩子只想聽,但是孩子很排斥自主閱讀的過程,連自己翻書都不願意。

7、孩子聽故事可以,但是只要讓他們開口講故事,就會表現出結巴、思維混亂、口齒不清等症狀。

B. 為什麼中國人很少讀書

我說這個可能會比較挨槍,但首先我覺得我們和外國人閱讀率上的差距確實有,但沒有那麼離譜,而且這其中也有很多原因,並非國人是否好讀書,還要看是哪類書、哪類讀者。

就我在美國的感受,美國雖然普通大眾都讀書,但多是讀通俗小說,就類似於咱們大眾讀些鬼吹燈、盜墓筆記、還珠格格、我拿什麼拯救你XX之類似的,他們是捧著書讀,那我們的讀者在天涯上追連載也追得很奮力啊,追著打著作者要看啊。一個是紙媒,一個是網媒,所閱讀的內容數量和質量上其實沒有那麼顯著的差異,並不是捧本實體書才叫讀,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其實閱讀差距不大。當然,對我們的書商來說,由於這類書民間閱讀量最大,在網上卻可以大量免費讀到,對他們的收入沖擊是挺大的。(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我們網上盜版成風,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圖書審查制度太復雜,作者折騰不起,乾脆發在網上,一樣出名嘛

實際上真正在讀有學術性、有深度、教育學習內容密度高的書的,哪個國家讀者都不多。美國這邊多數也就是你干哪行,讀哪行,做美術的呢,家裡總得有幾本設計、畫冊什麼的,做編程的呢,家裡總得有幾本JAVA、C++什麼的吧,跨學科讀學術書的則少之又少,專有名詞你也看不懂啊。真正藏書殷實,而且藏的書多數還是讀過的人家,在哪個國家所佔比例都很低。當然,我們文革時候又幹掉了一批這類人,加上我們很多大學圖書館不開放,公共圖書館學術類藏書經常沒有介紹信還不外借,可是學術書一般又比較天價,普通人即使有興趣也買不起、沒有地方去看,日常生活中無從接觸,閱讀上有差距也就沒辦法了。總不好讓人家為了讀書傾家盪產。

最後就是,那總體上來說,我們跟美國讀書還是有差距的,就是我們的教育不鼓勵讀書。我記得在美國小學實習,一年級老師就教給小朋友:讀書很重要,但是也很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怎麼辦呢?就要多讀。並且美國的教育整體是建立在閱讀+討論上的,而非授課+考試上的。小孩子從小閱讀量就大,學習主要靠讀而不是靠聽,長大了讓他業余再讀點輕小說,小case嘛。但即使這樣教育出來,也有一出校門就再也沒讀過書的人,因此也不得不說,閱讀上還是有個人差異的……

C. 為什麼中國人閱讀率很低

或者實體書看書,在美國kindle的銷售量是很高的,而國內很少有人用電子書工具,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kindle是什麼。日本的地鐵上也是很多人拿著小開本,在國內的地鐵上很少有人看書,網上雷人視頻倒不少。我每次坐飛機往返美日中,大多數美國人都會看書,而大多數中國人只是睡覺和拿著ipad看電視劇。以前也看到有過相關統計說在美國和日本等國的閱讀率比中國的高了不只一點點。 PS:明治年間,俄國人梅契尼科夫在經過常年客居歐美的生活後,於1874年來日本教授外語,後來寫有《回憶明治維新》一書。他在書中寫道,日本的苦力、女傭、馬夫等社會底層人民也常常拿著書看,盡管那些小冊子多是通俗小說,但這樣高的識字率還是令他吃驚。和在西方國家的切身經驗相比,他不吝稱之為「異常」。那個年代沒有電子書,日本一樣有很高的閱讀率,為何?回答一:張英鋒 核心是閱讀動機,中國人在應試教育中將閱讀的樂趣消磨殆盡。 我觀察過很多新進公司的員工,當離開學校沒有應試壓力後,再也不看書!因為應試是一種獎懲手段,逼著很多人看書,但是當獎懲措施沒有後,看書的動機就喪失了。 愛讀書的人,他們讀書的動機在於閱讀的樂趣,是可以持久的。其次是閱讀習慣,從小到大就沒有形成閱讀的習慣。 在學校,教科書或教輔書的可讀性太差,無人願讀,但為了應試,老師家長又反對看課外書,所以學生無書可讀。讀書成了剝奪個人自由的代名詞。更可怕的是,一聽要看書,就有抵觸情緒,就覺得很累很無聊,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樣,形成了條件反射! 所以你在火車上、飛機上、汽車上,中國人寧願睡覺、打牌、閑扯,也不願意讀書,大家都想休息一會,這是僅剩的自由。但有讀書習慣的人恰恰相反,在這些環境能做的事很少,肉體上雖然沒有自由,但讀書可以使自己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徜徉在思想的王國,樂趣實在太多。 最後是閱讀環境,缺少多方面的正面影響 讀書是需要環境支持的,家庭藏書量是關鍵的因素。家裡如果有大量的書可讀,孩子自然會去讀。但很多家長是家裡沒多少書,又不願意給孩子買書,理由是「買了孩子也不看,純粹浪費」。其實孩子有沒有買書的自主權,如果書是孩子自己選的,讀書可能性很大。 如果在公共場合,當你想讀書時,就有人鄙視你裝B,在眾人面前表演愛讀書。為了不虛偽,只能不讀書,雖然時間浪費了,但至少自己沒被周圍的人鄙視。 結論:中國人潛意識里認為讀書是剝奪個人自由,不讀書就是重獲自由但在正常國家,讀書是獲得精神自由的途徑,閱讀習慣是改變命運和在競爭中勝出的關鍵素質,從家裡到公共場所都是適合讀書的環境,大部分人都在讀書,你不讀書說明你素質低。 但在天朝,讀書人就是書獃子的代名詞,多可悲。 值得慶幸的是,有網路。大家之所以願意上網,就因為上網是一個完全自主的閱讀過程,想看什麼就看什麼,這是一種享受自由的過程,也滿足了現代中國人對信息的渴求。所以沉溺於網路不一定是壞事,網路文學這不也發展起來嗎,知乎這不是也有了嗎。所以網路不是閱讀的競爭對手,只要在獲取知識,用什麼方式並不重要。回答二:清流 我說這個可能會比較挨槍,但首先我覺得我們和外國人閱讀率上的差距確實有,但沒有那麼離譜,而且這其中也有很多原因,並非國人是否好讀書,還要看是哪類書、哪類讀者。 就我在美國的感受,美國雖然普通大眾都讀書,但多是讀通俗小說,就類似於咱們大眾讀些鬼吹燈、盜墓筆記、還珠格格、我拿什麼拯救你XX之類似的,他們是捧著書讀,那我們的讀者在天涯上追連載也追得很奮力啊,追著打著作者要看啊。一個是紙媒,一個是網媒,所閱讀的內容數量和質量上其實沒有那麼顯著的差異,並不是捧本實體書才叫讀,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其實閱讀差距不大。當然,對我們的書商來說,由於這類書民間閱讀量最大,在網上卻可以大量免費讀到,對他們的收入沖擊是挺大的。(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我們網上盜版成風,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圖書審查制度太復雜,作者折騰不起,乾脆發在網上,一樣出名嘛~)實際上會去讀 non-fiction,就是非小說類讀物的,屬於紐約時報暢銷榜上的那種(就是說不是小說,但通俗易懂、內容淺顯、朗朗上口……比如什麼中國不高興、微表情、味道台北之類),美國這邊基本以生活已經比較穩定的中產且有過較高教育經歷的人群居多,這跟我們讀這類書的讀者群也差不多。但不得不說,美國整體這個人群占人口比例比我們大太多了,所以從閱讀非小說類讀物的經濟和教育基礎上,我們跟美國有差距,經濟教育達不到那個程度,又一定要我們的國民跨社會階層、跨教育程度讀書,這就有點難度。 實際上真正在讀有學術性、有深度、教育學習內容密度高的書的,哪個國家讀者都不多。美國這邊多數也就是你干哪行,讀哪行,做美術的呢,家裡總得有幾本設計、畫冊什麼的,做編程的呢,家裡總得有幾本JAVA、C++什麼的吧,跨學科讀學術書的則少之又少,專有名詞你也看不懂啊。真正藏書殷實,而且藏的書多數還是讀過的人家,在哪個國家所佔比例都很低。當然,我們文革時候又幹掉了一批這類人,加上我們很多大學圖書館不開放,公共圖書館學術類藏書經常沒有介紹信還不外借,可是學術書一般又比較天價,普通人即使有興趣也買不起、沒有地方去看,日常生活中無從接觸,閱讀上有差距也就沒辦法了。總不好讓人家為了讀書傾家盪產。最後就是,那總體上來說,我們跟美國讀書還是有差距的,就是我們的教育不鼓勵讀書。我記得在美國小學實習,一年級老師就教給小朋友:讀書很重要,但是也很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怎麼辦呢?就要多讀。並且美國的教育整體是建立在閱讀+討論上的,而非授課+考試上的。小孩子從小閱讀量就大,學習主要靠讀而不是靠聽,長大了讓他業余再讀點輕小說,小case嘛。但即使這樣教育出來,也有一出校門就再也沒讀過書的人,因此也不得不說,閱讀上還是有個人差異的……回答三:張佳瑋謝邀。 我國歷朝主流觀點,讀書都是求仕進、求就業、求顯達,大家都習慣把讀書當苦差,不復享受了。 我國近年對讀書人、理性和知識這些東西,相當不友好,而且是自上至下的不友好。朝廷簡直就差打出字樣「爾等不要讀書,或者只許讀朕允許你們讀的書」了。 讀書並不是能「立刻收獲快感和優越感」的事情,相比於看電影和打游戲。 所以了:讀書既然是件苦差,樂趣來得少又慢,讀書人本身又容易被當怪物,自然閱讀率就低了。

D. 為什麼中國人閱讀量少

很簡單啊,中國好多文盲,各種偏遠地區,不發達地區的人能見到幾本書啊?還有現在網路那麼普及,很多人都是看電子檔的,而電子檔閱讀是不被統計在內的。然後就是有我這種人,我就是那種看不進去書的,要我看科普類歷史類的沒啥問題但文學類的就看不進去,就拿中文的來說我完全看進去的只有三國水滸西遊封神,還是通過相關電視劇電影動畫以及網路小說才完全了解的,光看原著也不行,然後我現在在美國讀書而英文的那些小說哪怕是哈利波特這樣的我都看不進去,更別說更深的那些了。想想像我這種出國的都這樣那更別說國內的了

E. 4月2日是國際兒童圖書日,現在的人為什麼讀書少了

現在的人讀書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生活豐富多彩,讀書的興趣被磨滅了,有的人工作特別的繁忙,熱衷於賺錢,沒有時間來讀書,有的人根本沒有耐心去讀一本好書,只想快速的看到收益,還有一部分人沉迷於網路,把時間浪費在刷視頻或者是玩游戲上,因此,有很多原因導致現在的人讀書越來越少。

隨著時代和網路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娛樂方式充斥著人們的空閑時間,每逢節假日商場或者是娛樂場所熱鬧非凡,圖書館卻變成了特別清凈的地方,因為有非常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磨滅了人們對看書的樂趣。

很多人都清楚在手機上看文字或者進行電子閱讀,都會有一些文字垃圾,如果長期這樣閱讀的話,肯定會對人的身體有害。

讀書才是一個人真正培養內涵的方式,如果想要自己進步,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讀書是百益而無一害的。

F. 為什麼中國年均讀書量不足5本

首先就是中國人的讀書量不是很多,再者就是人數太多接近14億,如果是讀50億本平均一個人都不足5本,可能我們的總量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很多,但是人均下來就差了很遠,就像GDP似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人均GDP卻排在100多位,主要是人多造成的!

G. 為什麼中國人不太能夠多讀書

首先明確一點:這只是一部分人,並不是所有的現狀。
一、很多人不讀書、沒有讀書習慣的4個原因:
1、環境問題。當下的社會大部分人皆急功近利,恨不能一日之間便發大財、居高位、享盛名,不願意去做長時期的積累功夫,而讀書就是這樣一件事。
2、認識問題。讀不讀書無所謂,沒有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畢竟有很多成功人士表面上是不讀書的,嚴格來說應該是:讀書都是一件私人的事,我們看不到別人讀書,就下意識地覺得他們也是不讀書的。
3、惰性問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惰性,不願意跳出自己的「舒 適區」,要麼沒有讀書的計劃和習慣,要沒有毅力去堅持。(還有很多人覺得自己很忙,沒時間讀書。其實仔細思考一下,有多少時間你是真的忙?)
4、方法問題。閱讀速度慢、閱讀理解能力差、思維能力弱,使得在閱讀的過程中嚴重受挫,慢慢的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慢慢被消耗。

二、下面是助你愛上閱讀的4點思路:
1、讀你感興趣的,而不是你認為應該讀的。太拘泥於閱讀的內容只會阻礙你培養閱讀習慣。你可以閱讀雜書、網站文章、烹飪書,或者兒童書籍等等,只要你享受其中,一切能幫你鍛煉閱讀的內容都可以。
2、給自己設立挑戰。一旦你開始擠時間讀書,下一步就是設立挑戰以保持自己的熱情和動力。比方說,如果你通常讀的是虛構類,那就再試試非虛構類。這樣可以保持事物的新鮮性,你繼續閱讀的可能性提高了,而且還可能找到新喜歡的作者和主題,這會保持你的閱讀熱情。
3、提高閱讀效率。可以用快速閱讀和變速閱讀的方法去讀書。拿我自己來說,在通過「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學習掌握快速閱讀之之後,我基本是以每分鍾兩三千字的速度進行閱讀(正常人的閱讀速度在200-500字每分鍾)。快速閱讀完一本書之後,找到感興趣的地方、對我重要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然後才放慢一點速度來閱讀,對於二次讀過發現的精華內容,再進行一遍精讀。
4、無法享受的書就丟掉它。閱讀的一大好處就是它是私人的,人們讀書獲得不同的體會,一個人在不同階段對同一本書也有不同的理解。但這也不是說你應該過早地就打算放棄。如果你是隔了很久才重拾閱讀,或是初次閱讀,很難相信你能看透所有,而且有些書需要花上一點時間才會對我們的內在產生影響,如果瀏覽了一些內容還是無法吸引你的話,說明你享受不了這本書,就不必死抓著它不放,探索選擇其他讀物吧。

H. 為什麼中美孩子在閱讀量上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我覺得美國孩子的閱讀量遠遠比中國孩子的閱讀量大絕大多數是由於環境要素所形成的。

閱讀需求從家庭、從個人做起,也要從孩子小時分抓起,從小培育孩子的閱讀興味,而不是從小讓孩子識字。我們家長們的觀念改動了,兒童閱讀才能夠真正提升上來!

I. 為什麼中國是讀書最少的國家

"2011年,中國人均讀書4.3本,比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猶太人的64本少得多。"一段時間以來,這個論斷被各種媒體反復引用,說它令我們感到振聾發聵甚至痛心疾首,並不為過。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我國當真已經成為"世界上年人均讀書量最少的國家之一"了嗎?
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

"4.3本"是怎麼得出來的?
"2011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閱讀傳統紙質圖書4.35本,這是我院組織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得出的結果。"徐升國說。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隸屬新聞出版總署,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於去年年底進行,今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夕發布調查結果。
徐升國介紹,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開始於1999年,現在每年進行一次,是一項對國民文化消費的長期跟蹤調查,有央視市場研究和零點調查公司等專業公司參與,採用國際上社會調查的標准體系,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50個左右城市對居民進行入戶調查,獲得2萬個左右的樣本,調查問卷的設置涵蓋圖書、期刊、音像、網路、手機等載體和途徑以及公共閱讀服務、讀書節、農家書屋等項目,已經被視為我國國民閱讀的風向標。
與這個數字在各類媒體上被用來"警醒世人"不同,專業人士眼裡,"4.35本"的結果無驚無喜,"去年的調查結果是4.25本,前年是3.88本,2008年是4.75本,所以總的趨勢是在徘徊波動中趨穩,但也不值得樂觀。"徐升國說。他表示,閱讀量下降是全球性的趨勢,對此的擔憂並非國人所獨有。但是,從全球橫向比較來看,我們確實偏低,跟傳統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地位不相符。當下的讀書風氣和氛圍還不如上世紀80年代,"知識無用論"似乎愈演愈烈,閱讀少尤其年輕人不讀書是我們切實的所見、所感。

我國何時能有全國性的閱讀工程?
在國外,閱讀被當做"總統工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都由元首、王室出面倡導閱讀。英國政府撥款數千萬英鎊資助"閱讀起跑線"項目,給每一位媽媽和低幼兒童發放內含繪本、筆、貼紙等的大禮包,這一項目已經被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借鑒,中國香港、台灣地區都已引進。英國還有"1英鎊購書計劃",每個孩子都可以領到1英鎊,去書店購買指定的、定價為1英鎊的圖書。
而我國內地目前還沒有政府支持的全國性此類活動,往往僅限於某一地區。比如北京閱讀季、上海讀書月、深圳讀書月、杭州西湖讀書節、蘇州讀書節、陝西三秦讀書月、湖南三湘讀書節、廣州嶺南讀書節、新疆天山讀書月、內蒙古草原讀書節等。也有部分社會資金開始以慈善的方式進入閱讀領域,如段永平的"心平基金"在學校建的書屋等。"三葉草讀書會"等民間讀書組織也紛紛成立。還有一些商業機構以產業方式進入閱讀領域,如"南方分級閱讀研究中心"、"親近母語閱讀中心"的成立等。此外,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和21世紀出版社等出版機構也紛紛以新的業態和方式促進閱讀,比如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創辦的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等。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上至政府官員、領導、出版社、文化部門,下至媽媽、寶寶、兒童、學生,都應該重塑對閱讀的認知,而國家應該把閱讀當做一項國家戰略,早日設立國家讀書節和國家閱讀基金"。徐升國透露,聶振寧、馮驥才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已經多次提議,希望盡快得到批准。

數字閱讀勢如猛虎,為什麼卻不被計算在內?
近年來,數字閱讀的迅猛發展令專業人士也始料未及。1999年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當時國人的上網率才3%,數字閱讀無從考察;2011年,上網率增加到54.9%,數字閱讀率達到40%,手機閱讀率達27.6%。但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國民數字閱讀人均讀書僅1.42本。
徐升國說,數字閱讀之所以沒有與傳統閱讀合並計算,首先因為數字閱讀的統計是不能以"本"為單位的,很可能只是部分章節、段落;此外,數字閱讀和傳統閱讀這兩種形式有較大差異,比如,手機閱讀的可能是書,更大的可能是報紙、刊物。也不能以傳統紙質閱讀的監測手段,監測數字閱讀的閱讀量。
"數字閱讀是有價值和意義的,應該給予高度關注和檢測,但是目前全世界對數字閱讀的關注結果都認為,還不能簡單地說數字閱讀好或者壞;數字閱讀目前也不能取代傳統閱讀,因為其還有明顯缺憾,比如可能損害兒童的視力;往往因超鏈接的存在,不斷分散讀者注意力,使其無法專注於閱讀本身;數字閱讀也容易導致碎片化和淺閱讀。"徐升國的觀點是謹慎的。幾年前,iPad剛剛出現時,有人曾經說:iPad是閱讀的殺手。在某種意義上,也許這並非危言聳聽。

莫言獲諾獎對全民閱讀會有多大的拉動作用?
據悉,出版機構"精典博維"獲得了莫言作品3年的版權,將在3年內出版約包括20本書的《莫言文集》,定價七八百元人民幣,希望賣出100萬套。徐升國算了一筆賬:"雖然文集主要用於收藏,但假定每套書都有兩個人閱讀了其中一本,最終可以拉動當年全民圖書閱讀率上升0.001,就是說,如果要將人均讀書數量從4.35本提升至4.36本,約需要10個莫言。"當然,此結果沒有把重讀舊書、購買單行本以及通過數字方式閱讀的莫言小說計算在內。
從世界出版界來看,一個新的超級巨星的產生,對閱讀的拉動作用屢見不鮮,比如英國女作家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共7部,已被譯成70多種語言,在200多個國家銷售數億冊,其中每一部的出版,都會讓全球出版界震動一下,而這一年如果沒有一部新書誕生,全球出版界的產值都要下降一點。
徐升國透露,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策劃如何以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契機和起點,推動國民閱讀潮流和閱讀時尚。"不管在什麼程度上,這畢竟是一個機遇。"
不久前,徐升國所在單位與中央文明委聯合開展了向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1萬人贈送一本書的活動,這1萬人最想得到什麼書的統計結果令人吃驚:《百年孤獨》、《平凡的世界》和《紅樓夢》位列前三。徐升國認為,國民對文學閱讀有這樣深刻而廣泛的偏好且閱讀水準和品位如此之高,使人對文學閱讀拉動國民整體閱讀水準、對國民閱讀的前景有了信心。

J. 為什麼現在喜歡讀書的學生變少了呢

的確現在很多學生讀書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來自於家庭,也有來自於學校,還有外界短視頻游戲等一系列。的誘惑導致學生讀書少,孩子閱讀興趣被壓力破壞了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如果帶著太多的功利性,最後的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

很多家長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完全沖著學習去的,閱讀能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

有的家長就把繪本當作孩子識字課本,教孩子認字被擺在了第一位,還有家長忙著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讀完還要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果。

有的家長培養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孩子成績並無起色,對做題沒什麼幫助,甚至想放棄對閱讀的堅持。

我們在閱讀這件事上,太過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結果把孩子讀書興趣全給破壞了。

打個簡單的比方:

你帶孩子去游樂園,孩子剛開始可能滿心歡喜。

但是你如果告訴他:要寫100字的遊玩感受,孩子的期待和興奮可能就少了一半,次數多了,孩子寧願不出玩,甚至開始反感。

閱讀也是這樣,在沒有從閱讀中獲得樂趣之前,務必放棄過多急功近利的想法,我們越注重結果,孩子越難體會過程中的快樂。

閱讀是很難短期內看到效果的,它帶給孩子的滋養要在很久之後才會顯現。

如果父母總是強調「有用」,強調「學習功能」,那麼讀書,對孩子而言漸漸就會變得索然無味。
選書沒有選對

想要孩子愛上閱讀,一開始書要選對。

很多家長剛開始就想讓孩子讀一些文學名著,但是真正讀進去的孩子少之又少。

名著要讀嗎?

肯定要。這些書基本上都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選擇,最終留下來的經典。

但是孩子閱讀這些書,需要漸進的過程。

馬克·吐溫有句話:「名著就是那種人人都說好,但不怎麼讀的書。」

因為很多名著都是我們常說的「大部頭」,卷帙浩繁,甚至有點晦澀難懂,沒有閱讀習慣的成年人看這類書都會感到吃力,更別提孩子。

如果想讓孩子讀名著,要考慮到孩子當下的理解能力。最好的方式是從簡單的描寫孩子生活瑣事的圖畫書入手,逐漸擴充種類,比如兒童文學、科普讀物、詩歌童謠,再來進行經典名著的閱讀。

熱點內容
為什麼都說小米手機返修率高 發布:2025-02-02 09:39:00 瀏覽:549
為什麼做事能力不好 發布:2025-02-02 09:37:42 瀏覽:740
為什麼雜牌led燈那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569
華為榮耀手機為什麼微信視頻來電無提示 發布:2025-02-02 09:33:28 瀏覽:475
配速大於每公里跑的時間是為什麼 發布:2025-02-02 09:29:09 瀏覽:127
蘋果解鎖開關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2-02 09:24:48 瀏覽:233
冬天晚上為什麼看不見北斗星 發布:2025-02-02 09:21:37 瀏覽:789
6歲男孩為什麼晚上咳嗽厲害 發布:2025-02-02 09:09:07 瀏覽:28
天景山小區房價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2-02 08:55:00 瀏覽:211
抖音里為什麼找不到自己 發布:2025-02-02 08:44:49 瀏覽:943